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标准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还包括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通过教和学的方式方法的转变来贯彻实施,还要想方设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从而达到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渗透 数学文化
新课程标准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还包括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通过教和学的方式方法的转变来贯彻实施,因为,作为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无法由简单教和学的方式方法获得。此时,数学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就理应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
一、注重培养数学理性精神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教师要善于选择学生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由此可见,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合作交流是独立思考的展示、表达、修正、互补、吸收、接纳的过程。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个体对知识的吸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相适应,在困难面前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自己如何克服,而不是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求助于他人。综观数学大家们,在数学难题面前都是十年如一日的探索。让小学生知道数学家们是如何不向困难低头的,一次次如何攻破数学难题的精神,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及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让学生明白能够让人们终身受益的是思想方法。在小学阶段,有好多内容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方法比如概率、统计的思想,转化的思想方法等等,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和渗透这些思想方法。例如:在教学统“可能性”时,书上设计的是摸球实验,可是书上的要求只有10次实验,这对于实验的精确性来说,实验的次数太低了。数学家是在做了几千几万次实验后才得到对于个数相等的球,每次任意摸一个,摸到的概率是相等的。并且实验次数越多,实验结果将会越接近这个实验结果。于是,结合书上的例题,把此相关背景资料介绍给学生,并且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在做了40次实验后结果才比较接近。让学生体会到概率的思想。同时,学生对书上的只要求10次的实验提出了质疑,并且对数学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科学体现数学美感价值
数学中的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数学美感就是数学文化的一部分,在认识轴对称图形时,我在课堂上展示各种轴对称图形,渗透着美的教育:
初步感知:观看28届雅典奥运会开幕式及闭幕式的精彩照片,从奥运会建筑、奥运五环旗、雅典船等图片的欣赏中,让学生感悟对称,体会对称的美。
引入探究:在初步感知对称的基础上,请学生欣赏各国的国旗,中国、韩国、法国、肯尼亚、美国、瑞士、瑞典等国家的国旗在课件中逐一放映,请学生用自己的感觉判断这些国旗是否对称?有的图案很容易下结论,有的图案引起了学生的争议,在争议中,教师让学生谈论怎么样的图形是对称的?对称有什么特点?
探究新知:教师在白纸上打印了各式的标志,包括汽车标志,如一汽、现代、本田、奔驰,交通标志如提醒注意标志、禁止通行标志、前方弯路标志,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生用对折后是否重叠的方法,判断出每一个标志是否对称,并清楚地表达自己判断的理由。
欣赏巩固:研究了许多人类设计的对称图形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对称现象,通过观看蝴蝶、蜻蜓、瓢虫等动物,让学生领略自然界中的对称美。带领学生进入数学美的乐园,陶冶精神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有效引导探究数学现象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自身有许多规律性的现象就值得我们数学教师在学习活动中有效的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这些奇特的现象,领悟数学的奥秘,培养科学精神。在我们宇宙中有“黑洞”,数学中也有“数学黑洞”。引用某位教师《计算器》教学的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宇宙黑洞”吗?
学生们开始议论了!(略)介绍“宇宙黑洞”。
师:宇宙中有“黑洞”,那么数学上也有类似的黑洞吗?
生1:我觉得有吧!
生2:没有吧!
师:到底有没有呢?你们想探索吗?
学生十分兴奋的说想。
师:只要你们这样做,说不定有新发现呢!
出示规则:任意写一个四位数(四个数字不要完全重复),将四个数字从大到小排列后,再从小到大排列,然后把两个数相减,依此类推……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们十分兴奋的选用计算器帮忙进行计算。
几分钟后……
生3:我们有发现了!我们用8963这个数试,后来得出6174,试了两遍,还是6174。
生4:对,我们用1234,最后算到6174,再算还是6174。
师:你们再试试看!
生5:老师,不管我们试多少次结果都是6174。这就是数学黑洞。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借助数学科学的文化价值,把蕴涵在数学课程中的思想方法、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加以挖掘与提升,让孩子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渗透 数学文化
新课程标准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还包括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通过教和学的方式方法的转变来贯彻实施,因为,作为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无法由简单教和学的方式方法获得。此时,数学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就理应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
一、注重培养数学理性精神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教师要善于选择学生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由此可见,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合作交流是独立思考的展示、表达、修正、互补、吸收、接纳的过程。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个体对知识的吸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相适应,在困难面前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自己如何克服,而不是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求助于他人。综观数学大家们,在数学难题面前都是十年如一日的探索。让小学生知道数学家们是如何不向困难低头的,一次次如何攻破数学难题的精神,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及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让学生明白能够让人们终身受益的是思想方法。在小学阶段,有好多内容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方法比如概率、统计的思想,转化的思想方法等等,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和渗透这些思想方法。例如:在教学统“可能性”时,书上设计的是摸球实验,可是书上的要求只有10次实验,这对于实验的精确性来说,实验的次数太低了。数学家是在做了几千几万次实验后才得到对于个数相等的球,每次任意摸一个,摸到的概率是相等的。并且实验次数越多,实验结果将会越接近这个实验结果。于是,结合书上的例题,把此相关背景资料介绍给学生,并且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在做了40次实验后结果才比较接近。让学生体会到概率的思想。同时,学生对书上的只要求10次的实验提出了质疑,并且对数学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科学体现数学美感价值
数学中的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数学美感就是数学文化的一部分,在认识轴对称图形时,我在课堂上展示各种轴对称图形,渗透着美的教育:
初步感知:观看28届雅典奥运会开幕式及闭幕式的精彩照片,从奥运会建筑、奥运五环旗、雅典船等图片的欣赏中,让学生感悟对称,体会对称的美。
引入探究:在初步感知对称的基础上,请学生欣赏各国的国旗,中国、韩国、法国、肯尼亚、美国、瑞士、瑞典等国家的国旗在课件中逐一放映,请学生用自己的感觉判断这些国旗是否对称?有的图案很容易下结论,有的图案引起了学生的争议,在争议中,教师让学生谈论怎么样的图形是对称的?对称有什么特点?
探究新知:教师在白纸上打印了各式的标志,包括汽车标志,如一汽、现代、本田、奔驰,交通标志如提醒注意标志、禁止通行标志、前方弯路标志,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生用对折后是否重叠的方法,判断出每一个标志是否对称,并清楚地表达自己判断的理由。
欣赏巩固:研究了许多人类设计的对称图形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对称现象,通过观看蝴蝶、蜻蜓、瓢虫等动物,让学生领略自然界中的对称美。带领学生进入数学美的乐园,陶冶精神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有效引导探究数学现象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自身有许多规律性的现象就值得我们数学教师在学习活动中有效的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这些奇特的现象,领悟数学的奥秘,培养科学精神。在我们宇宙中有“黑洞”,数学中也有“数学黑洞”。引用某位教师《计算器》教学的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宇宙黑洞”吗?
学生们开始议论了!(略)介绍“宇宙黑洞”。
师:宇宙中有“黑洞”,那么数学上也有类似的黑洞吗?
生1:我觉得有吧!
生2:没有吧!
师:到底有没有呢?你们想探索吗?
学生十分兴奋的说想。
师:只要你们这样做,说不定有新发现呢!
出示规则:任意写一个四位数(四个数字不要完全重复),将四个数字从大到小排列后,再从小到大排列,然后把两个数相减,依此类推……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们十分兴奋的选用计算器帮忙进行计算。
几分钟后……
生3:我们有发现了!我们用8963这个数试,后来得出6174,试了两遍,还是6174。
生4:对,我们用1234,最后算到6174,再算还是6174。
师:你们再试试看!
生5:老师,不管我们试多少次结果都是6174。这就是数学黑洞。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借助数学科学的文化价值,把蕴涵在数学课程中的思想方法、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加以挖掘与提升,让孩子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