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国50个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共有50位首席专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女性,程须珍便是其中之一
目前,全国50个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共有50位首席专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女性首席科学家,程须珍便是其中之一。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食用豆类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专家,程须珍负责的体系涉及作物的种类最杂,它包括除大豆之外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所有豆类,比如绿豆、红小豆、豌豆、蚕豆、豇豆、菜豆等等,而且产地遍布全国,尤其以老少边穷地区分布最多、最广。因此对农民推广先进的品种、栽培技术及安全科学的产品储藏、加工技术,培育健全农产品市场的任务也最为艰巨。
初次见到程须珍老师,是在参加体系年度总结会上。参会的是来自全国21个省市的体系专家。令我意外的是,最后做总结发言的竟然是一位秀丽端庄的大姐。她语调沉稳柔缓,条理清晰,对各个分项从技术推广到开发应用作了逐条梳理,总结了整个体系各个专项一年来的工作内容与特点、年度计划完成情况与差距,确定了新一年的目标,与会者无不频频点头称赞。也让人惊叹她怎么能对这些技术迥异的各个分支了如指掌,又如何做到对整个体系细致入微的整体把握?
这位女科学家,正是程须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繁重的种质资源整理工作
程须珍1954年12月出生于河北赵县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她的学生时代正好处于“文革”十年动乱当中。但她细致耐心、踏实好学,1973年高中毕业时,她以第一名的成绩被推荐回乡做了赤脚医生。从此,在河北赵县农村,到处都能看到这个朝气蓬勃的少女的身影:麦收时节她在田间地头送医送药;公社妇联,她宣传计划生育走家串户出墙报;春耕播种,她又兼职公社农业技术员,边学边干……两年时间,她从一个新党员成为了村支书,还被评为“优秀赤脚医生”。1976年9月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的程须珍被推荐到河北农业大学农学系上了大学。
作为“文革”中最后一批工农兵大学生,大学的学习时间只有三年。程须珍只来得及学习最基础的育种知识。1979年夏天,大学毕业的程须珍跨进了刚刚成立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大门。
经历过“文革”劫难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正值百废待兴。农业专家陆续从各个下放劳动的地方返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1978年,为了尽快恢复对我国农业品种资源的调查整理工作,农科院把作物科学研究所的品种研究室分离出来,单独组建了品种资源研究所。1979年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艰难的开始了新设学科——食用豆类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与利用研究工作。程须珍正是此时跨入了这个领域,这一入门就是33年。
1979年,新大学生们的加入,使逐步开始走上正轨的农业科技事业迎来了第一批科研生力军。在老一代专家林黎奋、段醒男等的带领下,刚刚参加工作的程须珍开始接手绿豆、菜豆等食用豆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鉴定、品种编目、品种繁殖保种、种质资源入库……他们白手起家,经过几年的搜集汇总,成千上万个食用豆品种汇集到了这个研究室。此间,无数枯燥重复的工作,让新加入到这一工作中的年轻人难以承受,纷纷离开。十年里,只有程须珍留了下来。
1980年代前,我国杂粮生产上使用的几乎都是传统地方品种,种植方式完全处于传统、粗放的广种薄收状态。不仅产量低,而且品质差、易生虫、难储藏、效益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为了提高我国食用豆类的产量和品质,从1980年起,程须珍同课题组领导和同事们一起开始了对传统农家品种的提纯复壮和系统选育,但未能获得突破性进展。
为了加快农业发展步伐,自198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利用业余时间开晚课,举办了一系列的专业基础课培训班、英语学习班…….新婚一年,刚刚做了母亲的程须珍非常珍惜这些听课机会,她每晚下班后就去听课,赶上爱人出差,她就独自带着尚在襁褓中的儿子去听课。她急于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英语水平,她说:“我那会儿就想早点能看懂国外文献,把国外最好的技术学到手。”
厚积薄发——
新品种的培育与推广
对于一个普通的食用豆消费者,可能会注意到,现在的绿豆好煮多了,也不像以前的那么爱生虫,这就是品种更新给广大消费者带来的实惠。
普通消费者不知道的是:作为农民,种植的豆类作物,在成熟期豆荚会炸开,籽粒瞬间四处散落,无法采收是最头疼不过的事了。让种植技术既简便易行,又能优质高效,也是育种专家要解决的难题。
所以,作为育种专家来说,选择优良的性状、合适的品种进行培育。事实上,真正实现一个新品种的换代实际上困难重重,必定要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甚至倾注育种专家毕生的心血。
自1983年起,程须珍在研究所领导和老专家的带领下,先后从一些国际农业研究机构和食用豆类生产先进国家引进了数百份优异种质和育成品种(系)进行选育。在1980年代中期,她终于从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亚洲区域中心绿豆品系中选育出了中绿1号。这个绿豆新品种集高产、优质、早熟、大粒、植株直立、成熟一致、不炸荚等优良性状于一体,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很快,我国绿豆种植面积由1970年代的零星种植发展到1986年的800万亩,2002年达到1455万亩;出口量由1982年的0.08万吨发展到2002年的22.06万吨,为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和促进国家出口创汇做出巨大贡献。
从1991年我国第八个五年计划起,程须珍开始独立承担研究课题,并作为“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食用豆类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鉴定利用”子课题第一主持人,组织协调全国20多个省市区30多个单位,出色地完成了16个豆种1万多份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评价鉴定、编目及繁种入库任务。“九五”期间,在科研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她坚持开展国际合作和科技开发,并以协作组的形式,带领广大科技人员艰苦创业渡难关。“十五”期间,她又组织全国各有关单位,圆满完成了16个豆种2万多份国家中期库种质资源的繁种更新,拯救了一批发芽率濒临丧失的种质资源,搭建起食用豆种质资源实物和信息交换平台。在她不懈的努力下,在食用豆类研究领域终于打造出一支遍布全国的科技队伍。
在推广中绿1号的基础上,程须珍又带领科研人员攻关,成功培育出了抗豆象绿豆新品种——中绿4号,以及我国第一个抗叶斑病绿豆新品种中绿5号。这两个新品种的育成填补了我国绿豆抗性育种的空白。
由于程须珍对绿豆及食用豆类事业的贡献有目共睹,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她也被誉为中国的“绿豆皇后”。
不断提升自我——
农科院最老的研究生
自从踏入食用豆类育种领域,20年间,程须珍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0项,包括国家奖3项,省部级奖14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主编和参加编写著作20多部。作为脱颖而出的青年科学家,1993年程须珍被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2002年,又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2001年,程须珍成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女科学家。
成为学科带头人的程须珍以超人的毅力,在繁重的研究工作中,挤时间进一步深造。程须珍于1989年10月至1990年3月参加了亚蔬中心亚洲区域第八届蔬菜生产培训班,1994~1995年完成了北京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英语系的学习,1995年7月至1996年7月,作为访问学者,在亚蔬中心亚洲区从事绿豆遗传育种工作的研究。
2003年,已经成为研究生导师的程须珍突然做出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报考董玉琛院士的硕士研究生。这位成就卓著的研究员重新走进教室,开始了为期三年的研究生课程学习,成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里年龄最大、职称最高的学生。对她来说,那一纸文凭早已没有了任何意义,她去深造只是为了自己终身的事业,为了这番事业后继有人。她说:去读研究生,就是要学习现代研究生课程设置,了解研究生的培养方法,这样我就能知道作为研究生,应该怎样获得提高,而作为一个研究生导师,应该怎样帮助我的学生。所以我必须去不断地学习,我要保证自己能带好我的学生和科研队伍,食用豆类这份事业才能不断发展。
不辱使命——
推进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进入新世纪后,在程须珍及其领导的全国食用豆类科研队伍的努力下,我国的食用豆类研究逐渐步入成熟。在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过程中,程须珍以其渊博的专业知识、多年的实践、高度的凝聚力和亲和力被全国同行专家一致推举为首席科学家。
程须珍现在更加忙碌,更加忘我了。在她的带动下,仅2009年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就筛选出中绿5号等10多个适合华北、东北、西北及南方产区种植的优良品种,培育出中红4号等6个优质、高产、专用红小豆新品种,研究集成华北地区棉田套种绿豆高效栽培等9套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建立了64个百亩以上优良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示范田,9个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他们还和企业合作,在主产区建立规模化生产基地51个,示范点67个,辐射到全国21个食用豆类主产省,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面积910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9.3亿元。
在一般人看来,豆子在大田作物里太不起眼了。身高不如玉米、高粱,开花不如向日葵、油菜,产量不及水稻小麦……若问及:你怎么能那么专注于这些豆子呢?她总会笑笑说:在我眼里,最美的花就是豆子的花。别看它们小,而且半开半合的,但我一看就知道它们长势怎样,我就能知道收成了。看久了,每当我看到田里各种豆子开出的花那么漂亮、整齐,我就觉得整个大地看起来精神抖擞的,内心有种说不出的喜悦,什么都忘了,根本不觉得累啊、苦啊。
她就是这样一位朴实、美丽的女科学家,为保护祖国丰富的种质资源而耕耘,给农民带来实惠,为人民送去康健……一如她自己所说的:“我是农村的孩子,我惟一的希望就是以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农业发展做点实事”。
责任编辑 陈晰
目前,全国50个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共有50位首席专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女性首席科学家,程须珍便是其中之一。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食用豆类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专家,程须珍负责的体系涉及作物的种类最杂,它包括除大豆之外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所有豆类,比如绿豆、红小豆、豌豆、蚕豆、豇豆、菜豆等等,而且产地遍布全国,尤其以老少边穷地区分布最多、最广。因此对农民推广先进的品种、栽培技术及安全科学的产品储藏、加工技术,培育健全农产品市场的任务也最为艰巨。
初次见到程须珍老师,是在参加体系年度总结会上。参会的是来自全国21个省市的体系专家。令我意外的是,最后做总结发言的竟然是一位秀丽端庄的大姐。她语调沉稳柔缓,条理清晰,对各个分项从技术推广到开发应用作了逐条梳理,总结了整个体系各个专项一年来的工作内容与特点、年度计划完成情况与差距,确定了新一年的目标,与会者无不频频点头称赞。也让人惊叹她怎么能对这些技术迥异的各个分支了如指掌,又如何做到对整个体系细致入微的整体把握?
这位女科学家,正是程须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繁重的种质资源整理工作
程须珍1954年12月出生于河北赵县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她的学生时代正好处于“文革”十年动乱当中。但她细致耐心、踏实好学,1973年高中毕业时,她以第一名的成绩被推荐回乡做了赤脚医生。从此,在河北赵县农村,到处都能看到这个朝气蓬勃的少女的身影:麦收时节她在田间地头送医送药;公社妇联,她宣传计划生育走家串户出墙报;春耕播种,她又兼职公社农业技术员,边学边干……两年时间,她从一个新党员成为了村支书,还被评为“优秀赤脚医生”。1976年9月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的程须珍被推荐到河北农业大学农学系上了大学。
作为“文革”中最后一批工农兵大学生,大学的学习时间只有三年。程须珍只来得及学习最基础的育种知识。1979年夏天,大学毕业的程须珍跨进了刚刚成立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大门。
经历过“文革”劫难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正值百废待兴。农业专家陆续从各个下放劳动的地方返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1978年,为了尽快恢复对我国农业品种资源的调查整理工作,农科院把作物科学研究所的品种研究室分离出来,单独组建了品种资源研究所。1979年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艰难的开始了新设学科——食用豆类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与利用研究工作。程须珍正是此时跨入了这个领域,这一入门就是33年。
1979年,新大学生们的加入,使逐步开始走上正轨的农业科技事业迎来了第一批科研生力军。在老一代专家林黎奋、段醒男等的带领下,刚刚参加工作的程须珍开始接手绿豆、菜豆等食用豆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鉴定、品种编目、品种繁殖保种、种质资源入库……他们白手起家,经过几年的搜集汇总,成千上万个食用豆品种汇集到了这个研究室。此间,无数枯燥重复的工作,让新加入到这一工作中的年轻人难以承受,纷纷离开。十年里,只有程须珍留了下来。
1980年代前,我国杂粮生产上使用的几乎都是传统地方品种,种植方式完全处于传统、粗放的广种薄收状态。不仅产量低,而且品质差、易生虫、难储藏、效益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为了提高我国食用豆类的产量和品质,从1980年起,程须珍同课题组领导和同事们一起开始了对传统农家品种的提纯复壮和系统选育,但未能获得突破性进展。
为了加快农业发展步伐,自198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利用业余时间开晚课,举办了一系列的专业基础课培训班、英语学习班…….新婚一年,刚刚做了母亲的程须珍非常珍惜这些听课机会,她每晚下班后就去听课,赶上爱人出差,她就独自带着尚在襁褓中的儿子去听课。她急于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英语水平,她说:“我那会儿就想早点能看懂国外文献,把国外最好的技术学到手。”
厚积薄发——
新品种的培育与推广
对于一个普通的食用豆消费者,可能会注意到,现在的绿豆好煮多了,也不像以前的那么爱生虫,这就是品种更新给广大消费者带来的实惠。
普通消费者不知道的是:作为农民,种植的豆类作物,在成熟期豆荚会炸开,籽粒瞬间四处散落,无法采收是最头疼不过的事了。让种植技术既简便易行,又能优质高效,也是育种专家要解决的难题。
所以,作为育种专家来说,选择优良的性状、合适的品种进行培育。事实上,真正实现一个新品种的换代实际上困难重重,必定要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甚至倾注育种专家毕生的心血。
自1983年起,程须珍在研究所领导和老专家的带领下,先后从一些国际农业研究机构和食用豆类生产先进国家引进了数百份优异种质和育成品种(系)进行选育。在1980年代中期,她终于从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亚洲区域中心绿豆品系中选育出了中绿1号。这个绿豆新品种集高产、优质、早熟、大粒、植株直立、成熟一致、不炸荚等优良性状于一体,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很快,我国绿豆种植面积由1970年代的零星种植发展到1986年的800万亩,2002年达到1455万亩;出口量由1982年的0.08万吨发展到2002年的22.06万吨,为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和促进国家出口创汇做出巨大贡献。
从1991年我国第八个五年计划起,程须珍开始独立承担研究课题,并作为“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食用豆类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鉴定利用”子课题第一主持人,组织协调全国20多个省市区30多个单位,出色地完成了16个豆种1万多份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评价鉴定、编目及繁种入库任务。“九五”期间,在科研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她坚持开展国际合作和科技开发,并以协作组的形式,带领广大科技人员艰苦创业渡难关。“十五”期间,她又组织全国各有关单位,圆满完成了16个豆种2万多份国家中期库种质资源的繁种更新,拯救了一批发芽率濒临丧失的种质资源,搭建起食用豆种质资源实物和信息交换平台。在她不懈的努力下,在食用豆类研究领域终于打造出一支遍布全国的科技队伍。
在推广中绿1号的基础上,程须珍又带领科研人员攻关,成功培育出了抗豆象绿豆新品种——中绿4号,以及我国第一个抗叶斑病绿豆新品种中绿5号。这两个新品种的育成填补了我国绿豆抗性育种的空白。
由于程须珍对绿豆及食用豆类事业的贡献有目共睹,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她也被誉为中国的“绿豆皇后”。
不断提升自我——
农科院最老的研究生
自从踏入食用豆类育种领域,20年间,程须珍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0项,包括国家奖3项,省部级奖14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主编和参加编写著作20多部。作为脱颖而出的青年科学家,1993年程须珍被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2002年,又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2001年,程须珍成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女科学家。
成为学科带头人的程须珍以超人的毅力,在繁重的研究工作中,挤时间进一步深造。程须珍于1989年10月至1990年3月参加了亚蔬中心亚洲区域第八届蔬菜生产培训班,1994~1995年完成了北京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英语系的学习,1995年7月至1996年7月,作为访问学者,在亚蔬中心亚洲区从事绿豆遗传育种工作的研究。
2003年,已经成为研究生导师的程须珍突然做出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报考董玉琛院士的硕士研究生。这位成就卓著的研究员重新走进教室,开始了为期三年的研究生课程学习,成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里年龄最大、职称最高的学生。对她来说,那一纸文凭早已没有了任何意义,她去深造只是为了自己终身的事业,为了这番事业后继有人。她说:去读研究生,就是要学习现代研究生课程设置,了解研究生的培养方法,这样我就能知道作为研究生,应该怎样获得提高,而作为一个研究生导师,应该怎样帮助我的学生。所以我必须去不断地学习,我要保证自己能带好我的学生和科研队伍,食用豆类这份事业才能不断发展。
不辱使命——
推进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进入新世纪后,在程须珍及其领导的全国食用豆类科研队伍的努力下,我国的食用豆类研究逐渐步入成熟。在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过程中,程须珍以其渊博的专业知识、多年的实践、高度的凝聚力和亲和力被全国同行专家一致推举为首席科学家。
程须珍现在更加忙碌,更加忘我了。在她的带动下,仅2009年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就筛选出中绿5号等10多个适合华北、东北、西北及南方产区种植的优良品种,培育出中红4号等6个优质、高产、专用红小豆新品种,研究集成华北地区棉田套种绿豆高效栽培等9套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建立了64个百亩以上优良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示范田,9个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他们还和企业合作,在主产区建立规模化生产基地51个,示范点67个,辐射到全国21个食用豆类主产省,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面积910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9.3亿元。
在一般人看来,豆子在大田作物里太不起眼了。身高不如玉米、高粱,开花不如向日葵、油菜,产量不及水稻小麦……若问及:你怎么能那么专注于这些豆子呢?她总会笑笑说:在我眼里,最美的花就是豆子的花。别看它们小,而且半开半合的,但我一看就知道它们长势怎样,我就能知道收成了。看久了,每当我看到田里各种豆子开出的花那么漂亮、整齐,我就觉得整个大地看起来精神抖擞的,内心有种说不出的喜悦,什么都忘了,根本不觉得累啊、苦啊。
她就是这样一位朴实、美丽的女科学家,为保护祖国丰富的种质资源而耕耘,给农民带来实惠,为人民送去康健……一如她自己所说的:“我是农村的孩子,我惟一的希望就是以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农业发展做点实事”。
责任编辑 陈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