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教学是唤起、维持、促进学生进步发展的行为。追求有效,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更是学校课堂管理的中心所在。前不久,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十几位参与“追寻理想课堂”课题研究的老师坐到了一起,围绕“有效教学”展开思想交流。
严伯春:去年底在扬州参加2006年教海探航颁奖活动,听了省教科院杨九俊副院长“有效教学”的报告,思想触动很大。在网上搜索一下。发现许多学校对此都作出了积极回应。新课程实施6个年头了,叶澜教授“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曾经召唤着我们关注学生学习体验,注重知识的生长过程。让“知识”动起来,让学习动起来。现在有效教学如此深入人心,是什么切合了人们的心意?
江苏云:我想现在提有效教学,恐怕是对光活跃而没有生命力课堂的一种批评。怎么这么说呢?比如,在我听的许多英语公开课上,教师为了让课堂活起来,总是设计不少的游戏环节。当然,适当的游戏是必要的,但教学以游戏进行,巩固也以游戏进行就不妥了。有一节课由于不当游戏造成的课堂混乱至今想来我仍心寒:学了人的“五官”单词后,教师让学生把分散的五官图拼成一张脸。由于图的比例不同,拼出的脸严重变形,可以想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嬉笑不断,最后课堂也失去了控制。你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兴奋点在哪儿?在那张变异的脸上。哪还会关注这节英语课应当掌握的拼读拼说与拼写呢?我的意思:这样的课堂,活是活了,但远离了知识的学习理解,课堂还谈什么生命力?如果说有生命力的话,也是生命力的挥霍而已。
薛亚莉:对此,我也深有体会。目前有些低年级语文课看似热闹。教师使出浑身解数,一会儿多媒体,一会儿小组讨论。一会儿表演。一会儿画图。学生真正用于读书、识字的时间被挤占了,结果是识字教学匆匆忙忙。课上来不及写字。我想低年级语文老师走进课堂有两件事最为重要,一是培养读书能力,让学生对读书产生兴趣,二是培养识字写字的能力,让学生对写好字有追求。这两件事做好了,功德无量。
孙芳:读薛瑞萍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给我不少启发。比如用儿歌来调节课堂气氛,放小夜曲来营造写字的环境。她的一句话给我印象特深:定能生慧,静纳百川!
李静:虽然我的名字里有个“静”字,但对静能生慧。我倒不完全认同。我觉得语文课堂“静”也好,“动”也罢,其实是个“度”的把握的问题,只要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的、有助于学生发展的,都很好。如果静能生慧,那么动可激情,那种“小脸发红,小眼发亮,小手直举,小口常开”的状态,不也是主动学习的体现吗?一堂课,如果“静”中存“动”,“动”不忘“静”的话,也许才是跌宕有致的高效课堂。对于小学课堂更该如此。
严伯春:给大家读一段文字。《人民教育》赖配根编辑在《2006:新课程行进的坐标在哪里》开头部分这样写道:当新课程已行进到第6个年头的时候,有些人却常常抑制不住“简单回归”的冲动。比如。有的人认为。现在的新课程语文课过于强调人文性和文学素养的教育。工具性教育太薄弱了。应该纠正过来。又有的人说,现在的课堂“声光电”泛滥。已经伤害到学科教育的本质,因而主张取消多媒体,还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和一张嘴好。这不是一般的反思。它的背后,涌动着强大的“简单回归”潮流:见到一些语文公开课有些浮躁、热闹,就呼唤忠实地退到改革前的原点;看到一些数学公开课少了“数学味”,就提出要调整改革的整个方向。理性的反思是任何改革都需要的。我们要防止以新课程的名义把一些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条化。绝对化,但同时我们也不能以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去一概否定、简单回归。
万金华:我们要抑制“简单回归”的冲动,但也要克制那不切实际的所谓“高峰体验”的盲动。听课中,我发现有教师带领学生把课文读了又读、说了又说、拓展又拓展,但一节课下来,课后的习题竟没有涉及。问学生明白吗?不少同学摇头。你能说这样的课堂有效吗?取法乎上得乎中,这道理是对的,但保底的要求我们必须明确,必须切切实实地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学有所得。
蔡怡:从我观察的数学课来看,公开课与家常课教学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实事求是地讲,有时候我也有这样的心理行为:公开教学是上给人看的。“花头”一定是要考虑的,教学设计时,往往不是从内容出发。而是理念先行,新课程倡导什么理念,我的课堂必须要在教学行为上体现出来。于是“自主、合作、探究”,于是“讨论、操作、发现”。而关起门来的家常课则是另一番景象,为了使学的知识尽快地转变为解题技能,将新授时间尽量地压缩,省下时间干什么?拓展练习,为考试服务。我认为这两种倾向都是与“有效教学”背道而驰的:第一种过分关注教学形式,老师反而无暇顾及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二种则过于关注技能的形成。而无视学生的学习情感。
马桂金:听了蔡老师的实话实说。我也想说几句。我们批评公开课“花哨”,希望公开课能有家常课的实在。但扪心自问,我们的家常课是不是更需要高峰体验与儿童趣味?所以,有效教学与新课程并不对立。他们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其核心均是为了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这种进步与发展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也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就是三维目标的协同发展。那种公开教学的热情假姿态、家常课上的冷漠真面容,一方面是由于环境压力,但也有自己的操守失范。从蔡老师的举例我们还可以分辨有效教学评价的三个维度:投入时间、产出效果、过程体验。有两点必须强调,教学产出有些是显性的,比如识了几个字;也有隐性的,如识字的方法。我们应当认识到隐性知识的长效影响。另一点,引导学生对学科的热爱。让学生学得轻松快乐应当是有效教学重要的评价标准,那种为了现时的所谓成绩枯燥训练,磨灭了学生的灵气、损害了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是教学最大的失败。
严伯春:立足学生的“全人”发展。为了课堂有效我们该做什么准备呢?
滕艳:我想引用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关于怎样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的三句话:一是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二是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要从普通读者欣赏性的阅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文本,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第一步,教师要作为一般读者去赏读课文,投入其中,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第二步。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在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是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第三步,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总之,教师对教材钻研深刻。有独到的见解,并对自己要讲的一切都烂熟于心,“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他在课堂上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指点有方、循循善诱,从而使课堂教学散发出磁性和魅力。这样的课学生学得主动,学有所获,学有发展。
郑彤:准备的内容有隐性的、也有显性的。隐性的 如教师本身的有关学科知识方面的素养、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关学科的教学方法等,这些东西应该已经融入教师的身心,成为他的基本素养了。这些方面的准备。需要长期地、持之以恒地、日积月累地进行,终有一天,量变引起质变,到那时,有的课教师真的只带一支粉笔也能游刃有余。显性的,如提前了解学生,写好小黑板,制作必要的教具、学具等。隐性的内容与显性的内容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支撑的。我认为显性的准备要做得充分些,否则有效教学将是一句空话!
孙安峥:确实,有效的教学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的能力:你能否准确深入地理解文本,解读文本,能否在你的课堂上做到有效地讲授、有效地提问、有效地倾听、有效地管理……我们经常会把大师的精彩教案搬到自己的课堂上,在感叹设计精妙的同时。在觉得课堂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在疑惑:怎么就达不到大师的效果呢?其实,不必惊讶,教学的差异源于种种能力的差异。当然,提高教学能力仅仅靠多读几本理论书、文学书是远远不够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众多低效、乃至无效的课堂上,不乏思想的巨人,惟有将思维的火花化为实践的智慧才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力行的。
严伯春:谈谈自己的课堂吧。我的教学有效吗?如何做才能让教学更有效?
林莉:我现在所任教的三(3)班,是我从一年级带上来的。班风、学风都较好。但从上学期开始,我发现许多学生上课提不起精神,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课上反复讲授的知识点,课后仍不能掌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高耗低效”的现象?我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我和学生之间太熟悉了,所以我的言行举止学生不觉得新鲜。虽然每节课我也精心地设计教案,但大体的思路和课堂的板块结构是类似的,学生知道我下个环节大致要讲什么、怎样讲,自然也就没有学习的兴趣,注意力很难持久地集中。《周易》云:变则通,通则久。我觉得我的课堂除了“唱响主旋律”外,还得有些变奏。①教师语言的变奏。从低年级循循善诱式的语言中走出来,适当加快语速,时而舒缓,时而激昂,一定要注意抑扬顿挫。你会发现当你一反常态、声音很低或者说得很快的时候,学生往往注意力特别集中。②教学设计的变奏。不能每一课都按部就班地、一段一段地讲授。有时可以跳着讲,有时可以几段一起讲,一些简单的甚至可以不讲。如教学《孙中山破陋习》时,我同时出示第一和第八两个自然段,通过强烈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缠足陋习给中国妇女带来的巨大伤害。然后再去学习2-7段,这样的调整不仅奠定了学习的情感基础,也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学习起来动力十足。③学生活动的变奏。课堂上要让学生“动”起来,而且要是变速运动。如教学《微笑着承受一切》时,学生就有很多不同速度的活动:开火车读词语、抽读课文、自己动手画表现桑兰坚强的句子、4人学习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时静静地倾听发言……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或独立思考,或互相启发,或认真聆听,体验着活动的乐趣。
沈云萍:我们六年级今年开学以来,学生上课时举手发言的越来越少了,课堂上常常冷冷清清,学生启而不发,大家都很着急。集体备课时针对这一课堂低效现象进行了反思,大家一致认为,除了学生年龄的增长因素外,主要原因还在于教师——总想一口喂成个大胖子,贪多嚼不烂。课前,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说还是很明确的,可到了课堂上实施时,却总在不知不觉中偏离了原先的轨道,因为总有些不放心,这要拓展。那也要强化。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的思维跳跃,一不小心,就跟不上了,眼看下课时间要到了,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还没有完成,只能匆匆忙忙结束。课后盘点一节课,总觉得讲是讲得不少,可学生真正掌握的东西微乎其微。周而复始,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忙于追赶老师匆匆的脚步,很快就没了兴趣,上课不举手也就不奇怪了。要改变这一现状,我想关键是在课堂上教师要目标专一,踏踏实实地引导学生把书读好、读透,围绕主题展开教学,一节课集中火力解决一两个问题。只有真正做到这点。课堂才有效率。
严伯春:今天我们聚在一起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交流,我相信对于每个在场者都是一次难忘的生命经历。通过交流,我们基本澄清了几个模糊认识,但许多问题怕是很难现时给予准确回答的。要说今天的对话效果,我想下列词语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新课程、有效教学,高峰体验、儿童趣味、教师魅力,公开课、家常课,时间投入、效果产生、过程体验,主旋律、变奏曲……关注它们,我们的脚步就在向理想课堂逼近。
严伯春:去年底在扬州参加2006年教海探航颁奖活动,听了省教科院杨九俊副院长“有效教学”的报告,思想触动很大。在网上搜索一下。发现许多学校对此都作出了积极回应。新课程实施6个年头了,叶澜教授“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曾经召唤着我们关注学生学习体验,注重知识的生长过程。让“知识”动起来,让学习动起来。现在有效教学如此深入人心,是什么切合了人们的心意?
江苏云:我想现在提有效教学,恐怕是对光活跃而没有生命力课堂的一种批评。怎么这么说呢?比如,在我听的许多英语公开课上,教师为了让课堂活起来,总是设计不少的游戏环节。当然,适当的游戏是必要的,但教学以游戏进行,巩固也以游戏进行就不妥了。有一节课由于不当游戏造成的课堂混乱至今想来我仍心寒:学了人的“五官”单词后,教师让学生把分散的五官图拼成一张脸。由于图的比例不同,拼出的脸严重变形,可以想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嬉笑不断,最后课堂也失去了控制。你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兴奋点在哪儿?在那张变异的脸上。哪还会关注这节英语课应当掌握的拼读拼说与拼写呢?我的意思:这样的课堂,活是活了,但远离了知识的学习理解,课堂还谈什么生命力?如果说有生命力的话,也是生命力的挥霍而已。
薛亚莉:对此,我也深有体会。目前有些低年级语文课看似热闹。教师使出浑身解数,一会儿多媒体,一会儿小组讨论。一会儿表演。一会儿画图。学生真正用于读书、识字的时间被挤占了,结果是识字教学匆匆忙忙。课上来不及写字。我想低年级语文老师走进课堂有两件事最为重要,一是培养读书能力,让学生对读书产生兴趣,二是培养识字写字的能力,让学生对写好字有追求。这两件事做好了,功德无量。
孙芳:读薛瑞萍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给我不少启发。比如用儿歌来调节课堂气氛,放小夜曲来营造写字的环境。她的一句话给我印象特深:定能生慧,静纳百川!
李静:虽然我的名字里有个“静”字,但对静能生慧。我倒不完全认同。我觉得语文课堂“静”也好,“动”也罢,其实是个“度”的把握的问题,只要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的、有助于学生发展的,都很好。如果静能生慧,那么动可激情,那种“小脸发红,小眼发亮,小手直举,小口常开”的状态,不也是主动学习的体现吗?一堂课,如果“静”中存“动”,“动”不忘“静”的话,也许才是跌宕有致的高效课堂。对于小学课堂更该如此。
严伯春:给大家读一段文字。《人民教育》赖配根编辑在《2006:新课程行进的坐标在哪里》开头部分这样写道:当新课程已行进到第6个年头的时候,有些人却常常抑制不住“简单回归”的冲动。比如。有的人认为。现在的新课程语文课过于强调人文性和文学素养的教育。工具性教育太薄弱了。应该纠正过来。又有的人说,现在的课堂“声光电”泛滥。已经伤害到学科教育的本质,因而主张取消多媒体,还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和一张嘴好。这不是一般的反思。它的背后,涌动着强大的“简单回归”潮流:见到一些语文公开课有些浮躁、热闹,就呼唤忠实地退到改革前的原点;看到一些数学公开课少了“数学味”,就提出要调整改革的整个方向。理性的反思是任何改革都需要的。我们要防止以新课程的名义把一些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条化。绝对化,但同时我们也不能以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去一概否定、简单回归。
万金华:我们要抑制“简单回归”的冲动,但也要克制那不切实际的所谓“高峰体验”的盲动。听课中,我发现有教师带领学生把课文读了又读、说了又说、拓展又拓展,但一节课下来,课后的习题竟没有涉及。问学生明白吗?不少同学摇头。你能说这样的课堂有效吗?取法乎上得乎中,这道理是对的,但保底的要求我们必须明确,必须切切实实地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学有所得。
蔡怡:从我观察的数学课来看,公开课与家常课教学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实事求是地讲,有时候我也有这样的心理行为:公开教学是上给人看的。“花头”一定是要考虑的,教学设计时,往往不是从内容出发。而是理念先行,新课程倡导什么理念,我的课堂必须要在教学行为上体现出来。于是“自主、合作、探究”,于是“讨论、操作、发现”。而关起门来的家常课则是另一番景象,为了使学的知识尽快地转变为解题技能,将新授时间尽量地压缩,省下时间干什么?拓展练习,为考试服务。我认为这两种倾向都是与“有效教学”背道而驰的:第一种过分关注教学形式,老师反而无暇顾及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二种则过于关注技能的形成。而无视学生的学习情感。
马桂金:听了蔡老师的实话实说。我也想说几句。我们批评公开课“花哨”,希望公开课能有家常课的实在。但扪心自问,我们的家常课是不是更需要高峰体验与儿童趣味?所以,有效教学与新课程并不对立。他们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其核心均是为了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这种进步与发展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也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就是三维目标的协同发展。那种公开教学的热情假姿态、家常课上的冷漠真面容,一方面是由于环境压力,但也有自己的操守失范。从蔡老师的举例我们还可以分辨有效教学评价的三个维度:投入时间、产出效果、过程体验。有两点必须强调,教学产出有些是显性的,比如识了几个字;也有隐性的,如识字的方法。我们应当认识到隐性知识的长效影响。另一点,引导学生对学科的热爱。让学生学得轻松快乐应当是有效教学重要的评价标准,那种为了现时的所谓成绩枯燥训练,磨灭了学生的灵气、损害了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是教学最大的失败。
严伯春:立足学生的“全人”发展。为了课堂有效我们该做什么准备呢?
滕艳:我想引用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关于怎样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的三句话:一是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二是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要从普通读者欣赏性的阅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文本,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第一步,教师要作为一般读者去赏读课文,投入其中,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第二步。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在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是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第三步,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总之,教师对教材钻研深刻。有独到的见解,并对自己要讲的一切都烂熟于心,“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他在课堂上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指点有方、循循善诱,从而使课堂教学散发出磁性和魅力。这样的课学生学得主动,学有所获,学有发展。
郑彤:准备的内容有隐性的、也有显性的。隐性的 如教师本身的有关学科知识方面的素养、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关学科的教学方法等,这些东西应该已经融入教师的身心,成为他的基本素养了。这些方面的准备。需要长期地、持之以恒地、日积月累地进行,终有一天,量变引起质变,到那时,有的课教师真的只带一支粉笔也能游刃有余。显性的,如提前了解学生,写好小黑板,制作必要的教具、学具等。隐性的内容与显性的内容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支撑的。我认为显性的准备要做得充分些,否则有效教学将是一句空话!
孙安峥:确实,有效的教学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的能力:你能否准确深入地理解文本,解读文本,能否在你的课堂上做到有效地讲授、有效地提问、有效地倾听、有效地管理……我们经常会把大师的精彩教案搬到自己的课堂上,在感叹设计精妙的同时。在觉得课堂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在疑惑:怎么就达不到大师的效果呢?其实,不必惊讶,教学的差异源于种种能力的差异。当然,提高教学能力仅仅靠多读几本理论书、文学书是远远不够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众多低效、乃至无效的课堂上,不乏思想的巨人,惟有将思维的火花化为实践的智慧才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力行的。
严伯春:谈谈自己的课堂吧。我的教学有效吗?如何做才能让教学更有效?
林莉:我现在所任教的三(3)班,是我从一年级带上来的。班风、学风都较好。但从上学期开始,我发现许多学生上课提不起精神,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课上反复讲授的知识点,课后仍不能掌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高耗低效”的现象?我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我和学生之间太熟悉了,所以我的言行举止学生不觉得新鲜。虽然每节课我也精心地设计教案,但大体的思路和课堂的板块结构是类似的,学生知道我下个环节大致要讲什么、怎样讲,自然也就没有学习的兴趣,注意力很难持久地集中。《周易》云:变则通,通则久。我觉得我的课堂除了“唱响主旋律”外,还得有些变奏。①教师语言的变奏。从低年级循循善诱式的语言中走出来,适当加快语速,时而舒缓,时而激昂,一定要注意抑扬顿挫。你会发现当你一反常态、声音很低或者说得很快的时候,学生往往注意力特别集中。②教学设计的变奏。不能每一课都按部就班地、一段一段地讲授。有时可以跳着讲,有时可以几段一起讲,一些简单的甚至可以不讲。如教学《孙中山破陋习》时,我同时出示第一和第八两个自然段,通过强烈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缠足陋习给中国妇女带来的巨大伤害。然后再去学习2-7段,这样的调整不仅奠定了学习的情感基础,也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学习起来动力十足。③学生活动的变奏。课堂上要让学生“动”起来,而且要是变速运动。如教学《微笑着承受一切》时,学生就有很多不同速度的活动:开火车读词语、抽读课文、自己动手画表现桑兰坚强的句子、4人学习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时静静地倾听发言……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或独立思考,或互相启发,或认真聆听,体验着活动的乐趣。
沈云萍:我们六年级今年开学以来,学生上课时举手发言的越来越少了,课堂上常常冷冷清清,学生启而不发,大家都很着急。集体备课时针对这一课堂低效现象进行了反思,大家一致认为,除了学生年龄的增长因素外,主要原因还在于教师——总想一口喂成个大胖子,贪多嚼不烂。课前,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说还是很明确的,可到了课堂上实施时,却总在不知不觉中偏离了原先的轨道,因为总有些不放心,这要拓展。那也要强化。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的思维跳跃,一不小心,就跟不上了,眼看下课时间要到了,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还没有完成,只能匆匆忙忙结束。课后盘点一节课,总觉得讲是讲得不少,可学生真正掌握的东西微乎其微。周而复始,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忙于追赶老师匆匆的脚步,很快就没了兴趣,上课不举手也就不奇怪了。要改变这一现状,我想关键是在课堂上教师要目标专一,踏踏实实地引导学生把书读好、读透,围绕主题展开教学,一节课集中火力解决一两个问题。只有真正做到这点。课堂才有效率。
严伯春:今天我们聚在一起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交流,我相信对于每个在场者都是一次难忘的生命经历。通过交流,我们基本澄清了几个模糊认识,但许多问题怕是很难现时给予准确回答的。要说今天的对话效果,我想下列词语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新课程、有效教学,高峰体验、儿童趣味、教师魅力,公开课、家常课,时间投入、效果产生、过程体验,主旋律、变奏曲……关注它们,我们的脚步就在向理想课堂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