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吃饭饭、洗澡澡这些幼稚的话带孩子,不如说大人的话好使。
我的经验:要让孩子学会这个概念,那当他们表现好的时候,就要强调定义,这对他们理解这个概念,以及以后继续这些行为是有帮助的。
我的经验:给孩子这个概念的定义,并且在他做成功时这样鼓励,好处是,下一次再有类似的场景,他会回忆起这次成功的经历,用“我是一个自控力良好的孩子”来自我激励,进入良性循环。
我的经验:有人说,还是你的孩子听话,说了就能听。不要以为孩子都不讲道理,好好讲道理,五六岁的孩子也有一定的自控力,是可以做到的,而且这不是一夜之间让他们变听话的,之前要一直在做工作。
这样给孩子定义和鼓励,是个很有效的办法,其实很多品质的培养,都可以试试这个办法。
不洗澡?咱来聊个概念
晚饭后,孩子们有点自由时间,说好自由时间结束就要洗澡。十几分钟以后,我说该洗澡了。小宝说:“今天是27日,是单号,应该是大宝先洗。”好,没问题。我还不知道他的小心思?他正在网上看可汗学院的课程,不就想多看几分钟吗?
大宝搞定后,我让小宝上楼,叫三遍还不听,他爸爸警告之后把电脑关了。小宝唧唧歪歪。我心想:不把他哄好,待会儿洗澡换睡衣,一准不配合,先把他的情绪调整好是上策。
我坐他旁边(这样方便两个人眼神对视),说:“小宝,我很遗憾你不能再看了,不过,我理解你是个小孩子,你的自控能力还不够好。”我这么看着他说这些话,算是我认同他的感受吧。
他擦了擦小眼泪,好像不那么抗拒了。我继续说:“你现在是个中等男孩了对不对(他认为自己不是小男孩了,自诩为中等男孩)?你的自控能力应该比2?4岁的小男孩要好啊。他们是小宝宝,控制不住自己,他们的自控力可能只有40%?50%,你的自控力应该有80%了吧?像妈妈这样的大人呢,有100%(别笑,这个数字是我自己瞎编的,而且严重有脸上贴金嫌疑,咱成人也做不到100%自控啊)。如果你再这样无法控制自己,那妈妈帮不了你,只能把网线掐断,那你就一直不能上网了(其实我也舍不得掐啊,掐了我去哪上网?)。”
大宝冲出来说:“妈妈,我的自控力有90%!”我说:“对啊,因为你比他大嘛!”小宝说:“妈妈,我的自控力有85%!”我忍住笑,鼓励他:“好!85%是一个很好的目标,那你就要控制自己,不能没完没了地看可汗学院,对吧?”他点点头,很合作地去洗澡了。
“忽悠”前要做好功课
我之所以这次能“忽悠”成功,而且我知道以后还能这么忽悠成功,都是因为我前期做了很多工作。
从孩子3岁多起,我就一直在灌输“自控力”这个概念。这个世界不是以你为中心的,很多你想要的、你想做的,可能不能马上得到,可能不被允许做。这个世界是大家的,我们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才能更“自由”。比如滑滑梯,大家都想滑,你推我挤,那谁也玩不好,而且不安全。所以你必须要有点自控力,能够等待、能够遵守规则、能够等轮到你的时候再玩。这个概念我经常提到,所以这个概念虽然生涩,但对他们来说不陌生。
“忽悠”要做到良性循环
小宝3岁多时,有一次发烧,我们去看医生。做了常规的检查,但耳鼓看不清(医生要排除中耳炎),被耳屎盖住了。医生拿了工具要把耳屎挖出来。小宝有些不高兴,有点不配合。医生把工具让他拿在手上玩一会儿,然后让他把手指弯拢,握成一个圈,把挖耳朵的工具放到圈里轻轻地挖,告诉他:“我待会儿在你的耳朵里就这样轻轻挖。你不要乱动,你要是乱动,可能会把你刮伤。坐着别动,我很快就挖好了,不疼。”美国的儿科医生都是这样,通常会告诉孩子我将要做什么,让他们了解并且有心理准备。小宝居然听进去了,点了点头。
然后医生开挖了,小宝明显很紧张,肩膀、手臂都有点抖。我一边抱住他,一边鼓励他:“你做得太好了!谢谢你一动不动地这样坐着。这个就叫做自控力啊,今天你会不会是个最好的病人呢?”小宝虽然紧张,但是一直没有发出声音,也没有乱动。终于挖好了,医生也看到耳鼓了。小宝含着泪提醒我们说:“我是今天最好的病人!”我和医生赶紧都夸他,奖励他一个贴纸。所以,不要以为孩子小,给予一定的鼓励,他们也有相当的自控力呢。
无招胜有招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到这一招。有一天他在家,大宝去上学了。他写字画画,我准备晚上要做的菜。他看见小熊维他命,说:“妈妈,我能吃小熊糖吗?”我拿出来两粒说:“你现在吃也行,但是待会儿哥哥回家吃的时候你就不能再吃了。要不,你现在吃1粒,等哥哥回来你们再一起吃1粒。你想吃1粒还是2粒?”他说:“好,我吃1粒。”然后果然不再要。
我挺吃惊的,这相当于心理学中“糖果试验”的不同版本了。我立刻给下定义和鼓励:“小宝,你的自控力不错啊。”我以为他对这件事情不在意,其实人家还挺在意的。在他写字时,无意看到瓶子,便自我提醒道:“等哥哥回来还可以再吃1粒。”等到车库门响,他飞快跑去开了门:“哥哥回来啦。快来,我们可以吃小熊糖。”看样子一直惦记着呢,控制得不错啊。
我的经验:要让孩子学会这个概念,那当他们表现好的时候,就要强调定义,这对他们理解这个概念,以及以后继续这些行为是有帮助的。
我的经验:给孩子这个概念的定义,并且在他做成功时这样鼓励,好处是,下一次再有类似的场景,他会回忆起这次成功的经历,用“我是一个自控力良好的孩子”来自我激励,进入良性循环。
我的经验:有人说,还是你的孩子听话,说了就能听。不要以为孩子都不讲道理,好好讲道理,五六岁的孩子也有一定的自控力,是可以做到的,而且这不是一夜之间让他们变听话的,之前要一直在做工作。
这样给孩子定义和鼓励,是个很有效的办法,其实很多品质的培养,都可以试试这个办法。
不洗澡?咱来聊个概念
晚饭后,孩子们有点自由时间,说好自由时间结束就要洗澡。十几分钟以后,我说该洗澡了。小宝说:“今天是27日,是单号,应该是大宝先洗。”好,没问题。我还不知道他的小心思?他正在网上看可汗学院的课程,不就想多看几分钟吗?
大宝搞定后,我让小宝上楼,叫三遍还不听,他爸爸警告之后把电脑关了。小宝唧唧歪歪。我心想:不把他哄好,待会儿洗澡换睡衣,一准不配合,先把他的情绪调整好是上策。
我坐他旁边(这样方便两个人眼神对视),说:“小宝,我很遗憾你不能再看了,不过,我理解你是个小孩子,你的自控能力还不够好。”我这么看着他说这些话,算是我认同他的感受吧。
他擦了擦小眼泪,好像不那么抗拒了。我继续说:“你现在是个中等男孩了对不对(他认为自己不是小男孩了,自诩为中等男孩)?你的自控能力应该比2?4岁的小男孩要好啊。他们是小宝宝,控制不住自己,他们的自控力可能只有40%?50%,你的自控力应该有80%了吧?像妈妈这样的大人呢,有100%(别笑,这个数字是我自己瞎编的,而且严重有脸上贴金嫌疑,咱成人也做不到100%自控啊)。如果你再这样无法控制自己,那妈妈帮不了你,只能把网线掐断,那你就一直不能上网了(其实我也舍不得掐啊,掐了我去哪上网?)。”
大宝冲出来说:“妈妈,我的自控力有90%!”我说:“对啊,因为你比他大嘛!”小宝说:“妈妈,我的自控力有85%!”我忍住笑,鼓励他:“好!85%是一个很好的目标,那你就要控制自己,不能没完没了地看可汗学院,对吧?”他点点头,很合作地去洗澡了。
“忽悠”前要做好功课
我之所以这次能“忽悠”成功,而且我知道以后还能这么忽悠成功,都是因为我前期做了很多工作。
从孩子3岁多起,我就一直在灌输“自控力”这个概念。这个世界不是以你为中心的,很多你想要的、你想做的,可能不能马上得到,可能不被允许做。这个世界是大家的,我们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才能更“自由”。比如滑滑梯,大家都想滑,你推我挤,那谁也玩不好,而且不安全。所以你必须要有点自控力,能够等待、能够遵守规则、能够等轮到你的时候再玩。这个概念我经常提到,所以这个概念虽然生涩,但对他们来说不陌生。
“忽悠”要做到良性循环
小宝3岁多时,有一次发烧,我们去看医生。做了常规的检查,但耳鼓看不清(医生要排除中耳炎),被耳屎盖住了。医生拿了工具要把耳屎挖出来。小宝有些不高兴,有点不配合。医生把工具让他拿在手上玩一会儿,然后让他把手指弯拢,握成一个圈,把挖耳朵的工具放到圈里轻轻地挖,告诉他:“我待会儿在你的耳朵里就这样轻轻挖。你不要乱动,你要是乱动,可能会把你刮伤。坐着别动,我很快就挖好了,不疼。”美国的儿科医生都是这样,通常会告诉孩子我将要做什么,让他们了解并且有心理准备。小宝居然听进去了,点了点头。
然后医生开挖了,小宝明显很紧张,肩膀、手臂都有点抖。我一边抱住他,一边鼓励他:“你做得太好了!谢谢你一动不动地这样坐着。这个就叫做自控力啊,今天你会不会是个最好的病人呢?”小宝虽然紧张,但是一直没有发出声音,也没有乱动。终于挖好了,医生也看到耳鼓了。小宝含着泪提醒我们说:“我是今天最好的病人!”我和医生赶紧都夸他,奖励他一个贴纸。所以,不要以为孩子小,给予一定的鼓励,他们也有相当的自控力呢。
无招胜有招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到这一招。有一天他在家,大宝去上学了。他写字画画,我准备晚上要做的菜。他看见小熊维他命,说:“妈妈,我能吃小熊糖吗?”我拿出来两粒说:“你现在吃也行,但是待会儿哥哥回家吃的时候你就不能再吃了。要不,你现在吃1粒,等哥哥回来你们再一起吃1粒。你想吃1粒还是2粒?”他说:“好,我吃1粒。”然后果然不再要。
我挺吃惊的,这相当于心理学中“糖果试验”的不同版本了。我立刻给下定义和鼓励:“小宝,你的自控力不错啊。”我以为他对这件事情不在意,其实人家还挺在意的。在他写字时,无意看到瓶子,便自我提醒道:“等哥哥回来还可以再吃1粒。”等到车库门响,他飞快跑去开了门:“哥哥回来啦。快来,我们可以吃小熊糖。”看样子一直惦记着呢,控制得不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