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留白”,原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它计白当黑,通过实有的线条和虚留的空白,体现整体的意象和情调。这种艺术以虚空传递丰盈,在一种近乎“无”的状态中达到“有”的韵味,从而走入老子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境界。
这样美好的境界在语文教学中是否可以达到?其实早前已有语文教师对此进行了探讨:语文教学原本就应当是一门艺术,它充满诗情画意,追求至美之境,一切有利于达到这一境界的艺术手段都可以应用其中,而语文本身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为如“留白”这样的艺术留足了空间。
然而,这样宽广的空间中究竟该于何处留白?尤其对于新教师,如何选择最易操作和最见成效的留白区是需要深深思考和长期摸索的。作为涉足语文教学领域不算太久的新教师,我就语文教学中留白艺术的运用谈谈体会。
一、学会在备课中留白,将为课堂创造多种可能
偶尔翻看工作后的第一本备课本,其中的详尽令我很吃惊:连某个问题学生可能说出的几种答案,某段文字请哪位学生朗读都在备课中细细写明。不可否认,新教师应该备详案,但备课若是过于详尽,沿着一条一眼看得见底的路走,上课就会成为一段毫无悬念的旅程。如今的教案较从前简单一些,上课却反而变得轻松,甚至偶尔能从学生那里得到意外的惊喜。例如《拿来主义》这一课的讨论环节,第一年讲的时候,我设计了四个问题试图多角度地引导学生发言。学生确实沿着我画好的路线走了,一堂课下来,顺顺当当,既定任务全部完成,但终觉没什么乐趣,心中也留下些许遗憾。如今再讲《拿来主义》,又到讨论环节,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拿来主义者,你想去哪儿拿来什么?”学生各抒己见,诸如“去美国拿来教育体制”、“去古时候拿来传统礼仪”、“去顶级球队拿来足球教练”等,而最后一个想法一经提出,立刻就有人说道:“再好的教练遇上中国男足都没办法!”由此一转,新一轮的关于“拿来”与国情如何结合的讨论又开始了……一堂课匆匆过去,在热烈的讨论中,师生都感到愉悦与充实。我想,这才是我所追求的,而这些,备课本中是不需要有的。
这就是备课中的留白,它有一个方向,但没有一条划定的路;它伴随着些许未知的忐忑,也常隐藏着令人心动的奇景。在备课中留白需要教师对学生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并对自己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大体预见,同时也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更清醒与灵活,更关注学生的反应。对新教师而言,备课中留白,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项挑战,它激励并见证教师的成长。
二、适当在时间上留白,让学生收获自己思想的火花
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察、思考、感悟都是由学生完成的,时间自然应该更多地留给他们。然而现实是:很多时候我们过于追求45分钟的“效率”,过于看重既定教学任务的完成,过于担忧课堂的沉默冷清,却忘了给学生应有的时间,忘了最根本的目标:学生的收获与发展。
美国有位教育专家曾提出:对学生提问后,至少要等待3分钟。这样可使学生更恰当地回答问题,增强学生信心,也可增多发散性思维的成分。不给学生思考时间,就让提问失去价值。想起讲《我与地坛》时,同一个问题:“你对文中哪一句话或者哪一个细节最有感触?”在一个班我只给了一分钟的思考时间,结果学生回答起来不是思想不深就是语言不畅,好好的一个问题硬是被时间搞砸;在另一个班,问题提出后,我不急着找人回答,等了大概3分钟,等到几位学生抬头看我的时候,我才让他们回答。这一次效果显著,几位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谈感悟,其中有一位学生的话我至今难忘,他说:“我最有感触的是‘为了母亲,为了让她骄傲’这一句,因为我现在正在为此而奋斗!”多可爱的回答。庆幸我给了他们多一些时间,给了他们用真心真情体验文本的机会。
其实,要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并始终保持紧张状态是不可能的,因此除了思考时留下多一点时间,在课前或课中挤出一点时间松弛一下也是有必要的,例如闭目一分钟,下午课前唱一首简单活泼的歌等,都能很好地调整学生的精神状态,消除学生的心理疲惫,使得课堂教学更有效。懂得利用时间的人是懂得生活的人,而懂得利用课堂时间的人则是成熟的老师,学会把握课堂的轻重缓急,应是每一位新教师努力的方向。
三、利用课堂外的留白,借学生之手开拓语文的天地
作为最具艺术性的一门主课,语文学习追求的不是知识的增长或者成绩的提升,它的终极目标应该是生活、人的精神。大语文教学理念告诉我们,应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让学生带着更深更新的问题走出课堂,为解决问题而自主探索,这就要求我们在结束课堂教学的时候恰当地留一些“空白”。
最初懂得在课堂外留白,其实是受了学生的启发:在上完《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之后,有一位学生问我:“老师,为什么宝玉和黛玉在初次见面的时候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我这才发现课上我并没有谈到这个问题。跟这位学生讲解完,我突然想到,这不正是一个吸引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好机会吗?于是第二天我在班上提了这个问题,并让学生到原著中找答案,很多学生兴趣浓厚。
课堂外留白的方式很多,例如上完《最后的常春藤叶》一课,我给学生留下的作业是:用一段文字描写老贝尔曼画藤叶的情景,或者续写琼姗未来的生活;又如在欣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朗诵后,我介绍学生找这首歌来听,在音乐中体会与文字不同的感觉……
语文的天地无限宽广,它能带给人的愉悦是无尽的,如果仅仅将其局限于课堂中就未免太可惜。对语文教师而言,在追求成绩之余,要尽可能在课外留一些空白,让学生感受语文的天地更开阔,让他们用自己的手勾勒语文的多彩图画,这是一种职业的追求,也是一种道德的责任。
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语文的学习,应该是体验诗意的过程,是通过审美达到精神完善的过程。长时间以来,我们被考试分数捆住了手脚,分数的影响力早已盖过人文精神的缺失带给社会的尴尬,长此以往,充满功利性、模式化与机械化的语文教学必将褪去珍珠的光彩而沦为鱼目,想想实在让人心疼。语文教师尤其是新生代的语文教师,有责任留住语文的光彩,趁着思想还未定型,活力尚在焕发,为语文课堂多创造一些可能性,引领学生朝着诗意的境界多走一步,这样作为一个教育者的心才不会留下太多遗憾。在留白中发掘语文之美,正是在为当前的中学教育“补白”。
这样美好的境界在语文教学中是否可以达到?其实早前已有语文教师对此进行了探讨:语文教学原本就应当是一门艺术,它充满诗情画意,追求至美之境,一切有利于达到这一境界的艺术手段都可以应用其中,而语文本身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为如“留白”这样的艺术留足了空间。
然而,这样宽广的空间中究竟该于何处留白?尤其对于新教师,如何选择最易操作和最见成效的留白区是需要深深思考和长期摸索的。作为涉足语文教学领域不算太久的新教师,我就语文教学中留白艺术的运用谈谈体会。
一、学会在备课中留白,将为课堂创造多种可能
偶尔翻看工作后的第一本备课本,其中的详尽令我很吃惊:连某个问题学生可能说出的几种答案,某段文字请哪位学生朗读都在备课中细细写明。不可否认,新教师应该备详案,但备课若是过于详尽,沿着一条一眼看得见底的路走,上课就会成为一段毫无悬念的旅程。如今的教案较从前简单一些,上课却反而变得轻松,甚至偶尔能从学生那里得到意外的惊喜。例如《拿来主义》这一课的讨论环节,第一年讲的时候,我设计了四个问题试图多角度地引导学生发言。学生确实沿着我画好的路线走了,一堂课下来,顺顺当当,既定任务全部完成,但终觉没什么乐趣,心中也留下些许遗憾。如今再讲《拿来主义》,又到讨论环节,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拿来主义者,你想去哪儿拿来什么?”学生各抒己见,诸如“去美国拿来教育体制”、“去古时候拿来传统礼仪”、“去顶级球队拿来足球教练”等,而最后一个想法一经提出,立刻就有人说道:“再好的教练遇上中国男足都没办法!”由此一转,新一轮的关于“拿来”与国情如何结合的讨论又开始了……一堂课匆匆过去,在热烈的讨论中,师生都感到愉悦与充实。我想,这才是我所追求的,而这些,备课本中是不需要有的。
这就是备课中的留白,它有一个方向,但没有一条划定的路;它伴随着些许未知的忐忑,也常隐藏着令人心动的奇景。在备课中留白需要教师对学生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并对自己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大体预见,同时也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更清醒与灵活,更关注学生的反应。对新教师而言,备课中留白,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项挑战,它激励并见证教师的成长。
二、适当在时间上留白,让学生收获自己思想的火花
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察、思考、感悟都是由学生完成的,时间自然应该更多地留给他们。然而现实是:很多时候我们过于追求45分钟的“效率”,过于看重既定教学任务的完成,过于担忧课堂的沉默冷清,却忘了给学生应有的时间,忘了最根本的目标:学生的收获与发展。
美国有位教育专家曾提出:对学生提问后,至少要等待3分钟。这样可使学生更恰当地回答问题,增强学生信心,也可增多发散性思维的成分。不给学生思考时间,就让提问失去价值。想起讲《我与地坛》时,同一个问题:“你对文中哪一句话或者哪一个细节最有感触?”在一个班我只给了一分钟的思考时间,结果学生回答起来不是思想不深就是语言不畅,好好的一个问题硬是被时间搞砸;在另一个班,问题提出后,我不急着找人回答,等了大概3分钟,等到几位学生抬头看我的时候,我才让他们回答。这一次效果显著,几位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谈感悟,其中有一位学生的话我至今难忘,他说:“我最有感触的是‘为了母亲,为了让她骄傲’这一句,因为我现在正在为此而奋斗!”多可爱的回答。庆幸我给了他们多一些时间,给了他们用真心真情体验文本的机会。
其实,要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并始终保持紧张状态是不可能的,因此除了思考时留下多一点时间,在课前或课中挤出一点时间松弛一下也是有必要的,例如闭目一分钟,下午课前唱一首简单活泼的歌等,都能很好地调整学生的精神状态,消除学生的心理疲惫,使得课堂教学更有效。懂得利用时间的人是懂得生活的人,而懂得利用课堂时间的人则是成熟的老师,学会把握课堂的轻重缓急,应是每一位新教师努力的方向。
三、利用课堂外的留白,借学生之手开拓语文的天地
作为最具艺术性的一门主课,语文学习追求的不是知识的增长或者成绩的提升,它的终极目标应该是生活、人的精神。大语文教学理念告诉我们,应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让学生带着更深更新的问题走出课堂,为解决问题而自主探索,这就要求我们在结束课堂教学的时候恰当地留一些“空白”。
最初懂得在课堂外留白,其实是受了学生的启发:在上完《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之后,有一位学生问我:“老师,为什么宝玉和黛玉在初次见面的时候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我这才发现课上我并没有谈到这个问题。跟这位学生讲解完,我突然想到,这不正是一个吸引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好机会吗?于是第二天我在班上提了这个问题,并让学生到原著中找答案,很多学生兴趣浓厚。
课堂外留白的方式很多,例如上完《最后的常春藤叶》一课,我给学生留下的作业是:用一段文字描写老贝尔曼画藤叶的情景,或者续写琼姗未来的生活;又如在欣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朗诵后,我介绍学生找这首歌来听,在音乐中体会与文字不同的感觉……
语文的天地无限宽广,它能带给人的愉悦是无尽的,如果仅仅将其局限于课堂中就未免太可惜。对语文教师而言,在追求成绩之余,要尽可能在课外留一些空白,让学生感受语文的天地更开阔,让他们用自己的手勾勒语文的多彩图画,这是一种职业的追求,也是一种道德的责任。
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语文的学习,应该是体验诗意的过程,是通过审美达到精神完善的过程。长时间以来,我们被考试分数捆住了手脚,分数的影响力早已盖过人文精神的缺失带给社会的尴尬,长此以往,充满功利性、模式化与机械化的语文教学必将褪去珍珠的光彩而沦为鱼目,想想实在让人心疼。语文教师尤其是新生代的语文教师,有责任留住语文的光彩,趁着思想还未定型,活力尚在焕发,为语文课堂多创造一些可能性,引领学生朝着诗意的境界多走一步,这样作为一个教育者的心才不会留下太多遗憾。在留白中发掘语文之美,正是在为当前的中学教育“补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