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童谣研究现状探析

来源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llyc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民间童谣逐渐引起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研究者的研究视角及介入路径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以文艺学知识与视角为主导的童谣的文学性特质与诗化的审美形式分析,以语言学知识与视角为主导的童谣的方言色彩及语料学价值研究,以民俗文化学知识与视角为主导的地方性文化知识与民族经验的解码,以教育学知识与视角为主导的关于童谣的教育价值的探究.对这些研究视角与路径进行辨析,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我国民间童谣的研究工作.
其他文献
当今,中国动漫产业高速发展,但是,全国各高校的动漫人才培养质量却提升缓慢甚至出现下降趋势.原因之一在于快速发展的动漫人才教育过于注重科技素养或艺术素养的培养,忽略了学生民俗文化的渗透和培养,这使动漫教育处于瓶颈期.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融入中华文化的中国动漫才能走向国际市场.因此,创新民俗文化载体和媒介形式势在必行,而以动漫形式为传播载体,深度挖掘民俗艺术内涵,对传统民间艺术的造型进行卡通化的、形象的、通俗的创意加工,可以使传统民俗文化借助动漫形式重现勃勃生机,永葆生命力.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发源地,美术亦然,海派名家荟萃,精品林立,许多机构都有不少收藏.但我们上海美术馆的精彩藏品,包括我们展览中借展的一些上海国有美术单位的藏品,从数量上来说,虽相比国际级大型博物馆、美术馆是远远不够,但在国内大部分美术馆面前,也已经算规模可观.在这其中我看到了有许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著名艺术家的作品,表达了国家解放和民族独立的艰辛不易,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形象和喜怒哀乐,表达了翻身劳动和建设生产的艰苦,表达了幸福和奋斗的真谛.
期刊
风光摄影展现了人对自然环境的欣赏与热爱,风光摄影师在拍摄时要利用镜头技巧来表情达意,同时要站在观景者的角度来理解和感悟自然美景.从风景摄影的价值来看,其可以展现自然环境逼真的面貌,具有独特的艺术美学价值.通过认识风景摄影师、风景摄影、观景者的社会价值,可以重新定义风景摄影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针对风景摄影师、风景摄影、观景者的社会价值进行构建分析,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巴金在狂飙突进的五四时期成长起来,自小在大家庭的生活经验使得他在走上文学创作道路时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从“家”这个视角管窥社会改革问题.在《家》中,他塑造了冥顽不灵的旧制度的守护者、青年一代勇敢突破藩篱的叛逆者,以及深受封建礼教荼毒的受害者.在人物形象塑造中巴金注重发掘人情美,注重抒情化描写,于“家即社会”的典型化情节中精于构思,这些特点使得《家》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都具有典型特征.
在调查艾德莱斯这个手艺逐渐消失的情况下,本文通过查找艾德莱斯绸的发展历程,眼前再一次回顾了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经过调研发现艾德莱斯绸手艺逐渐消失有以下几种原因:1.制作工艺复杂;2.织造机械化导致传统手工艺的淡化;3.艾德莱斯绸纹样的流失.看到艾德莱斯绸的消亡更加希望通过新的方式将传统与现代潮流结合起来,本文从文创入手,通过不同的文创产品与传统手工艺品擦出不一样的火花,最后提出了可以通过小程序这个载体来让新的艾德莱斯绸文创推广出去,进一步达到希望传统文化继续传承的初心.
孔子常讲:“吾道一以贯之”,这里的“道”是孔子的最高理想,也是孔子一直坚持的.他所坚持的、信仰的“道”是一种由内而发的真诚的力量.本文主要从“立仁、立志、使命感”三个方面来解读孔子《论语》中所体现的思想,以求从中获得一些人生启示,完善自我.
“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我国古代历史还有许多未知领域,考古工作任重道远.随着明楚藩宗室墓葬的发掘,其中特别的葬制逐渐显现出来.将其与明代其他宗藩和民间墓葬相比较,有助于研究楚藩葬制及楚藩宗室的生活状态和丧葬观念.
《读杜韩笔记》是“粤诗冠冕”李黼平的代表作之一.从“杜韩”并称以及研杜、研韩群体的特殊性入手研究其成书原因,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清代诗坛“杜韩”并称现象的日益普遍为《读杜韩笔记》的成书提供了坚实基础;二是李黼平常年于书院任教的经历直接影响了《读杜韩笔记》的成书.另外,《读杜韩笔记》或是李黼平指导弟子学习杜、韩诗的教案.
当前,国家大力弘扬文化自信,积极推动、发展地域文化,有助于增强人民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由于不同地域的地理和文化特点,使地域文化千差万别.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特有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民俗风情、民族艺术、宗教信仰等的总和.了解地域文化,提取地域文化符号,准确地运用文化符号有利于推动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本文旨在总结常德地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提出地域文化符号在视觉应用上的转化方法.
《红楼梦》和《源氏物语》在情节范式上突破了东方文学惯常的大团圆的喜剧式结局,体现出浓重的悲剧意识.《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悲剧为中心,揭示了封建礼法规训与生命意识觉醒之间的冲突,而《源氏物语》则以光源氏与多个女性的恋爱悲剧完美地体现了人物自身的悲剧性.可以看出,《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不仅在审美理念与历史主题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而且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悲剧模式也不相同,从而导致两部作品的主人公贾宝玉和光源氏的形象分别体现出不同的悲剧性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