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名著导读是“全语文教育”理念下“大阅读”的一种路径,是教材文本阅读的重要补充。名著导读的关键是“趣”“情”“理”“法”,《布鲁克林有棵树》导读围绕这几个要素展开,做到了激趣、动情、悟理、得法。当然,名著导读应该是一个系列行为,可以是片段而未必完整,可以面向个别而未必是集体,它会因为读者个体而诠释出种种可能,却不会因为达成某个目标而宣告终结。
关键词:名著导读 趣 情 理 法
近期,笔者接到一个教学任务:给一所农村初中的60名留守初中生上一节阅读指导课,导读内容是美国著名小说《布鲁克林有棵树》。
名著导读是“全语文教育”理念下“大阅读”的一种路径,是教材文本阅读的重要补充。名著导读的关键是什么?在我们看来,“趣”“情”“理”“法”是四个关键要素。围绕这几个要素,我们设计导读流程,开启《布鲁克林有棵树》阅读之旅。
一、导读流程设计:循序渐进,边读边导
针对学生的阅读现状,我们把这节课定位为“读中导”,并预设在以下几个方面“导”:一是在学生理解和表达“卡壳”时,也就是“愤”和“悱”时指导(但如果有同伴能“导”,一定要让他们先说)。二是读书方法指导,比如指导学生从哪些方面入手批注,如何即时写作读书体悟等。当然,这个“导”要相机进行,不能强行灌输、讲授。三是基于问题的引导,如“《布鲁克林有棵树》在同题材的国内外名著中有什么独特之处?书中渗透的美国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有哪些不同之处?”这些问题也许未必能讲透,但既然教师可以占据更多的阅读资源,就理应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阅读背景和空间,这是教师作为“阅读先行者”的责任。
依据上述思考,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导读过程:
(一)寻访文学地景
1.播放教师制作的视频短片《寻访文学地景布鲁克林》。
2.學生分享从短片中了解到的有关布鲁克林的地理位置、社会面貌和文化名人等信息,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学地景。
(二)讲述“星期六的故事”
1.教师将第一卷的内容概括为“星期六的故事”,包括卡尼垃圾回收站“多赚了一分钱”的故事、查理糖果店“生锈的旱冰鞋”的故事、索尔温熟食店“五分钱的舌头肉”的故事、太平梯“住在树上看书”的故事、诺兰家“把咖啡倒进洗碗池里”“弗兰尼雷丸”“开门歌”的故事,课件出示相应故事发生的地点图标。
2.学生点击图标,竞说故事。
3.教师发放书签奖品给讲故事的学生,请学生对自己所讲述的故事用一句话写作“书签式感悟”。
4.教师和学生展示分享自己写作的“书签式感悟”。
(三)辩说成长话题
1.组织讨论:吃发霉的面包、喝苦涩的咖啡、穿破烂的衣服、被嘲笑只有沉默、被轻鄙只能隐忍,这就是小女孩弗兰西的命运。如此“卑微”的生命如何变得高贵?哪些人和事对弗兰西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
2.学生发言讨论。超前阅读的学生“剧透”,对其他学生产生了诱惑。
3.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引导他们把影响主人公成长的因素分为外在和内在两种类型。学生梳理得出“父亲的爱”“家族对教育的重视”“母亲的性格遗传”等为外在因素,而主人公自身“渴望读书”“沉着坚强”“学会拒绝”等则是内在因素。
4.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把影响主人公成长的因素分为正向和逆向两种类型,组织讨论小说中医生、护士等人的轻蔑嘲讽,以及生活的苦难对主人公成长的意义。
(四)领悟“树”之内涵
1.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领悟小说中“树”的内涵,以自创“格言”的形式写在可贴式小书签上。
2.同学间互赠小书签,分享交流并留存。
(五)推荐延伸阅读
教师推荐学生阅读“成长”主题中外名著: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马克斯·苏萨克的《偷书贼》。
二、导读效果分析:激趣、动情、悟理、得法
按照最初预期的“趣”“情”“理”“法”四个层面的导读目标,这节课的达成情况如何呢?
从“趣”和“法”的角度看,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整节课运用了“书签式批注”“分享式交流”“体验式心得”“主题式阅读”等基本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整本书。王荣生先生在《阅读教学的其他路径》一文中写道:“语文教师似乎是站在作品后面,他的任务是‘引起’,用种种办法,招引学生自愿地‘走近文本’‘走近经典’。”这节课上,我们也尝试运用了一些“招引”的方法,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是“点击图标、讲故事、赢奖品”活动,赢得的奖品是各类书签,包括叶脉书签、油画书签,还有教师手工制作的挂件式书签。书签的反面,教师事先写上了自己的读书感悟——“好书共欣赏,情理相与析”,让学生也在书签上写下自创的“金句”,师生、生生间互赠,推动学生的深度阅读。
小说中蕴含的“理”有很多,“把苦难视为财富”“用平和而宽容的态度对待成长中的困境”“面对苦难时要拥有明亮、坚强和冷静的心态”“任何时候都要自信”“要有生活情趣”,这些道理是学生自己在分享交流时说出来的。尽管即时表达的语句不是那么顺畅,教师还是让他们把自己的领悟用简洁的词条写到书签上,留下真实的读书印迹。不去刻意拔高,尊重学生独特鲜活的感受。
令人难忘的是课堂上即兴生成的一个“情”的升华点。一位男生讲述了书中最动人的情节:父亲约翰尼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去世前一年就准备好钱给茜茜姨妈,让她在女儿毕业典礼送上鲜花和卡片,卡片上写着:“献给弗兰西,恭贺毕业。爱你的爸爸。”那一瞬间,弗兰西心中所有的委屈、失望、担心和孤独都被抚平,她情不能自已,跑到厕所中放声大哭。
讲到这儿,这个一米八的小伙子眼里隐隐约约有了泪花。教师情不自禁地问道:“在你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这样为你默默付出的亲人呢?”男生似乎有些哽咽,低下头又抿了一下嘴唇:“有!我的爷爷,他年纪大了,却总不放心我,每天来回四趟,风里来雨里去地接送我……”说到这儿,他说不下去了。在当地农村,留守儿童的祖辈很辛苦,插秧、收稻、挖塘藕、摘菱角、掰棒头、打菜籽,想象他们下田后拔出泥地里的筒靴,匆匆到校接孩子的情景……这些,于我们而言,是留存在记忆中的画面;于教室里坐着的这些留守儿童而言,则是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的真实存在。
这时,看到一个女生的眼里闪着泪光,教师示意她站起来说一说。这个恬静的女孩也只是说了半句:“我的爷爷和奶奶也是,他们总是把最好的留给我……”之后,她也低下头,有些哽咽。
此时的课堂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语言场。在这些学生的表述中,一些词句如“不放心”“接送”“最好的留给我”等就是一串串语言密码,它可以瞬间打开学生共同的记忆。并且,不需要多说,他们彼此都明白那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这时,教师用书中弗兰西追忆她的父亲时说的一句话表达了心中的感动:“He has nothing. He can give only himself.(他什么都没有,他能奉献的只有自己。)”我们分明感到,就在此时此地的教室里,教师自己的童年记忆、学生拥有的生活经历以及作者贝蒂·史密斯的童年记忆,三者自然交融为一体。
名著导读的终极意义是什么?“爱上生活”也许就是最好的答案。把一本好书呈现在学生面前,鼓励他们阅读,倾听并分享他们的感受,鼓励他们用文字记录这些感受,如此反复地读下去。这需要一个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名著导读应该是一个系列行为,可以是片段而未必完整,可以面向个别而未必是集体,它会因为读者个体而诠释出种种可能,却不会因为达成某个目标而宣告终结。
关键词:名著导读 趣 情 理 法
近期,笔者接到一个教学任务:给一所农村初中的60名留守初中生上一节阅读指导课,导读内容是美国著名小说《布鲁克林有棵树》。
名著导读是“全语文教育”理念下“大阅读”的一种路径,是教材文本阅读的重要补充。名著导读的关键是什么?在我们看来,“趣”“情”“理”“法”是四个关键要素。围绕这几个要素,我们设计导读流程,开启《布鲁克林有棵树》阅读之旅。
一、导读流程设计:循序渐进,边读边导
针对学生的阅读现状,我们把这节课定位为“读中导”,并预设在以下几个方面“导”:一是在学生理解和表达“卡壳”时,也就是“愤”和“悱”时指导(但如果有同伴能“导”,一定要让他们先说)。二是读书方法指导,比如指导学生从哪些方面入手批注,如何即时写作读书体悟等。当然,这个“导”要相机进行,不能强行灌输、讲授。三是基于问题的引导,如“《布鲁克林有棵树》在同题材的国内外名著中有什么独特之处?书中渗透的美国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有哪些不同之处?”这些问题也许未必能讲透,但既然教师可以占据更多的阅读资源,就理应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阅读背景和空间,这是教师作为“阅读先行者”的责任。
依据上述思考,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导读过程:
(一)寻访文学地景
1.播放教师制作的视频短片《寻访文学地景布鲁克林》。
2.學生分享从短片中了解到的有关布鲁克林的地理位置、社会面貌和文化名人等信息,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学地景。
(二)讲述“星期六的故事”
1.教师将第一卷的内容概括为“星期六的故事”,包括卡尼垃圾回收站“多赚了一分钱”的故事、查理糖果店“生锈的旱冰鞋”的故事、索尔温熟食店“五分钱的舌头肉”的故事、太平梯“住在树上看书”的故事、诺兰家“把咖啡倒进洗碗池里”“弗兰尼雷丸”“开门歌”的故事,课件出示相应故事发生的地点图标。
2.学生点击图标,竞说故事。
3.教师发放书签奖品给讲故事的学生,请学生对自己所讲述的故事用一句话写作“书签式感悟”。
4.教师和学生展示分享自己写作的“书签式感悟”。
(三)辩说成长话题
1.组织讨论:吃发霉的面包、喝苦涩的咖啡、穿破烂的衣服、被嘲笑只有沉默、被轻鄙只能隐忍,这就是小女孩弗兰西的命运。如此“卑微”的生命如何变得高贵?哪些人和事对弗兰西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
2.学生发言讨论。超前阅读的学生“剧透”,对其他学生产生了诱惑。
3.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引导他们把影响主人公成长的因素分为外在和内在两种类型。学生梳理得出“父亲的爱”“家族对教育的重视”“母亲的性格遗传”等为外在因素,而主人公自身“渴望读书”“沉着坚强”“学会拒绝”等则是内在因素。
4.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把影响主人公成长的因素分为正向和逆向两种类型,组织讨论小说中医生、护士等人的轻蔑嘲讽,以及生活的苦难对主人公成长的意义。
(四)领悟“树”之内涵
1.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领悟小说中“树”的内涵,以自创“格言”的形式写在可贴式小书签上。
2.同学间互赠小书签,分享交流并留存。
(五)推荐延伸阅读
教师推荐学生阅读“成长”主题中外名著: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马克斯·苏萨克的《偷书贼》。
二、导读效果分析:激趣、动情、悟理、得法
按照最初预期的“趣”“情”“理”“法”四个层面的导读目标,这节课的达成情况如何呢?
从“趣”和“法”的角度看,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整节课运用了“书签式批注”“分享式交流”“体验式心得”“主题式阅读”等基本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整本书。王荣生先生在《阅读教学的其他路径》一文中写道:“语文教师似乎是站在作品后面,他的任务是‘引起’,用种种办法,招引学生自愿地‘走近文本’‘走近经典’。”这节课上,我们也尝试运用了一些“招引”的方法,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是“点击图标、讲故事、赢奖品”活动,赢得的奖品是各类书签,包括叶脉书签、油画书签,还有教师手工制作的挂件式书签。书签的反面,教师事先写上了自己的读书感悟——“好书共欣赏,情理相与析”,让学生也在书签上写下自创的“金句”,师生、生生间互赠,推动学生的深度阅读。
小说中蕴含的“理”有很多,“把苦难视为财富”“用平和而宽容的态度对待成长中的困境”“面对苦难时要拥有明亮、坚强和冷静的心态”“任何时候都要自信”“要有生活情趣”,这些道理是学生自己在分享交流时说出来的。尽管即时表达的语句不是那么顺畅,教师还是让他们把自己的领悟用简洁的词条写到书签上,留下真实的读书印迹。不去刻意拔高,尊重学生独特鲜活的感受。
令人难忘的是课堂上即兴生成的一个“情”的升华点。一位男生讲述了书中最动人的情节:父亲约翰尼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去世前一年就准备好钱给茜茜姨妈,让她在女儿毕业典礼送上鲜花和卡片,卡片上写着:“献给弗兰西,恭贺毕业。爱你的爸爸。”那一瞬间,弗兰西心中所有的委屈、失望、担心和孤独都被抚平,她情不能自已,跑到厕所中放声大哭。
讲到这儿,这个一米八的小伙子眼里隐隐约约有了泪花。教师情不自禁地问道:“在你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这样为你默默付出的亲人呢?”男生似乎有些哽咽,低下头又抿了一下嘴唇:“有!我的爷爷,他年纪大了,却总不放心我,每天来回四趟,风里来雨里去地接送我……”说到这儿,他说不下去了。在当地农村,留守儿童的祖辈很辛苦,插秧、收稻、挖塘藕、摘菱角、掰棒头、打菜籽,想象他们下田后拔出泥地里的筒靴,匆匆到校接孩子的情景……这些,于我们而言,是留存在记忆中的画面;于教室里坐着的这些留守儿童而言,则是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的真实存在。
这时,看到一个女生的眼里闪着泪光,教师示意她站起来说一说。这个恬静的女孩也只是说了半句:“我的爷爷和奶奶也是,他们总是把最好的留给我……”之后,她也低下头,有些哽咽。
此时的课堂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语言场。在这些学生的表述中,一些词句如“不放心”“接送”“最好的留给我”等就是一串串语言密码,它可以瞬间打开学生共同的记忆。并且,不需要多说,他们彼此都明白那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这时,教师用书中弗兰西追忆她的父亲时说的一句话表达了心中的感动:“He has nothing. He can give only himself.(他什么都没有,他能奉献的只有自己。)”我们分明感到,就在此时此地的教室里,教师自己的童年记忆、学生拥有的生活经历以及作者贝蒂·史密斯的童年记忆,三者自然交融为一体。
名著导读的终极意义是什么?“爱上生活”也许就是最好的答案。把一本好书呈现在学生面前,鼓励他们阅读,倾听并分享他们的感受,鼓励他们用文字记录这些感受,如此反复地读下去。这需要一个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名著导读应该是一个系列行为,可以是片段而未必完整,可以面向个别而未必是集体,它会因为读者个体而诠释出种种可能,却不会因为达成某个目标而宣告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