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渗透传统文化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qia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是弘扬传统文化知识,彰显中华人文精神,挖掘中华民族语言艺术的主阵地。作为语文教师,只有根植民族特色,结合学生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挖掘传统文化、传统节日与时代精神的结合点,深入挖掘其中的育人因素,才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关键词:传统文化;人文精神;语文课堂;渗透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以“文质兼美”作为筛选准则,这说明所选课文不仅在字词、语句、布局上都是学生写作的典范,而且在思想内容上能给予学生以思想的智慧、情感的熏陶、心智的启迪。语文教学专家温儒敏认为:“真正体验人类智慧、能够长远地涵养我们性情和心智的,还是那些经典,而不是那些痛快的吸引人的流行读物。”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好教材,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深入到文章中去,体验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心世界,了解字里行间的情感,审美素养和思想境界得到升华,最终提高语文学科素质。
  多角度渗透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语文课堂是传播传统文化的基地,文史读本是传播传统文化知识最基本的载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利用经典篇目,引导学生掌握历史故事,认识历史人物,从而理解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艺术特色。
  弘扬传统人文精神 古人云,文以载道。中华民族的文化有着五千年的积累,蕴含“孝”“义”“忠”等传统人文思想的文章很多,如《论语》《孟子》《诗经》《史记》等作品里面对道德素养、思辨智慧的论述,《陈情表》中对亲情的赞颂,《孔雀东南飞》中对爱情的讴歌,《书愤》中的家国情怀和报国无门的忧愤等等,通过启迪,将对学生思想成长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如何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立足作品,点明主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明确文章所传达的思想主张,所提倡的精神品质,加强对道德文化素质的培养,根据实际学情来设计教学方案,从而从中汲取力量,得到战胜困难的自信和力量。如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蔺相如为了国家大局,一个智勇双全,一个知错能改,谱写了一段忠臣良将的佳话。在教学实践中,就要把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贯穿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比较、提炼和升华,让学生在全面掌握人物个性特点的同时,重点了解人物的优秀品质,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无论什么时候,国家都需要这种为国家、为大局奉献智慧、有担当精神的人。对比当今中国,这样的人层出不穷,为解决温饱问题,为中国粮食产量再上一个新台阶,袁隆平一辈子奋战在科研一线,下地种植水稻,观察水稻的生长情况,把自己的智慧奉献给国家,奉献给全世界。还有扫雷英雄杜富国,他在中越边界多次成功排雷,面对危险,他挺身而出,对队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这是新时代军人的担当,抒写了对祖国的热爱。学习这些人物,既能让学生作为写作素材运用到作文中去,又能提高学生品德修养。
  其次,融入生活,陶冶性情。文學艺术总是来源于生活,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哲理,发人深省。如果能充分挖掘传统文学作品中的深刻内涵,结合当前社会生活实际,赋予传统文学崭新的时代性,在厚重的艺术作品中植入富有活力的生活气息,就会更好地启发学生对友情、亲情、爱情等的珍视,对国家对集体的热爱,不断提升学生个人在修身立德方面的素质。例如,在教学《项脊轩志》时,基于现在学生不太能意识到感恩,对父母长辈的关爱不能体恤,变得越来越骄横,老师就可以在感知家庭亲情上下功夫。
  了解传统艺术 教材中的文章除了语言上的文质兼美,其中还有很多对传统艺术的描述,比如服饰、礼仪、建筑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如能很好地重视,对上好一节精彩的语文课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中国的服饰文化,不同场合、年代的代表不同的文化意义,代表不同的社会地位,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服饰的描写。《林黛玉进贾府》中出场人物众多,写了很多人的穿着打扮,有详有略,从这一角度解读人物,可以从侧面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爱好、地位等,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把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渗透传统服饰礼仪的教学。王熙凤的出场是《林黛玉进贾府》中浓墨重彩的一场,曹雪芹对她的服饰描写细致而详细。王熙凤的衣服和头饰以金色为主,整体华丽,凸显她贾府实际掌权人的地位。以此类推,教师可以从宝玉、黛玉的服饰上入手,研究人物形象,进而让有兴趣的学生在课下读一读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对中华服饰的发展脉络有大概了解。
  再如,《阿房宫赋》中“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涉及到很多建筑术语,比如楼、阁、阙等,教学中,可以以故宫为参照物进行对比,简单对中国建筑的特点有个了解。比如建筑布局上,中国古代建筑以中轴线为基础讲究左右对称。中国古代建筑中屋顶的造型形式多样,比如庑殿顶、歇山顶等,又分为单檐和双檐等,造型美观。了解了这些,对阿房宫建筑的雄伟与壮丽会更有体会。看了古人在建筑方面的智慧,再看看今天的港珠澳大桥,英国媒体称其为“现代世界第七大奇迹”,中国的建筑能力让全世界瞩目,中国人民的智慧是无处不在的。从古代一颗铁钉都没有的卯榫结构,到如今填海造田,穿山跨海的大桥,让世界为之侧目。
  注入时代生活气息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身份象征,是中华文化认同的主要形式。是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民族振兴的时代要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挖掘传统节日蕴含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节日生活中了解中华民族的特色。
  剖析教材,找准课文与传统节日的结合点 教师应注重挖掘课本中的节日文化内涵,把课本知识和地方文化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如在教学莫言的《过去的年》时,设计相关语文学习活动方案,结合地方文化,让学生调查、了解家乡过年习俗,了解家乡特有的习俗与文化,与课文进行比较,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凸显特色,找准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的结合点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传统节日,积极参与当地的有趣民俗中去,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体验民俗文化的魅力。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杜牧《清明》、张耒《和端午》、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李清照《醉花阴》等古代诗歌中,充分体现了元宵节赏花灯,清明节扫墓祭祖、踏青、蹴鞠、荡秋千、射柳,端午节赛龙舟,重阳节登山、赏菊等民俗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某一节日,从节日来历、节日意义、民风民俗、对联、诗词歌赋、典故传说、俗语、书画等方面进行主题阅读,弘扬传统文化,让久违的传统节日在学生心中绽放光彩,给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生活气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世代延续的根脉。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有责任对传承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使我们民族的精神、智慧代代相传。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就要渗透传统文化,让我们民族的思想智慧、文化结晶得到传承并发扬光大。如教学《寡人之于国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孟子的相关资料到课堂上分享,教师可以补充学生关注不到的方面,全方位对孟子、孟子思想有了解。通过收集资料、分享交流,了解我国儒家经典及其所蕴含的思想,以及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结束语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教育阵地。课堂教学本质上是一种以提高个体生活质量以及生命价值和意义为旨归的特殊的教学实践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智慧,把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个人文化素养放在核心地位,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课文篇章中的传统文化因素,让学生受到感染、震撼和熏陶,并最终形成自己正确的“三观”。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礼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当下核心素养被广为重视,在农村小学教学中,各科教师也对学生学科核心素養的培养日渐重视。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数学基础知识技能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数学逻辑思维和基本的数学思想等。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一定探究。  创设教学情境,激活数学思维  小学
期刊
摘要:分层教学在当前教学中有着积极的意义,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还是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还是作业的设计都可以分层,通过分层的形式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学习的自信心。  关键词:分层;小学语文;构建;语文课堂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提出来的,每个学生就像是一片特殊的叶子,他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接受能力是不同的,教师要顾及到每个学生,并为其提供一个更为公
历史并不是普通的阅读材料,需要学习者深入研究,用历史的眼光进行学习,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发展的趋势、发展的因果以及历史的影响和价值意义.基于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历史
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较为稚嫩,数学逻辑思维尚未成型,对数学学习中较为抽象的知识内容无法准确理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形象思维,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设定具体的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既是儿童本身的需要,又是他们学习抽象数学知识的需要。在小学教学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是学生理解数学图形、掌握数学公式、提高简单的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科学技术蒸蒸日上,教育艺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已经进入了小学语文课堂.多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语文课堂上的枯燥局面,多媒体技术把视觉和听觉融为一体,为课堂带来了
摘要: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科素养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在重视学习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做到基础、能力、品质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研究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要从小培养,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中,要把这一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从点滴做起,运用多样化的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