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荣汉博士现任职香港教育学院宗教教育与心灵教育中心经理。大学毕业后,任职沙田崇真中学宗教主任,开始参与宗教教育、德育与公民教育的工作,随着对生命的感悟日深,体会到优质生命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意义深远。他说:“每个人活着,都可以体现生命的意义,赋予生命一种价值。”何博士现既参与母校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优质生命教育中心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亦与生命教育同行者,筹组成立全人生命教育学会,并于2010年5月当选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理事。
【何荣汉博士,香港教育学院宗教教育与心灵教育中心经理。香港教育学院宗教教育与心灵教育中心自2006年以来,本身就一直致力于跨文化、跨宗教、跨灵性传统的研究和教育发展,希望培养更多人才,促进宗教教育、心灵教育、生命教育、价值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发展。而何荣汉博士在生命教育的发展上走在前列。】
起点,认识生命教育
生命是上天赐给我们最丰盛的礼物。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因此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以及尊重生命,是我们生命价值最为完美的体现。而直面生命,直面教育,实现生命价值的新理念逐渐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追寻的方向。在香港走在生命教育前列的,何荣汉博士就是其中一位。
何荣汉博士的兴趣所在,就是对生命教育的探讨。他于1998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关注生命教育课题。那个时候,香港的生命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甚至可以说是尚没有起步,当时吴梓明教授与何荣汉博士就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申请香港特区政府刚设立不久的“优质教育基金”,尝试深化“中小学宗教教育、德育与公民教育发展计划”的研究与发展。
何荣汉博士在1995年9月攻读博士学位之前,在沙田的崇真中学担任宗教教育的教席,负责宗教教育、德育与公民教育的工作。日暖风和开桃李,笔酣墨浓写春秋,作为普通教师,他本着对培育学生生命的期盼,诠释着属于教师的责任和理想。
到1994年10月,何荣汉先生参与母校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举行的校庆活动,他的老师李炽昌教授告诉他母校宗教系开设了博士学位,并鼓励他回母校进修。这个时候他刚刚完成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部的哲学硕士课程,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自我增值,出于种种考虑,他决定报读博士学位,并于当年年中辞去沙田崇真中学的工作。
此时何荣汉博士的人生与学业生涯都刚刚经历一次重大的转变,致使他将眼光进行重大调整,开始感悟生命,意识到生命教育的意义。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何荣汉博士也开始进行学术的研究和探讨,他本来是准备以循道卫理联合教会最早到中国内地展开传教工作的福州卫理公会历史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范围,他是一名基督徒,循道卫理联合教会就是他所属教会,因此他确定方向之后,计划多次到访与之有关的地方作实地考察及档案文献研究。
但期间何荣汉博士却得悉自己的身体患有遗传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手术,并且手术后需要时间复原和适应,使得博士论文的研究增添了许多困难,出外远行进行研究更成为很大的难题。然而正是在这段手术期间,令他开始思考生命的问题,并且基督教的原动力就是爱,就是作整全服务,他相信宗教信仰给人一种信念,有一种超越肉体的内在精神,而这个就是生命存在的意义。
因此何荣汉博士开始关注生命的话题,也开始尝试研究这个课题。当时他三年全日进修博士课程的阶段很快将会过去,恰好吴梓明教授提出一项支持中小学宗教教育的计划,“中小学宗教教育、德育与公民教育发展计划”,并成功取得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的资助,何荣汉博士也获聘担任这个计划的全职研究助理。
至此,何荣汉博士开始真正踏上追寻生命教育的旅程。传达生命的激情,生活的热情,以及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行进,推动生命教育
对于“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其实目前在香港仍然没有肯定的定义,有关的说法是,生命教育是在生命活动中进行教育,是通过生命活动进行教育,是为了生命而进行教育。生命教育在广义上来说,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刚刚起步,何荣汉博士其实对生命教育也所知不多,他亦是一步一步地追寻在生命教育的路上,以生命教育激发自己生命的磁场。
当时吴教授和何博士便将“宗教教育、德育与公民教育发展”推展为“优质生命教育的追寻”,开始自己的追寻计划。也就是在此追寻的期间,他认识了陶行知,发现陶行知在中国很早就提出生命教育 (陶行知以英文提出 Life Education,并译作生活教育),并实践作为基督教徒的信念。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促进全国教育的普及,为国家做出很大的贡献。在他逝世时,宋庆龄女士以赞誉孔子的称号“万世师表”作为悼词,而毛泽东主席也亲笔题词: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古!
陶行知的事迹深深地感染了何荣汉博士,并以陶研为博士论文主题。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那么如何去发掘这种生命的价值,如何去肯定生命存在的意义?这些都促成了何荣汉博士对生命的理解。他说:“每个人活着,都可以体现生命的意义,赋予生命一种价值,更在生活中表达出来。”
生命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1968年,美国著名的演讲者、作家与人生导师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并在美国加州创办了“阿南达村”学校,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的思想。那么在香港,何荣汉博士已经开始行动起来,致力于推动香港的生命教育。
他发现现在的小孩有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并且有很多的发展空间,从2004年到2008年,他获所属教会 (循道卫理联合教会) 学校教育部聘请,参与属下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发展。到2008年6月,他加入香港教育学院,担任香港教育学院宗教教育与心灵教育中心经理,负责行政工作。香港教育学院宗教教育与心灵教育中心自2006年以来,本身就一直致力于跨文化、跨宗教、跨灵性传统的研究,希望培养更多人才,促进宗教教育、心灵教育、生命教育、价值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发展。何荣汉博士在负责行政工作的同时,也更多地关注生命教育。
2009年9月,他任职的中心应星岛日报的邀请,参与星岛日报中学学生报《通识生活:其它学习经历手册》专栏文章的供稿,通过一些富有德育涵义的小故事,带出宗教教育、心灵教育、生命教育和价值教育等的概念和内涵。他所撰写的小故事《一个少年的立志》,以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在少年时代立志为中国做贡献的故事,激励中小学生成长,让学生们幼小的生命,受这些伟人的生命故事影响,立志成才。
何荣汉博士认为,一方面,小孩子从小时候就应该有梦想,另一方面,他们的生命可以受一些好的生命的影响,对于孩子的成长都有很好的激励作用。在推行生命教育的时候,何荣汉博士也经常与台湾地区交流,探讨生命教育在具体施教中的做法,以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从而贴近生命的需要,揭示生命的真相,引领成长的方向,探寻生命的意义,成全生命的价值。
生命足以影响生命,我们期待何荣汉博士通过推动生命教育,使学校变得更有吸引力;通过推动生命教育,使个性变得丰富而舒展,使人格变得正直而强健;通过推动生命教育,使更多的人和组织行动起来,尊重生命、活出生命的意义和精彩!
【何荣汉博士,香港教育学院宗教教育与心灵教育中心经理。香港教育学院宗教教育与心灵教育中心自2006年以来,本身就一直致力于跨文化、跨宗教、跨灵性传统的研究和教育发展,希望培养更多人才,促进宗教教育、心灵教育、生命教育、价值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发展。而何荣汉博士在生命教育的发展上走在前列。】
起点,认识生命教育
生命是上天赐给我们最丰盛的礼物。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因此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以及尊重生命,是我们生命价值最为完美的体现。而直面生命,直面教育,实现生命价值的新理念逐渐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追寻的方向。在香港走在生命教育前列的,何荣汉博士就是其中一位。
何荣汉博士的兴趣所在,就是对生命教育的探讨。他于1998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关注生命教育课题。那个时候,香港的生命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甚至可以说是尚没有起步,当时吴梓明教授与何荣汉博士就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申请香港特区政府刚设立不久的“优质教育基金”,尝试深化“中小学宗教教育、德育与公民教育发展计划”的研究与发展。
何荣汉博士在1995年9月攻读博士学位之前,在沙田的崇真中学担任宗教教育的教席,负责宗教教育、德育与公民教育的工作。日暖风和开桃李,笔酣墨浓写春秋,作为普通教师,他本着对培育学生生命的期盼,诠释着属于教师的责任和理想。
到1994年10月,何荣汉先生参与母校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举行的校庆活动,他的老师李炽昌教授告诉他母校宗教系开设了博士学位,并鼓励他回母校进修。这个时候他刚刚完成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部的哲学硕士课程,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自我增值,出于种种考虑,他决定报读博士学位,并于当年年中辞去沙田崇真中学的工作。
此时何荣汉博士的人生与学业生涯都刚刚经历一次重大的转变,致使他将眼光进行重大调整,开始感悟生命,意识到生命教育的意义。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何荣汉博士也开始进行学术的研究和探讨,他本来是准备以循道卫理联合教会最早到中国内地展开传教工作的福州卫理公会历史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范围,他是一名基督徒,循道卫理联合教会就是他所属教会,因此他确定方向之后,计划多次到访与之有关的地方作实地考察及档案文献研究。
但期间何荣汉博士却得悉自己的身体患有遗传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手术,并且手术后需要时间复原和适应,使得博士论文的研究增添了许多困难,出外远行进行研究更成为很大的难题。然而正是在这段手术期间,令他开始思考生命的问题,并且基督教的原动力就是爱,就是作整全服务,他相信宗教信仰给人一种信念,有一种超越肉体的内在精神,而这个就是生命存在的意义。
因此何荣汉博士开始关注生命的话题,也开始尝试研究这个课题。当时他三年全日进修博士课程的阶段很快将会过去,恰好吴梓明教授提出一项支持中小学宗教教育的计划,“中小学宗教教育、德育与公民教育发展计划”,并成功取得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的资助,何荣汉博士也获聘担任这个计划的全职研究助理。
至此,何荣汉博士开始真正踏上追寻生命教育的旅程。传达生命的激情,生活的热情,以及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行进,推动生命教育
对于“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其实目前在香港仍然没有肯定的定义,有关的说法是,生命教育是在生命活动中进行教育,是通过生命活动进行教育,是为了生命而进行教育。生命教育在广义上来说,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刚刚起步,何荣汉博士其实对生命教育也所知不多,他亦是一步一步地追寻在生命教育的路上,以生命教育激发自己生命的磁场。
当时吴教授和何博士便将“宗教教育、德育与公民教育发展”推展为“优质生命教育的追寻”,开始自己的追寻计划。也就是在此追寻的期间,他认识了陶行知,发现陶行知在中国很早就提出生命教育 (陶行知以英文提出 Life Education,并译作生活教育),并实践作为基督教徒的信念。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促进全国教育的普及,为国家做出很大的贡献。在他逝世时,宋庆龄女士以赞誉孔子的称号“万世师表”作为悼词,而毛泽东主席也亲笔题词: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古!
陶行知的事迹深深地感染了何荣汉博士,并以陶研为博士论文主题。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那么如何去发掘这种生命的价值,如何去肯定生命存在的意义?这些都促成了何荣汉博士对生命的理解。他说:“每个人活着,都可以体现生命的意义,赋予生命一种价值,更在生活中表达出来。”
生命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1968年,美国著名的演讲者、作家与人生导师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并在美国加州创办了“阿南达村”学校,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的思想。那么在香港,何荣汉博士已经开始行动起来,致力于推动香港的生命教育。
他发现现在的小孩有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并且有很多的发展空间,从2004年到2008年,他获所属教会 (循道卫理联合教会) 学校教育部聘请,参与属下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发展。到2008年6月,他加入香港教育学院,担任香港教育学院宗教教育与心灵教育中心经理,负责行政工作。香港教育学院宗教教育与心灵教育中心自2006年以来,本身就一直致力于跨文化、跨宗教、跨灵性传统的研究,希望培养更多人才,促进宗教教育、心灵教育、生命教育、价值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发展。何荣汉博士在负责行政工作的同时,也更多地关注生命教育。
2009年9月,他任职的中心应星岛日报的邀请,参与星岛日报中学学生报《通识生活:其它学习经历手册》专栏文章的供稿,通过一些富有德育涵义的小故事,带出宗教教育、心灵教育、生命教育和价值教育等的概念和内涵。他所撰写的小故事《一个少年的立志》,以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在少年时代立志为中国做贡献的故事,激励中小学生成长,让学生们幼小的生命,受这些伟人的生命故事影响,立志成才。
何荣汉博士认为,一方面,小孩子从小时候就应该有梦想,另一方面,他们的生命可以受一些好的生命的影响,对于孩子的成长都有很好的激励作用。在推行生命教育的时候,何荣汉博士也经常与台湾地区交流,探讨生命教育在具体施教中的做法,以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从而贴近生命的需要,揭示生命的真相,引领成长的方向,探寻生命的意义,成全生命的价值。
生命足以影响生命,我们期待何荣汉博士通过推动生命教育,使学校变得更有吸引力;通过推动生命教育,使个性变得丰富而舒展,使人格变得正直而强健;通过推动生命教育,使更多的人和组织行动起来,尊重生命、活出生命的意义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