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教育史”——一位校长的回望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汉珍所著《教育春秋》,是一本教育者亲自撰写的书,由此可以窥视半个世纪新中国教育的概貌。作者以朴实的文字,带有口述历史的性质,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村教育做了生动直观的描述和记叙,对1958年的大学“教育革命”,也有客观的叙写分析。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他从一个教师,走上教育领导岗位,亲自组织与实践了一些教改活动,并从中总结出某些经验和规律,对于当前的中学教育工作不无借鉴意义。在我看来,这是一本可读可信的书,是天津教育史,至少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50年代初期的教育公平,迎来了我国教育的新曙光。
  我国50年代初期的教育,严格地说,还处在草创阶段,许多方面并不成熟,也不够清晰,如培养目标、教育方针、学校建制、课程设定、教育管理等诸方面,基本上遵循或者参照民国教育、延安时期教育的路线和方针,以民本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国民素养为目标,艰难地前行。特别是在广大农村,主要采取了革命老区的某些教育、教学经验,办学兴教,服务于当时的政治需要。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上。在解放区,所有的儿童,凡能接受教育的人,都可受到教育,都有书念。除此之外,政府还办起了冬校、夜校,开展声势浩大的扫盲运动,使一大批不识字的农民,认上1500字,摘掉文盲帽子,他们的文明素质也进一步提高。这样,老区所有的群众,几乎都可获得受教育的权益,如同他们政治上获得了自由和民主,教育上也同样获得平等的待遇,这一点,前所未有。
  在张汉珍的《教育春秋》中有这一段真实记录。他的老家山东宁津县,是一个革命老区,那里经济落后,文化也不发达。当他该上学念书的时候,故乡还在战火交并、社会动荡之中。由于新生的革命政权刚刚建立,土改、镇压反革命、互助合作社运动,此起彼伏,异常频繁,自然也会影响到他的学习。所以,他入小学之时,已经是半个劳动力了,经常参加田间劳动,帮助大人干活。当时有些小学村里还给了土地,专门让师生耕作,收成归学校,又能得到锻炼。农民的孩子不但有学可上,还是“免费”,是义务性的教育。那时,学校的建设、老师的工资等,都由国家和村乡包下来。在学校,老师与学生感情融洽,学生之间也平等相爱,没有歧视现象。不管学生的出身如何,家庭状况穷或富,在老师眼中都是一样的,不厚此薄彼,一视同仁。他写道:“有一年,春节前的期末考试,还有一门音乐没有考我就病倒了,学校就等我好些上学后补考了音乐,而我得到了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学校还奖励我一条白毛巾。”这种平等、博爱的风尚,也是那个时代精神的一种体现。
  另外,教育發展的不平衡,使一些落后地区没有中学,因此,这一地区的学生就向较发达的地区流动。当时,招生不分彼此,不问地区,只要参加考试,重视的是分数,成绩合格,一律被录取。所以,那年月,中学的同学是“来自五湖四海”,这正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公正。大批人才脱颖而出,许多人成为栋梁之材,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做出极大贡献。农村的许多穷苦学生,也纷纷跳出“龙门”,改变了一生的命运。张汉珍便是如此。他的家乡宁津县,在山东、河北两省交界上,经济文化落后,县里因没有高中,他初中毕业后,跑到毗邻的河北沧州来赶考,后被河北的高中录取了。所以,他感谢那个时代的教育平等机遇眷顾了他,才有了他的今天。
  他在书中写了这么一件事:“进校后遇到的困难是入校体检,说我得过肺结核病,现在已经钙化,但还得隔离三个月,另外还有两个同学,学校专为我们开了一间宿舍,给我们开小灶,适当增加了营养,上午补课,下午休息——学校派了校医负责为我们打针吃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休养,也很快恢复了健康,回到了原来的宿舍。”因为他生病落下了功课,学校还派了老师专门辅导、补课,经过他刻苦钻研,很快追上大家,并在全校数学竞赛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此外,在升学录取当中,没有后来的所谓“政审”把关(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已经开始操作此类事项,60年代以来所谓贯彻阶级路线,就将升学的大门逐渐关闭),一些出身地富或家庭政治历史复杂的学生,照样可以被考取,不受什么影响。这也是那一时期教育公平性的一大表现。
  60年代的“教育革命”对教育事业造成极大伤害,教训惨痛。
  张汉珍是1958年进入大学的。暑假之后,反右派斗争刚结束不久,“大跃进”像一把烈火席卷了九州各地,工业、农业,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无不受到冲击,大学也备受摧折,苦不堪言。首先,它颠覆了教育的正常规律,将教育的主客体关系颠倒,把教育内容搞乱,学校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运动把师生赶出课堂,抛掉书本,放弃知识,在社会大课堂经风雨见世面,增长知识,将学生变成普通劳动者。张汉珍说,他大学上的第一堂课,不是在教室里,是到海河工地上,参加重体力劳动。头顶烈日,面迎海风,喝的是又苦又咸的苦水,晚上睡在荒草野滩的帐篷里,脚下是沼泽地,一踩就冒出水来。他们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大干了二十多天。海河劳动是他入学的第一课。他说:“(当时)由于劳动强度大,一天吃五顿饭,一手抓起五个大馒头就往嘴里塞。”可知艰苦程度。他是数学系的学生,但数论不在教室里讲,是与生产劳动(战海河)相结合。这还不算,他不久又下到了工厂,不管懂与不懂,跟着机器轮子转,思考如何“革新”。当时《河北大学校刊》报道,数学系在天津手表厂参加革新,把某个关键系数给解决了,手表的准确率提高了许多。后来证明,这是一条“假新闻”,一道“纸上谈兵”的验算题。张汉珍提起这一时期的学习情况时,说了这么一段话:“现在回忆起来,(那时)我读的政治理论书籍很多,有《毛泽东选集》、马列著作、哲学等书,特别是《矛盾论》《实践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学过多遍,几乎能够背诵下来。”而专业课呢?他却没有在文中提及。曾有人做过一项专题调查:1958级大学生,由于受时政影响,只顾政治运动、参加社会劳动,却削弱专业课学习时间,本科生最多达到专科水准。因此,他们自称是被“工农化”了的一代,业务“先天不足”。当然,有些人经过后来的努力,也获得了成功,那是很难得的特例了。   最后的画卷:一个教育战线上的“扶犁人”
  天津57中,前身为天津女二中,1939年建校,是市里为数不多的重点校,名师满堂,盛名久远,最早的校长是著名诗人鲁黎(胡风分子)的妻子王曼恬。一场“文化大革命”使得该校元气大伤,到了上世纪80年代,它已败落为河北区的二、三流学校。1981年,张汉珍从10中调到这里,两进两出,先后待了23年,从中层一直做到校级领导“一把手”,大刀阔斧,整顿与改革教学,随之建立起许多新的规矩。在他的领导下,学校全体师生凝聚力量,励志苦干,顽强拼搏,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终于使这所老学校焕发青春,重塑辉煌,一跃成为全市的重点中学、市级三A学校,和已经先行的2中、14中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很快,又“领跑”在前,居于全市名校之中。
  那么,他怎样使这所一度沉寂的老校重塑辉煌,既赓续传统又超越传统,并绽放出新的光彩,开创新的局面?
  他在离岗退休座谈会上,已做了回答,他说:
  就我自己而言,一靠我的为人;二靠我的实干。如果有人称我是“傻子”“傻校长”,我会愉快地接受。可以说我傻干了大半生,实干了大半生,但我不后悔,而且非常庆幸我有这种傻劲儿,这种实干精神。有了这种傻干实干才有我的今天。因此,我心里非常坦然,有一种知足感\满足感甚而幸福感。
  的确,人格魅力与实干精神,是他成功的节点。少说多做,以身作则,深入一线,拼命实干,是其一贯作风。比如,他狠抓教学,一年听课就达126节,每个老师、每个学科,都悉知备详,做到心中有数,像这样“接地气”的领导,此前无多。为了精细管理,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他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以校为家,吃住在校,常年“泡”在这里。
  “政治就是管理众人之事”,张汉珍是懂得政治的人。作为一个管理者,他率先垂范,做好表率,为教育事业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吃得天下苦,不谋个人一点私利。学校的教师们称赞他是一个“专为别人争得荣誉,偏偏自己不要一点荣誉”的人。在他执政的几年里,57中得了很多的荣誉:2人获“国家级”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得天津市普教最高奖“播种太阳奖”,3人获得市级特级教师, 21人获得市、区级学科带头人,等等。此外,全市最年轻的特级教师出自57中,河北区教育局的局长、书记,冉冉升起的两颗“明星”,也是从57中走出来的。这些,无不与他的大胆扶植、培养与举荐有关。
  老张在教育战线工作四十多年,对教育规律深有认识,在办校过程中,他尊重教学规律,善于学习,把握动态,适时地创新发展。梳理一下他的教育理念,大約有下列几点:
  其一,学校不只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还应对学生进行素质与能力教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素质教育必须放在重要位置。他在双建中学(57中附属中学)搞了许多实验,都证明了这些。
  其二,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不是替代,而是启发。所以,任何时候,好的教师都是自觉的“退出者”,教师与学生,主体是学生,客体是老师。所以,要转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是主要的,才是教改的关键。他进行的“互动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都是很好的教改探索,比较成功。
  其三,实行“名师制”,这是尊师重道、以老带新,薪火传承的有效方法。他敢于旗帜鲜明地推开,并落到实处,对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极大的作用。如,他对及树楠、李寿康、陈大有等人的大力表彰,效果非凡,影响深远。
  其四,教育是爱,是普洒阳光,老师关爱学生,不放弃一个学生。他是这么做的:他关心神童学生,也援救生活极其贫困的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了信心,都充满希望,都拥有美好的前途。
  当孝子、做严父、不愧好丈夫,家庭教育是楷模。
  张汉珍不仅是称职的好校长,还是在家庭教育上的模范。他说过:“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首先我有一个好老伴儿,疼我、爱我,无微不至地关心我,全力以赴支持我的工作,为此她承担了全部家务,我取得成绩的一半是属于她的。更值得我自豪的,是我的两个好儿子,他们学有专长、事业有成,是杰出的海外归来的高科技人才。”
  他的两个儿子上学时成绩特别优秀,随后分别考取国内名牌大学清华、同济,毕业后又自费留学,学成后回国,各自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干得都很出色,可以说,是学有所长、事业有成的一代。他们的成功,当然是他们的天资聪颖、艰苦拼搏的结果,但与父一辈潜移默化、身体力行的教育与影响也是分不开的。
  在家庭教育中,人格精神的培养,如何做人,至关重要。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不需要父辈过分操心。因为,他们的学习习惯,善于自学,已经掌握了。这都是一开始就教给他们的。然而,成绩好的学生,没有一个好的性格、人格,将来事业未必能成功。这一点,张汉珍意识到了,他很小就告诉孩子,要学会做人,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助人为乐的人。他的上学经历,使孩子们懂得艰苦奋斗、发愤读书才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出路。榜样的力量,激励着下一代,长子张磊从家徒四壁、贫穷可怜的家景里,悟出父亲人生之路与求学之路的不易,这对他的海外求学,在困境中拼搏,战胜一切困厄很有帮助,这来自父亲的精神支撑。次子张鑫,也是出类拔萃,在清华读顶尖专业,再到德国留学,立志攻克语言关、专业关,用最短的时间,拿下别人几年都拿不下的成果。特别是在最困难的岁月,靠自己打工,养活自己和他的太太,其15岁的女儿考取美国最好的寄宿高中,也是独自奋斗。张鑫认为,这是“父亲带给他的传统”,也是无言的教育。
  苦难是一种教育资源,逆境造就人才。张汉珍的经历就是一本活的教材。正因有了这本书,才有了儿子的今天。
  有一部书非常有名,叫《麦田里的守望者》。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于管与不管之间,类似于一种“守望”。它是不言而言,不说而说之,严而不苛,爱而不溺。张汉珍对于子女的教育,以及他对天津57中校风的把握,耐人寻味。
  (作者为河北省作协理事,河北省文学学会副会长。)
其他文献
《荷花淀》是孙犁先生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也是中外小说史上战争题材的“诗化小说”代表作品之一,几十年来一直作为必读课目选入中学语文教材。这篇作品的大小环境描写、风光景物描写、风俗人情描写、人物性格刻画、语言心理描绘、细节动作抓取、故事情节编织、审美意蕴开掘等方面都值得分析、揣摩、鉴赏、评论,可供后来者学习、模仿、借鉴。也许有人会认为作品没有写出战争的残酷和壮烈:作为战争题材作品,我方军民居然一点伤亡都
新世纪青春文学的线索与轨迹虽然千头万绪,但如果按图索骥,它们最终都指向上世纪末的一场重要文学活动——“新概念作文大赛”。然而在当时,却鲜有人意识到,或者愿意承认“新概念”是一场文学活动。彼时,大赛以“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的口号对当时中学语文教育中盛行的千篇一律的应试作文发起挑战,提倡不拘一格的表达,并许以入读名校的机会来鼓励参赛者打开想象的翅膀,创作出有个性、有活力的作文。从作文到文学,尚有一
1789年,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成功塑造了从虚幻的幸福中觉醒并毅然出走的娜拉。1923年,鲁迅先生接续上易卜生的话题,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作题为《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认为出走的娜拉只有两条路外加一个不算路的结局:堕落,回来,饿死。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可能吗?如何实现这些可能?整整90年后,姚鄂梅的长篇新作《西门坡》呼应了鲁迅先生的追问,继续探讨“娜拉走后怎样”。  新世纪的娜拉
作为一个学科的中国文学,其学科构成是什么呢?按照人们惯常的认识顺序,首先应该是文学作品(文本),然后依次是作家、读者。文学作品研究、文学文本阐释是文学研究最重要的对象,离开文学作品谈文学研究是没有意义的。任何作品都是由特定的写作者(文学家)创作的,与作品研究相连带的自然是作家研究了。一部(篇)作品由某一作家创作出来,文学生产的过程并没有结束,要想实现它的价值并得到广泛传播,还需要有读者的接受过程。
任公离我们而去已五年了,今天看到他的文集出版,他的音容笑貌仿佛又在眼前。任公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我虽然没有听过他的课,但从他那里受教良多。在我的心目中,他一直是我所尊敬的老师。上世纪50年代,我在哲学所贺麟先生门下当研究生,听贺先生说做学问就要像任继愈那样扎扎实实,对他赞扬备至。又听到毛主席召见任公,称他为“凤毛麟角”,委以筹建世界宗教研究所的重任。但见到任公与之相识,是
一年一度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总是不缺乏话题性。比如2015年2月19日甲午马年的春晚,在不少人眼中,尤其因为充斥着嘲笑“剩女”“女汉子”“胖子”“女领导”的段子,而被打上“歧视女性”的烙印,令人久久无法释怀。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当年2月25日的报道称,至少令人欣慰的一点是中国新生的女权主义运动中抗议得到了回应。据说,网络上发起抗议春晚歧视女性的请愿书征集到了1300个签名,并且得到了中国官方
几十年努力、三代人心血的结晶  《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是已故史学史研究专家杨翼骧先生的代表作,在史学界获得超高的声誉。杨先生早在1942年前后即已意识到有编纂此书的必要,此后60年间,编著和出版了《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三册,内容从先秦至明代,按年代顺序,将反映历代史学发展状况的资料甄择、校订,予以编排,详细展示了中国史学史发展的流程。每册甫经出版,立即得到学术界的极大好评,被誉为中国史学史学科中“
近年来,“大陆新儒家”日益热闹,从被动地被命名到主动承担此名,从与港台儒者展开论辩到不久前“重拳出击”,其中呈现出一种极强的气魄承当,真有横绝一世之姿。然而,在这样一种强烈的激情与理念背后,却隐隐让笔者感到不安。这种不安,尤其集中于笔者最近阅读的《中国必须再儒化:“大陆新儒家”新主张》一书。书的编者是任重,作者是蒋庆、陈明、康晓光、余东海和秋风五位。笔者与其中几位相识,但正因如此,不应哑然不语,而
柳鸣九的大名早已贯耳。他是法国文学专家、翻译家,是研究法国包括欧洲文化思想的学者,他的视野宽阔。我对他的学术成就有一知半解,更有相当高的敬意。记得在一个场合与他同处,一些学友纷纷被披上了教授、博导的光环,而对他的介绍是他的多少位学生担当了教授与博导。而今有幸蒙他厚爱,读到他的《种自我的园子》清样,他的文学,他的思想,他的语言,笔力深沉与宅心仁厚,仍然给了阅读者以新的冲击,以佩服与享受,以快乐与叹息
霾是什么颜色?这是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  古代的霾,按照《说文解字》的说法——“霾,风雨土也”。风是形成霾的驱动力。大风起,裸露在地表、无多少植被覆盖的尘土随风奔逸,四处飞扬,能见度大幅下降,霾应运而生。风,因空气流动而起。风的力度,因时因地而异。风的力量足够大,霾的形成才有必要条件。  但光有风不行。同样是风,吹过茂盛山林,与吹过荒山秃岭,大有不同。树欲静而风不止。根深叶茂,再大的风,也不会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