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女大学生为了参加面试,逼着家长为其买长靴。家长觉得女儿已经有好几双短靴了,实在不需要再添新鞋,而且一双长靴在千元以上,对家庭是个负担,于是拒绝了女儿的要求。这下可惹恼了女大学生,不给买?好!那就别找我,当你们没这个女儿。女儿赌气关了手机,藏到了学校里,一个星期不和家里联系,急得父母就差报警了。后来这个女孩的家长无奈地说:“一双长靴就难倒了我们,我不知道现在的用人单位是不是真的会因为女孩穿了一双长靴就录用她!”
会不会?这自然是一个悬念。
笔者在人才中心工作,见多了大学生为就业包装自己的个案,一双长靴不过是其中一个例子而已。我不知道一双一千多元的靴子会不会打动一个招聘单位领导的心,不过有一个相反的故事倒可以说来听听。某企业人事部长吃饭时聊起现在大学生的消费,感慨万千,她说她以前招聘遇到一个女孩,全身名牌,最可气的是她提的包竟然是新款的LV。“我自己还没提过LV的包包呢,她竟然有!她凭什么?”
可能有人说了,那个包也许是假的吧?假的也不行!这是那位人事部长的原话,她的话也有道理,她说,一个还没工作的女孩就这样爱慕虚荣,吃父母还不够,还要这么大方地花父母的钱,这样的孩子人品一定很差,起码不会同情别人!
回头再说那双长靴,“一双靴子定乾坤”的故事大概也会发生,不过估计只会出现在小说或电影当中,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又会是如何呢?对于这个小问题,笔者特意与几位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多年的专业人士进行了交流,虽然大家看法有细微差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大学毕业生在应聘时得体装扮固然有用,但招聘人员更看重的是内在素质。
提示一:
第一印象重在干净整洁
刘立群,36岁,日资企业招聘主管,10年招聘经验。
对于“靴子事件”中的女生,刘先生觉得可以理解,他认为:现在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这位女生想要突出一下自己的形象无可厚非,但有一个问题,就是要量力而行。刘先生说,对于企业来说,一个毕业生留给人的第一印象应该是干净整洁——女生头发不要出油打绺、男生不能胡子拉碴。对“指甲盖儿是否干净”这样的细节,刘先生觉得是一个人的素质的体现,有的女孩会把自己的小手指甲留得过长,这都会影响她在应聘者心目中的好印象。刘先生提出一个概念,那就是一个连自己都管理不好的人,是很难做好企业管理的。
刘先生觉得学生就要像个学生的样子,因为很多企业到高校参加校园招聘会,招的都是应届毕业生,他们的前提已经明确,招聘对象是没有任何经济实力的学生,所以对于面试着装方面,招聘企业不会做出特别严格的要求。比如女生不一定非要穿职业套装,或者丝袜、高跟鞋,男生也不一定非得西装革履。刘先生同时强调说,对学生的着装没要求也不是说没一点限定,参加面试是很正式的活动,不能太邋遢,也不能穿奇装异服,着装要点还是落在干净整洁上。
提示二:打扮太过显虚荣
陈艳荣,45岁,大型机械制造业企业人事主管,8年招聘经验。
陈经理自己有女儿读大学,很容易和那位不给女儿买靴子的家长产生共鸣。用她的话说,现在的孩子,一点也不为父母考虑!这不是虚荣是什么?问到她是否会给女儿求职买衣服时,她摇头说,我不会特别给女儿买这买那,为什么要买?为什么就不能把自己最本色的东西拿给别人看呢?
说到大学生求职面试的问题,陈经理认为,大学毕业生现在为找工作一掷千金买“装备”,买了衣服还得买鞋子搭配,然后再配个包,再去烫头发,置办这些动辄要两三千元钱,说到本质其实是受了现在社会上“人靠衣装”的虚荣心理影响,以为穿上一身名牌就立刻气质高贵起来,更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应聘成功。陈经理说,这是对招聘者眼光的误解——衣着再光鲜,水平跟不上,企业照样不会要你。
陈经理对应聘大学生的要求很简单,她说她不看你穿得怎么样,尤其对那些家庭贫困的大学生,他们可能连西服都买不起,穿件衬衫就来面试,但这样的人专业扎实,而且肯吃苦耐劳,所以很容易被陈经理所注意。
陈经理自称对着装没有研究,但对大学毕业生的着装修饰还是有些了解,她说大学生着装要尊重社会规范,要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关键是整洁、大方、朴素,过于赶时髦、过分商业化的操作往往适得其反,容易给人华而不实的感觉。毕竟应聘不是选美大赛,衣着打扮最好能符合学生身份,一句话,过犹不及。
提示三:
重“面子”,不如重“里子”
张帆,49岁,电子企业人力资源部部长,20年招聘经验。
张先生所在的I T企业,真正做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在招聘过程中,张先生不会注意毕业生穿的是T恤牛仔还是西装,也不管他是一身名牌还是灰头土脸,只看毕业生的实际能力,会几种编程语言,有没有软件设计经验。
张先生认为,一双靴子引出的问题,说到底是“面子”问题、攀比心理,另一方面表现出大学生对自己的不自信,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只有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打造个人核心竞争力不再是个新鲜的话题,企业只有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同样需要打造核心竞争力。对于毕业生这样的准职场人来说,核心竞争力就是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与其浪费大量的时间、金钱与精力大搞面子工程,不如给自己充充电,让自己比竞争对手多一项优势而不是多一双靴子。
提示四:信心不会源自包装
赵海鸣,3 9岁,某外贸公司副总经理,9年招聘经验。
外贸公司的赵总在公司招聘时总是亲自面试大学生,他对目前大学生在面试前进行自我包装表示了理解。他认为,自己所在的公司主要从事的是外贸工作,需要经常与客户打交道,公司性质决定了在招聘大学生时对他们的整体气质要求较高,所以女大学生把自己打扮得时髦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说一双靴子能带给自己信心,那就错了。
赵总曾经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位大学生穿件簇新的西装,踌躇满志地走进公司办公室来面试,赵总一眼就看出这位毕业生的西装明显不合体,袖子过短,两肩紧绷,也许是仓促新买的,也许是借来的,总之这西装显得毕业生局促不安。在面对考官的提问时,毕业生口若悬河,并不时用英语蹦出一个个连考官也不经常使用的专业词汇,仿佛这样才够成熟、够“职业”。而在赵总看来,这正显出了他的不专业。有很多毕业生,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为了让自己显得不太稚嫩,往往用很“职业”的着装和语言举止来“包装”自己,这只会让面试官感到很别扭,看了不舒服。大学生首先要承认自己本来就经验不足,而不是“装”作有经验。如果一味地学习别人,反而把自己的本性给掩盖了,会给面试人员留下不太好的印象。
毕业生们过于“职业”的着装和言谈举止是为了增加自己的信心,信心太过也有办坏事的时候。这建立在过度包装之上的信心就是无本之木、空中楼阁,一不小心就变成了心虚。赵总认为,有信心是好事,但是公司看重的信心是来自于毕业生的专业和能力,而不是咄咄逼人的言语和过分包装的外表。学识、风度、气质仍然是展现自信更重要的要素。
专家指点:
面试的临场准备重点要素周淑娟,35岁,职业指导师,从事职业指导工作10年。
那大学毕业生面试是不是就该我行我素了呢?当然不是,面试前适当的准备是需要的。有多年职业指导经验的职业指导师周女士认为:大学生在面试准备中的确存在过度包装的问题,这位买高档长靴的女生只不过是其中一个,有的女生专门到美容院去做美容保养,有的去影楼拍艺术写真,有的找形象设计师进行自我形象包装,还有的女生甚至到医院去做整形手术。面试前的准备是无可厚非的,但需要掌握一个度。
其中女生在面试时表现得端庄大方即可,不要戴叮当作响的饰物,还应回避卡通饰品,因为过于可爱的服饰容易给人以不成熟的印象,穿的是不是名牌不重要,重要的是打扮要突出大学生青春活力的形象,表达亲近感,增强亲和力。而男生在面试前,要彻底地刮一次胡子,修剪一下头发。一件白衬衣足以表达出诚实、干练、可靠的信息,容易赢取对方的信任。总之,衣着装扮要给人清爽、整洁的印象。
一般而言,面试官评判面试者服装的标准是:协调中显示着人的气质与风度;稳重中透露出人的可信赖程度;独特中彰显着人的个性。服饰的最高境界是自然协调,如果你的衣着首先与你自己的个性、品味不协调的话,就很难与面试的气氛相一致。要学会选择与面试相匹配的服装,这种准备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就该开始了。
最后需要记住的一点是:面试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自信的微笑,这比任何华丽的服饰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