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将思维地图运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以可视化形式直观呈现文本,能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深层理解。本文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了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利用思维地图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即梳理文本,构建逻辑思维地图;探究文本主题语境,培养思维品质的批判性;整合迁移拓展,提升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地图;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065-02
随着高中英语课标的修订,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转向核心素养的培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对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生的普遍要求[1]。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学生除了要获取文本语言层面的信息外,更要透过这些信息理解文本所传递的深层意义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各种思考。龚亚夫指出,如果中小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就有可能促进学生发展积极的人格力量和美德。
从英语阅读课堂现状看,部分教师仍习惯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侧重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忽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思辨分析和创新表达的能力。思维地图(Thinking Maps)是David Hyerle博士在1988年基于语义学、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而开发的一种利用图形帮助学生学习的可视化思维工具,能够训练学生思维逻辑和思考方式,让他们掌握思考的方法并据此改进自己的学习状况。因此,将思维地图运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本文结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部分案例,探究如何合理高效地运用思维地图,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构建思维地图过程中提升思维品质。
一、利用思维地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思维地图主要有八种基本框架,包括圆圈图(Circle Map)、气泡图(Bubble Map)、双气泡图(Double Bubble Map)、树状图(Tree Map)、括号图(Brace Map)、流程图(Flow Map)、复流程图(Multi-Flow Map)、桥状图(Bridge Map)。构建思维地图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有效整合信息、把握文本线索,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展现影响自身思考的因素,揭示思考过程,反映其对知识的理解,教师也可以据此对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对知识理解情况进行评价。
(一)梳理文本,构建逻辑思维地图
以人教版《英语》Module 7 Unit 1“Living well”的Reading教学为例。文章第一段简要介绍了Marty的情况,第二至第五段分别介绍了Marty在不同时期经历的困难,从被人嘲笑到被人理解、接受,并小有成就,最后总结Marty的感悟。分析文本结构后,引导学生按时间先后顺序绘制树状图(如图1),从而对Marty的发展经历一目了然。这一过程既简化了文本内容,使文本结构可视化,又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体裁,从时间顺序、地点流程、情节发展、内容结构等不同角度提炼文本主线,抓住文本六要素,分段概括大意,提取关键信息词,并在此基础上绘制思维地图,从宏观上把握文章脉络,为后文的主题理解铺路[2]。
(二)探究文本主题语境写作意图,培养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长期缺位。批判性思维本身是一种高级思维,对这一思维的培养要设置一定的提问环节进行铺垫。教师要通过对阅读文本的挖掘、对阅读问题的预设,从分析、推理和评价等角度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通过思维地图梳理出事件的发展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更理性、深刻、全面地理解文本,借助文本认识自我、认识自然与社会。
下面以人教版《英语》Module 4 Unit 4的Reading
教学为例。文章讲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来中国,在机场初次见面,因不同肢体语言的问候而造成了误解,作者思考了其背后的原因和解决这种因文化差异带来误解的方法。(思维地图见图2)在引导学生概括文本主旨、分析文本结构的基础上,以“What are the reasons for these cultural mistakes? What is the solution to these cultural mistakes? ”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误会背后的原因及避免方法。接着再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ame and different cultures?”,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强化训练学生质疑、解疑能力,分析评判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态度,更深层次理解文本,并发展其分析评价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英语阅读教学中加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仅能改变传统教学中沉闷的课堂现象,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积极性,使学生彼此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而促进其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运用思维地图来实现这一切,将更加直观。
(三)整合迁移拓展,提升创造性思维
蒋健妹和秦益锋认为,思维活动的创造性是指学生在文本阅读中,能摆脱思维定式,敢于超越常规,重新架构原有知识,产生新的独特想法和做法,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3]。阅读后的输出阶段是展示学生内化和吸收文本成果的重要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中设计创造性表达的环节,鼓励学生迁移所学知识,并运用在新的情境中。学生可以基于阅读中获取的词汇和语言结构生成信息输出,巩固所学知识,锻炼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如人教版《英语》Module 3 Unit 1的Reading教学中,学生了解到世界各地的节日起源、活動、意义等篇章内容,并掌握了相关词汇。为达到知识迁移目的,教师可以布置一个书面表达任务,让学生描述自己喜欢的节日。完成写作任务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地图的形式构建写作框架,考虑文章的结构、词汇句型。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展示—改进,最终以括号图的形式呈现一份写作提纲(如图3)。
学生根据图3展开写作,将所学知识整合迁移至书面表达,不仅能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知识内化,而且通过创造性思维形成“输入—内化—输出”的过程,真正达到思维品质培养的最终目标——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多元思维的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反思与感悟
阅读是语言和思维交互作用的过程。英语阅读教学则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作为可视化手段之一的思维地图能够直观体现语篇信息的内部联系,使学生通过构建语篇框架,深入了解语篇,并超越语篇实现迁移创新,帮助学生有效开展阅读和思维训练,积极主动参与到探究文本的学习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以达到提升思维品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金秀.英语学科思维品质培养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7).
[2]梁美珍,黄海丽,於晨,陈一军.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评判性阅读视角[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3]蒋健妹,秦益锋.聚焦学生素养 培养思维品质[J].阅读,2016(44).
[4]陈晗霖.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的实践探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8).
[5]许志鸿.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3).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地图;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065-02
随着高中英语课标的修订,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转向核心素养的培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对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生的普遍要求[1]。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学生除了要获取文本语言层面的信息外,更要透过这些信息理解文本所传递的深层意义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各种思考。龚亚夫指出,如果中小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就有可能促进学生发展积极的人格力量和美德。
从英语阅读课堂现状看,部分教师仍习惯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侧重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忽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思辨分析和创新表达的能力。思维地图(Thinking Maps)是David Hyerle博士在1988年基于语义学、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而开发的一种利用图形帮助学生学习的可视化思维工具,能够训练学生思维逻辑和思考方式,让他们掌握思考的方法并据此改进自己的学习状况。因此,将思维地图运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本文结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部分案例,探究如何合理高效地运用思维地图,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构建思维地图过程中提升思维品质。
一、利用思维地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思维地图主要有八种基本框架,包括圆圈图(Circle Map)、气泡图(Bubble Map)、双气泡图(Double Bubble Map)、树状图(Tree Map)、括号图(Brace Map)、流程图(Flow Map)、复流程图(Multi-Flow Map)、桥状图(Bridge Map)。构建思维地图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有效整合信息、把握文本线索,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展现影响自身思考的因素,揭示思考过程,反映其对知识的理解,教师也可以据此对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对知识理解情况进行评价。
(一)梳理文本,构建逻辑思维地图
以人教版《英语》Module 7 Unit 1“Living well”的Reading教学为例。文章第一段简要介绍了Marty的情况,第二至第五段分别介绍了Marty在不同时期经历的困难,从被人嘲笑到被人理解、接受,并小有成就,最后总结Marty的感悟。分析文本结构后,引导学生按时间先后顺序绘制树状图(如图1),从而对Marty的发展经历一目了然。这一过程既简化了文本内容,使文本结构可视化,又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体裁,从时间顺序、地点流程、情节发展、内容结构等不同角度提炼文本主线,抓住文本六要素,分段概括大意,提取关键信息词,并在此基础上绘制思维地图,从宏观上把握文章脉络,为后文的主题理解铺路[2]。
(二)探究文本主题语境写作意图,培养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长期缺位。批判性思维本身是一种高级思维,对这一思维的培养要设置一定的提问环节进行铺垫。教师要通过对阅读文本的挖掘、对阅读问题的预设,从分析、推理和评价等角度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通过思维地图梳理出事件的发展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更理性、深刻、全面地理解文本,借助文本认识自我、认识自然与社会。
下面以人教版《英语》Module 4 Unit 4的Reading
教学为例。文章讲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来中国,在机场初次见面,因不同肢体语言的问候而造成了误解,作者思考了其背后的原因和解决这种因文化差异带来误解的方法。(思维地图见图2)在引导学生概括文本主旨、分析文本结构的基础上,以“What are the reasons for these cultural mistakes? What is the solution to these cultural mistakes? ”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误会背后的原因及避免方法。接着再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ame and different cultures?”,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强化训练学生质疑、解疑能力,分析评判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态度,更深层次理解文本,并发展其分析评价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英语阅读教学中加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仅能改变传统教学中沉闷的课堂现象,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积极性,使学生彼此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而促进其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运用思维地图来实现这一切,将更加直观。
(三)整合迁移拓展,提升创造性思维
蒋健妹和秦益锋认为,思维活动的创造性是指学生在文本阅读中,能摆脱思维定式,敢于超越常规,重新架构原有知识,产生新的独特想法和做法,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3]。阅读后的输出阶段是展示学生内化和吸收文本成果的重要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中设计创造性表达的环节,鼓励学生迁移所学知识,并运用在新的情境中。学生可以基于阅读中获取的词汇和语言结构生成信息输出,巩固所学知识,锻炼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如人教版《英语》Module 3 Unit 1的Reading教学中,学生了解到世界各地的节日起源、活動、意义等篇章内容,并掌握了相关词汇。为达到知识迁移目的,教师可以布置一个书面表达任务,让学生描述自己喜欢的节日。完成写作任务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地图的形式构建写作框架,考虑文章的结构、词汇句型。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展示—改进,最终以括号图的形式呈现一份写作提纲(如图3)。
学生根据图3展开写作,将所学知识整合迁移至书面表达,不仅能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知识内化,而且通过创造性思维形成“输入—内化—输出”的过程,真正达到思维品质培养的最终目标——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多元思维的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反思与感悟
阅读是语言和思维交互作用的过程。英语阅读教学则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作为可视化手段之一的思维地图能够直观体现语篇信息的内部联系,使学生通过构建语篇框架,深入了解语篇,并超越语篇实现迁移创新,帮助学生有效开展阅读和思维训练,积极主动参与到探究文本的学习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以达到提升思维品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金秀.英语学科思维品质培养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7).
[2]梁美珍,黄海丽,於晨,陈一军.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评判性阅读视角[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3]蒋健妹,秦益锋.聚焦学生素养 培养思维品质[J].阅读,2016(44).
[4]陈晗霖.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的实践探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8).
[5]许志鸿.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