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与学生间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采用各种教学方法用最短的时间、投入最少的精力,收到最大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 课堂教学 ; 有效性 ; 实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232-01
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习其他科目的效率。因此,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使学生语文素质得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是非常必要的。新课程提倡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和谐课堂,在和谐的语文教学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教与学,能够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也只有在和谐的课堂环境下学生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从而不断提升学习效率。那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呢?现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就这一问题浅谈以下几点:
一、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做充足准备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是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工具。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前应对教材了解透彻,根据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掌握教材的主旨,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来分析教材、领悟教材。考虑学生實际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再根据学生在课上表现情况对学习中表现出来的难点及时诱导、点拨,使课堂教学焕发主动、自主、探索的活力。教师要对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做到心中有痕,教学无痕。而不应是心无熟识、任其发展,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就到哪。同时该准备的教具一定要准备,特别是我们低年级的学生,一张卡片、一朵小红花往往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如在教学一年级《比尾巴》一课中的生字词时,一位学生突然冒出:“老师,您错了。‘巴’在生字表里标了声调,在课题上没有标声调,为什么?”我立即停下来,表扬他说:“你观察得真仔细,提得问题很好!同学们看过来,‘巴’字很有趣,单个字出现时读本音‘bā’,与‘尾’字交朋友时,要读轻声‘ba’,‘wěiba’不标调!”因为有了这次深刻的生成教学,在以后出现的关于“漂亮、窗户”等等这些生字变音问题,学生就利用已经掌握的方法很快就解决了。
对于教学过程中易出现错误的地方,教师在课前做好预设是十分重要的。就像以上例子中教师在课前对教材进行了钻研,也考虑到学生在此处会生出疑问,真正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把握到位了。这个教学环节是“有效”、甚至“高效”的。假如我一心只忙着教自己的教案,对这位学生的主张不予理会,待到教完生字再来解释一番,这样的教学可能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二、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做事仍是以兴趣为出发点,一旦对某科目产生兴趣就会主动地进行探究,并会竭尽全力地学好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教学效率就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
在课堂上用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有导入激趣、生活引趣、谜语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设疑引趣等,其中导入激趣是常用的方法,即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的引入,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减轻学生压力,做到真正解放学生。语文教师要从思想上走出应试教育的圈子,不以考试的为目的地对学生施加作业压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课堂内活而不乱,活而有序。学习是一种由外在活动到内部吸收的过程,学习中的外化过程,是学生动口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过头脑的加工,然后说出来、写出来或画出来、演出来,使之在实践中完成学习过程。所以有时我们班看起来比较乱,但那是在各种形式读书、讨论问题,而不是在打闹,有时却很安静,那是在听讲,是在思考。
2.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使學生在竞争中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奖励具有促进的力量,促进学生努力向前,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不断获取学习预期的满足,适度的竞争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竞赛可以采取自己和自己竞赛的方法,即今天的学习要比昨天好,不必和别人比,只求自己进步;也可以暗中选某一同学为目标,在学习上同他比赛,还可以采取集体竞争的方法,组与组竞争,在竞争中激发互帮互学的团结协作精神。
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我在教学时尽量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如教学《找骆驼》一课时,因为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内容比较简单。所以上课伊始我说设置疑问:今天你们来当一回小侦探,调查一下:商人找到骆驼了吗?他是依据什么找的?你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内容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兴趣激发,于是按照我提示的问题自主学习起来。读书、圈词、画句子、思考,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在检查自主学习效果时,学生犯难时我只有启发,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解决问题。学问学问,又学又问,问是读书的钥匙,是思考的起点,是深钻的体现。学生只有自己在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力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尚建珍.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5(48)
[2]李春芳.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5(14)
【关键词】小学语文 ; 课堂教学 ; 有效性 ; 实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232-01
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习其他科目的效率。因此,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使学生语文素质得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是非常必要的。新课程提倡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和谐课堂,在和谐的语文教学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教与学,能够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也只有在和谐的课堂环境下学生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从而不断提升学习效率。那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呢?现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就这一问题浅谈以下几点:
一、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做充足准备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是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工具。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前应对教材了解透彻,根据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掌握教材的主旨,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来分析教材、领悟教材。考虑学生實际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再根据学生在课上表现情况对学习中表现出来的难点及时诱导、点拨,使课堂教学焕发主动、自主、探索的活力。教师要对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做到心中有痕,教学无痕。而不应是心无熟识、任其发展,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就到哪。同时该准备的教具一定要准备,特别是我们低年级的学生,一张卡片、一朵小红花往往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如在教学一年级《比尾巴》一课中的生字词时,一位学生突然冒出:“老师,您错了。‘巴’在生字表里标了声调,在课题上没有标声调,为什么?”我立即停下来,表扬他说:“你观察得真仔细,提得问题很好!同学们看过来,‘巴’字很有趣,单个字出现时读本音‘bā’,与‘尾’字交朋友时,要读轻声‘ba’,‘wěiba’不标调!”因为有了这次深刻的生成教学,在以后出现的关于“漂亮、窗户”等等这些生字变音问题,学生就利用已经掌握的方法很快就解决了。
对于教学过程中易出现错误的地方,教师在课前做好预设是十分重要的。就像以上例子中教师在课前对教材进行了钻研,也考虑到学生在此处会生出疑问,真正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把握到位了。这个教学环节是“有效”、甚至“高效”的。假如我一心只忙着教自己的教案,对这位学生的主张不予理会,待到教完生字再来解释一番,这样的教学可能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二、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做事仍是以兴趣为出发点,一旦对某科目产生兴趣就会主动地进行探究,并会竭尽全力地学好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教学效率就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
在课堂上用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有导入激趣、生活引趣、谜语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设疑引趣等,其中导入激趣是常用的方法,即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的引入,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减轻学生压力,做到真正解放学生。语文教师要从思想上走出应试教育的圈子,不以考试的为目的地对学生施加作业压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课堂内活而不乱,活而有序。学习是一种由外在活动到内部吸收的过程,学习中的外化过程,是学生动口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过头脑的加工,然后说出来、写出来或画出来、演出来,使之在实践中完成学习过程。所以有时我们班看起来比较乱,但那是在各种形式读书、讨论问题,而不是在打闹,有时却很安静,那是在听讲,是在思考。
2.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使學生在竞争中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奖励具有促进的力量,促进学生努力向前,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不断获取学习预期的满足,适度的竞争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竞赛可以采取自己和自己竞赛的方法,即今天的学习要比昨天好,不必和别人比,只求自己进步;也可以暗中选某一同学为目标,在学习上同他比赛,还可以采取集体竞争的方法,组与组竞争,在竞争中激发互帮互学的团结协作精神。
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我在教学时尽量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如教学《找骆驼》一课时,因为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内容比较简单。所以上课伊始我说设置疑问:今天你们来当一回小侦探,调查一下:商人找到骆驼了吗?他是依据什么找的?你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内容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兴趣激发,于是按照我提示的问题自主学习起来。读书、圈词、画句子、思考,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在检查自主学习效果时,学生犯难时我只有启发,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解决问题。学问学问,又学又问,问是读书的钥匙,是思考的起点,是深钻的体现。学生只有自己在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力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尚建珍.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5(48)
[2]李春芳.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