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急性重症肺炎常见病原菌分析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ly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遵义地区儿童重症肺炎的病原学特点,以期为本地区抗感染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采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重症肺炎患儿痰、咽拭子、血清,通过病原菌培养、RT-PCR检测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非典型病原体等方法检测并鉴别重症肺炎病原体种类。

结果

337例患儿中,病原检测阳性者292例(86.65%),其中病毒感染最多见,占37.32%,其次为细菌感染占28.42%,肺炎支原体感染占6.50%,混合感染占27.74%;病毒感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B型最为常见,占28.44%,且具有明显的年龄分布差异,3岁以下婴幼儿最为常见,尤其1岁以内婴儿易感性最高(P<0.05),各年龄组均以呼吸道合胞病毒B型感染最常见;病毒感染有一定季节性,秋冬季(9月~次年2月)病毒检出率高,夏季检出率较低(χ2=29.28,P=0.001);细菌感染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多见,占21.69%,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感染以1岁以内婴儿多见,流感嗜血杆菌好发于1~3岁幼儿,肺炎链球茵感染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

结论

病毒感染是遵义地区儿童重症肺炎的最常见病原,多见于1岁以内幼儿,且秋冬季高发,细菌感染次之,3岁以上儿童重症肺炎以细菌感染多见,3岁以下尤其1岁以下小儿细菌和病毒混和感染明显。

其他文献
颅内高压是儿科较常见的急危重症,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能动态评估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变化,计算脑灌注压,指导临床治疗。ICP监测有其局限性,不能及时反映大脑微血管功能障碍和细胞功能障碍,因此需要在ICP监测的基础上开展多模态监测(multimodality monitoring)。ICP监测和多模态监测的信息整合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助于对患
脑损伤是PICU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床旁脑电图监测是目前最常用的用于脑功能评估的方法,临床上主要采用连续脑电图、视频脑电图和脑功能监测趋势图如振幅整合脑电图、样本包络趋势、波段功率。
目的探讨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特点、电生理及神经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9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内科确诊的10例抗NMDAR脑炎患儿(男4例,女6例;年龄2岁1个月~11岁8个月)的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及神经影像学特点。结果(1)临床症状:10例患儿来院时病程2~45 d,发病前均有前驱症状;神经系统症状主要包括:手足徐动8例
目的探讨发热小婴儿腰椎穿刺结果异常的高危因素,为发热小婴儿合理腰椎穿刺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发热并行腰椎穿刺的28 d~3个月龄小婴儿的临床特点,比较发热小婴儿腰椎穿刺脑脊液结果正常组和异常组之间的差别。结果68例发热并行腰椎穿刺的28 d~3个月龄小婴儿,脑脊液结果异常组36例(52.9%),脑脊液结果正常组32例(47.1%),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惊厥发作情况、神经系统症状、外周
在重症患者中,诱发电位是实时检测神经功能状态、信号传导和感觉信息次级处理进程的重要工具。长潜伏期诱发电位对周围和中枢性感觉传导通路的信号传递进行检测,代表丘脑-皮层和皮层间的复杂信号处理过程。通过重症患者的诱发电位检测,可以了解脑功能状态并进行预后分析。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短潜伏期)和听觉刺激的事件相关电位(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在重症患者中主要用于:缺氧缺血或创伤性昏迷患者的预后分析、监测神经系统
目的虽然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在1994年制定脾脏挫裂伤的影像学分级,且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在国内很少有中心对儿童脾挫裂伤进行分级。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儿童创伤性脾破裂伤影像学分级与临床诊治特点,探讨儿童脾挫裂伤影像学分级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及保守治疗过程中的难点。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14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急性创伤性脾破裂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影像学损伤分级,同时
疼痛是与组织损伤关联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外科手术会造成疼痛。疼痛会使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产生应激反应,对循环、呼吸、神经内分泌等系统造成影响,使心率加快、血压增高、氧耗量增加。疼痛不利于患儿咳嗽,会导致气道分泌物聚集引起肺不张及低氧血症。疼痛的以上影响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合并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患儿是非常不利的。另外,先天性心脏病由于手术创伤较大及应用体外循环,本身应激反应较大,因此其术后疼痛问题更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nography,TCD)观察脑功能损害患儿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TCD在监测与评估脑损害患儿预后中的价值。方法以大脑中动脉为靶血管,检测脑功能损害组20例及无脑损害组(对照组)20例患儿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期流速(V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对比两组患儿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死亡患儿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需有创机械通气入住天津市儿童医院PICU的重症肺炎患儿资料,分析其年龄分布、病原学特点、机械通气情况、并发症及基础疾病情况,对死亡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共214例患儿符合标准纳入研究,其中男134例,女80例,总病死率6.17%。病原学检出率16.36%。死亡
目的研究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术后右室限制性生理临床转归,探讨TOF术后右室限制性生理发生的危险因素、评估指标和转归情况。方法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行TOF根治术的80例患儿随机入选本次研究,通过床边心脏彩超明确30例患儿发生了右室限制性生理。统计患儿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记录患儿最后一次超声随访的结果,比较患儿的右室流出道梗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