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两千多年来,《论语》"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章,被视为孔夫子真实的人生经历,或者视其为孔子勉励学子而提示的修身进学阶梯。但该章所言并非孔子之真实人生经历,甚至也并非孔子所作;该章是伪作,其题旨是为世人或后人提供理想化的修养进阶模式,为学者立范;其思想要害在于"不逾矩"。该章以孔子的面目出现,产生了极大的欺骗性。它所展示的以修养为主题的人生道路,把后世中国学子引入了空谈修身之歧途,把中国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道德修养方面而脱离开对社会实践和大自然的关注。这段话的真实性及其思想内涵,需要认真清理。
【机 构】
: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开封475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千多年来,《论语》"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章,被视为孔夫子真实的人生经历,或者视其为孔子勉励学子而提示的修身进学阶梯。但该章所言并非孔子之真实人生经历,甚至也并非孔子所作;该章是伪作,其题旨是为世人或后人提供理想化的修养进阶模式,为学者立范;其思想要害在于"不逾矩"。该章以孔子的面目出现,产生了极大的欺骗性。它所展示的以修养为主题的人生道路,把后世中国学子引入了空谈修身之歧途,把中国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道德修养方面而脱离开对社会实践和大自然的关注。这段话的真实性及其思想内涵,需要认真清理。
其他文献
《公羊传》为《春秋》"三传"之一,与目前所见的大多数先秦文献一样,在著录于竹帛之前,经历过较长的口传过程。这种书写的滞后性,决定了要想对其文献基础有可靠的把握,就需要跨越著录的时代,搞清楚其于前书写状态中传授与构形的经过。采用较为彻底的"系谱化"方式,可对《公羊传》口述阶段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深入探索。这些问题,从外围来看,首先需要辨识其著录之初,即两汉时期诸儒为证实该文献的口述性来源而提供的各种线索。在对传授过程的研究中,又涉及授受的传谱及传播链形成的方式、方音的携入及由此带来的书写"异文"
在民国尺牍文化热中,清道咸年间幕友许思湄之《秋水轩尺牍》影响极大,以60余种版本流布于世。该尺牍能于教育、文学、社会等领域影响广泛,不仅在其文辞之简洁、典雅及切合时用,还在于其间所透出的幕友志意难酬的情绪情感,颇能引起当时众多失意之读书人的共鸣。20世纪20年代以后,这种旧时文言尺牍的出版和流行,直面"新文化运动"浪潮的挑战和冲击。力推"文学革命"的文士们,从形式、内容、思想上,对该类尺牍极尽批判之能事。在时潮的逼压下,一些出版者及编者选择守经行权,纷纷出版《秋水轩尺牍》"言文对照"版。这种做
《诗经》是周代歌诗高度"文本化"、经典化之后的文本,已删略了诸多与乐用相关的信息。在周代,存在服务于乐用、在技术操作层面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乐本"文献,其内容形式多样,既有歌诗,也有歌演所用曲谱、舞谱以及相关技术性记述。就歌诗而言,可以从诗题、笙诗、乐章、诗序四方面探析"乐本"歌诗的文献形态,及其与今本《诗经》存在的离合异同关系。这一研究有助于对周代歌诗的"文本化"过程及其结果--《诗经》做出探本寻源的认识,如《诗经》中的诗题、笙诗,即完全源于"乐本",诗序的形成也滥觞于"乐本";
在中印边界战争前后十几年里,美国出于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争夺影响、向南亚渗透和扩大自身利益又不至过多损伤美英关系等方面的考虑,对印度的态度经历了从不甚关注到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从主要提供经济技术援助扩大到包括军事援助的过程,说明美国的外交政策随着地区形势和国际关系以及对自身利益考量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一过程中,美国从来没有平等地对待过印度,对印度的援助请求也很少满足过,军事援助往往有附加条件,在援印问题上更不愿出头,千方百计希望英国承担主要责任。印度在寻求美援的同时极力保持尊严。这一时期的美国对印政策和美印互
因果确定性、决定与不确定性、机遇和非决定,是完整世界的两个地带,单一的描述都不能呈现出世界的全貌。从世界的关系性和普遍相关性来看,因果确定性、决定以及与之相反的不确定性、机遇和非决定,则是世界关系性和普遍相关性的不同类型。因果确定性属于强相关性,其强度有大小、多少之别,但它至少要强到影响了结果的出现;不确定性和机遇则属于弱相关性,其弱的下限是它同结果不能毫无关系,即使它微乎其微。意志自由不仅同不确定性是相容的,它同因果确定性也是相容的。一切都可选择,决定的只是人要承担选择的结果。德福一致的天命论和德福不一
与史书的原始记载与评价所代表的历史阐释传统相比,中国古代咏史诗更具有私人性与灵活性的特点,也更容易在评价立场上做到翻新出奇,形成"翻案"的写作传统。咏史诗翻案现象的集中出现始于中晚唐时期,与当时思想界的异动存在主要的关联。针对原始文献,即史书中的原始评价与早期经典咏史诗作,后代诗人通过多种办法实现思维翻案,主要包括:跳出原始文献的预设前提;突破原始文献的价值选择;跨越原始文献的史实联想;绕开原始文献的虚构想象;依据原始文献的合理推测。但是,咏史诗中的翻案观点也暗藏着思维套路与逻辑漏洞两重风险,体现了文
组织公平转向是跨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以结果公平为起点,关注人们对组织内部活动的公平感知问题。程序公平将人们对组织公平的认知维度扩展到过程领域,并在组织情境中提出判定组织公平的程序标准,个体在评定分配结果的过程公平性时主要考虑一致性、无偏向性等因素。在此基础上,互动公平将人们对组织公平的认知推向反应丰富个体心理偏好的人际关系领域,并以非正式方式研究组织成员(决策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交际公平的质量问题。组织公平的实践越来越重视个体正义在群体正义中的正当性,整体上推动其具体形态从抽象的"群体正义"向具体
"辩证法"就其实质而言,体现的是对象世界固有的联系性、发展性及主体存在的超越能力。排斥或无视"辩证法"将导致认识的浅薄化,即思想的表面化和片面化。这种偏向在当代人文科学研究领域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将哲学意义上的"矛盾"化约为逻辑意义上的"悖论"加以否定。刘清平近十几年来有关儒家伦理思想的系列批判,比较典型地体现了这种偏向的形态特征及其可能产生的危害。儒家"孝悌"和"仁义"两种观念间相互支持而又相互限制的二重性关系,本是对现实领域客观存在的社会-宗法二重属性进行理论提升的结果,也是儒
反思中国社会学自1979年以来的重建问题以及学科发展方向问题,无法避开费孝通晚年提出的"扩展学科界限"思想,而若不对其中费孝通提到的"人文性"进行相对系统的思考,就无法真正理解费孝通的"扩展学科界限"思想,以及中国社会学的当下人文转向。他的思考路径在经由"社会"到"人"到"心"的结构性转换中,进一步转向更具主体形象的"我"之中,从对"我"的讨论中,最能看到费孝通的人文转向的彻底性和革命性。在回归对人的关注层面,费孝通回到了人的主体性的最深层面,表现在他的立足点是"我"。
新出战国楚简中的"湛"字(典籍多作"沈"或"沉"),我们曾撰文进行过考释。~②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九辑的整理研究过程中,我们又发现了一些新材料,这些材料对楚文字"湛"的考释是很重要的补充,故撰此文,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