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按照教育教学目标,有条不紊地在实施预设课程的过程中,关注、把握生成课程,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充分备教材,备学生
教师要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处变不惊,在备课时就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出现的种种反应尽可能地假设到、考虑到,设计出多种应急方案。当然,由于学生在接触教学内容时会出现多种多样的可能性,所以,教师不可能也不必要设计多种严密的方案,只要有个大体的教学框架即可。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主要针对质疑问难、谈理解、谈感想来设计多种应急方案,因为这些问题的开放性极强,学生的思维极活跃,每个人都能说上一点。因此,哪些回答可一带而过,哪些回答需牵住不放,引导学生探究,教师要依据烂熟于心的课程目标迅速作出判断,以避免出现“放出去收不回”、“远离文本过度发挥”的局面。
教学《老人与海鸥》一课,在初读全文以后,我问学生:读文后你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你是从哪儿读懂的?学生通过自由阅读,圈画词句后,用了很多词语来形容老人。对于诸如“简朴、勤俭、有爱心”等词语,我不置可否,但也仅仅是交流即止;而对于诸如“和海鸥和谐相处、默契”这类词语,因其紧紧扣住了文章的中心,正好答在点子上,于是,我紧拽住不放,追问学生从哪儿读懂的。不止一处,而是多处;不止正面描写,还有侧面描写,步步为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从而发展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善于捕捉生成问题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捕捉那些有教育价值的事件(包括学生的提问、反应、表现等),并注意引导,使教学活动蕴涵的教育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1.倾听学生的理解,丰富文本的内容
当发现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要大胆打破原来的计划,调整教学活动内容,转化自己的角色,支持、帮助、引导学生去研究、探索,师生共同建构课堂。哪怕学生所抛出的问题,教师一时回答不清,也不用避而远之,而是与学生一起讨论,或延伸至课后。
教学《老人与海鸥》时,我先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有一学生突然提出:“老师,老人生活并不富裕,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买东西喂海鸥?”问题一出,学生们都来了兴趣,个个议论纷纷,而我课前并未考虑到这一问题,教参上也没有现成答案。于是,我灵机一动,把问题巧妙地“抛”给学生:“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把老师都给难住了。我们不妨根据文中内容以及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帮这位同学解开疑团,如何?”学生欣然接受,我便组织他们先同桌讨论,我也参与其中,边聆听边指导他们联系老人的处境来想想。交流时,有的说:“老人一个人太孤独,把海鸥当作自己的家人、儿女。”有的说:“老人有爱心,爱自然,他懂得人与动物、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虽说这生成性问题出乎我的意料,但巧妙地一接一抛,将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我适当点拨,不仅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兴趣,而且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丰富了文本内容,学生在感情上更能与老人产生共鸣——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份感情,都能得到它们的回报。
2.尊重学生,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在课堂上要广开言路,将学生的理解纳入教学范畴,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提出与教材不同的看法,允许学生挑战权威。这样,在争鸣、批驳、质疑、探索中,课堂会不断地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3.纠正学生的发言,重视文本的价值取向
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丰富的感觉世界和多彩的经验世界,都可以对某个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断,但难免片面或偏差,所以,在珍视学生独特理解和感受的前提下,教师一定不能忽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和文本的人文内涵。教学《老人与海鸥》一课,在读文后,我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认为老人很傻,自己过着穷酸的日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非常有限的退休金买食物喂海鸥,亏待了自己,很不值得。这种单纯的想法,源于学生对老人寒酸生活的同情,也源于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以“私”字为头的风气的影响。他们是希望老人能享受生活,过着相对富足的晚年生活,这种见解也是学生美好而善良愿望的表现,但我们能这样评价老人吗?很明显,这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相悖。于是,我们师生一起探究,让学生知道:老人在喂海鸥的过程中,感受到海鸥对他的深情,他的内心很幸福;他与海鸥和谐相处,感染了很多人,感动了很多人,他的行动让人们明白了人与动物应是亲密的朋友,他的行动教育了很多人,他的内心很有成就感;他没有儿女,海鸥爱戴他,就如他的儿女,他的内心一定很满足……因此,对一个人来说,物质生活固然重要,精神生活更有价值。教师对这一生成过程的把握,使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提高,人格得到了提升。
(责编侯艳星)
一、充分备教材,备学生
教师要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处变不惊,在备课时就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出现的种种反应尽可能地假设到、考虑到,设计出多种应急方案。当然,由于学生在接触教学内容时会出现多种多样的可能性,所以,教师不可能也不必要设计多种严密的方案,只要有个大体的教学框架即可。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主要针对质疑问难、谈理解、谈感想来设计多种应急方案,因为这些问题的开放性极强,学生的思维极活跃,每个人都能说上一点。因此,哪些回答可一带而过,哪些回答需牵住不放,引导学生探究,教师要依据烂熟于心的课程目标迅速作出判断,以避免出现“放出去收不回”、“远离文本过度发挥”的局面。
教学《老人与海鸥》一课,在初读全文以后,我问学生:读文后你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你是从哪儿读懂的?学生通过自由阅读,圈画词句后,用了很多词语来形容老人。对于诸如“简朴、勤俭、有爱心”等词语,我不置可否,但也仅仅是交流即止;而对于诸如“和海鸥和谐相处、默契”这类词语,因其紧紧扣住了文章的中心,正好答在点子上,于是,我紧拽住不放,追问学生从哪儿读懂的。不止一处,而是多处;不止正面描写,还有侧面描写,步步为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从而发展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善于捕捉生成问题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捕捉那些有教育价值的事件(包括学生的提问、反应、表现等),并注意引导,使教学活动蕴涵的教育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1.倾听学生的理解,丰富文本的内容
当发现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要大胆打破原来的计划,调整教学活动内容,转化自己的角色,支持、帮助、引导学生去研究、探索,师生共同建构课堂。哪怕学生所抛出的问题,教师一时回答不清,也不用避而远之,而是与学生一起讨论,或延伸至课后。
教学《老人与海鸥》时,我先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有一学生突然提出:“老师,老人生活并不富裕,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买东西喂海鸥?”问题一出,学生们都来了兴趣,个个议论纷纷,而我课前并未考虑到这一问题,教参上也没有现成答案。于是,我灵机一动,把问题巧妙地“抛”给学生:“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把老师都给难住了。我们不妨根据文中内容以及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帮这位同学解开疑团,如何?”学生欣然接受,我便组织他们先同桌讨论,我也参与其中,边聆听边指导他们联系老人的处境来想想。交流时,有的说:“老人一个人太孤独,把海鸥当作自己的家人、儿女。”有的说:“老人有爱心,爱自然,他懂得人与动物、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虽说这生成性问题出乎我的意料,但巧妙地一接一抛,将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我适当点拨,不仅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兴趣,而且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丰富了文本内容,学生在感情上更能与老人产生共鸣——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份感情,都能得到它们的回报。
2.尊重学生,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在课堂上要广开言路,将学生的理解纳入教学范畴,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提出与教材不同的看法,允许学生挑战权威。这样,在争鸣、批驳、质疑、探索中,课堂会不断地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3.纠正学生的发言,重视文本的价值取向
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丰富的感觉世界和多彩的经验世界,都可以对某个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断,但难免片面或偏差,所以,在珍视学生独特理解和感受的前提下,教师一定不能忽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和文本的人文内涵。教学《老人与海鸥》一课,在读文后,我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认为老人很傻,自己过着穷酸的日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非常有限的退休金买食物喂海鸥,亏待了自己,很不值得。这种单纯的想法,源于学生对老人寒酸生活的同情,也源于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以“私”字为头的风气的影响。他们是希望老人能享受生活,过着相对富足的晚年生活,这种见解也是学生美好而善良愿望的表现,但我们能这样评价老人吗?很明显,这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相悖。于是,我们师生一起探究,让学生知道:老人在喂海鸥的过程中,感受到海鸥对他的深情,他的内心很幸福;他与海鸥和谐相处,感染了很多人,感动了很多人,他的行动让人们明白了人与动物应是亲密的朋友,他的行动教育了很多人,他的内心很有成就感;他没有儿女,海鸥爱戴他,就如他的儿女,他的内心一定很满足……因此,对一个人来说,物质生活固然重要,精神生活更有价值。教师对这一生成过程的把握,使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提高,人格得到了提升。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