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立足中学地理教学实际,尝试构建中学地理自主学习课堂,证明适当的自主学习策略应用是当前课改的可行之路。
关键词:素质教育;新课标;自主学习;学习策略
新课标、新教材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动力,而能够体现新要求、落实新精神、反映新理念的途径,便是学校课堂教学的改革。在新课标指引下,开展自主学习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本文立足中学地理教学实际,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以中图版“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为例,尝试构建中学地理自主学习课堂,并围绕自主学习课堂的实施策略、注意问题作相关的研究与探索。
一、以激发地理学习兴趣起点
高尚且健康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兴趣培养是极重要的环节,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学习思维要主动积极地展开,需要从学生内部激发旺盛的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产生好奇心,促使他们带着问题去寻求答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掌握两条原则。
首先,从宏观角度去激励,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兴趣。学生刚接触地理,对这门学科不熟悉,为使他们喜爱地理并全面投入学习,应从其既熟悉又难以回答的一些地理现象导入新课,如本节课“给出天气形势图,你能进行济南的天气预报?”等,让学生产生兴奋、感到好奇,进而树立学好地理的信心和决心。
其次,从微观角度设计,让学生处处感兴趣。身边的相关话题是引入新课的重要教学手段,本节课“天气预报是否准确?老天爷的脾气能否摸得准?”联系本地的天气特点以及乡土地理知识,尽力设计良好氛围,时时激发学生对地理的情感和对周围有关现象的兴趣,引发积极的思索和产生探求未知的欲望。
其实,并非整个地理教学过程都能让学生情绪高涨、始终保持好奇心,如自然地理的教学中,自然带的分布以及地理专业用语等都有可能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因为记不住而导致情绪低落,为防止出现这种现象,可设法改变教学手段,如本课就大量使用了多媒体动画模拟或穿插一些趣味游戏与智力竞赛,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二、以问题引领探究活动为中心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是教师激活学生思维的一种手段,使其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笔者上本节课时,采用开放的探究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产生疑问,教师趁机启发他们深入研究,鼓励他们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构建一种主动发现、独立思考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
如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锋面,可这样概括提问:“描述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并尝试分析原因”;冷暖锋这样处理:“自主总结冷暖锋特点及其天气”。与一般的探究方式相比,开放的探究学习方式的特点一是开放灵活,为学生提供一个动画演示的生动场景,大胆推理、互动探究,而不是教师步步引导,学生亦步亦趋,看似学生自主探究,其实都是在教师的控制之下,实际限制了学生思维发展。二是教师辅助,不是教师完全不管,让学生自主或是课下探究,而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的场景或搭建一个探究平台。
探究学习中,应鼓励学生结合动画演示场景,大胆推理、互动交流、不断发现、积极表达。这样的设置基于建构主义教学和学习理论,一是有利于培养内在动机。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有所得、而且有所发现,获得自我鉴赏的内部动力,自觉学习。二是有利于发展多元智能。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逻辑智能、语言智能、肢体运作智能、人际智能等多种智能都得到开发。三是有利于记忆的保持。经过自己的发现而组织到认知结构中去的材料,自然是最易检索、最易记忆的。
三、以促使学生参评教与学为重点
新课标提出新增“学科活动体验”,强调在活动中学习的重要性。20世纪末,国际上一些有远见的科学家本着对未来的责任感,根据他们自身的科学实践经验,联合教育界共同倡导推动了“基于动手探究的科学教育”项目(Hand-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即“做中学”[2]。杜威也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它使得学校里获得的知识与生活中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
如本节课学习“气旋与反气旋”时,重点内容是通过画“气旋与反气旋风向”即通过自我动手画风向总结出来的。再如,完成自主探究的练习也是以学生讲解为主,每做完一道练习,启发学生讲出该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上完课后还可以开展评比、讨论、改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利于提高能力,促进自主学习的开展。
在评价过程中如果能够做到重实践、重创新,考核方法灵活多样,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将极大地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如本节课让“学生做济南市的天气预报”实践活动,就大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再如,分析“天气实例资料包”活动中,每两人一组分析一个天气实例及其对应的天气系统,并课后完成相关题目。“资料包”中包含8个最近发生的典型或著名天气现象,涵盖了该天气过程的气温、气压、天气变化、天气形势图及带来的影响等多方面信息,可唤醒学生对该天气过程的记忆碎片,并从气温、气压、天气变化等多方面数据来认识该事件,利用已有的对著名天气事件信息的储备,给知识构建提供现实平台, 达到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本文是笔者结合自身地理教学经验,并以中图版“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一课为例,在新课标、新教材的指引下,对中学地理自主学习改革进行的实践探索,通过理论学习和行动研究的指引,对自主学习教学观念和策略做了一定探索。 但是,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策略的使用需要灵活处理,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J].新教育.1919,(2):2.
[2] 韦钰.十年“做中学”为了说明什么——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改革之路[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关键词:素质教育;新课标;自主学习;学习策略
新课标、新教材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动力,而能够体现新要求、落实新精神、反映新理念的途径,便是学校课堂教学的改革。在新课标指引下,开展自主学习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本文立足中学地理教学实际,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以中图版“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为例,尝试构建中学地理自主学习课堂,并围绕自主学习课堂的实施策略、注意问题作相关的研究与探索。
一、以激发地理学习兴趣起点
高尚且健康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兴趣培养是极重要的环节,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学习思维要主动积极地展开,需要从学生内部激发旺盛的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产生好奇心,促使他们带着问题去寻求答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掌握两条原则。
首先,从宏观角度去激励,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兴趣。学生刚接触地理,对这门学科不熟悉,为使他们喜爱地理并全面投入学习,应从其既熟悉又难以回答的一些地理现象导入新课,如本节课“给出天气形势图,你能进行济南的天气预报?”等,让学生产生兴奋、感到好奇,进而树立学好地理的信心和决心。
其次,从微观角度设计,让学生处处感兴趣。身边的相关话题是引入新课的重要教学手段,本节课“天气预报是否准确?老天爷的脾气能否摸得准?”联系本地的天气特点以及乡土地理知识,尽力设计良好氛围,时时激发学生对地理的情感和对周围有关现象的兴趣,引发积极的思索和产生探求未知的欲望。
其实,并非整个地理教学过程都能让学生情绪高涨、始终保持好奇心,如自然地理的教学中,自然带的分布以及地理专业用语等都有可能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因为记不住而导致情绪低落,为防止出现这种现象,可设法改变教学手段,如本课就大量使用了多媒体动画模拟或穿插一些趣味游戏与智力竞赛,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二、以问题引领探究活动为中心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是教师激活学生思维的一种手段,使其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笔者上本节课时,采用开放的探究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产生疑问,教师趁机启发他们深入研究,鼓励他们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构建一种主动发现、独立思考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
如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锋面,可这样概括提问:“描述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并尝试分析原因”;冷暖锋这样处理:“自主总结冷暖锋特点及其天气”。与一般的探究方式相比,开放的探究学习方式的特点一是开放灵活,为学生提供一个动画演示的生动场景,大胆推理、互动探究,而不是教师步步引导,学生亦步亦趋,看似学生自主探究,其实都是在教师的控制之下,实际限制了学生思维发展。二是教师辅助,不是教师完全不管,让学生自主或是课下探究,而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的场景或搭建一个探究平台。
探究学习中,应鼓励学生结合动画演示场景,大胆推理、互动交流、不断发现、积极表达。这样的设置基于建构主义教学和学习理论,一是有利于培养内在动机。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有所得、而且有所发现,获得自我鉴赏的内部动力,自觉学习。二是有利于发展多元智能。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逻辑智能、语言智能、肢体运作智能、人际智能等多种智能都得到开发。三是有利于记忆的保持。经过自己的发现而组织到认知结构中去的材料,自然是最易检索、最易记忆的。
三、以促使学生参评教与学为重点
新课标提出新增“学科活动体验”,强调在活动中学习的重要性。20世纪末,国际上一些有远见的科学家本着对未来的责任感,根据他们自身的科学实践经验,联合教育界共同倡导推动了“基于动手探究的科学教育”项目(Hand-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即“做中学”[2]。杜威也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它使得学校里获得的知识与生活中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
如本节课学习“气旋与反气旋”时,重点内容是通过画“气旋与反气旋风向”即通过自我动手画风向总结出来的。再如,完成自主探究的练习也是以学生讲解为主,每做完一道练习,启发学生讲出该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上完课后还可以开展评比、讨论、改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利于提高能力,促进自主学习的开展。
在评价过程中如果能够做到重实践、重创新,考核方法灵活多样,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将极大地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如本节课让“学生做济南市的天气预报”实践活动,就大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再如,分析“天气实例资料包”活动中,每两人一组分析一个天气实例及其对应的天气系统,并课后完成相关题目。“资料包”中包含8个最近发生的典型或著名天气现象,涵盖了该天气过程的气温、气压、天气变化、天气形势图及带来的影响等多方面信息,可唤醒学生对该天气过程的记忆碎片,并从气温、气压、天气变化等多方面数据来认识该事件,利用已有的对著名天气事件信息的储备,给知识构建提供现实平台, 达到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本文是笔者结合自身地理教学经验,并以中图版“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一课为例,在新课标、新教材的指引下,对中学地理自主学习改革进行的实践探索,通过理论学习和行动研究的指引,对自主学习教学观念和策略做了一定探索。 但是,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策略的使用需要灵活处理,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J].新教育.1919,(2):2.
[2] 韦钰.十年“做中学”为了说明什么——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改革之路[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