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秋番茄在栽培过程中存在着秧苗徒长弱嫩、病毒病严重和后期易受冻害等问题,制约了当地番茄产业的发展。本文从选用良种、培育壮苗等方面入手,阐述了秋番茄的高效栽培模式,以期为大面积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秋番茄;高产;栽培
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193-2
番茄为茄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具有适应性强、营养丰富、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已成为六合区主要种植的茄果类蔬菜。番茄在本地栽培模式主要包括春季保护地栽培和秋季露地种植,其中秋番茄生长期较短,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9-10月采收,补充秋季蔬菜紧缺,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六合区竹镇、马鞍等乡镇主要以秋番茄种植为主,种植面积已达100hm2。但在栽培过程中存在着秧苗徒长弱嫩、病毒病严重和后期易受冻害等问题,制约了当地番茄产业的发展。笔者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秋番茄高效栽培模式,以期为大面积种植提供参考。
1 选用良种
选用抗病耐高温、高产早熟有限生长型品种,如英石大红、合作903等品种。
2 培育壮苗
2.1 苗床准备
2.1.1 苗床选择 选择2a以上未种过茄科作物田块,并且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的园地作育苗床。苗床做成1-1.5m宽的半高畦,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等作基肥,深翻后耙平。每种植667m2番茄需苗床20-25m2。
2.1.2 配制营养土 选用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菜园土为营养土,同腐熟农家肥2︰1比例充分混合拌匀,过筛后每m3营养土中再加入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g进行灭菌消毒,以预防苗期病害。
2.2 适期播种
一般以6月下旬至7月上旬育苗为宜。如播种过晚,定植后果实尚未成熟,易受冻害影响,产量较低。
2.3 种子处理
播种前3-4d,先将种子置于直射阳光下晒种约2h,然后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min,再用清水冲洗几遍,有钝化种子携带的病毒和杀菌的作用。把消毒后的种子放入25-30℃的清水中,不断搅动,把漂浮在水上的瘪种子去掉,用清水浸泡6-8h,使种子吸足水分。然后用湿布包好,放在室温下催芽。催芽期每天用清水淘洗1次以防发霉。发芽后,当大部分种子露白后立即下地。一般亩需种量40g左右,每平方米苗床可播种6-8g。
2.4 播种
播种前要将苗床浇透,并撒上干营养土作为垫籽土,于下午4-5时播种。播种时将种芽均匀撒于床面,播种后覆盖0.5-1cm营养土,以不露籽为宜,然后床面上盖湿草苫。
2.5 苗床管理
播种后,在育苗床上搭凉棚,于晴天上午10时-下午5时覆盖薄草帘遮阴降温。当80%幼苗子叶顶出土面时,及时揭去草苫。出苗后及时间苗,苗期干旱,适当浇水;雨涝天可在凉棚上覆盖塑料薄膜防雨。秧苗达2-3片真叶时进行分苗,分苗后的缓苗期,中午前后可适当搭棚遮阳网遮荫。分苗后15d左右可达5-6片真叶,即可定植。夏季气温高,苗龄太大会造成徒长。
2.6 苗期病虫害防治
苗期主要病虫是猝倒病、立枯病和蚜虫。猝倒病、立枯病可用72.2%普力克水剂5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每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即可。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每隔5-7d喷1次。防治秧苗蚜虫,主要是预防病毒病的发生。
3 整地定植
3.1 施肥整地
秋番茄的前茬作物主要是小麦、油菜,在作物收后立即深翻细耙,施足基肥。每667㎡撒施腐熟的猪粪3000㎏、饼肥100㎏、过磷酸钙50㎏、硫酸钾25㎏。在施肥后深翻整地作畦,要求畦地平整细碎,没有大垡、硬块。因番茄不耐涝,应采取深沟高畦栽培。一般畦宽1-1.2m,沟宽50cm,沟深20cm。
3.2 定植
秋季番茄定植时正值高温干旱季节,应选择阴雨或晴天傍晚进行,移苗定植时尽量少伤根。一般在8月上、中旬定植,定植按行距50㎝、株距40㎝,每667m2定植4000-4500株。定植后浇足定根水,用干草覆盖畦面,并用青草遮盖秧苗。
4 田间管理
4.1 搭架绑蔓
定植成活后,应及时搭架。每株番茄外侧各插一根架材联结成高人字架,各架间用横竹相连,扎紧加固。植株生长到一定高度时,分次用塑料绳绑蔓,以确保番茄植株向上正常生长。
4.2 整枝留果
秋季早熟番茄一般采用单秆整枝、留3层花序,每层花序留果3-4个,其余腋芽、多余小果和花穗应及时摘除,腋芽坚持隔天抹芽。另外,整枝打杈中应注意保证果面覆盖,防止日灼。结合整枝摘除下部老叶、病叶,以利通风透光。秋番茄开花时气温过高,容易落花落果,为促进坐果,提高坐果率,开花后可用2,4-D或保果宁,涂花柄,也可用防落素喷花,具体浓度可根据当时的气温情况灵活掌握。
4.3 肥水管理
4.3.1 追肥 在缓苗后可选晴天及时进行中耕除草,疏松土壤,促进根系发育。第1次施肥是在第1花序坐果后,结合浇水,每667m2施尿素10㎏。第2次施肥是在疏花疏果后,每667m2追施45%复合肥15㎏。进入盛果期后,可以结合防病加0.2%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肥l-2次。
4.3.2 水分管理 定植后初期应控制澆水,以促进根系发育,并防止番茄茎叶徒长。当出现大花蕾时浇一透水,随后浅耕、蹲苗,直到第一穗果长到核桃大小时结合追肥浇水。中后期保持土壤湿润,小水勤浇。如一次灌水量过大,容易形成脐腐果和裂果。值得注意的是在果实采收期,如遇干旱天气,应采取先采收后浇水的策略,预防果皮开裂。
5 病虫害防治
秋番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灰霉病、晚疫病、脐腐病、青枯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棉铃虫等。防治上,①病毒病。以预防为主,及时防治蚜虫、灰飞虱等传毒媒介。当田间出现中心病株时,及时拔除。发病初期可喷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病毒克星400-600倍液防治,每隔5-7d喷1次。②灰霉病。开花期可在蘸花药液中加入0.1%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注意轮换用药,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③晚疫病。发病时可用40%疫霉灵可湿性粉剂300-400倍稀释液喷雾,每7d喷1次。④脐腐病。危害番茄果实。从初花期开始,叶面喷洒1%过磷酸钙液,隔15d喷一次,共喷2-3次。⑤青枯病。一般从坐果期开始发病,中午萎蔫,傍晚恢复正常,重病株7-8d即枯死。发病初期选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灌根,每株0.5kg,隔7d灌1次,灌3-4次。 ⑥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⑦棉铃虫。在开花期每隔5-7d喷洒0.2%甲维盐乳油4000倍液或杜邦“康宽”4000倍液(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并注意傍晚用药。
6采收
露地秋季番茄一般在10月开始采收。当气温下降出现霜冻天气时,对于尚未变红的果实应及时采收,并进行贮藏催熟。
参考文献
[1] 张琴,朱训永,许春香,等.大棚番茄、水稻、芹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J].蔬菜,2010,10:4-6.
[2]王铁芳,郭吉山,刘加香,等.大棚春番茄高效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0):207-208.
[3]周晓燕,冯小燕,朱训永,等.番茄主要病害的识别及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9,14:164.
作者简介:刘金荣(1971-),男,江苏南京人,六合区竹镇农业服务中心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
通讯作者:朱训永,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马鞍镇农业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
关键词:秋番茄;高产;栽培
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193-2
番茄为茄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具有适应性强、营养丰富、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已成为六合区主要种植的茄果类蔬菜。番茄在本地栽培模式主要包括春季保护地栽培和秋季露地种植,其中秋番茄生长期较短,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9-10月采收,补充秋季蔬菜紧缺,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六合区竹镇、马鞍等乡镇主要以秋番茄种植为主,种植面积已达100hm2。但在栽培过程中存在着秧苗徒长弱嫩、病毒病严重和后期易受冻害等问题,制约了当地番茄产业的发展。笔者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秋番茄高效栽培模式,以期为大面积种植提供参考。
1 选用良种
选用抗病耐高温、高产早熟有限生长型品种,如英石大红、合作903等品种。
2 培育壮苗
2.1 苗床准备
2.1.1 苗床选择 选择2a以上未种过茄科作物田块,并且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的园地作育苗床。苗床做成1-1.5m宽的半高畦,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等作基肥,深翻后耙平。每种植667m2番茄需苗床20-25m2。
2.1.2 配制营养土 选用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菜园土为营养土,同腐熟农家肥2︰1比例充分混合拌匀,过筛后每m3营养土中再加入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g进行灭菌消毒,以预防苗期病害。
2.2 适期播种
一般以6月下旬至7月上旬育苗为宜。如播种过晚,定植后果实尚未成熟,易受冻害影响,产量较低。
2.3 种子处理
播种前3-4d,先将种子置于直射阳光下晒种约2h,然后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min,再用清水冲洗几遍,有钝化种子携带的病毒和杀菌的作用。把消毒后的种子放入25-30℃的清水中,不断搅动,把漂浮在水上的瘪种子去掉,用清水浸泡6-8h,使种子吸足水分。然后用湿布包好,放在室温下催芽。催芽期每天用清水淘洗1次以防发霉。发芽后,当大部分种子露白后立即下地。一般亩需种量40g左右,每平方米苗床可播种6-8g。
2.4 播种
播种前要将苗床浇透,并撒上干营养土作为垫籽土,于下午4-5时播种。播种时将种芽均匀撒于床面,播种后覆盖0.5-1cm营养土,以不露籽为宜,然后床面上盖湿草苫。
2.5 苗床管理
播种后,在育苗床上搭凉棚,于晴天上午10时-下午5时覆盖薄草帘遮阴降温。当80%幼苗子叶顶出土面时,及时揭去草苫。出苗后及时间苗,苗期干旱,适当浇水;雨涝天可在凉棚上覆盖塑料薄膜防雨。秧苗达2-3片真叶时进行分苗,分苗后的缓苗期,中午前后可适当搭棚遮阳网遮荫。分苗后15d左右可达5-6片真叶,即可定植。夏季气温高,苗龄太大会造成徒长。
2.6 苗期病虫害防治
苗期主要病虫是猝倒病、立枯病和蚜虫。猝倒病、立枯病可用72.2%普力克水剂5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每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即可。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每隔5-7d喷1次。防治秧苗蚜虫,主要是预防病毒病的发生。
3 整地定植
3.1 施肥整地
秋番茄的前茬作物主要是小麦、油菜,在作物收后立即深翻细耙,施足基肥。每667㎡撒施腐熟的猪粪3000㎏、饼肥100㎏、过磷酸钙50㎏、硫酸钾25㎏。在施肥后深翻整地作畦,要求畦地平整细碎,没有大垡、硬块。因番茄不耐涝,应采取深沟高畦栽培。一般畦宽1-1.2m,沟宽50cm,沟深20cm。
3.2 定植
秋季番茄定植时正值高温干旱季节,应选择阴雨或晴天傍晚进行,移苗定植时尽量少伤根。一般在8月上、中旬定植,定植按行距50㎝、株距40㎝,每667m2定植4000-4500株。定植后浇足定根水,用干草覆盖畦面,并用青草遮盖秧苗。
4 田间管理
4.1 搭架绑蔓
定植成活后,应及时搭架。每株番茄外侧各插一根架材联结成高人字架,各架间用横竹相连,扎紧加固。植株生长到一定高度时,分次用塑料绳绑蔓,以确保番茄植株向上正常生长。
4.2 整枝留果
秋季早熟番茄一般采用单秆整枝、留3层花序,每层花序留果3-4个,其余腋芽、多余小果和花穗应及时摘除,腋芽坚持隔天抹芽。另外,整枝打杈中应注意保证果面覆盖,防止日灼。结合整枝摘除下部老叶、病叶,以利通风透光。秋番茄开花时气温过高,容易落花落果,为促进坐果,提高坐果率,开花后可用2,4-D或保果宁,涂花柄,也可用防落素喷花,具体浓度可根据当时的气温情况灵活掌握。
4.3 肥水管理
4.3.1 追肥 在缓苗后可选晴天及时进行中耕除草,疏松土壤,促进根系发育。第1次施肥是在第1花序坐果后,结合浇水,每667m2施尿素10㎏。第2次施肥是在疏花疏果后,每667m2追施45%复合肥15㎏。进入盛果期后,可以结合防病加0.2%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肥l-2次。
4.3.2 水分管理 定植后初期应控制澆水,以促进根系发育,并防止番茄茎叶徒长。当出现大花蕾时浇一透水,随后浅耕、蹲苗,直到第一穗果长到核桃大小时结合追肥浇水。中后期保持土壤湿润,小水勤浇。如一次灌水量过大,容易形成脐腐果和裂果。值得注意的是在果实采收期,如遇干旱天气,应采取先采收后浇水的策略,预防果皮开裂。
5 病虫害防治
秋番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灰霉病、晚疫病、脐腐病、青枯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棉铃虫等。防治上,①病毒病。以预防为主,及时防治蚜虫、灰飞虱等传毒媒介。当田间出现中心病株时,及时拔除。发病初期可喷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病毒克星400-600倍液防治,每隔5-7d喷1次。②灰霉病。开花期可在蘸花药液中加入0.1%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注意轮换用药,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③晚疫病。发病时可用40%疫霉灵可湿性粉剂300-400倍稀释液喷雾,每7d喷1次。④脐腐病。危害番茄果实。从初花期开始,叶面喷洒1%过磷酸钙液,隔15d喷一次,共喷2-3次。⑤青枯病。一般从坐果期开始发病,中午萎蔫,傍晚恢复正常,重病株7-8d即枯死。发病初期选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灌根,每株0.5kg,隔7d灌1次,灌3-4次。 ⑥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⑦棉铃虫。在开花期每隔5-7d喷洒0.2%甲维盐乳油4000倍液或杜邦“康宽”4000倍液(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并注意傍晚用药。
6采收
露地秋季番茄一般在10月开始采收。当气温下降出现霜冻天气时,对于尚未变红的果实应及时采收,并进行贮藏催熟。
参考文献
[1] 张琴,朱训永,许春香,等.大棚番茄、水稻、芹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J].蔬菜,2010,10:4-6.
[2]王铁芳,郭吉山,刘加香,等.大棚春番茄高效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0):207-208.
[3]周晓燕,冯小燕,朱训永,等.番茄主要病害的识别及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9,14:164.
作者简介:刘金荣(1971-),男,江苏南京人,六合区竹镇农业服务中心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
通讯作者:朱训永,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马鞍镇农业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