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高三是高考复习中至关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当中,常规的复习往往分为模块专项训练与综合测试两大方面,试卷讲评将贯穿整个高三学习过程中。这就意味着教师与学生都将面临课堂形式的转型。如何精心构思,有的放矢,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试卷讲评课堂实效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应试的能力,这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 当前高考语文复习中试卷讲评课存在的低效困境及原因探究。
(一) 当前高考语文复习中试卷讲评课存在的低效困境。
近年来,在新课改教研课题发展蔚为大观之际,笔者却发现对于高考语文复习过程中时效性的探究却很少,尤其是对语文试卷讲评课的相关研究更是少而又少,且普遍存在以下一些情况,如讲得太多,上课感到身心疲惫;讲的太难,教了多遍仍然不会;期望太高,试题虽简单却做不对;居高临下,以权威的身份自居等等。
(二)高考语文复习中试卷讲评课存在的低效困境的原因探究。
1、师生都对试卷讲评课定位不当,没有以课程论为依据对"试卷讲评课"进行准确定位。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目标的相关阐释,我们对高考复习当中试卷讲评课课程的有效性评价标准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目标实现的有效性,即"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尤其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其次是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再次是投入与产出的收益性。能在有限时间内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调动知识经验,构建知识体系,并提高学生应试过程中灵活应用的能力,"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法。"而现实中的讲评课却与之脱离甚远,更谈不上准确定位。
2、教师未做到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致使课堂效率不高。
试卷讲评课大多是教师一言堂式的"答案发布会",收效甚微。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试卷讲评及考试结果的反馈相对滞后。我们总是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一个人沉迷于自评自讲自乐之中;用自己的能力水平和思维习惯去预估学生情况,从而淡化了问题的难度等等。
3、教位和学位脱节的现象。
所谓教位,就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角色、教学心理、教学内容等定位。学位是指学生本身学习认知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欲望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希望值。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常常会发生教位和学位脱节现象,教师对学生学情估计过高,忽视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所以很多教师会好奇学生为什么"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考就错"。
二、高考复习中试卷讲评课存在的低效困境的解决策略。
(一)有必要以课程论为依据对"试卷讲评课"进行准确定位。
教学作为一个完整有机的信息系统,考试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这个环节来检测自己这一阶段的教学和学习成效。那么,作为一种验收形式,仅仅用分析成表格和数据的教学评价来衡量一切,这本身就是一种极端和偏执。别小看这一张薄薄的试卷,在它身上凝结着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奋斗汗水,而对试卷本身进行深入分析和合理评价,这才是试卷讲评课的真正目的所在。简而言之,语文试卷讲评课就是要回归试卷,把试卷内容当成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让量化的分数作为一种积极的教学手段,让教师与学生通过试卷对自己的教与学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从而积累宝贵经验,最终赢在高考的重要课程类型。
(二)要充分合理地利用教学评价体系,构建试卷讲评课高效课堂。
每次考试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试卷情况做一个具体的统计分析。具体办法如:统计好每一分数段的学生,并分析试卷分布中学生整体得失分情况,计算每次考试整体平均分与个体平均分,画出每位学生每次考试分数的曲线图等等,这样可以直观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要合理有效地利用教学材料,从而生成"新的学习资源"。
我们手头有限的教学材料往往只是试卷本身,但是一味局限于试卷往往会造成练习题的泛滥,从而导致师生成为练习题的奴隶。一个真正的好教师是教给学生从试卷中探索发现新的学习资源,形成自己新的知识储备,在讲评试卷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学会对同一类型的试题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由一道试题得出相关类型试题的思维方式或解题技巧,从而将其转化为一种全新的课程资源去利用。
(四)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我们要在学生对试卷的思维尚处活跃的时期,及时地把考试结果及试题答案反馈给班中的学生。其次,我们要努力突破传统的答案公布,要针对每个班不同的班情考情设置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師的一桶水不可能全部变成每位学生的一桶水,所以我们尽量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再次,要加大学生的参与力度,不要总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上,而要巧妙合理地设置教学难点、创新点及兴奋点,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五)课前准备很必要,我们应充分备好语文试卷讲评课。
备课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如下几个方面:卷面中究竟涉及了哪些知识点,考察的重点又是什么,答题过程中的难点是什么,考试题型有什么推陈出新的地方等等。如果有条件,笔者建议教师应进行跟考。作为教师,在考后直接拿着现成答案去观照试题,这中间其实省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考过程,也就是教师对于试卷难易程度认识的生成过程。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面对试卷。
以上内容是笔者对高考复习过程中试卷讲评课的有效实施策略的一些粗浅看法,希望这些观点之中能为目前的语文教学工作提供有一点有价值的参考,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试卷讲评课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一些提高。
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高三是高考复习中至关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当中,常规的复习往往分为模块专项训练与综合测试两大方面,试卷讲评将贯穿整个高三学习过程中。这就意味着教师与学生都将面临课堂形式的转型。如何精心构思,有的放矢,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试卷讲评课堂实效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应试的能力,这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 当前高考语文复习中试卷讲评课存在的低效困境及原因探究。
(一) 当前高考语文复习中试卷讲评课存在的低效困境。
近年来,在新课改教研课题发展蔚为大观之际,笔者却发现对于高考语文复习过程中时效性的探究却很少,尤其是对语文试卷讲评课的相关研究更是少而又少,且普遍存在以下一些情况,如讲得太多,上课感到身心疲惫;讲的太难,教了多遍仍然不会;期望太高,试题虽简单却做不对;居高临下,以权威的身份自居等等。
(二)高考语文复习中试卷讲评课存在的低效困境的原因探究。
1、师生都对试卷讲评课定位不当,没有以课程论为依据对"试卷讲评课"进行准确定位。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目标的相关阐释,我们对高考复习当中试卷讲评课课程的有效性评价标准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目标实现的有效性,即"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尤其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其次是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再次是投入与产出的收益性。能在有限时间内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调动知识经验,构建知识体系,并提高学生应试过程中灵活应用的能力,"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法。"而现实中的讲评课却与之脱离甚远,更谈不上准确定位。
2、教师未做到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致使课堂效率不高。
试卷讲评课大多是教师一言堂式的"答案发布会",收效甚微。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试卷讲评及考试结果的反馈相对滞后。我们总是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一个人沉迷于自评自讲自乐之中;用自己的能力水平和思维习惯去预估学生情况,从而淡化了问题的难度等等。
3、教位和学位脱节的现象。
所谓教位,就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角色、教学心理、教学内容等定位。学位是指学生本身学习认知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欲望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希望值。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常常会发生教位和学位脱节现象,教师对学生学情估计过高,忽视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所以很多教师会好奇学生为什么"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考就错"。
二、高考复习中试卷讲评课存在的低效困境的解决策略。
(一)有必要以课程论为依据对"试卷讲评课"进行准确定位。
教学作为一个完整有机的信息系统,考试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这个环节来检测自己这一阶段的教学和学习成效。那么,作为一种验收形式,仅仅用分析成表格和数据的教学评价来衡量一切,这本身就是一种极端和偏执。别小看这一张薄薄的试卷,在它身上凝结着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奋斗汗水,而对试卷本身进行深入分析和合理评价,这才是试卷讲评课的真正目的所在。简而言之,语文试卷讲评课就是要回归试卷,把试卷内容当成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让量化的分数作为一种积极的教学手段,让教师与学生通过试卷对自己的教与学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从而积累宝贵经验,最终赢在高考的重要课程类型。
(二)要充分合理地利用教学评价体系,构建试卷讲评课高效课堂。
每次考试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试卷情况做一个具体的统计分析。具体办法如:统计好每一分数段的学生,并分析试卷分布中学生整体得失分情况,计算每次考试整体平均分与个体平均分,画出每位学生每次考试分数的曲线图等等,这样可以直观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要合理有效地利用教学材料,从而生成"新的学习资源"。
我们手头有限的教学材料往往只是试卷本身,但是一味局限于试卷往往会造成练习题的泛滥,从而导致师生成为练习题的奴隶。一个真正的好教师是教给学生从试卷中探索发现新的学习资源,形成自己新的知识储备,在讲评试卷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学会对同一类型的试题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由一道试题得出相关类型试题的思维方式或解题技巧,从而将其转化为一种全新的课程资源去利用。
(四)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我们要在学生对试卷的思维尚处活跃的时期,及时地把考试结果及试题答案反馈给班中的学生。其次,我们要努力突破传统的答案公布,要针对每个班不同的班情考情设置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師的一桶水不可能全部变成每位学生的一桶水,所以我们尽量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再次,要加大学生的参与力度,不要总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上,而要巧妙合理地设置教学难点、创新点及兴奋点,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五)课前准备很必要,我们应充分备好语文试卷讲评课。
备课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如下几个方面:卷面中究竟涉及了哪些知识点,考察的重点又是什么,答题过程中的难点是什么,考试题型有什么推陈出新的地方等等。如果有条件,笔者建议教师应进行跟考。作为教师,在考后直接拿着现成答案去观照试题,这中间其实省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考过程,也就是教师对于试卷难易程度认识的生成过程。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面对试卷。
以上内容是笔者对高考复习过程中试卷讲评课的有效实施策略的一些粗浅看法,希望这些观点之中能为目前的语文教学工作提供有一点有价值的参考,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试卷讲评课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一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