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唯考试化”倾向仍然非常严重,不少学校学生一进校门就做起高考试卷,平时作业、练习、试卷基本上是高考试题化,教师平时教什么,教多少,怎么教都由考试决定,仿佛只有按照高考考试的思路和方式进行教学,才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根本。这样教学的最终结果,必将导致语文教学的粗鄙低效,弱化语文学科的教育与应用功能。
“唯考试化”倾向追求的只是升学率,其本质是急功近利思想和实用主义,给语文教学造成的危害极大。
首先,背离语文学科的课程属性,削弱语文课程的功能。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强调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具体体现在语文作为交际工具的使用价值上,即通过读写听说手段的运用,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特点,具体体现在语文课程对人的培育价值上,即通过语文的学习,培育崇高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力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品质。
工具在于使用,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能力的形成重在训练,语文训练离不开语文知识的学习积累与文本的阅读感悟,更离不开语文的实践与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创设语文实践的机会,培养他们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创新的思维能力。而“唯考试化”倾向的教学,眼中没有文本,没有学生,也没有语文工具,有的只是考试,老师们常常不因具体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习对象进行教学,不依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语文学习的规律进行训练。学生没有真正的读写听说的语文实践,没有真实深切的语文应用体验,这样怎会获得真正的应用语文工具的能力?
语文教材涉及政治、思想、哲学、教育、军事、文艺等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以及自然界的各个领域,它既渗透人文精神,又蕴含科学素养,既聚合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又凝聚现代文化的精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语文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用优秀的语文成果对学生进行陶冶,让他们在学习中受到好的思想道德的教育,培养起健康高尚的情操。然而,“唯考试化”倾向的教学忽视了文本阅读的感悟内化作用,忽视了语文的教育感化功能,是对人文精神的背离,是对素质教育的背叛。
其次,淡化语文的美感,消融学生学习的兴趣。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当今新课改背景下的教材,无论是人教版、人民版、语文版,还是苏教版、粤教版、鲁教版,保留的传统经典作品或新选编入的文本,篇篇文质兼美,文文审美元素丰富。陶渊明对高洁秋菊的钟情,陆游对纯洁梅花的讴歌,郑板桥对中通外直竹子的咏叹,朱自清对宁静秋夜的偏爱,史铁生对古朴地坛的眷念,帕斯卡尔对思想的苇草的诠释,无不体现着高尚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学的过程也应该是让学生体验美的过程,而学生对美的体验,常常是要在老师的指导感染下,通过阅读、思考、涵泳来实现的。“唯考试化”倾向的教学“场”内,老师常常不是带领学生去挖掘美、领略美、鉴赏美,而是拼尽全力去猜测命题的趋向,怎样才能将本来要整体感知的课文分化为便于学生解答的试题,怎样才能把“参考”中的内容转化为学生记忆的材料,因而,他们的课文分析总是零打碎敲、抽筋剥皮式的,文本探究总是浮光掠影浮于表面,学生在浅层次的学习和空洞的探讨之后就只剩下掌握教师所谓的标准答案了。这种“唯考试化”的教学,将本来很优美的文本肢解得面目全非,毫无美感可言,语文教学本来应有的魅力丧失,学生学习语文没有美的享受,没有精神的愉悦,语文学习的兴趣也随之消融。“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一旦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失去了兴味,就不会全副精神地去投入,语文的学习更是如此。如今学生语文水平普遍不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普遍不强,与这种挫伤学生语文学习热情的“唯考试化”倾向的教学不无关系。
最后,影响教师业务素养的提高,造成教师教学技艺的下降。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除本学科的内容庞杂丰富之外,还涉及其他众多学科的知识。语文是万科之母、众学之基,文以载道,文以传知,语文教学承担着文明、精神的传承使命,肩负着知识、文化的传播责任。语文教学的任务要求语文教师当要博览群书,熟悉古今中外名著,成为语文学科的“专家”;也要杂采众学了解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知识,成为综合知识的“杂家”。“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教师读的书多,懂的东西多,积累的知识丰富,内功就厚实,讲起课来自然就能灵活联系,旁征博引,充满感染力。因此,对语文教师来说,修炼书卷气,提高业务素养应该是最紧要的任务。但是“唯考试化”倾向误导教师重语轻文,导致不少老师平时不看报,不读书,不去充实自己,而整天只是依照“高考”备课,抱着“教参”讲课,捧着“同步练习”辅导,按照分解式的评分标准批阅作文,即使读一些书,也多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长此以往,语文教师的业务素养怎能不江河日下?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作为信息符号的语言文字,也要诱导学生领悟语言文字所承载的理、情、趣。语文教师如何把握文本重难点,设计好教学流程,在课堂上如何引领学生发展思维,指点学生理解文字语句,激发学生情感志趣,达成教学目的,需要教师练就一套高超的教学技艺。任何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都有其独特的教学风格,于漪的“情感式教学”、钱梦龙的“导读法教学”、魏书生的“管理式教学”、洪镇涛的“语感式教学”,创造了语文教学的一个又一个辉煌。而“唯考试化”倾向引领教师平时把精力多投注到题目的编写、解题方法的研究上,本应该是充满情趣的活生生的语文课常常就变成空泛的概念术语讲析课、习题演练课、试题讲评课、答题技巧指导课。这样的课堂呆板、机械,无教学技艺可言,就更谈不上课堂艺术了。 固然,高中语文教学有提高学生语文应试能力的目的,但这不应该成为主要目的,更不应是唯一目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新课改是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目标来确立的。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否就是语文应试能力?“新课改”的文件中对“语文素养”的内涵并没有具体界定,不过《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阐述:“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显然,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素养”已不是单指传统意义上的语文知识或语文能力,更不是专指语文应试能力,而是指一个人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学识、语言应用能力、思维探究能力、情感态度、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当然,语文应试能力也应该是语文素养的一种体现,但绝不是语文素养的全部,它们两者之间应该是“本”与“末”的关系,语文素养是“本”,应试能力是“末”,“本”固“末”才茂。从这个意义说,语文素养高的,语文应试能力应该不会差,语文教学如果唯考试是瞻,就是抓住芝麻丢了西瓜,本末倒置。
语文学习是慢功夫,需经历一个日积月累的长期习练过程,语文素养的培育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要在长期的阅读实践和表达实践中逐步蕴蓄养成,高中语文教学当以这两个“实践”教学为培育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把手。
阅读实践就是阅读吸收,积累内化。“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阅读就是汲取知识,就是同文本进行思想的交流,就是陶冶精神,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以自己的阅读体会与审美感受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与作品发生共鸣,与作者发生共鸣,并让学生形成自己真切独特的感受,从而提升精神的境界。教师还应该以自己的阅读体验指导学生广泛地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科学的阅读计划和优质的阅读资源,并指导多种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能够阅读,喜欢阅读,广博阅读,在阅读中积累知识,积累感受,积累思想,从而逐渐养育并提升语文素养。
表达实践就是口语交际与书面陈述。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交流,我们阅读吸收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应用,是运用语言交流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课堂之中,教师要多建构学生交流、表达的平台,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锻炼表达能力;课堂之外,教师要多搞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培养起与人交流的能力。书面陈述主要体现在写作上。从心理学角度看,写作的过程是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过程,也是用书面语言影响并打动别人的过程;从写作学的角度看,写作是规则支配下的言语表达过程,也是在一定语言积累基础上的思维创新过程。无论从哪个角度说,写作对一个人思维和语言的训练作用都是巨大的,对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写作教学,重视对学生写作的指导与训练,让写作成为养育学生语文素养的训练场。
当然,高考语文试卷的命制,也应该注意偏重语文综合素质的检测,给高中语文教学以正确的导向,发挥“指挥棒”的正能量作用。
“唯考试化”倾向追求的只是升学率,其本质是急功近利思想和实用主义,给语文教学造成的危害极大。
首先,背离语文学科的课程属性,削弱语文课程的功能。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强调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具体体现在语文作为交际工具的使用价值上,即通过读写听说手段的运用,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特点,具体体现在语文课程对人的培育价值上,即通过语文的学习,培育崇高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力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品质。
工具在于使用,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能力的形成重在训练,语文训练离不开语文知识的学习积累与文本的阅读感悟,更离不开语文的实践与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创设语文实践的机会,培养他们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创新的思维能力。而“唯考试化”倾向的教学,眼中没有文本,没有学生,也没有语文工具,有的只是考试,老师们常常不因具体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习对象进行教学,不依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语文学习的规律进行训练。学生没有真正的读写听说的语文实践,没有真实深切的语文应用体验,这样怎会获得真正的应用语文工具的能力?
语文教材涉及政治、思想、哲学、教育、军事、文艺等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以及自然界的各个领域,它既渗透人文精神,又蕴含科学素养,既聚合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又凝聚现代文化的精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语文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用优秀的语文成果对学生进行陶冶,让他们在学习中受到好的思想道德的教育,培养起健康高尚的情操。然而,“唯考试化”倾向的教学忽视了文本阅读的感悟内化作用,忽视了语文的教育感化功能,是对人文精神的背离,是对素质教育的背叛。
其次,淡化语文的美感,消融学生学习的兴趣。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当今新课改背景下的教材,无论是人教版、人民版、语文版,还是苏教版、粤教版、鲁教版,保留的传统经典作品或新选编入的文本,篇篇文质兼美,文文审美元素丰富。陶渊明对高洁秋菊的钟情,陆游对纯洁梅花的讴歌,郑板桥对中通外直竹子的咏叹,朱自清对宁静秋夜的偏爱,史铁生对古朴地坛的眷念,帕斯卡尔对思想的苇草的诠释,无不体现着高尚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学的过程也应该是让学生体验美的过程,而学生对美的体验,常常是要在老师的指导感染下,通过阅读、思考、涵泳来实现的。“唯考试化”倾向的教学“场”内,老师常常不是带领学生去挖掘美、领略美、鉴赏美,而是拼尽全力去猜测命题的趋向,怎样才能将本来要整体感知的课文分化为便于学生解答的试题,怎样才能把“参考”中的内容转化为学生记忆的材料,因而,他们的课文分析总是零打碎敲、抽筋剥皮式的,文本探究总是浮光掠影浮于表面,学生在浅层次的学习和空洞的探讨之后就只剩下掌握教师所谓的标准答案了。这种“唯考试化”的教学,将本来很优美的文本肢解得面目全非,毫无美感可言,语文教学本来应有的魅力丧失,学生学习语文没有美的享受,没有精神的愉悦,语文学习的兴趣也随之消融。“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一旦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失去了兴味,就不会全副精神地去投入,语文的学习更是如此。如今学生语文水平普遍不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普遍不强,与这种挫伤学生语文学习热情的“唯考试化”倾向的教学不无关系。
最后,影响教师业务素养的提高,造成教师教学技艺的下降。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除本学科的内容庞杂丰富之外,还涉及其他众多学科的知识。语文是万科之母、众学之基,文以载道,文以传知,语文教学承担着文明、精神的传承使命,肩负着知识、文化的传播责任。语文教学的任务要求语文教师当要博览群书,熟悉古今中外名著,成为语文学科的“专家”;也要杂采众学了解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知识,成为综合知识的“杂家”。“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教师读的书多,懂的东西多,积累的知识丰富,内功就厚实,讲起课来自然就能灵活联系,旁征博引,充满感染力。因此,对语文教师来说,修炼书卷气,提高业务素养应该是最紧要的任务。但是“唯考试化”倾向误导教师重语轻文,导致不少老师平时不看报,不读书,不去充实自己,而整天只是依照“高考”备课,抱着“教参”讲课,捧着“同步练习”辅导,按照分解式的评分标准批阅作文,即使读一些书,也多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长此以往,语文教师的业务素养怎能不江河日下?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作为信息符号的语言文字,也要诱导学生领悟语言文字所承载的理、情、趣。语文教师如何把握文本重难点,设计好教学流程,在课堂上如何引领学生发展思维,指点学生理解文字语句,激发学生情感志趣,达成教学目的,需要教师练就一套高超的教学技艺。任何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都有其独特的教学风格,于漪的“情感式教学”、钱梦龙的“导读法教学”、魏书生的“管理式教学”、洪镇涛的“语感式教学”,创造了语文教学的一个又一个辉煌。而“唯考试化”倾向引领教师平时把精力多投注到题目的编写、解题方法的研究上,本应该是充满情趣的活生生的语文课常常就变成空泛的概念术语讲析课、习题演练课、试题讲评课、答题技巧指导课。这样的课堂呆板、机械,无教学技艺可言,就更谈不上课堂艺术了。 固然,高中语文教学有提高学生语文应试能力的目的,但这不应该成为主要目的,更不应是唯一目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新课改是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目标来确立的。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否就是语文应试能力?“新课改”的文件中对“语文素养”的内涵并没有具体界定,不过《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阐述:“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显然,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素养”已不是单指传统意义上的语文知识或语文能力,更不是专指语文应试能力,而是指一个人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学识、语言应用能力、思维探究能力、情感态度、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当然,语文应试能力也应该是语文素养的一种体现,但绝不是语文素养的全部,它们两者之间应该是“本”与“末”的关系,语文素养是“本”,应试能力是“末”,“本”固“末”才茂。从这个意义说,语文素养高的,语文应试能力应该不会差,语文教学如果唯考试是瞻,就是抓住芝麻丢了西瓜,本末倒置。
语文学习是慢功夫,需经历一个日积月累的长期习练过程,语文素养的培育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要在长期的阅读实践和表达实践中逐步蕴蓄养成,高中语文教学当以这两个“实践”教学为培育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把手。
阅读实践就是阅读吸收,积累内化。“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阅读就是汲取知识,就是同文本进行思想的交流,就是陶冶精神,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以自己的阅读体会与审美感受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与作品发生共鸣,与作者发生共鸣,并让学生形成自己真切独特的感受,从而提升精神的境界。教师还应该以自己的阅读体验指导学生广泛地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科学的阅读计划和优质的阅读资源,并指导多种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能够阅读,喜欢阅读,广博阅读,在阅读中积累知识,积累感受,积累思想,从而逐渐养育并提升语文素养。
表达实践就是口语交际与书面陈述。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交流,我们阅读吸收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应用,是运用语言交流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课堂之中,教师要多建构学生交流、表达的平台,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锻炼表达能力;课堂之外,教师要多搞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培养起与人交流的能力。书面陈述主要体现在写作上。从心理学角度看,写作的过程是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过程,也是用书面语言影响并打动别人的过程;从写作学的角度看,写作是规则支配下的言语表达过程,也是在一定语言积累基础上的思维创新过程。无论从哪个角度说,写作对一个人思维和语言的训练作用都是巨大的,对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写作教学,重视对学生写作的指导与训练,让写作成为养育学生语文素养的训练场。
当然,高考语文试卷的命制,也应该注意偏重语文综合素质的检测,给高中语文教学以正确的导向,发挥“指挥棒”的正能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