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师资队伍实践能力有待提高、校师生比严重失衡、教师到企业锻炼缺乏动力及企业接纳教师锻炼积极性不高等因素制约着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
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并面向基层一线岗位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也是国家大力提倡兴办高职院校的初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职业院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
目前,学生实践能力缺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问题,制约着高职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师实践教学水平不高是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重视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为培养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夯实基础。各高职院校中实践教学教师在整个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合理值至少应达到50%,而实际情况却普遍低于这个值,同时,真正符合实践教学要求的教师在实践教学教师队伍中比例则更少。下面就目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现状做一下分析。
一、整个师资队伍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每年新聘任的专业教师主要还是普通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研究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师很少。高职院校教师的任职资格标准中,并没有对实践教学能力做出明确的要求,更没有专门的职业教师准入制度对教师的实践技能做出具体的规定。这样直接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准入模式构成理论化的教师队伍,缺乏企业锻炼。少数外聘的企业人员基本是以退休人员为主,虽然有相对较强的实践经验,但显然缺乏稳定性。而實践经验丰富的青年工作人员由于待遇的问题,根本不愿意到学校任教。
二、师生比严重失衡,教师无暇去企业锻炼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持续火爆,国家格外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建筑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良好。在良好的就业形势下,建筑专业一再被捧为热门专业,学生不断增加,而高校教师力量得不到相应补给,导致师生比严重失衡。在教师严重缺乏的状况下,学校根本无法抽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更别说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了。
三、青年教师缺乏到企业锻炼的内在动力
目前,高职专业教师提高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的内在动力普遍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他们习惯于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授受,而不愿到工地进行实践学习。这主要是因为:第一,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将实践教学能力作为高职教师职称晋升的基本条件,衡量高职教师能否晋升的基本要求依然是科研成果和发表论文的数量,这种导向无疑助长了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第二,教师在企业锻炼期间多数情况下不在本地。对有些青年教师而言,去企业锻炼就会面临与家人分居两地的问题。好多学校还缺乏相应的鼓励制度和激励机制,无法激发教师的积极性。第三,教师在追求自身职业发展时必然考虑投入和收益,而锻炼期间与上课期间待遇悬殊,因此,青年教师不愿意去企业锻炼。
四、企业接纳青年教师实践锻炼的积极性不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体制。在这种管理体制下,以追求盈利为目标的企业,接受教师的实践培训不再是指令性计划,而是互利互惠性质的。其结果是,部分企业因经济利益的驱动,拒绝接受教师参加实践锻炼,或者在收取费用的前提下接受。有的企业由于企业之间的竞争,对企业技术保密,不愿让教师接触先进的技术。加上政府没有规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相关义务,因而企业缺乏接纳教师参加生产实践的积极性。种种原因导致高职院校对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的要求难以落到实处,教师很难真正得到企业的支持到生产一线进行实际操作。
五、建筑专业教师去企业锻炼存在尴尬局面
建筑专业教师去企业锻炼没有做到实际的顶岗而是巡岗,主要是因为建筑产品大,建筑时间周期长,质量、安全、成本各个环节责任重大等,这些决定了顶岗教师不能参与实际工作。即使教师有机会参与某项实际工作,又面临着是否能担当质量、安全、成本的各项重任,并且完成一个建筑产品所需时间长,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难免会出现一些变故或者人员流动等情况,这使教师到企业锻炼面临各种严峻的考验。因此,许多建筑专业青年教师陷入实践岗位定位难的尴尬境地。
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欠缺势必影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进而影响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势在必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必备能力之一,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范玉红.浅议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8).
[2]张卿.高职院校专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6).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
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并面向基层一线岗位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也是国家大力提倡兴办高职院校的初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职业院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
目前,学生实践能力缺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问题,制约着高职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师实践教学水平不高是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重视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为培养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夯实基础。各高职院校中实践教学教师在整个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合理值至少应达到50%,而实际情况却普遍低于这个值,同时,真正符合实践教学要求的教师在实践教学教师队伍中比例则更少。下面就目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现状做一下分析。
一、整个师资队伍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每年新聘任的专业教师主要还是普通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研究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师很少。高职院校教师的任职资格标准中,并没有对实践教学能力做出明确的要求,更没有专门的职业教师准入制度对教师的实践技能做出具体的规定。这样直接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准入模式构成理论化的教师队伍,缺乏企业锻炼。少数外聘的企业人员基本是以退休人员为主,虽然有相对较强的实践经验,但显然缺乏稳定性。而實践经验丰富的青年工作人员由于待遇的问题,根本不愿意到学校任教。
二、师生比严重失衡,教师无暇去企业锻炼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持续火爆,国家格外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建筑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良好。在良好的就业形势下,建筑专业一再被捧为热门专业,学生不断增加,而高校教师力量得不到相应补给,导致师生比严重失衡。在教师严重缺乏的状况下,学校根本无法抽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更别说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了。
三、青年教师缺乏到企业锻炼的内在动力
目前,高职专业教师提高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的内在动力普遍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他们习惯于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授受,而不愿到工地进行实践学习。这主要是因为:第一,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将实践教学能力作为高职教师职称晋升的基本条件,衡量高职教师能否晋升的基本要求依然是科研成果和发表论文的数量,这种导向无疑助长了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第二,教师在企业锻炼期间多数情况下不在本地。对有些青年教师而言,去企业锻炼就会面临与家人分居两地的问题。好多学校还缺乏相应的鼓励制度和激励机制,无法激发教师的积极性。第三,教师在追求自身职业发展时必然考虑投入和收益,而锻炼期间与上课期间待遇悬殊,因此,青年教师不愿意去企业锻炼。
四、企业接纳青年教师实践锻炼的积极性不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体制。在这种管理体制下,以追求盈利为目标的企业,接受教师的实践培训不再是指令性计划,而是互利互惠性质的。其结果是,部分企业因经济利益的驱动,拒绝接受教师参加实践锻炼,或者在收取费用的前提下接受。有的企业由于企业之间的竞争,对企业技术保密,不愿让教师接触先进的技术。加上政府没有规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相关义务,因而企业缺乏接纳教师参加生产实践的积极性。种种原因导致高职院校对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的要求难以落到实处,教师很难真正得到企业的支持到生产一线进行实际操作。
五、建筑专业教师去企业锻炼存在尴尬局面
建筑专业教师去企业锻炼没有做到实际的顶岗而是巡岗,主要是因为建筑产品大,建筑时间周期长,质量、安全、成本各个环节责任重大等,这些决定了顶岗教师不能参与实际工作。即使教师有机会参与某项实际工作,又面临着是否能担当质量、安全、成本的各项重任,并且完成一个建筑产品所需时间长,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难免会出现一些变故或者人员流动等情况,这使教师到企业锻炼面临各种严峻的考验。因此,许多建筑专业青年教师陷入实践岗位定位难的尴尬境地。
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欠缺势必影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进而影响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势在必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必备能力之一,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范玉红.浅议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8).
[2]张卿.高职院校专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