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无所事事的时光。
静坐,闲谈,时间停顿了下来。树木在空气中伸展,树叶在摇曳。我想寻找一些“时光静好”的句子,可恁是觉得不语才能体悟此刻。
就这样站在楼下,与邻居聊天。看着孩子冲啊跑啊,他们抢夺着无关紧要的一块小石头,煞有介事地论理评判。他们的意义,在我们毫无意义的眼中。我们的旁观也是毫无意义的存在。
远处传来小贩的叫卖声:
豆花草粿——
收废品的叫喊声:
旧铜废铁来卖——
不用总是奔跑,停下来感受一下土地的呼吸,杂草的碧绿,还有小白花的晶莹,我们的生命一样在轻风中摇曳。
我已经描写过他们,为何声音还那么嘈杂?
我决定在无意义的人物中咀嚼,我也有那么多时光可奢华地虚掷。那些游手好闲的人是多么富有,他们可以用一天时间让自己不知所云,不知脚步的方向。然后不用计算他们的时间。
豆花的营生一直都有,草粿却比较难见,想来我喜欢它,是因为以前卖豆花草馃的大缸,盖的是木盖子,那股带着木制味道的香气随着热烟而出,在鮀岛倒是有推单车卖的,可他们用的是铁锅甚至电饭锅,让我兴趣索然。
我知道自己文艺范的矫情很不切实际。什么时候了,引车卖浆者苦啊!难道还希望他们那么滞后。于是,我只有把记忆再三打捞,让其成为精神上的美味,哪怕那一声“旧铜锡来卖”,都成为我疗伤的妙音。
“磨胶刀——”
仅仅三个字的“招牌”,叫卖者显然用尽平生所能的音调。“磨”字从第一声,拖长之后,转第二声,再接“胶刀”二字。“胶刀”即是“剪刀”,每家必备的家伙,用过一阵子,就需要磨胶刀的人出马了。
“磨胶刀”这三字实际上是唱出来的。“刀”字后面拖得无限长,远远地,就知道他来了。后来我知道意大利美声,知道民族唱法,发现那些男高音男中音都没有他那般浑厚的气息支撑。
生活让他成了行业里美声。可惜只是这三个字,若换一个字,则是完全另一个腔调的。可见实践出真知,他这三个字穿透力強,韵味悠远,走街串巷的呼唤全靠这腔调。
一天的劳碌叫卖——这也算叫卖吧?!他从不用喝一口水。粗绳索背着长木凳,磨刀石,特制的工具。他就一顶草帽顶风雨。
“筘桶——”
他的丹田力比磨胶刀差多了,叫卖声一点特色都没有,甚至觉得像说出来而已。这叫卖的吆喝力在走街行列中应该算不合格。幸亏他的营生很琐碎,带着婆婆妈妈的唠叨,刚好填补了吆喝声的不足。
筘桶带的家伙不重,麻绳铁丝架子等。家家户户都有屎桶,这是家里文雅的马桶。女人用的,男人有厕所,都到街角的东司。这茅厕为啥叫东司有待考证。我们只需木制的屎桶成为话题,这与筘桶的生计有关。我家两个屎桶,其实都不够用。用旧的木桶那些固定绑紧的铁丝绳早就生锈,松动或脱落。我们不能等到它松动,那很麻烦,里面的屎尿要是泄露出来,不止是臭味了,还得清洗卫生。我们得趁它想罢工之前把它废掉。
筘桶师傅被外婆喊住了,带着惶恐的笑脸,他环顾左右才敢把脚探进来。我家敞开的门,每天都迎接上午半天阳光和所有路过的熟人。师傅跟所有喝茶者点头哈腰着,放下背着的家伙,才开始放下忐忑的心。我们有很多椅子,招呼他坐下。
屎桶自是先洗刷好的,为这个事得提前一天把木桶洗刷干净并晒干。筘桶师傅开始忙碌起来,厚厚铁锈的铁丝被他的钳子小心地夹开拆了下来。
大多数人继续在我家的椅子,茶炉旁打发着不知如何花掉的光阴,配和一杯间或轮流到的功夫茶。多少茶聊的日子过去,每个人都倾倒尽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剩下的时光只有像溪边那些槐树樟树一般看着溪水流过,谁的枝干有多少片叶子,都一览无余。
静能生智,静能生无聊,静更能生闲话。
筘桶师傅边做活计边凑上话,他是一剂陌生的草液,众人的闲聊有了新内容的注入。
大家已无视收旧铜锡的吆喝声了,他来到我家门,又把吆喝再亮一遍:旧铜凹铁来卖——
这样的声音很大众化,但他的吆喝声可以作为这些走街串巷者的代表。收旧铜锡的不止一个,但吆喝声基本统一,音色雷同几乎没有区别。收旧铜锡的吆喝最长了,几乎是半首歌曲的内容。
“旧铜凹铁来卖——书册报纸来卖——旧X旧XXX来卖——”他罗列的东西还真不少。可惜家家户户能卖的东西实在没有。泔水能卖,牙膏壳能卖,老化的电线能卖,大伙也真会积攒,能换钱的都不会随便当垃圾扔,为了攒淘米水,我和姐姐还争了起来。
就是这个收泔水的人不用吆喝,他推着两轮的木板车,车上放了两个收泔水的大桶,悄无声息地就被外婆叫进来了,倒掉半截没有浓度的泔水,下面沉甸甸的。可是我们一周的积攒。他一手提到外面,车停在门口呢,倒干净。
接着就是给钱,五分或是三分四分,多的时候可以八九分。这是一笔意外的惊喜,我们对于能变成硬币的东西都有无限兴趣。我们自己像发掘宝藏一样,不断挖掘发现。可惜后来当我们已经不在乎它们的价值时,这些又变得一文不值,最终成为垃圾桶的累赘。
那些叫卖吆喝的声音呢,它们消失了,虽然在乡村一些声音还继续生存着,回到小镇,看到有踩着单车,车前挂了准备着的行当,插着简陋招牌,书写着:掏白蚁,下面写了电话名字。
声音的力气被省了,这是无声的吆喝。
每个人的生活都在继续,只要尚有气息,我们便有活着的意义。
二
工夫茶细泡,茶烟缭绕,茶香渐渐见淡,我们对坐喝着。
为了喝茶还是为了聊天?没有什么需要聊的,熟悉的脸,熟悉的声音,还有熟悉的茶。凤凰茶、铁观音,水仙。熟稔得省略提问,一罐罐高矮的茶叶等着我们选择。下园,我终于又捡到一个丢失多年的名字,它也被人遗忘了。谁记得它?只有在那里居住过的人,那些人究竟哪里去了?他们住着住着,房子不见了,巷子也不见了。 龙溪,我觉得还是这个名字更好听,一度用的这个名字。大家各有各的叫法,反倒是后来把名字笃定了,使得之前的叫法无法堂皇起来。溪两岸是两条街,我们这条街房子的屁股后面,就是有一搭没一搭地错落着巷子和房屋。
而我们房子后面,工厂后门的,那里分明有个园子。
下园,不单指这个园子,这个食品腌制厂的仓库后门,一整波起伏不平错落的房屋,巷子,都叫下园。是夏园还是下园?没人知道,从没见过它变成书写的名字,有的名字注定是口里发出来的,它压根儿就不配有名字,没有人在乎这么一个偏僻的地方,邮递员没法子送信的地方。
因着那个有几种果树和野草野花的园子,我认准园子应该叫“下园”,园里有很多土种的木仔树,我们不叫番石榴,番石榴的名字得好多年后才听说。有几棵高特别高,低的也不少。高的树上长着很大的木仔,木仔绿油油,熟透了泛黄,那才能吃,又甜又酸。但是,高高的树干就是故意以木仔向我们炫耀着,我们看着比屋子还高一大截的果实,只有羡叹的份。小的那些我们够得着,两个人搭好肩,一个骑上去,很快能摘到。就是果子太小,又酸又涩,吃不了,咬了一口马上吐出来。
但吃不了也要摘,摘下来玩也解恨。
园子是有主人,虽然从来没见半个看园子的园丁,他或许就躲在哪个黑不溜秋的屋子里,它对面有几间很低的屋子,我们一直不知道哪间会冒出人。骑上小伙伴背上,准备摘木仔的时,心里顿时抓紧,一边东张西望,尽快完成摘取的动作。
一不留神,园子那一头突然枝干摇动,一阵风紧随着一男人的叫骂声,人影还未显现,
我们落荒而逃。有一次,小伙伴甚至掉下了一件衣服。
无所事事的时光。
静坐,闲谈,时间停顿了下来。树木在空气中伸展,树叶在摇曳。我想寻找一些“时光静好”的句子,可恁是觉得不语才能体悟此刻。
就这样站在楼下,与邻居聊天。看着孩子冲啊跑啊,他们抢夺着无关紧要的一块小石头,煞有介事地论理评判。他们的意义,在我们毫无意义的眼中。我们的旁观也是毫无意义的存在。
远处传来小贩的叫卖声:
豆花草粿——
收废品的叫喊声:
旧铜废铁来卖——
不用总是奔跑,停下来感受一下土地的呼吸,杂草的碧绿,还有小白花的晶莹,我们的生命一样在轻风中摇曳。
我已经描写过他们,为何声音还那么嘈杂?
我决定在无意义的人物中咀嚼,我也有那么多时光可奢华地虚掷。那些游手好闲的人是多么富有,他们可以用一天时间让自己不知所云,不知脚步的方向。然后不用计算他们的时间。
豆花的营生一直都有,草粿却比较难见,想来我喜欢它,是因为以前卖豆花草馃的大缸,盖的是木盖子,那股带着木制味道的香气随着热烟而出,在鮀岛倒是有推单车卖的,可他们用的是铁锅甚至电饭锅,让我兴趣索然。
我知道自己文艺范的矫情很不切实际。什么时候了,引车卖浆者苦啊!难道还希望他们那么滞后。于是,我只有把记忆再三打捞,让其成为精神上的美味,哪怕那一声“旧铜锡来卖”,都成为我疗伤的妙音。
“磨胶刀——”
仅仅三个字的“招牌”,叫卖者显然用尽平生所能的音调。“磨”字从第一声,拖长之后,转第二声,再接“胶刀”二字。“胶刀”即是“剪刀”,每家必备的家伙,用过一阵子,就需要磨胶刀的人出马了。
“磨胶刀”这三字实际上是唱出来的。“刀”字后面拖得无限长,远远地,就知道他来了。后来我知道意大利美声,知道民族唱法,发现那些男高音男中音都没有他那般浑厚的气息支撑。
生活让他成了行业里美声。可惜只是这三个字,若换一个字,则是完全另一个腔调的。可见实践出真知,他这三个字穿透力強,韵味悠远,走街串巷的呼唤全靠这腔调。
一天的劳碌叫卖——这也算叫卖吧?!他从不用喝一口水。粗绳索背着长木凳,磨刀石,特制的工具。他就一顶草帽顶风雨。
“筘桶——”
他的丹田力比磨胶刀差多了,叫卖声一点特色都没有,甚至觉得像说出来而已。这叫卖的吆喝力在走街行列中应该算不合格。幸亏他的营生很琐碎,带着婆婆妈妈的唠叨,刚好填补了吆喝声的不足。
筘桶带的家伙不重,麻绳铁丝架子等。家家户户都有屎桶,这是家里文雅的马桶。女人用的,男人有厕所,都到街角的东司。这茅厕为啥叫东司有待考证。我们只需木制的屎桶成为话题,这与筘桶的生计有关。我家两个屎桶,其实都不够用。用旧的木桶那些固定绑紧的铁丝绳早就生锈,松动或脱落。我们不能等到它松动,那很麻烦,里面的屎尿要是泄露出来,不止是臭味了,还得清洗卫生。我们得趁它想罢工之前把它废掉。
筘桶师傅被外婆喊住了,带着惶恐的笑脸,他环顾左右才敢把脚探进来。我家敞开的门,每天都迎接上午半天阳光和所有路过的熟人。师傅跟所有喝茶者点头哈腰着,放下背着的家伙,才开始放下忐忑的心。我们有很多椅子,招呼他坐下。
屎桶自是先洗刷好的,为这个事得提前一天把木桶洗刷干净并晒干。筘桶师傅开始忙碌起来,厚厚铁锈的铁丝被他的钳子小心地夹开拆了下来。
大多数人继续在我家的椅子,茶炉旁打发着不知如何花掉的光阴,配和一杯间或轮流到的功夫茶。多少茶聊的日子过去,每个人都倾倒尽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剩下的时光只有像溪边那些槐树樟树一般看着溪水流过,谁的枝干有多少片叶子,都一览无余。
静能生智,静能生无聊,静更能生闲话。
筘桶师傅边做活计边凑上话,他是一剂陌生的草液,众人的闲聊有了新内容的注入。
大家已无视收旧铜锡的吆喝声了,他来到我家门,又把吆喝再亮一遍:旧铜凹铁来卖——
这样的声音很大众化,但他的吆喝声可以作为这些走街串巷者的代表。收旧铜锡的不止一个,但吆喝声基本统一,音色雷同几乎没有区别。收旧铜锡的吆喝最长了,几乎是半首歌曲的内容。
“旧铜凹铁来卖——书册报纸来卖——旧X旧XXX来卖——”他罗列的东西还真不少。可惜家家户户能卖的东西实在没有。泔水能卖,牙膏壳能卖,老化的电线能卖,大伙也真会积攒,能换钱的都不会随便当垃圾扔,为了攒淘米水,我和姐姐还争了起来。
就是这个收泔水的人不用吆喝,他推着两轮的木板车,车上放了两个收泔水的大桶,悄无声息地就被外婆叫进来了,倒掉半截没有浓度的泔水,下面沉甸甸的。可是我们一周的积攒。他一手提到外面,车停在门口呢,倒干净。
接着就是给钱,五分或是三分四分,多的时候可以八九分。这是一笔意外的惊喜,我们对于能变成硬币的东西都有无限兴趣。我们自己像发掘宝藏一样,不断挖掘发现。可惜后来当我们已经不在乎它们的价值时,这些又变得一文不值,最终成为垃圾桶的累赘。
那些叫卖吆喝的声音呢,它们消失了,虽然在乡村一些声音还继续生存着,回到小镇,看到有踩着单车,车前挂了准备着的行当,插着简陋招牌,书写着:掏白蚁,下面写了电话名字。
声音的力气被省了,这是无声的吆喝。
每个人的生活都在继续,只要尚有气息,我们便有活着的意义。
二
工夫茶细泡,茶烟缭绕,茶香渐渐见淡,我们对坐喝着。
为了喝茶还是为了聊天?没有什么需要聊的,熟悉的脸,熟悉的声音,还有熟悉的茶。凤凰茶、铁观音,水仙。熟稔得省略提问,一罐罐高矮的茶叶等着我们选择。下园,我终于又捡到一个丢失多年的名字,它也被人遗忘了。谁记得它?只有在那里居住过的人,那些人究竟哪里去了?他们住着住着,房子不见了,巷子也不见了。 龙溪,我觉得还是这个名字更好听,一度用的这个名字。大家各有各的叫法,反倒是后来把名字笃定了,使得之前的叫法无法堂皇起来。溪两岸是两条街,我们这条街房子的屁股后面,就是有一搭没一搭地错落着巷子和房屋。
而我们房子后面,工厂后门的,那里分明有个园子。
下园,不单指这个园子,这个食品腌制厂的仓库后门,一整波起伏不平错落的房屋,巷子,都叫下园。是夏园还是下园?没人知道,从没见过它变成书写的名字,有的名字注定是口里发出来的,它压根儿就不配有名字,没有人在乎这么一个偏僻的地方,邮递员没法子送信的地方。
因着那个有几种果树和野草野花的园子,我认准园子应该叫“下园”,园里有很多土种的木仔树,我们不叫番石榴,番石榴的名字得好多年后才听说。有几棵高特别高,低的也不少。高的树上长着很大的木仔,木仔绿油油,熟透了泛黄,那才能吃,又甜又酸。但是,高高的树干就是故意以木仔向我们炫耀着,我们看着比屋子还高一大截的果实,只有羡叹的份。小的那些我们够得着,两个人搭好肩,一个骑上去,很快能摘到。就是果子太小,又酸又涩,吃不了,咬了一口马上吐出来。
但吃不了也要摘,摘下来玩也解恨。
园子是有主人,虽然从来没见半个看园子的园丁,他或许就躲在哪个黑不溜秋的屋子里,它对面有几间很低的屋子,我们一直不知道哪间会冒出人。骑上小伙伴背上,准备摘木仔的时,心里顿时抓紧,一边东张西望,尽快完成摘取的动作。
一不留神,园子那一头突然枝干摇动,一阵风紧随着一男人的叫骂声,人影还未显现,
我们落荒而逃。有一次,小伙伴甚至掉下了一件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