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赣剧《青衣》是由南昌大学赣剧艺术研究中心根据毕飞宇中篇小说《青衣》改编排演的地方戏曲。主创人员根据谢平安导演的原稿进行了二度创作,由陈俐老师领衔主演,讲述了上世纪80年代的青衣演员筱艳秋登台替演“嫦娥”成名,成名后遭遇人生跌宕,一生执着再次登台演《嫦娥奔月》终未能如愿的故事,该剧生动反映了戏剧戏曲表演者们的生存困境,以及他们对艺术的态度。这一部《青衣》,以戏曲的演绎方式演出戏曲人的荣辱兴衰,戏中戏的结构,嫦娥意向的运用以及其主题的表达都是它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8-0018-01
1“戏中戏”的结构
在故事中,女主角筱艳秋的身份是剧团的青衣演员,而贯穿全部剧情的《嫦娥奔月》的“嫦娥”就是由筱艳秋及上下三代青衣演员所扮演的。戏曲在这部戏剧中不仅仅是一个元素,更是这部戏串联的主干以及不可或缺的情节部分。因此,在用戏曲呈现《青衣》时,虽然是个现代戏,但是却因其主题,主要人物身份以及情节等各种原因,使得戏曲唱腔与现代剧本能够充分地融合起来。不论是展现台前还是幕后,戏曲奠定的表演形式和风格让整个故事能够成为有机一体。
“戏中戏”的结构将整个故事串联起来,从筱艳秋人物身上反映大时代下一个特定人群的命运。筱艳秋从年少救场上台扮演“嫦娥”成名后,一直渴望一辈子成为演“嫦娥”的角儿,却最终没发再次站上舞台。剧中《嫦娥奔月》的唱段分散到了三段情节中展现,不论是作为台前表演还是后台演练的场景,都很好地融合到了故事中。“戏中戏”的形式将两个故事都说圆满来,台上的《嫦娥奔月》是筱艳秋的成名之作,她延续着老师柳若冰的嫦娥,为救火而上台扮演嫦娥,姿态丰腴,顾盼神飞,唱腔婉转活脱脱一个少女嫦娥的样子,为自己赢得了名声。筱艳秋初登台这里的处理就是一个套嵌进的戏中戏结构,如同《我爱桃花》一样,以戏为情节发展的支点。《青衣》中筱艳秋的救火登台引起了来看柳若冰的戏迷们的不满,饰演观众的演员们直接从舞台侧面上台来打断了台上筱艳秋《嫦娥奔月》的演出,同一个舞台空间,既是《嫦娥奔月》的舞台,也是《青衣》的舞台,这种“你中有我”的融合,让整个故事在舞台形式上融合在了一起,内容上也紧密相扣,成为内容与形式的整体表现。
2“嫦娥”意向的运用
全剧中,有两个情节点出现了一个演员饰演嫦娥。不是《嫦娥奔月》舞台上的嫦娥,而是作为筱艳秋内心外化的嫦娥形象,出现在舞台上。第一次是筱艳秋因为误伤了李雪芬而被调离剧团去到戏校管理服装时,心仪之人乔炳璋不来看望她,她也没有机会登台再演嫦娥,她心心念念想着自己是嫦娥,嫦娥就是自己,一番触景生情之时,台上出现了一个身着白衣水袖的演员,她在筱艳秋身边徘徊了一阵,又拂袖退场。结合筱艳秋的唱词来看,这里的嫦娥应该就是筱艳秋极度渴望重返舞台而具化的心情。第二次,是在筱艳秋结婚后的第二十年,她已经成为了戏校的老师,一心培养自己的学生春来。时隔多年,她却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嫦娥梦”,筱艳秋一人独处时便依旧会把客厅假定成为舞台,自己仍旧是嫦娥。这一场中,嫦娥再一次出现在了舞台上,同样是作为筱艳秋内心最具象的写照。
嫦娥的出现,是筱艳秋剖析内心的标志,不论是在戏服室还是在客厅,筱艳秋一个人的时候,嫦娥的幻影总是出现在了她和观众的面前。这是一种直观地剖析方式,将筱艳秋内心一直割舍不掉的东西展现在前台,嫦娥的两次出现给筱艳秋的人物行动提供了心里依据,丰富了人物的心理动机。
3空间形式的处理
在台前幕后的空间转换问题,这出戏借用了假定性原则来帮助完成。一个转身就在舞台上造出了个戏台,再一个转身又从戏台上变成了后台。依靠着高度的假定性,空间的设定根据不同人物对话和小道具的帮助确定了台前幕后的空间分别,更有助于人物不同状态的呈现。
在整个戏剧舞台演出空间上也做了有意思的处理。主要表演区域后面有一个高台,高台上由纱帘遮挡。第一场柳若冰临时病发坐在轮椅上给学生筱艳秋把场时,柳若冰坐在纱帘后面面对观众,筱艳秋站在舞台中央,上好妆面向观众听着老师在背后的谆谆教导和鼓励。这一段的处理更像是一段插入的回忆场景,或者说是筱艳秋内心中幻想出来的一段鼓舞自己的情景。而在最后一场,上好妆穿戏装,孤零零站在空地上演出《嫦娥奔月》的筱艳秋唱过了一段之后,翩然绕过主舞台朝着纱帘后走去。利用装置的运动,观众看着她仿佛是化身为真的嫦娥,飘然奔月而去。而乔炳璋,面瓜,春来等人最终寻到她,站在舞台的左侧,与观众一个方向看着纱帘后翩然升天的筱艳秋。这一个场景,最终把嫦娥和筱艳秋蓉儿还在了一起,戏曲中的空间和现实中的空间,在最后一场中达到了融合。分不清是《嫦娥奔月》中的嫦娥还是《青衣》中的筱艳秋奔月了。经过了台前幕后空间的流畅转换,不论是戏中戏的空间还是戏剧故事本身的空间,在这个点上完全地融合成了一种情绪和基调,升华了观众的观赏情绪,将人物命运表现到了极致,将整个戏推向了最高潮。
看似是表现筱艳秋人物一生的《青衣》,实际上主题并不仅仅是围绕筱艳秋一个人。它更是反映了戏曲现在的生存状态。努力了二十年还爱着戏曲的筱艳秋,坚持找生源为了传承青衣和戏曲的她,无疑是戏曲的守护者。
正如我们在电影、电视、多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三十年前的戏曲就已经面临了如此困境,鲜少再有人对皎皎明月许愿能演一出《嫦娥奔月》了,鲜少有人愿意沉寂二十年苦練身段唱腔只为了有一日再复排一出戏曲。把戏曲当做信仰和事业的人在新媒介、新文化喷涌的今天少之又少。“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嫦娥奋力朝着月亮而去,演嫦娥是筱艳秋的那轮明月,她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掇取,而于我们,戏曲的传承也是那一轮明月,要用多少年,要有多少个筱艳秋才能让它继续传承下去呢?
作者简介
刘娟(1994—),女,汉族,湖北武汉人,在校研究生,单位: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中外戏剧史论专业,研究方向:中外戏剧史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8-0018-01
1“戏中戏”的结构
在故事中,女主角筱艳秋的身份是剧团的青衣演员,而贯穿全部剧情的《嫦娥奔月》的“嫦娥”就是由筱艳秋及上下三代青衣演员所扮演的。戏曲在这部戏剧中不仅仅是一个元素,更是这部戏串联的主干以及不可或缺的情节部分。因此,在用戏曲呈现《青衣》时,虽然是个现代戏,但是却因其主题,主要人物身份以及情节等各种原因,使得戏曲唱腔与现代剧本能够充分地融合起来。不论是展现台前还是幕后,戏曲奠定的表演形式和风格让整个故事能够成为有机一体。
“戏中戏”的结构将整个故事串联起来,从筱艳秋人物身上反映大时代下一个特定人群的命运。筱艳秋从年少救场上台扮演“嫦娥”成名后,一直渴望一辈子成为演“嫦娥”的角儿,却最终没发再次站上舞台。剧中《嫦娥奔月》的唱段分散到了三段情节中展现,不论是作为台前表演还是后台演练的场景,都很好地融合到了故事中。“戏中戏”的形式将两个故事都说圆满来,台上的《嫦娥奔月》是筱艳秋的成名之作,她延续着老师柳若冰的嫦娥,为救火而上台扮演嫦娥,姿态丰腴,顾盼神飞,唱腔婉转活脱脱一个少女嫦娥的样子,为自己赢得了名声。筱艳秋初登台这里的处理就是一个套嵌进的戏中戏结构,如同《我爱桃花》一样,以戏为情节发展的支点。《青衣》中筱艳秋的救火登台引起了来看柳若冰的戏迷们的不满,饰演观众的演员们直接从舞台侧面上台来打断了台上筱艳秋《嫦娥奔月》的演出,同一个舞台空间,既是《嫦娥奔月》的舞台,也是《青衣》的舞台,这种“你中有我”的融合,让整个故事在舞台形式上融合在了一起,内容上也紧密相扣,成为内容与形式的整体表现。
2“嫦娥”意向的运用
全剧中,有两个情节点出现了一个演员饰演嫦娥。不是《嫦娥奔月》舞台上的嫦娥,而是作为筱艳秋内心外化的嫦娥形象,出现在舞台上。第一次是筱艳秋因为误伤了李雪芬而被调离剧团去到戏校管理服装时,心仪之人乔炳璋不来看望她,她也没有机会登台再演嫦娥,她心心念念想着自己是嫦娥,嫦娥就是自己,一番触景生情之时,台上出现了一个身着白衣水袖的演员,她在筱艳秋身边徘徊了一阵,又拂袖退场。结合筱艳秋的唱词来看,这里的嫦娥应该就是筱艳秋极度渴望重返舞台而具化的心情。第二次,是在筱艳秋结婚后的第二十年,她已经成为了戏校的老师,一心培养自己的学生春来。时隔多年,她却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嫦娥梦”,筱艳秋一人独处时便依旧会把客厅假定成为舞台,自己仍旧是嫦娥。这一场中,嫦娥再一次出现在了舞台上,同样是作为筱艳秋内心最具象的写照。
嫦娥的出现,是筱艳秋剖析内心的标志,不论是在戏服室还是在客厅,筱艳秋一个人的时候,嫦娥的幻影总是出现在了她和观众的面前。这是一种直观地剖析方式,将筱艳秋内心一直割舍不掉的东西展现在前台,嫦娥的两次出现给筱艳秋的人物行动提供了心里依据,丰富了人物的心理动机。
3空间形式的处理
在台前幕后的空间转换问题,这出戏借用了假定性原则来帮助完成。一个转身就在舞台上造出了个戏台,再一个转身又从戏台上变成了后台。依靠着高度的假定性,空间的设定根据不同人物对话和小道具的帮助确定了台前幕后的空间分别,更有助于人物不同状态的呈现。
在整个戏剧舞台演出空间上也做了有意思的处理。主要表演区域后面有一个高台,高台上由纱帘遮挡。第一场柳若冰临时病发坐在轮椅上给学生筱艳秋把场时,柳若冰坐在纱帘后面面对观众,筱艳秋站在舞台中央,上好妆面向观众听着老师在背后的谆谆教导和鼓励。这一段的处理更像是一段插入的回忆场景,或者说是筱艳秋内心中幻想出来的一段鼓舞自己的情景。而在最后一场,上好妆穿戏装,孤零零站在空地上演出《嫦娥奔月》的筱艳秋唱过了一段之后,翩然绕过主舞台朝着纱帘后走去。利用装置的运动,观众看着她仿佛是化身为真的嫦娥,飘然奔月而去。而乔炳璋,面瓜,春来等人最终寻到她,站在舞台的左侧,与观众一个方向看着纱帘后翩然升天的筱艳秋。这一个场景,最终把嫦娥和筱艳秋蓉儿还在了一起,戏曲中的空间和现实中的空间,在最后一场中达到了融合。分不清是《嫦娥奔月》中的嫦娥还是《青衣》中的筱艳秋奔月了。经过了台前幕后空间的流畅转换,不论是戏中戏的空间还是戏剧故事本身的空间,在这个点上完全地融合成了一种情绪和基调,升华了观众的观赏情绪,将人物命运表现到了极致,将整个戏推向了最高潮。
看似是表现筱艳秋人物一生的《青衣》,实际上主题并不仅仅是围绕筱艳秋一个人。它更是反映了戏曲现在的生存状态。努力了二十年还爱着戏曲的筱艳秋,坚持找生源为了传承青衣和戏曲的她,无疑是戏曲的守护者。
正如我们在电影、电视、多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三十年前的戏曲就已经面临了如此困境,鲜少再有人对皎皎明月许愿能演一出《嫦娥奔月》了,鲜少有人愿意沉寂二十年苦練身段唱腔只为了有一日再复排一出戏曲。把戏曲当做信仰和事业的人在新媒介、新文化喷涌的今天少之又少。“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嫦娥奋力朝着月亮而去,演嫦娥是筱艳秋的那轮明月,她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掇取,而于我们,戏曲的传承也是那一轮明月,要用多少年,要有多少个筱艳秋才能让它继续传承下去呢?
作者简介
刘娟(1994—),女,汉族,湖北武汉人,在校研究生,单位: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中外戏剧史论专业,研究方向:中外戏剧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