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信息技术引入课堂至今,教学各要素在教学中的角色、地位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本研究主要依据以李秉德为首的研究团队提出的教学七要素为线索[1],谈教学中七要素的转变,深入剖析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需考虑到的各种要素。
关键词: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教学七要素转变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07-0059-03
引言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不是一个横空出世的概念,它从整合到融合再到深度融合经历了时间的洗礼,比较整合与深度融合我们会发现,“‘深度融合’是在经过多年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检验之后,由整合逐步发展的新观念。众多的教育界大家针对这个问题都侃侃而谈:‘融合’,包含着互不分离、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一体化的过程,强调有机的结合、无缝的连接”。[2]“‘整合’是强调各要素,以促进教学系统平衡的动态过程,‘融合’是各系统要素实现动态平衡的结果。深度融合即这种平衡状态相对保持的比较稳定和持久,乃至成为一种常态”。[3]就我国而言,“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还处于初步的应用整合阶段,处理好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过程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走向深度融合”。[4]
随着信息技术的引入,传统课堂中的课程结构、教学形式、师生活动、评价体系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实现信息技术的高效应用,组成课堂教学的诸多要素也产生了适应性的转变。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过程中七要素的转变
就如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一样,教学也有属于它自己的教学系统,而构成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是学术界一直争论的问题。在诸多分类中,笔者认为最全面的就是教育家李秉德提出的教学七要素说,它包括教师、学生、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反馈七种要素。以下,笔者将从这七个方面探讨教学要素的转变,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进行分析。
1.教师由“主体地位”到“主导角色”
信息时代,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4基础教育版)》在驱动学校应用教育技术的近期趋势中提到了“重塑教师角色”。[5]学校教育将从“以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为中心”。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与促进者,强调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达到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所需要的习惯和规则的目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信息社会的发展以及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结果。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指出: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包括多项内容的教学设计单元包。这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提供了参考的依据。信息技术的引入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再占据主体地位,而转型为主导角色,其职责是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要点、设计教学环节、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等,通过针对性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2.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
众所周知,灌输式的教育往往不能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教学内容学生大多不感兴趣。兴趣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信息技术的成功引入,促进了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和数字化资源等主动探求知识。例如,电子书包,一个主要针对小学教育的数字化书包,为学生提供了数字化教育资源,帮助学生记录成长足迹等,将多姿多彩的世界尽收到学生的手中,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地探究,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
3.目的由“单一目标”到“多目标共生”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课堂教学从传统的仅强调知识掌握的单一目标,转向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共同延伸,明确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水平。例如,在学习统计图时,在信息技术营造的虚拟情境中(1991—2015年哈尔滨的天气变化情况),学生运用手中的电子设备,灵活地绘制出各种统计图。在教师引导学生对图形进行观察与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快速地掌握了统计图的使用方法,并区别各种统计图的差异,更激发了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了爱护家园的热情,促进了探索学习新知的兴趣,从而真正实现了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培养人。
4.课程由“孤立独行”到“相互促进”
传统课堂中,各学科之间彼此独立,互不干扰,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培养出“1 1=2”的中规中矩的“人才”,这样的人往往只善于解决已有的问题,很难有创新,更难以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信息技术的引入使课程结构在本质上发生了转变,课程结构的编制不仅考虑怎样将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更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情、意、行等,开创适宜于教学目标及学生要求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方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数学渗透语文知识(多媒体等),语文掺杂数学要点(大数据等),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为知识间的迁移创造条件,这样将会更加容易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课程的实施也将更加顺利。
5.方法由“传统呆滞”到“技术引领”
WebQuest、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等专业名称在现代的课堂中经常被提及,它们的共同点就在于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整合,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其中WebQuest是一种“网络专题调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自己的WebQuest课程网页,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MOOC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2012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网络学习平台陆续上线,这些课程的开放,给更多学生创造了系统学习的条件;移动学习是一种借助移动计算设备可在任何时间、地点发生的学习,要求学习内容呈现得具体详细并且能够充分展现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这些新生的事物,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各种方法的灵活运用及相互转换,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度,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施,为培养学生兴趣奠定了技术基础。 6.环境由“固定教室”到“大千世界”
信息技术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教学资源的广泛性。信息时代,书本的出版速度远远赶不上信息的更新脚步,虽然基础知识没有改变,但是我们所面对的时代,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瞬息万变,教学资源于无形中就被宽泛化了。面对如此需求,技术人员也没有退缩,如QQ、微信等聊天软件的开创,为信息交流提供了场所;微博等平台的创建,方便了信息的传播;校园网的建设,则保障了教学知识的规范性。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将相隔千里的“消息”尽收眼底,教育游戏(严肃游戏)的开发,虚拟实验室的创立,各种网络媒体的构建,在满足学生需要的同时,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好习惯。
7.反馈由“结果评价”到“全程指导”
现代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结果已不能简单地用分数来衡量,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成了重要的评价方式。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评价体系的建立为课程评价提供了量的支持。其优点就在于能快速、精确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系统地评价,从而及时地反馈给教师,帮助教师制定下一环节的教学任务,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以测试卷为例,简单的总分评价很难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而大数据的后台分析,则能迅速找到漏洞,帮助教师发现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一次性地对症下药。信息技术的引入促进了多方的发展,帮助教育者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帮助学习者更快速地掌握知识。对于学生的评价我们应该慎重,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评分应当有分量,不可把对知识评分当作一项独立的事情从教学过程中划出来”。这样才能获得双赢。
纵观教学七要素的转变,我们会很清晰地发现,与传统的教学相比,信息技术的引入促使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角色、目的的确立、课程的结构、方法的选取、环境的创设、反馈评价的方式发生了转变。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考虑教学七要素的转变,调整教学结构,结合具体的实例设计教学。
总结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探究中,“深度融合”不是简单的教学要素之间的连接、知识的罗列,而应着重强调“教学系统各要素的有机结合”[6],实现“教学系统的结构性变革”[7],乃至一种“常态的动态平衡”的结果。[8]李秉德的教学七要素理论,为教学设计者找到了思考的落脚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仅仅考虑教学的七要素是远远不够的,教育工作者还应明确所探讨的学习问题的价值,关注课程实施的过程与联系,以及课程评价的及时与有效等因素。
因此,笔者认为,在实际的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需考虑到:以真问题为前提,综合教学七要素进行教学设计,同时注意课程实施的顺应性与课程评价的高效性,以便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嘉毅,李秉德.论教学论[J].教育研究,1997(4).
[2][6]祁靖一,阮滢.从“起步、应用”到“融合、创新”——中央电教馆王珠珠馆长谈我国未来十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01):8-11.
[3][4][8]蔡君,芦萍萍,黄慧娟.信息技术与教学缘何难以深度融合——兼论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时需正确处理的几组重要关系[J].电化教育研究,2014(10):23-28.
[5]2014地平线报告(基教版):教师角色转换正当时[N].中国教育报,2014-8-27(09).
[7]何克抗.学习“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12).
本文系2014年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教育信息化促进大学教学质量提高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GBB1213027)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教学七要素转变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07-0059-03
引言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不是一个横空出世的概念,它从整合到融合再到深度融合经历了时间的洗礼,比较整合与深度融合我们会发现,“‘深度融合’是在经过多年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检验之后,由整合逐步发展的新观念。众多的教育界大家针对这个问题都侃侃而谈:‘融合’,包含着互不分离、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一体化的过程,强调有机的结合、无缝的连接”。[2]“‘整合’是强调各要素,以促进教学系统平衡的动态过程,‘融合’是各系统要素实现动态平衡的结果。深度融合即这种平衡状态相对保持的比较稳定和持久,乃至成为一种常态”。[3]就我国而言,“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还处于初步的应用整合阶段,处理好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过程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走向深度融合”。[4]
随着信息技术的引入,传统课堂中的课程结构、教学形式、师生活动、评价体系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实现信息技术的高效应用,组成课堂教学的诸多要素也产生了适应性的转变。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过程中七要素的转变
就如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一样,教学也有属于它自己的教学系统,而构成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是学术界一直争论的问题。在诸多分类中,笔者认为最全面的就是教育家李秉德提出的教学七要素说,它包括教师、学生、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反馈七种要素。以下,笔者将从这七个方面探讨教学要素的转变,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进行分析。
1.教师由“主体地位”到“主导角色”
信息时代,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4基础教育版)》在驱动学校应用教育技术的近期趋势中提到了“重塑教师角色”。[5]学校教育将从“以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为中心”。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与促进者,强调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达到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所需要的习惯和规则的目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信息社会的发展以及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结果。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指出: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包括多项内容的教学设计单元包。这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提供了参考的依据。信息技术的引入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再占据主体地位,而转型为主导角色,其职责是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要点、设计教学环节、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等,通过针对性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2.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
众所周知,灌输式的教育往往不能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教学内容学生大多不感兴趣。兴趣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信息技术的成功引入,促进了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和数字化资源等主动探求知识。例如,电子书包,一个主要针对小学教育的数字化书包,为学生提供了数字化教育资源,帮助学生记录成长足迹等,将多姿多彩的世界尽收到学生的手中,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地探究,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
3.目的由“单一目标”到“多目标共生”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课堂教学从传统的仅强调知识掌握的单一目标,转向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共同延伸,明确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水平。例如,在学习统计图时,在信息技术营造的虚拟情境中(1991—2015年哈尔滨的天气变化情况),学生运用手中的电子设备,灵活地绘制出各种统计图。在教师引导学生对图形进行观察与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快速地掌握了统计图的使用方法,并区别各种统计图的差异,更激发了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了爱护家园的热情,促进了探索学习新知的兴趣,从而真正实现了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培养人。
4.课程由“孤立独行”到“相互促进”
传统课堂中,各学科之间彼此独立,互不干扰,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培养出“1 1=2”的中规中矩的“人才”,这样的人往往只善于解决已有的问题,很难有创新,更难以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信息技术的引入使课程结构在本质上发生了转变,课程结构的编制不仅考虑怎样将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更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情、意、行等,开创适宜于教学目标及学生要求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方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数学渗透语文知识(多媒体等),语文掺杂数学要点(大数据等),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为知识间的迁移创造条件,这样将会更加容易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课程的实施也将更加顺利。
5.方法由“传统呆滞”到“技术引领”
WebQuest、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等专业名称在现代的课堂中经常被提及,它们的共同点就在于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整合,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其中WebQuest是一种“网络专题调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自己的WebQuest课程网页,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MOOC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2012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网络学习平台陆续上线,这些课程的开放,给更多学生创造了系统学习的条件;移动学习是一种借助移动计算设备可在任何时间、地点发生的学习,要求学习内容呈现得具体详细并且能够充分展现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这些新生的事物,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各种方法的灵活运用及相互转换,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度,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施,为培养学生兴趣奠定了技术基础。 6.环境由“固定教室”到“大千世界”
信息技术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教学资源的广泛性。信息时代,书本的出版速度远远赶不上信息的更新脚步,虽然基础知识没有改变,但是我们所面对的时代,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瞬息万变,教学资源于无形中就被宽泛化了。面对如此需求,技术人员也没有退缩,如QQ、微信等聊天软件的开创,为信息交流提供了场所;微博等平台的创建,方便了信息的传播;校园网的建设,则保障了教学知识的规范性。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将相隔千里的“消息”尽收眼底,教育游戏(严肃游戏)的开发,虚拟实验室的创立,各种网络媒体的构建,在满足学生需要的同时,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好习惯。
7.反馈由“结果评价”到“全程指导”
现代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结果已不能简单地用分数来衡量,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成了重要的评价方式。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评价体系的建立为课程评价提供了量的支持。其优点就在于能快速、精确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系统地评价,从而及时地反馈给教师,帮助教师制定下一环节的教学任务,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以测试卷为例,简单的总分评价很难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而大数据的后台分析,则能迅速找到漏洞,帮助教师发现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一次性地对症下药。信息技术的引入促进了多方的发展,帮助教育者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帮助学习者更快速地掌握知识。对于学生的评价我们应该慎重,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评分应当有分量,不可把对知识评分当作一项独立的事情从教学过程中划出来”。这样才能获得双赢。
纵观教学七要素的转变,我们会很清晰地发现,与传统的教学相比,信息技术的引入促使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角色、目的的确立、课程的结构、方法的选取、环境的创设、反馈评价的方式发生了转变。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考虑教学七要素的转变,调整教学结构,结合具体的实例设计教学。
总结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探究中,“深度融合”不是简单的教学要素之间的连接、知识的罗列,而应着重强调“教学系统各要素的有机结合”[6],实现“教学系统的结构性变革”[7],乃至一种“常态的动态平衡”的结果。[8]李秉德的教学七要素理论,为教学设计者找到了思考的落脚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仅仅考虑教学的七要素是远远不够的,教育工作者还应明确所探讨的学习问题的价值,关注课程实施的过程与联系,以及课程评价的及时与有效等因素。
因此,笔者认为,在实际的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需考虑到:以真问题为前提,综合教学七要素进行教学设计,同时注意课程实施的顺应性与课程评价的高效性,以便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嘉毅,李秉德.论教学论[J].教育研究,1997(4).
[2][6]祁靖一,阮滢.从“起步、应用”到“融合、创新”——中央电教馆王珠珠馆长谈我国未来十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01):8-11.
[3][4][8]蔡君,芦萍萍,黄慧娟.信息技术与教学缘何难以深度融合——兼论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时需正确处理的几组重要关系[J].电化教育研究,2014(10):23-28.
[5]2014地平线报告(基教版):教师角色转换正当时[N].中国教育报,2014-8-27(09).
[7]何克抗.学习“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12).
本文系2014年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教育信息化促进大学教学质量提高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GBB121302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