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一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来本地讲学,讲学结束后的互动环节,特级教师向与会的老师提问: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结果,诺大的会场鸦雀无声,没有一位教师站起来回答问题,活动一时陷入冷场。而教师的沉默,恰恰也成为这位特级教师所要阐述问题的理据,即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严重缺失的问题。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对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可能不知道,即使不能完全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至少能够说出自己的观点,提出基于自己实践探索基础上的自我认知。
也许,对于这些教师而言,他们对于特级教师所提的问题,心里是有底的,他们甚至有着一套成熟的理论,只不过,当着专家以及同行的面,不想勇敢地站起来阐述自己的思想。或许他们对自己过于的不自信,因为,从小学到中学,以至到大学,他们习惯于听从教师的讲授,即使走上讲台,他们也惯常于自己去讲,学生去听。因而,坐在台下,他们本能地将自己定位于“学生”,从而以沉默应对一切。
不是吗?反观我们的课堂,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特别是小学高年级以后,课堂上很少听到学生发言。教师的一个问题,常常引来沉默与冷场。即使有学生回答,也是干巴巴的几句结论性的答案,教师也常常以对与错简单地予以评价。
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而语言实践活动更应当是语文课程形态的表现形式,学生在语言实践过程中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达成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如若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得不到充足的语文表达机会,得不到丰富的语言实践锻炼,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
教师的责任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在于以自身的行为对学生施加无形的影响。教师的语文素养与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天然的联系,随便走进一个班级,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板书优美的教师,学生的整体书写水平都很高;朗读能力强的教师所带的学生,也能够很好的朗读;写作能力强的教师,也会影响带动一部分学生。如此,要让学生敢于表达、善于表达、喜欢表达,教师首先应当做到这一切。反之,一位不善于表达、不肯表达、不愿表达、不会表达的教师,又如何教会学生基本的表达能力与意识呢?
语文课堂中的表达形式是多样的:一是基于课程内容的规范性表达。立足文本,模仿教材的表达形式,促成学生语言运用,将课本的内容,内化吸收,结合学生实际,生成自己的语言认知。一是基于师生主体交流的常态化表达。师生对教学中某一问题的深入讨论,正是这一表达形式。而这样的常态化表达,实质上也是学生语言实践的重要机会。作为课堂教学主导者的教师,要善于将师生交流向深度以及广度上延伸,要善于在课堂对话中形成句群链,引导学生表达的完整性与丰富性,从而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培养学生深度表达的能力。
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文素养,应当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职责所在,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基本素养,语文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这些素质。以语言表达为途径与手段实施课堂教学的语文教师,更应当具有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表达兴趣、表达意识、表达习惯以及表达能力,如此,才能让自己的课堂对话充满活力,才能以自己的表达欲望引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以自己的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这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潜心修炼,努力实践,认真学习。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对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可能不知道,即使不能完全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至少能够说出自己的观点,提出基于自己实践探索基础上的自我认知。
也许,对于这些教师而言,他们对于特级教师所提的问题,心里是有底的,他们甚至有着一套成熟的理论,只不过,当着专家以及同行的面,不想勇敢地站起来阐述自己的思想。或许他们对自己过于的不自信,因为,从小学到中学,以至到大学,他们习惯于听从教师的讲授,即使走上讲台,他们也惯常于自己去讲,学生去听。因而,坐在台下,他们本能地将自己定位于“学生”,从而以沉默应对一切。
不是吗?反观我们的课堂,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特别是小学高年级以后,课堂上很少听到学生发言。教师的一个问题,常常引来沉默与冷场。即使有学生回答,也是干巴巴的几句结论性的答案,教师也常常以对与错简单地予以评价。
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而语言实践活动更应当是语文课程形态的表现形式,学生在语言实践过程中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达成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如若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得不到充足的语文表达机会,得不到丰富的语言实践锻炼,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
教师的责任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在于以自身的行为对学生施加无形的影响。教师的语文素养与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天然的联系,随便走进一个班级,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板书优美的教师,学生的整体书写水平都很高;朗读能力强的教师所带的学生,也能够很好的朗读;写作能力强的教师,也会影响带动一部分学生。如此,要让学生敢于表达、善于表达、喜欢表达,教师首先应当做到这一切。反之,一位不善于表达、不肯表达、不愿表达、不会表达的教师,又如何教会学生基本的表达能力与意识呢?
语文课堂中的表达形式是多样的:一是基于课程内容的规范性表达。立足文本,模仿教材的表达形式,促成学生语言运用,将课本的内容,内化吸收,结合学生实际,生成自己的语言认知。一是基于师生主体交流的常态化表达。师生对教学中某一问题的深入讨论,正是这一表达形式。而这样的常态化表达,实质上也是学生语言实践的重要机会。作为课堂教学主导者的教师,要善于将师生交流向深度以及广度上延伸,要善于在课堂对话中形成句群链,引导学生表达的完整性与丰富性,从而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培养学生深度表达的能力。
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文素养,应当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职责所在,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基本素养,语文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这些素质。以语言表达为途径与手段实施课堂教学的语文教师,更应当具有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表达兴趣、表达意识、表达习惯以及表达能力,如此,才能让自己的课堂对话充满活力,才能以自己的表达欲望引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以自己的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这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潜心修炼,努力实践,认真学习。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