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句子修辞特点的不同,英语的句子可分为松散句、尾重句和平衡句。它们的功能各异,但中国大学生对此关注不够,英语输出时比较随意,偏好尾重句,很容易造成句式单一的问题。本文从汉英语句构建模式和中西方思维习惯的差异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了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中尾重句过频输出的问题,并就如何改变这一现象提出了相应的诸如明晰思维差异、增加输入积累和掌握尾重句和松散句间的转换技巧等应对策略。
【关键词】尾重句 松散句 输出 英汉差异
1. 引言
英语里句子的种类较多,根据句子的长短可以分为长句和短句,根据句子结构可以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和并列复合句,根据句子的使用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根据句子的修辞方式又可分为松散句(loose sentence)、尾重句(periodic sentence)和平衡句(balanced sentence)(丁往道 2007: 47)。中国学生对前面几种分类比较熟悉,对最后一种却比较陌生,因而在英语输出方面关注不够,加之母语的负迁移影响较大,因此,在他们的英语口语和写作练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比较突出。鉴于母语对中国学生负迁移影响最突出的方面主要表现在尾重句和松句的转换上,因此下文将就问题的表现,成因及改进方法进行重点分析。
2. 尾重句概述
尾重句,又称圆周句、掉尾句,与之相对的概念是松散句,又称松句。尾重句的特点是句子的核心概念或者重点信息后置,读者不看完整个句子就很难明了整句话的意图,如Even if we fail again and again, the world won’t end. 很明显尾重句中由短语和长句等表述的修饰成分、次要信息一般前置,重要信息位于句子尾端。松散句则相反,主要信息往往前置,如The world won’t end even if we fail again and again.
尾重句和松散句是英语语句修饰中的两大概念,各自有着不同的功能。由于松散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重点信息前置,语句主旨显明,故属日常交际中的基本句式,便于说话人快速高效传递信息。英语文章中,松散句的使用频率较高,论说文各段落的主题句往往由松散句带出段落的中心论点,如The tragedy struck on the 24th of August, A.D. 79. Mount Vesuvius, which had slept quietly for centuries, erupted with savage violence(—— Pompeii, by Robert Silberberg)。 相对而言,圆周句显得迂回曲折,结构复杂,一般修饰限定概念前移,激发听(读)者的兴趣和注意力,而主要概念往往后移,以得到特殊的效果。往往不到最后一个词,听(读)者很难清楚说(作)者的真实意图,有利于主题的充分展开,透彻分析;另外,掉尾句通常能给人留下悬念,因此很受文学作者的青睐。一个典型的例子是 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Pride and Prejudice, by Jane Austen)。
很显然,松散句和尾重句功能各异,在英语语言输出时有着各自的价值。一般而言,在一个语篇中,松散句的使用占主要地位,为了一定的特殊的需要,作者会精心安排适量的圆周句以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而更多的时候则是在一个语篇中往往出现圆周句和松散句的组合使用(李永兰2008: 32-36)。
3. 中国学生尾重句高频输出的问题
英语输出是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输出的方式包括口头的“说” 和书面的“写”, 以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对于大多数的中国学生而言,输出能力是他们的弱项。制约着中国学生输出能力的因素很多,除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心理原因之外,他们英语输出中的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分析并纠正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从语句输出的层面来看,中国学生在英语输出时往往不能关照到这两种修辞句式的区别,句子结构的选择非常随意,这样将直接导致尾重句高频输出,句式沉闷、结构单一的问题。
以笔者授课的两个班级,108名学生(一班52人,二班54人)的口语测试为例,口语测试形式为个人陈述,话题为a(n) terrible /weird /amazing/unforgettable dream,测试时间为2~3分钟。笔者对考生的陈述方式进行了记录,记录显示一班23名同学以名词短语加时间副词如Several months ago/ A couple of years ago/Last night(week)等做状语的方式开头,14名同学以时间状语长句如When I was a little boy/ When I was 13/ When I was in high school…的方式起始,5名同学的开头采取了典型的汉语迂回式,如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dreams/ People often dream/ I have made many dreams, but… 2名同学的开头用了强调句型如It was when I was in senior 3 that… 只有8名同学是以松散句的方式如I had a weird dream last night直接入题的。二班的情况也大致相同,相应的数据是26,13,4,0,9,另有两名男同学比较幽默,以Terrible, terrible, yeah, it’s really terrible!… 和Oh, my god! I’ll tell you a terrible story!的方式开篇。上述数据清晰表明中国学生口语输出时对尾重句的明显偏好。虽然尾重句对于故事的讲述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对于短时间的限时口语测试而言,中国学生尾重句输出的比率明显过高,因而值得重视。
【关键词】尾重句 松散句 输出 英汉差异
1. 引言
英语里句子的种类较多,根据句子的长短可以分为长句和短句,根据句子结构可以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和并列复合句,根据句子的使用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根据句子的修辞方式又可分为松散句(loose sentence)、尾重句(periodic sentence)和平衡句(balanced sentence)(丁往道 2007: 47)。中国学生对前面几种分类比较熟悉,对最后一种却比较陌生,因而在英语输出方面关注不够,加之母语的负迁移影响较大,因此,在他们的英语口语和写作练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比较突出。鉴于母语对中国学生负迁移影响最突出的方面主要表现在尾重句和松句的转换上,因此下文将就问题的表现,成因及改进方法进行重点分析。
2. 尾重句概述
尾重句,又称圆周句、掉尾句,与之相对的概念是松散句,又称松句。尾重句的特点是句子的核心概念或者重点信息后置,读者不看完整个句子就很难明了整句话的意图,如Even if we fail again and again, the world won’t end. 很明显尾重句中由短语和长句等表述的修饰成分、次要信息一般前置,重要信息位于句子尾端。松散句则相反,主要信息往往前置,如The world won’t end even if we fail again and again.
尾重句和松散句是英语语句修饰中的两大概念,各自有着不同的功能。由于松散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重点信息前置,语句主旨显明,故属日常交际中的基本句式,便于说话人快速高效传递信息。英语文章中,松散句的使用频率较高,论说文各段落的主题句往往由松散句带出段落的中心论点,如The tragedy struck on the 24th of August, A.D. 79. Mount Vesuvius, which had slept quietly for centuries, erupted with savage violence(—— Pompeii, by Robert Silberberg)。 相对而言,圆周句显得迂回曲折,结构复杂,一般修饰限定概念前移,激发听(读)者的兴趣和注意力,而主要概念往往后移,以得到特殊的效果。往往不到最后一个词,听(读)者很难清楚说(作)者的真实意图,有利于主题的充分展开,透彻分析;另外,掉尾句通常能给人留下悬念,因此很受文学作者的青睐。一个典型的例子是 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Pride and Prejudice, by Jane Austen)。
很显然,松散句和尾重句功能各异,在英语语言输出时有着各自的价值。一般而言,在一个语篇中,松散句的使用占主要地位,为了一定的特殊的需要,作者会精心安排适量的圆周句以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而更多的时候则是在一个语篇中往往出现圆周句和松散句的组合使用(李永兰2008: 32-36)。
3. 中国学生尾重句高频输出的问题
英语输出是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输出的方式包括口头的“说” 和书面的“写”, 以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对于大多数的中国学生而言,输出能力是他们的弱项。制约着中国学生输出能力的因素很多,除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心理原因之外,他们英语输出中的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分析并纠正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从语句输出的层面来看,中国学生在英语输出时往往不能关照到这两种修辞句式的区别,句子结构的选择非常随意,这样将直接导致尾重句高频输出,句式沉闷、结构单一的问题。
以笔者授课的两个班级,108名学生(一班52人,二班54人)的口语测试为例,口语测试形式为个人陈述,话题为a(n) terrible /weird /amazing/unforgettable dream,测试时间为2~3分钟。笔者对考生的陈述方式进行了记录,记录显示一班23名同学以名词短语加时间副词如Several months ago/ A couple of years ago/Last night(week)等做状语的方式开头,14名同学以时间状语长句如When I was a little boy/ When I was 13/ When I was in high school…的方式起始,5名同学的开头采取了典型的汉语迂回式,如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dreams/ People often dream/ I have made many dreams, but… 2名同学的开头用了强调句型如It was when I was in senior 3 that… 只有8名同学是以松散句的方式如I had a weird dream last night直接入题的。二班的情况也大致相同,相应的数据是26,13,4,0,9,另有两名男同学比较幽默,以Terrible, terrible, yeah, it’s really terrible!… 和Oh, my god! I’ll tell you a terrible story!的方式开篇。上述数据清晰表明中国学生口语输出时对尾重句的明显偏好。虽然尾重句对于故事的讲述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对于短时间的限时口语测试而言,中国学生尾重句输出的比率明显过高,因而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