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以它独特的魅力和先天的优势结束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成为了当今课堂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笔者通过有限的教学实践反思如下:
第一,多媒体教学告别了传统课堂“一张嘴一根粉笔一块黑板”的单调,为沉寂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实现了互联网的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增大信息量,有助于学生理解,有效扩展了课时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下面笔者将列举几个课堂实例来说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高三课本Unit 14 The Language of Honey- Bees是一篇科普文,是让大多数学生感到棘手的一类文章。最难理解的部分是蜜蜂发现食物后用不同的运动轨迹来告诉同伴们食物的远近。老师如果想很清楚的表明这不同的运动轨迹是什么样的,一张平面图(如图1)是绝对达不到效果的,但若借助动画(用dreamweaver制作,动画中通过蜜蜂的运动清楚的告诉了学生它的运动轨迹)便定能言简意赅,而且事半功倍。
2.老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那新颖的立意一定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且这是呆板的图片或某种道具无所能比的。高三课本Unit 13 The moonstone 是一篇侦探小说。我借助学生耳熟能详的日本名探柯南的MTV和福尔摩斯的一个片断来引入话题,顿时学生积极性高涨,很期待这篇侦探小说的上演。
第二,多媒体教学确实有它的优势,但在它张显着个性的同时也暴露出来了很多问题。笔者将分别从课堂形式到内容给与说明。
1.课堂是老师和学生平等交流的平台。老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学生是老师的演员同伴,在一幕活泼向上的戏剧中让学生们主动积极地获得知识,这便是我们理想的课堂。而一旦增加了电脑,老师有可能忽略通过语言手势、肌体动作以及神态来进行情感的交流,教师关注更多的是多媒体的操作,而弱化了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培养的信息反馈。教师也不能走下台去与学生们亲密接触,亲临辅导,而是把课前设计好的课件展示给学生,学生吸收与否,只有电脑知道。
解决方法:这样的课堂形式是简单的人机对话,反应不出老师的亲合力,体现不出新型的人文关怀的课堂模式。因此,我们只能在某个环节中借助电脑解决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不能整堂课都依靠电脑。课堂必须通过老师和学生平等的对话,学生与学生轻松的交流,让学生在和谐欢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2.多媒体课件可以节约课堂时间,不用花太多的时间板书,这是优势,但也是弊端。老师为了在课堂上讲尽可能多的内容,没有重难点,每放映一张PPT,只是简单地读一遍,以为学生懂了,然后继续,盲目地赶进度,又回到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法,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学生没时间做笔记,越听越没信心,越听越不想听,听了也白听,最后干脆不听。
解决方法:老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课堂计划,而不是脚踩西瓜皮,滑到那里是哪里。放映PPT时,教师应告诉学生哪一点该做笔记。重点和难点应该突出,且重难点部分还是要回归到传统的板书,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提醒学生注意。笔者认为现代科技与传统方式相结合的课堂模式一定会使学生听得更有劲。
3.多媒体课件可能很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但是学生习以为常了,也不觉得新鲜了。因此,多媒体教学的后果可能会从吸引眼球,伤害眼球,到最后闭上眼球。
解决方法:笔者认为学生长时间看书写字,视力都不大好,全堂课使用多媒体会增加学生视觉上的负担。如果在必要时,放映的那些最经典的,学生不仅不会感觉索然无味,而且定会积极性大增。要做到这一步,老师需要兼有娴熟的电脑技术和广阔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极富想像的创造力。
4.从内容上说,多媒体课件有动画有文字,比传统板书活泼生动,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多媒体课件往往使得课堂上花哨热闹,实际效果却值得探讨。多媒体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子。
解决方法:教师大可不必停留在“非使用CAI不可”的阴影中,强求使用一些毫无价值的文字图片课件等,而应在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的前提下,制订切实可行的课时教学目标,依据具体目标,设计教学环节,编写好CAI脚本,并与传统教学模式优化组合。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在网络上收集现有课件,依据以上原则,取精华、去糟粕,扬长避短,把他人的变为自己的,以符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切忌照搬照抄,否则又会让自己的教学陷入形式化的误区。
总之,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要把握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切忌把课堂上成教师忙于进行电教多媒体的演示课、展览课;再加上由于CAI的密度大、节奏快,教师就更要注意可接受性原则,要保证学生在形象、直观的语境中学习英语,自觉进行视、听、说、读、写的练习。为了能及时调节教学速度、内容等,使各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提高均有提高,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教师要及时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从优化教学过程出发,使多媒体用得恰到好处。
第一,多媒体教学告别了传统课堂“一张嘴一根粉笔一块黑板”的单调,为沉寂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实现了互联网的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增大信息量,有助于学生理解,有效扩展了课时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下面笔者将列举几个课堂实例来说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高三课本Unit 14 The Language of Honey- Bees是一篇科普文,是让大多数学生感到棘手的一类文章。最难理解的部分是蜜蜂发现食物后用不同的运动轨迹来告诉同伴们食物的远近。老师如果想很清楚的表明这不同的运动轨迹是什么样的,一张平面图(如图1)是绝对达不到效果的,但若借助动画(用dreamweaver制作,动画中通过蜜蜂的运动清楚的告诉了学生它的运动轨迹)便定能言简意赅,而且事半功倍。
2.老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那新颖的立意一定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且这是呆板的图片或某种道具无所能比的。高三课本Unit 13 The moonstone 是一篇侦探小说。我借助学生耳熟能详的日本名探柯南的MTV和福尔摩斯的一个片断来引入话题,顿时学生积极性高涨,很期待这篇侦探小说的上演。
第二,多媒体教学确实有它的优势,但在它张显着个性的同时也暴露出来了很多问题。笔者将分别从课堂形式到内容给与说明。
1.课堂是老师和学生平等交流的平台。老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学生是老师的演员同伴,在一幕活泼向上的戏剧中让学生们主动积极地获得知识,这便是我们理想的课堂。而一旦增加了电脑,老师有可能忽略通过语言手势、肌体动作以及神态来进行情感的交流,教师关注更多的是多媒体的操作,而弱化了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培养的信息反馈。教师也不能走下台去与学生们亲密接触,亲临辅导,而是把课前设计好的课件展示给学生,学生吸收与否,只有电脑知道。
解决方法:这样的课堂形式是简单的人机对话,反应不出老师的亲合力,体现不出新型的人文关怀的课堂模式。因此,我们只能在某个环节中借助电脑解决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不能整堂课都依靠电脑。课堂必须通过老师和学生平等的对话,学生与学生轻松的交流,让学生在和谐欢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2.多媒体课件可以节约课堂时间,不用花太多的时间板书,这是优势,但也是弊端。老师为了在课堂上讲尽可能多的内容,没有重难点,每放映一张PPT,只是简单地读一遍,以为学生懂了,然后继续,盲目地赶进度,又回到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法,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学生没时间做笔记,越听越没信心,越听越不想听,听了也白听,最后干脆不听。
解决方法:老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课堂计划,而不是脚踩西瓜皮,滑到那里是哪里。放映PPT时,教师应告诉学生哪一点该做笔记。重点和难点应该突出,且重难点部分还是要回归到传统的板书,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提醒学生注意。笔者认为现代科技与传统方式相结合的课堂模式一定会使学生听得更有劲。
3.多媒体课件可能很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但是学生习以为常了,也不觉得新鲜了。因此,多媒体教学的后果可能会从吸引眼球,伤害眼球,到最后闭上眼球。
解决方法:笔者认为学生长时间看书写字,视力都不大好,全堂课使用多媒体会增加学生视觉上的负担。如果在必要时,放映的那些最经典的,学生不仅不会感觉索然无味,而且定会积极性大增。要做到这一步,老师需要兼有娴熟的电脑技术和广阔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极富想像的创造力。
4.从内容上说,多媒体课件有动画有文字,比传统板书活泼生动,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多媒体课件往往使得课堂上花哨热闹,实际效果却值得探讨。多媒体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子。
解决方法:教师大可不必停留在“非使用CAI不可”的阴影中,强求使用一些毫无价值的文字图片课件等,而应在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的前提下,制订切实可行的课时教学目标,依据具体目标,设计教学环节,编写好CAI脚本,并与传统教学模式优化组合。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在网络上收集现有课件,依据以上原则,取精华、去糟粕,扬长避短,把他人的变为自己的,以符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切忌照搬照抄,否则又会让自己的教学陷入形式化的误区。
总之,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要把握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切忌把课堂上成教师忙于进行电教多媒体的演示课、展览课;再加上由于CAI的密度大、节奏快,教师就更要注意可接受性原则,要保证学生在形象、直观的语境中学习英语,自觉进行视、听、说、读、写的练习。为了能及时调节教学速度、内容等,使各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提高均有提高,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教师要及时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从优化教学过程出发,使多媒体用得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