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新伟
医学博士、副主任中医师、浙江省针灸学会理事,首届中华浮针学会会员,被授予“浮针Ⅱ段”。擅长运用浮针、传统针灸等技术治疗颈椎病、腰椎病等多种软组织伤痛以及其他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颈椎病是现代社会的流行病。我们所熟悉的亲人、朋友、同事中十有八九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病,症状明显的可表现为经常落枕、上肢麻木、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轻微的仅表现为颈肩部僵硬、酸胀不适,颈肩活动时有声响。既往的观点认为颈椎病是一种跟年龄相关的骨性退行性病变,x线显示颈椎椎体存在生理曲度变直、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韧带钙化等情况。其实不然,现在的颈椎患者以年轻人居多,而且他们的X线表现完全符合中老年人颈椎的病理特征。因此,有必要换个角度,从颈项部周围肌肉失衡导致的上交叉综合征来重新认识一下颈椎病。
上交叉综合征的产生
“上交叉综合征”是由弗拉基米尔·扬达博士首次提出的,多见于年轻一族。主要是由于身体正面与背面的肌肉所处状态不平衡造成的,具体是指由于胸大肌、胸小肌、上斜方肌、肩胛提肌太紧张,而相对的下斜方肌、菱形肌、深层颈屈肌太松弛。这些紧张的肌肉和无力松弛的肌肉在上身呈交叉状分布,因此被命名为“上交叉综合征”。
上交叉综合征就是由颈项部周围肌肉的失衡造成的,与颈椎病密切相关。现代社会中,多数年轻人使用电脑办公或玩游戏,热衷用智能手机刷微信。做这些事情时,人们会不自觉把地上半身及头部前倾,上臂在不贴紧上半身的情况下向外抬起。头部的重量占体重的8%,前倾时需上斜方肌、肩胛提肌强力收缩,保持头部不随重力下坠由于没有承托,前臂外抬对肩部相关肌肉(如胸大肌)造成很大负荷;同时这种体位必然引起肩胛骨向后上突出,造成肩胛骨相关肌肉如上斜方肌、肩胛提肌和胸小肌被动伸长,处于紧张状态。如果较长时间保持这种体位,就会造成上斜方肌、肩胛提肌、胸大肌、胸小肌处于病理l生紧张,发展为上交叉综合征。
上交叉综合征的危害
目前,颈椎病的治疗多采用针灸、推拿、理疗等方法,常以颈肩后部为重点治疗部位。如果该颈椎病是由于上交叉综合征引起的,则常常会出现以下情况:多次治疗而效果不理想;或疗效不稳定、反复发作。根据上交叉综合征学说,我们可以知道:紧张的上斜方肌和肩胛提肌与紧张的胸大肌和胸小肌形成连线,若仅治疗颈肩后部紧张的肌肉,而忽略前方紧张的肌肉,则无法使颈项部周围互为对抗的肌群达到平衡,因此经治疗而放松的上斜方肌和肩胛提肌很快就会因肌群仍然失衡而再次紧张,使颈部疼痛与不适症状重现。
此外,在由上交叉综合征引起的颈椎病中,由于臂丛神经和锁骨下血管从胸廓上口穿出后经过胸小肌及喙突胸筋膜,因此当胸小肌持续痉挛时,便会压迫使走行于其中的神经、血管,引起上肢麻木、疼痛等。这些症状类似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表现,因此常常被误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并进行常规颈后部治疗,但疗效并不明显,原因就是忽略了前方痉挛的胸小肌。
上交叉综合征的预防
除了尽可能避免电脑玩游戏、手机刷微信外,做一些简单有效的运动锻炼,用来舒张、调节处于紧张状态的上斜方肌、肩胛提肌、胸大肌和胸小肌,对上交叉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单手侧压颈侧屈
坐位或立位均可。抬头挺胸,伸直背肌,深长呼吸。一手按头右侧,另一手叉在左侧腰间。右手用力把头向左侧推压,而颈部则用力顶住,在相互对抗的过程中,颈部逐渐向左侧屈。然后,颈部用力把头向上向右抬起,而右手则用力压住头部,在相互对抗的过程中,颈部逐渐回复原位。如此反复操作6~10次,通常颈部会有酸胀感。练完一侧,换练另一侧练习。
二、双手正压颈屈伸
坐位或立位均可。抬头挺胸,伸直背肌,深长呼吸。双手十指交叉,按在脑后。双手用力压头部,使其向前下屈,颈部则用力顶住,在相互对抗的过程中.颈部逐渐被压直到触及锁骨柄。然后,颈部用力把头向上抬起,而两手则用力压住头部,在相互对抗的过程中,颈部逐渐抬到原位。如此反复操作6~10次,通常颈部会有酸胀感。练完一侧,换另一侧练习。
三、扩胸运动
站立位。抬头挺胸,伸直背肌,深长呼吸。双手交叉,与肩平行,右手抓住左臂,左手抓住右臂。然后,双手用力向前扩展,前臂伸直,双上肢平行向前伸出,保持4秒后。接下来,双臂水平外展,做扩胸动作,在胸廓舒展至最大限度时保持该姿势6秒。最后,双上肢放松下落,放于体侧。3~5分钟。同时,活动颈部,耸双肩,左右转体,并进行深长呼吸,捶打按摩腰部肌肉。如此反复操作10次。
四、直臂肩绕环
站立位。抬头挺胸,伸直背肌,深长呼吸。双臂放松,自然下垂。然后,双手臂伸直侧举,与身体成45度角。接下来,双臂保持伸直状态,从下向前、上、后、下做直臂肩绕环。注意,绕环时,手臂尽量要保持伸直,如果无法绕环,手臂可以稍微弯曲。绕环1周为1次,做10次后向反方向绕环10次。
医学博士、副主任中医师、浙江省针灸学会理事,首届中华浮针学会会员,被授予“浮针Ⅱ段”。擅长运用浮针、传统针灸等技术治疗颈椎病、腰椎病等多种软组织伤痛以及其他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颈椎病是现代社会的流行病。我们所熟悉的亲人、朋友、同事中十有八九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病,症状明显的可表现为经常落枕、上肢麻木、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轻微的仅表现为颈肩部僵硬、酸胀不适,颈肩活动时有声响。既往的观点认为颈椎病是一种跟年龄相关的骨性退行性病变,x线显示颈椎椎体存在生理曲度变直、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韧带钙化等情况。其实不然,现在的颈椎患者以年轻人居多,而且他们的X线表现完全符合中老年人颈椎的病理特征。因此,有必要换个角度,从颈项部周围肌肉失衡导致的上交叉综合征来重新认识一下颈椎病。
上交叉综合征的产生
“上交叉综合征”是由弗拉基米尔·扬达博士首次提出的,多见于年轻一族。主要是由于身体正面与背面的肌肉所处状态不平衡造成的,具体是指由于胸大肌、胸小肌、上斜方肌、肩胛提肌太紧张,而相对的下斜方肌、菱形肌、深层颈屈肌太松弛。这些紧张的肌肉和无力松弛的肌肉在上身呈交叉状分布,因此被命名为“上交叉综合征”。
上交叉综合征就是由颈项部周围肌肉的失衡造成的,与颈椎病密切相关。现代社会中,多数年轻人使用电脑办公或玩游戏,热衷用智能手机刷微信。做这些事情时,人们会不自觉把地上半身及头部前倾,上臂在不贴紧上半身的情况下向外抬起。头部的重量占体重的8%,前倾时需上斜方肌、肩胛提肌强力收缩,保持头部不随重力下坠由于没有承托,前臂外抬对肩部相关肌肉(如胸大肌)造成很大负荷;同时这种体位必然引起肩胛骨向后上突出,造成肩胛骨相关肌肉如上斜方肌、肩胛提肌和胸小肌被动伸长,处于紧张状态。如果较长时间保持这种体位,就会造成上斜方肌、肩胛提肌、胸大肌、胸小肌处于病理l生紧张,发展为上交叉综合征。
上交叉综合征的危害
目前,颈椎病的治疗多采用针灸、推拿、理疗等方法,常以颈肩后部为重点治疗部位。如果该颈椎病是由于上交叉综合征引起的,则常常会出现以下情况:多次治疗而效果不理想;或疗效不稳定、反复发作。根据上交叉综合征学说,我们可以知道:紧张的上斜方肌和肩胛提肌与紧张的胸大肌和胸小肌形成连线,若仅治疗颈肩后部紧张的肌肉,而忽略前方紧张的肌肉,则无法使颈项部周围互为对抗的肌群达到平衡,因此经治疗而放松的上斜方肌和肩胛提肌很快就会因肌群仍然失衡而再次紧张,使颈部疼痛与不适症状重现。
此外,在由上交叉综合征引起的颈椎病中,由于臂丛神经和锁骨下血管从胸廓上口穿出后经过胸小肌及喙突胸筋膜,因此当胸小肌持续痉挛时,便会压迫使走行于其中的神经、血管,引起上肢麻木、疼痛等。这些症状类似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表现,因此常常被误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并进行常规颈后部治疗,但疗效并不明显,原因就是忽略了前方痉挛的胸小肌。
上交叉综合征的预防
除了尽可能避免电脑玩游戏、手机刷微信外,做一些简单有效的运动锻炼,用来舒张、调节处于紧张状态的上斜方肌、肩胛提肌、胸大肌和胸小肌,对上交叉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单手侧压颈侧屈
坐位或立位均可。抬头挺胸,伸直背肌,深长呼吸。一手按头右侧,另一手叉在左侧腰间。右手用力把头向左侧推压,而颈部则用力顶住,在相互对抗的过程中,颈部逐渐向左侧屈。然后,颈部用力把头向上向右抬起,而右手则用力压住头部,在相互对抗的过程中,颈部逐渐回复原位。如此反复操作6~10次,通常颈部会有酸胀感。练完一侧,换练另一侧练习。
二、双手正压颈屈伸
坐位或立位均可。抬头挺胸,伸直背肌,深长呼吸。双手十指交叉,按在脑后。双手用力压头部,使其向前下屈,颈部则用力顶住,在相互对抗的过程中.颈部逐渐被压直到触及锁骨柄。然后,颈部用力把头向上抬起,而两手则用力压住头部,在相互对抗的过程中,颈部逐渐抬到原位。如此反复操作6~10次,通常颈部会有酸胀感。练完一侧,换另一侧练习。
三、扩胸运动
站立位。抬头挺胸,伸直背肌,深长呼吸。双手交叉,与肩平行,右手抓住左臂,左手抓住右臂。然后,双手用力向前扩展,前臂伸直,双上肢平行向前伸出,保持4秒后。接下来,双臂水平外展,做扩胸动作,在胸廓舒展至最大限度时保持该姿势6秒。最后,双上肢放松下落,放于体侧。3~5分钟。同时,活动颈部,耸双肩,左右转体,并进行深长呼吸,捶打按摩腰部肌肉。如此反复操作10次。
四、直臂肩绕环
站立位。抬头挺胸,伸直背肌,深长呼吸。双臂放松,自然下垂。然后,双手臂伸直侧举,与身体成45度角。接下来,双臂保持伸直状态,从下向前、上、后、下做直臂肩绕环。注意,绕环时,手臂尽量要保持伸直,如果无法绕环,手臂可以稍微弯曲。绕环1周为1次,做10次后向反方向绕环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