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娜与哀伤

来源 :小说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herChen2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文备众体是其主要特征。《红楼梦》将诗词曲等文学形式大量运用在各种人物描写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很多学者已对此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其实在小说中,为数不多的骈体文也体现着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承继与创新。本文仅从《警幻仙姑赋》及《芙蓉女儿诔》两篇文章入手,探讨曹雪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继与革新。
  关键词:《红楼梦》;骈体文;承继;创新;《警幻仙姑赋》;《芙蓉女儿诔》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它综合体现了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小说的主体文字是白话,但又吸纳了文言文及其他多种文体表现之所长。小说中写入了大量的诗词曲赋、灯谜、酒令、简帖等等,文学样式灵活多变,做到了真正的“文备众体”,并且使它们成为小说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小说中骈体文虽不甚多,但它们与小说主体水乳交融,不透露丝毫的繁冗。本文仅从《警幻仙姑赋》和《芙蓉女儿诔》二文进行探究,说明曹雪芹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意继承与创新。
  《警幻仙姑赋》出现在小说的第五回,是宝玉在秦氏房内午睡时梦游太虚幻境遇到的自称警幻仙姑的女子,这篇赋即是对仙姑出场的描写。
  全赋五十六句,设了许多比喻,作者极尽夸张渲染之能事,就是为了描述仙姑之美。而对于仙姑的描摹,作者并没有突出其个性特征,正如脂砚斋眉批所说:“此赋则不见长,然亦不可无者也。”因为宝玉是第一次见这位“端的与人不同”的女子,故她给宝玉的印象也只能是除了美,别无可写的了。仔细阅读此赋,文中处处透露着曹子建《洛神赋》中描写宓妃的影子。如曹植的“云髻峨峨”变成了“云堆翠髻”,“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变成了“回风舞雪”,“含辞未吐”变成了“将言而未语”,“进止难期,若往若还”变成了“待止而欲行”,“若将飞而未翔”变成了“若飞若扬”,模拟痕迹极重。如果认为曹雪芹此赋只是拟古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作者本不喜欢“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的,所以也不会仅停留在蹈袭故常的老路上。相比曹植的《洛神赋》,此赋在语言形式上有其创新之处。
  首先,此赋为隔句对,除去“兮”、“而”、“之”等虚词,大部分为四字句,且对仗工稳。而《洛神赋》多为四字、六字對,且基本上都是单对,很少有隔对。很明显,两篇赋作形式并不雷同,《警幻仙姑赋》用了骚赋的形式,读来抑扬顿挫,颇有韵律感,有一唱三叹之妙。
  其次,此赋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或问或答,或排比,语言形式调动得颇为生动、活泼。作者一连用了六个“其×若何”来形容这位“蹁跹袅娜,与人不同”的仙姑。她“素”、“洁”、“静”、“艳”、“文”、“神”,又如“春梅绽雪”般“素”,如“秋菊被霜”般“洁”,如“松生空谷”般“静”,如“霞映澄塘”般“艳”,如“龙游曲沼”般“文”,如“月射寒江”般“神”。这位仙姑在作者眼中如此之美,以至于“应惭西子,实愧王嫱”了。这种不拘泥旧体的手法正是作者所要达到的效果。曹植的《洛神赋》在句式上反而显得逊色了许多。
  因此,曹雪芹的《警幻仙姑赋》写得袅娜多姿,虽有摹仿的痕迹,但并不能掩盖其对于打破传统的创新之势。虽然只是小小的形式变动,艺术上不见得优于《洛神赋》,但其对于赋体形式的灵动发挥却是不可抹煞的。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展现的另一篇新奇文章也是在继承传统文化上的创新之作,那就是宝玉为祭奠晴雯而作的《芙蓉女儿诔》。
  《芙蓉女儿诔》共一千三百余字,是宝玉诗作中最长的一篇。作者将赋体与骚体结合,写得缠绵悱恻、绚丽多彩。从体裁、文字和表现手法看,无一不是受了《离骚》的影响。这里仅就词汇方面对此稍作说明。如“茝兰”、“蘅杜”、“鸠鸩”、“鹰鸷”、“望舒”、“玉虬”、“瑶象”、“羽野”、“顑颔”、“诼谣”、“招尤”、“攘诟”等等都是借用《离骚》之语。诔文中某些句子也套用了《离骚》的句法,如“发韧乎霞城,返族乎玄圃”即套用了《离骚》“朝发韧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又如“纫蘅杜以为纕”套用了《离骚》“纫秋兰以为佩”。
  语言上的蹈袭与继承只是一个方面,作者对于诔文表述方式的创新却是颇令人拍手称赞的。上面提及的林黛玉评论此诔文的“新奇”就是说的形式新颖。
  诔文将赋体与骚体结合,不循旧规。小说借宝玉之口曾说明了这篇诔文的创作意图:
  诔文挽词也须另出己见……不可蹈袭前人的套头。……何必不远师楚人……,或杂参单句,或偶成短联,或用实典,或设譬寓,随意所之,信笔而去……何必若世俗之拘拘于方寸之间哉!
  这说明为此诔文作出创新是有意为之的。曹雪芹借宝玉之口提出诔文“师楚”的创作模式,却又不愿拘泥于方寸之间,可见其在继承中是勇于创新的。而在实际的创作中,作者也确实做到了形式自由,不拘一格。
  《芙蓉女儿诔》前序后歌,序文采用了“宋四六”长短不拘的骈体,而诔辞摒弃了四言的旧套,创造性地变为招魂式的骚体楚歌。这是空前的创体,完全打破了诔文传统的规格。文中有抒情有议论,或哀伤或怒骂,笔锋酣畅,淋漓尽致。
  综上可知,曹雪芹对于传统文化既不一概否定,也不全盘接受,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作了开拓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曹雪芹,高鹗著.脂砚斋、王希廉点评.红楼梦[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 吴新雷.论《红楼梦》中的骈体文[J].红楼梦学刊,1990,(4).
  [3] 陶剑平.《红楼梦》诗赋运用与传统文化[J].杭州大学学报,1990,(3).
其他文献
摘 要:艾伟的作品多表现出对人性的探討和拷问。其短篇小说《小满》聚焦于目前成为社会热点的“代孕”问题展开,通过代孕者小满的种种遭遇,来追问代孕这一社会现实的伦理危机,体现出作者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现实忧思,同时,也是对女性性别角色的思考和女性生存困境的描写。  关键词:人性;人文关怀;生存困境  艾伟以他那轻捷灵敏的笔触,探幽着人性的复杂和叵测。在他的短篇小说《小满》①中,看似不疾不徐、娓娓道来的叙述
期刊
摘 要:在国内对《诗经》的研究已經数不胜数,在韩国也是如此。在比较文学的研究里大部分中国的学者们都会去关注一些韩国闻名远扬的文学家。在中国,溪谷张维这位朝鲜朝的文人没有被国内所熟悉,但是汉文学对这位文豪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他热爱汉文学对汉文学有着属于自己的见解和认识,除了散文等文章以外在创作汉诗的时候他主要是学习并模仿着《诗经》的创作。对《诗经》的认识他支持《毛诗序》的解释,大部分都是依靠他的注释
期刊
摘 要:自新世纪以来,学术界对徐訏《鬼恋》的研究不断增多,研究方法也表现出多样的态势。本文则从叙事学研究和比较研究入手,对《鬼恋》的进行研究综述,厘清《鬼恋》研究的脉络。  关键词:新世纪;《鬼恋》;研究综述  徐訏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和鲜明特色的作家,他有着中西哲学、心理学的学养以及游学欧洲的经历,因而其作品渗透着一种浓厚的现代意识和哲理思辨色彩。其成名作《鬼恋》自1937年发表以来,由于历史的原
期刊
摘 要:《庄子》中的寓言故事极尽荒诞,充满超现实奇幻色彩,寓言故事中的人物也生动而富有个性。品读《庄子》笔下的人物,惠子的地位十分特殊。《庄子》笔下的惠子,时而为至交好友,时而为论辩“仇敌”,时而是最丑陋的名利追逐者,时而是学识渊博、待人为善的智者。不难发现《庄子》在塑造惠子的多面人物形象时,其情感是复杂的。因此笔者将以《庄子》的几则故事为本,解读惠子多面的人物形象,感受庄、惠之间另类的知己情。 
期刊
摘 要:《庄子》文章之“大”首先在于庄子描绘意境的阔大邈远;同时,因为其境界阔大渺远,也就显示《庄子》文章内容的超尘离世。  关键词:《庄子》;文章;大;阔大邈远;超尘离世  《庄子》开篇即给我们打开了一片极其广阔的天地: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
期刊
摘 要:她是一名特立独行的女性,她是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作家,她是胡兰成笔下的“民国才女”,她就是——张爱玲,在她的众多作品中,总是透露着丝丝苍凉,丝丝忧伤。张爱玲的美学被称为“苍凉美学”,今天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就其《半生缘》中的女性悲剧进行具体阐释。  关键词:张爱玲;女性悲剧;顾曼桢;顾曼璐  张爱玲曾说,“我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剧则如大红大绿的配
期刊
摘 要:《捣素赋》自唐以来就有学者怀疑非班婕妤所作,至明清时期,更是有许多学者认为此赋为齐梁间人拟作,且文风与班氏差别较大,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此赋,认为《捣素赋》并非班婕妤所作,作者另有其人,应是魏晋六朝文人托名班氏所作。  关键词:《捣素赋》;班婕妤;魏晋六朝;托名  班婕妤是西汉末期有名的一位女作家,她流传下来的赋作有两篇:一篇为《自悼赋》,被收入《汉书》;另一篇为《捣素赋》,被收入唐代类书中
期刊
初见  三十年前,我刚过十六岁生日,就跟着周师傅去深圳当建筑工,给特区盖房子。深圳那么多高楼大厦,都是我们这些打工者盖起来的。我跟周师傅到深圳,去盖一座图书馆,这座宏大漂亮的建筑,就是我们亲手盖的。  我们白天在工地上干活,晚上就睡在工地上。工地上搭建了一些彩钢板房子,我们就住在里面。深圳天气热啊,彩钢板房里没有空调,晚上总是热得睡不着觉。我睡不着觉,经常就干脆不睡了,跑到马路上瞎逛。  马路上多
期刊
摘 要:中国本原文化研究学者靳之林认为,中国本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起源上可追溯至原始社会。以生存与繁衍为核心的文化主题,追求、向往生命的延续,因而形成以阴阳观、生生观为主线的中国本原哲学体系。推及民间美术依照本原哲学思想绵延与传承至今,时下却被打上“伪科学”标签。靳之林《绵绵瓜瓞》一书无疑通过对民间文化中本原哲学的总结,为读者提供艺术发展新的启思。  关键词:本原哲学;本原文化;民间美术;绵延与传
期刊
摘 要:困惑和好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哲学与这两者更是关系密切。在我们的眼里,哲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是爱智之学,哲学与幼童更是不会有关联哲学与幼童。但是,真的是我们所想的这样吗?“小草从哪里来的呢?”“飞机为什么掉不下来?”“我们怎么知道一切不是一场梦呢?”这些充满思考的问题都是来自可爱的幼童。  关键词:《哲学与幼童》;儿童哲学;幼童  在我的眼里,一般人是看不懂哲学的。而在加雷斯.马修斯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