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育游戏的运用分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koo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伴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教育游戏的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教育游戏模式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在游戏中进行学习,进行互相交流和探讨,来展开教学活动的一种方式。通过在教学中应用该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把传统模式下被动的学习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学习,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不仅对学生数学的学习有很大帮助,而且还能够提升教师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教育游戏;运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1-0204-01
  所谓游戏化教学简而言之就是寓教于乐。把高深抽象的书本知识生活化、娱乐化。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文化知识。通过游戏化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思维能力、团队精神、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一、如何在教育游戏中体现教育性
  教育游戏是什么?它是针对特定的教育目的而产生的游戏形式,核心是教育,以娱乐的形式达到引导、激发、创造等教育目标。教育游戏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智能设备上的游戏过关,也可以是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游戏,还可以是亲子教育中的亲子游戏等等,都可以称之为教育游戏。因为,不同的游戏形式,可以在不同的情景下,达到不同的教育目标。那么如何在教育游戏中体现教育性呢?首先,教育游戏归根结底是以娱乐为主导核心,还是以特写的教育目标为主导核心?以特写教育目标为核心的游戏,才能触发和体现游戏的教育性!其次,无论是学生还是成人,要考虑到实际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应用目标。如果是学生,那么不同年龄段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不同,选择符合年龄段的游戏,才能体现游戏的教育性。例如: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大脑的发育是最关键的;则需要由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促进大脑发育、语言肢体方面的游戏,就能体现游戏的教育性!再例如: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体现了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个阶段可以选择一些创造类游戏,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性。因此,正确合理的应用教育游戏,在不影响身心健康的前提下,不同的游戏方式,可以体现不同的教育性!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育游戏的误区分析
  误区一:教育游戏一定是在智能设备上的玩的游戏,这样才是智能、高端才具有教育性。(解答:(1)不是所有的智能設备游戏都有教育性,很多游戏都是以教育为噱头,利用孩子自制力弱的天性,通过游戏绑架孩子的身心,是极为有害的!(2)现实生活中传统的人与人互动类游戏也是具有教育性的。
  误区二:孩子不能玩智能设备的游戏,都是有害的。(解答:抛开很多对孩子有害的手机游戏来看!随着人工智能走入生活,有些教育机构研发的创客类游戏,通过智能设备来操作,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建立符合当下时代的思维模式,这样的游戏是具有教育性的!)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育游戏的应用策略分析
  教育过程游戏化,是提高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之一,游戏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反馈及时,参考当前流行的各类游戏当中,基本上十分钟左右便可获得一次系统奖励,可能是一个副本任务,也可能是游戏本身的任务关卡,或者是一局战斗。第二个吸引人的地方在于累积制,这意味着你在游戏中所有的操作都会得到系统承认。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用教育游戏这种教学模式,我认为也必须遵循这两个原则。
  (一)及时反馈学习阶段性成果,时间间隔不能太久,当前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仍然太少,40分钟的一节课,能够从中获得老师肯定的学生一半都不到,而泛泛的全班性表扬肯定,基本又没有效果。所以在教育游戏设计中,需要将知识点分解,变成一个个小任务或关卡,学生只需要花费十几分钟就能完成,初期任务可以设置较为简单,后期可适当增加难度。
  (二)累积学生学习成果,可采用积分制或等级制,当完成任务数量增加,无论是哪类学生,积分总是会上升,这也符合正面管教的理念,给学生正面评分,而不是老惦记着扣分。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运用”这节知识点时,便可以运用教育游戏设计的理念和思路。首先,第一组练习的是课后练习中最基础的一元二次方程,教师把学生分成n个小组,再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评价,只要全组的学生都完成并且回答正确,全组便可以得到2分,反之则不加,这一组练习的完成时间要控制在5-8分钟之内,为了得到宝贵的2分,组内成绩较好的学生自然会为了全组得分而去帮助那些学习成绩稍有落后的学生;其次,第二组练习难度在第一次练习难度的基础上适当提升,任务也随之改变,任何人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便可加2分,规定时间以外完成,加1分,全组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组再加2分,全组都完成,但个别学生超时,全组加1分,通过这种规则,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便调动起来了,这个过程相当于游戏中的第二关;同时教师在黑板旁边随时更新各组得分和各人得分的排名情况,这一步则同游戏中的经验值类似。
  四、总结
  综上所述,追求教育的创新是时代不停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作为一款教育游戏,不能光具有游戏性,还需要具有教育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游戏中需要持续保证高质量的教育内容的输出。持续的输出是要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每日学习的内容都有意义。一般教育游戏采用计划制,通过科学的设计每日游戏学习内容而保障其教育意义,从而获得学生及其价值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杨福华.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育游戏的运用及价值思考[J].学周刊,2018(35):67-68.
  [2]韩淑娟,臧瑞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育游戏的运用及价值讨论[J].中国高新区,2018(06):131.
  [3]赵树芳.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3):215.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中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越来越重视。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空间、信息、结构和变化等的学科,初中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知识理论丰富且抽象的学科,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教师需积极总结教学过程的关键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当前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手段进行改善,从而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摘 要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朗读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和表达能力。我们应该重视朗读的重要性,在小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及时进行指导。本文分析了在朗读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指导的策略。  关键词 课堂朗读;朗读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1-0199-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摘 要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初中历史教学目标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助于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展开积极分析和思考,从而增强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认知,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系统的学习模式,同时还能够强化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学生问题;教学手段;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1-0201-01  在初中历史教师需要注
摘 要 世界上最纯净的、最美的东西就是孩子们的心灵。这几年和孩子们打交道让我感受到了这世上最珍贵的、至善至纯的情感。  关键词 教育;爱;尊重  中圖分类号:7,C9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1-0202-01  我觉得世界上最纯净的、最美的东西就是孩子们的心灵。这几年和孩子们打交道让我感受到了这世上最珍贵的、至善至纯的情感。  一开始教学的时候,我以为孩子们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步深入实施,目前多数教师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但对优化数学练习设计却关注的并不多。我们在设计练习时力避重复性、防止单一化、克服封闭性,同时强化习题的基础性与层次性,应用性与实践性,趣味性与开放性,做到“该扶的扶一把”,“能跑的跑起来”,“能飞的飞起来”。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 新理念;小学高段数学;练习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