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理是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认知自然与社会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进入到新时期以来,传统教学理念与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教学工作要求,必须加强创新与改革,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以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基本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可对地理实践能力的内涵进行介绍,提出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探索新时期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新时期;高中地理;实践能力;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2-009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2.045
高中地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推进,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在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真正提高能力素养。在教学实践当中,由于受到传统模式的限制,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遇到较大的阻碍。教师应该明确当前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新要求,将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当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中地理知识的繁杂性和抽象性较强,教师应该构建全新教学模式,以消除传统教学的弊端。同时,从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及规律出发,制定针对性实施方案,为各项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一、地理实践能力的内涵
地理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中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除了能够对各种地理信息进行全面收集与整理外,还要从中获得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规律。在地理实践活动中,需要实现自主设计与合作探究,运用丰富的地理工具和材料快速完成相关任务[1]。首先,实践能力包含了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地理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只有在自然与社会中进行深入探究,才能实现知识的内化与吸收。其次,实践能力包含了动手能力和调查能力。在新时期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并在社会实践与调查中拓展知识和能力边界。最后,实践能力还包含学生的学习习惯及素养,使其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保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真正体现地理学科的社会价值。
二、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中地理教需要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了课程大纲及标准、学生需求和教學进度等等,对于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理念仍旧对教学产生影响,尤其是在高考压力下,教师对于学生的成绩较为关注,在平时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理论教学仍然是当前教学工作的侧重点,旨在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知识体系,以在考试中取得可观的成绩。在教学中缺乏类型丰富的实践活动,实践教学比例较低,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不足。此外,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往往是采用灌输式教学,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同时,未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及用途,学习积极性较低。对于学生的评价往往只局限于考试成绩这一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平时表现,无法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三、新时期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路径
(一)通过构建地理模型让地理知识变得更直观
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应用地理模型是非常有用的教学手段。由于很多知识的抽象性较强,因此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较大的困难,为了能够降低教学与学习的难度,教师应该通过地理模型的构建展开教学工作,加快教学任务的推进和教学目标的实现。通过演示类模型的应用,能够可视化呈现繁杂的地理知识,保障学生在学习时更具系统性与规范性,在形成完善知识框架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综合素养。教师应该对高中地理课程知识进行不断整合,增强在演示类地理模型中的应用实效性[2]。为了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实践当中,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制作相应的地理模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在动手过程中感受地理学科的魅力,从而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学生在课堂当中的自主参与,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而且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高效推进,增进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在构建模型中,应该以高中地理重难点知识的突破为核心,明确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其在兴趣驱动下保持长的久学习动力。
(二)充分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地理教材融合了无数地理专家、学者的心血,是地理知识的凝聚和精华所在。所以,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与教材内容进行紧密结合,从而增强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地理识图能力是检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主要指标,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图表的合理运用,使学生能够通过图表获取关键信息,明确其中的地理现象及问题,更加有条理地学习地理知识。教师应该对图表的解析思路进行深入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实现对地理问题关键点的快速提取,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记忆[3]。在初始阶段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共同对图表进行分析,了解不同图表的特点及内涵、分析方法和思路等。当学生的识图能力得到增强后,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分析,增强独立思考能力与实践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在个体上的差异性,从而采用不同的策略实施教学。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帮助学生在分析图表的过程中了解各个模块之间的衔接关系。
(三)科学划分合作小组提升地理教学质量
在新课改要求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也需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模式来进行。通过科学划分合作小组,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从而在小组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高中地理中很多学习任务单纯依靠学生个人的力量通常难以完成,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提高问题的发现、分析与解决能力。在小组内,学生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他人的长处,从而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获得进步与提高。部分学生对教师存在畏惧心理,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敢向教师提问,导致问题积累限制了地理实践能力的增强。而在小组内,则可以充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以轻松愉悦的心态进行沟通互动,快速解决在学习中的疑惑。同时,在思维碰撞与交流当中则能够激发灵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尤其是在丰富的课外学习活动当中,能够分派学习任务,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及优势,在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则需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进行全面摸底调查,保障分组的均衡性,在组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潜移默化当中对学生加以熏陶与感染。 (四)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营造的教学情境能够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呈现复杂抽象的地理知识,防止由于学生认知能力不足而对课堂学习效率产生影响,更加便于理解和记忆。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在生活化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实际问题处理能力,这也是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对生活化素材和资源进行有效提取,增强其在教学中渗透的契合性,从而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与情境教学的优势。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可靠保障[4]。为此,教师应该增强自身的信息化素养,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构建教学情境,对学生的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和触觉器官等进行充分激发,使其在沉浸式的体验中开展学习。在课堂当中也可以通过小游戏等方式将学生引入到情境当中,从而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解决游戏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实践能力。
(五)开展实践活动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高中地理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实践调查和实践问题的解决,学生可以学会灵活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强化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很多地理现象也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学生只有在亲身体验与感悟的过程中才能拓展学习广度与深度。因此,教师应该摆脱对教材的依赖,从实践活动当中为学生的动手操作创造机会,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率与质量。教师可以根据本阶段的教学内容设定相应的实践活动主题,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在学生开展调查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实现对地理知识的重新梳理,同时了解知识的具体运用途径,拓宽学生视野与思维。教师应该保障实践活动主题的趣味性及多样性,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生在活动当中的参与热情。在实践活动当中,教师应该扮演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促使学生通过努力解决实践问题。地理实践活动应该与学生的认知特点与需求相符,防止由于活动任务过大而对学生的自信心造成打击。
(六)优化评价模式保障教学评价的科学性
教学评价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步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该对传统的评价模式加以优化,将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评价与考核的重点位置。在地理实践能力评价机制的构建当中,应该保障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全面性,深入挖掘学生身上的潜能,从而增强其学习自信心与成就感。除了应该对考试成绩加以评价外,还要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状况、实践活动表现等进行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基本情况,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及计划。通过对评价反馈信息进行总结与分析,能够为教学策略的优化提供依据,以便更加具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始终保持正确的教学方向,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奠定基础。在评价工作当中,应该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为主要评价方式,保障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全面分析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在评价标准上,则应该将学生的识图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放在重点位置,以逐步提高其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汪玲,唐榕,蒋良群,等.GIS在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8):38.
[2]杨珊珊.基于情境教学的高中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策略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8):269.
[3]张秋霞.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方法的研究[J].科学咨询,2020(27):218.
[4]贺瑶.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实践活动设计研究[D].石河子大学,2020.
[责任编辑 胡雅君]
关键词:新时期;高中地理;实践能力;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2-009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2.045
高中地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推进,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在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真正提高能力素养。在教学实践当中,由于受到传统模式的限制,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遇到较大的阻碍。教师应该明确当前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新要求,将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当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中地理知识的繁杂性和抽象性较强,教师应该构建全新教学模式,以消除传统教学的弊端。同时,从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及规律出发,制定针对性实施方案,为各项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一、地理实践能力的内涵
地理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中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除了能够对各种地理信息进行全面收集与整理外,还要从中获得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规律。在地理实践活动中,需要实现自主设计与合作探究,运用丰富的地理工具和材料快速完成相关任务[1]。首先,实践能力包含了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地理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只有在自然与社会中进行深入探究,才能实现知识的内化与吸收。其次,实践能力包含了动手能力和调查能力。在新时期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并在社会实践与调查中拓展知识和能力边界。最后,实践能力还包含学生的学习习惯及素养,使其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保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真正体现地理学科的社会价值。
二、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中地理教需要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了课程大纲及标准、学生需求和教學进度等等,对于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理念仍旧对教学产生影响,尤其是在高考压力下,教师对于学生的成绩较为关注,在平时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理论教学仍然是当前教学工作的侧重点,旨在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知识体系,以在考试中取得可观的成绩。在教学中缺乏类型丰富的实践活动,实践教学比例较低,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不足。此外,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往往是采用灌输式教学,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同时,未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及用途,学习积极性较低。对于学生的评价往往只局限于考试成绩这一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平时表现,无法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三、新时期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路径
(一)通过构建地理模型让地理知识变得更直观
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应用地理模型是非常有用的教学手段。由于很多知识的抽象性较强,因此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较大的困难,为了能够降低教学与学习的难度,教师应该通过地理模型的构建展开教学工作,加快教学任务的推进和教学目标的实现。通过演示类模型的应用,能够可视化呈现繁杂的地理知识,保障学生在学习时更具系统性与规范性,在形成完善知识框架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综合素养。教师应该对高中地理课程知识进行不断整合,增强在演示类地理模型中的应用实效性[2]。为了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实践当中,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制作相应的地理模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在动手过程中感受地理学科的魅力,从而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学生在课堂当中的自主参与,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而且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高效推进,增进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在构建模型中,应该以高中地理重难点知识的突破为核心,明确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其在兴趣驱动下保持长的久学习动力。
(二)充分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地理教材融合了无数地理专家、学者的心血,是地理知识的凝聚和精华所在。所以,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与教材内容进行紧密结合,从而增强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地理识图能力是检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主要指标,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图表的合理运用,使学生能够通过图表获取关键信息,明确其中的地理现象及问题,更加有条理地学习地理知识。教师应该对图表的解析思路进行深入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实现对地理问题关键点的快速提取,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记忆[3]。在初始阶段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共同对图表进行分析,了解不同图表的特点及内涵、分析方法和思路等。当学生的识图能力得到增强后,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分析,增强独立思考能力与实践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在个体上的差异性,从而采用不同的策略实施教学。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帮助学生在分析图表的过程中了解各个模块之间的衔接关系。
(三)科学划分合作小组提升地理教学质量
在新课改要求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也需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模式来进行。通过科学划分合作小组,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从而在小组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高中地理中很多学习任务单纯依靠学生个人的力量通常难以完成,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提高问题的发现、分析与解决能力。在小组内,学生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他人的长处,从而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获得进步与提高。部分学生对教师存在畏惧心理,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敢向教师提问,导致问题积累限制了地理实践能力的增强。而在小组内,则可以充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以轻松愉悦的心态进行沟通互动,快速解决在学习中的疑惑。同时,在思维碰撞与交流当中则能够激发灵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尤其是在丰富的课外学习活动当中,能够分派学习任务,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及优势,在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则需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进行全面摸底调查,保障分组的均衡性,在组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潜移默化当中对学生加以熏陶与感染。 (四)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营造的教学情境能够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呈现复杂抽象的地理知识,防止由于学生认知能力不足而对课堂学习效率产生影响,更加便于理解和记忆。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在生活化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实际问题处理能力,这也是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对生活化素材和资源进行有效提取,增强其在教学中渗透的契合性,从而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与情境教学的优势。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可靠保障[4]。为此,教师应该增强自身的信息化素养,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构建教学情境,对学生的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和触觉器官等进行充分激发,使其在沉浸式的体验中开展学习。在课堂当中也可以通过小游戏等方式将学生引入到情境当中,从而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解决游戏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实践能力。
(五)开展实践活动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高中地理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实践调查和实践问题的解决,学生可以学会灵活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强化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很多地理现象也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学生只有在亲身体验与感悟的过程中才能拓展学习广度与深度。因此,教师应该摆脱对教材的依赖,从实践活动当中为学生的动手操作创造机会,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率与质量。教师可以根据本阶段的教学内容设定相应的实践活动主题,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在学生开展调查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实现对地理知识的重新梳理,同时了解知识的具体运用途径,拓宽学生视野与思维。教师应该保障实践活动主题的趣味性及多样性,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生在活动当中的参与热情。在实践活动当中,教师应该扮演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促使学生通过努力解决实践问题。地理实践活动应该与学生的认知特点与需求相符,防止由于活动任务过大而对学生的自信心造成打击。
(六)优化评价模式保障教学评价的科学性
教学评价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步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该对传统的评价模式加以优化,将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评价与考核的重点位置。在地理实践能力评价机制的构建当中,应该保障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全面性,深入挖掘学生身上的潜能,从而增强其学习自信心与成就感。除了应该对考试成绩加以评价外,还要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状况、实践活动表现等进行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基本情况,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及计划。通过对评价反馈信息进行总结与分析,能够为教学策略的优化提供依据,以便更加具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始终保持正确的教学方向,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奠定基础。在评价工作当中,应该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为主要评价方式,保障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全面分析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在评价标准上,则应该将学生的识图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放在重点位置,以逐步提高其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汪玲,唐榕,蒋良群,等.GIS在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8):38.
[2]杨珊珊.基于情境教学的高中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策略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8):269.
[3]张秋霞.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方法的研究[J].科学咨询,2020(27):218.
[4]贺瑶.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实践活动设计研究[D].石河子大学,2020.
[责任编辑 胡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