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幸接触和查阅大量古今百岁寿星的资料,发现僧侣中的百岁寿星甚多。僧侣的长寿,有着极为深刻的生活背景,总结原因,大致有三。
戒荤茹素 饮食清淡
中国传统的养生学历来就有“食素长寿”的说法。现代医学也认为:植物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植物脂肪、植物蛋白、纤维素、维生素等,这些物质能参与细胞的新陈代谢,调节生理功能,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食之对人有益。而中国的僧侣正是以大米、豆制品、蘑菇、竹笋等为主食。可见,适当的素食有利于人体的健康。当代禅门巨匠、百岁巴蜀高僧禅庄法师在“文革”中含冤入狱,生活极为清苦,但他仍然严守戒律,坚持食素。即使难得改善一次伙食,也只不过是少得可怜的一块肉和肉汤,但是禅庄法师仍把肉和汤让给他人,自己只吃米饭。禅庄法师自觉地守戒近百年,到百岁时依然仪表端庄。
僧侣的饮食还特别强调清淡。唐代的百岁高僧神秀、当代开封大相国寺的百岁寿星净严法师等一生饮食清淡,这不仅体现了他们生活上的“淡泊”,更重要的是口味上的“清淡”,使他们的寿命在无形中也得到了延
长。
清心寡欲 吐纳养生
清心寡欲,葆精养气,可使人长寿。佛教把贪、瞋、痴视为三大烦恼之首。所谓的贪指的就是贪欲;瞋指瞋怒;痴,也叫无明,是指无知,只有认识到无知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才能使心灵解脱,长寿也自然与其有缘。西晋117岁的高僧佛图澄在晚年时,虽荣禄加身,但他从不放纵自己,而是一如既往地严守佛门戒律,每日中午之后,不再进食,也从不喝酒,日日坚持修身养性。在他年过百岁时,依然风度翩翩,老当益壮。
禅定养生是僧侣得以长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内向性意识的锻炼,增强人体自我意识的控制能力,激发和强化人的固有功能,使人的身心达到高度和谐的境界。如近代高僧虚云,享年120岁,他能深入禅定,有时入定能达半月之久。虽然道家养生重呼吸吐纳,其实佛家最早传入的修持方法有安那般那法即所谓的“数息观”,就十分重视呼吸。先秦时期杰出的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老子享年160余岁(一说200余岁)。他在运用吐纳修身时,就主张“至虚极,守静笃”。维持清净不乱的态度,以保持旺盛的生机。他认为:“口吐浊气,鼻引清气,四肢脏腑皆受其润。如山之纳云,地之受泽。若练得气之十通,则百病不生。”老子用吐纳法治病,被后人归结为养生术中的静功类,老子也由此被后人封为开创气功养生的“祖师爷”。
以茶修道 好劳恶逸
茶文化是僧侣饮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僧侣们认为:饮茶具有“三德”:一是坐禅时,可助彻夜不眠;二是腹胀时,可以消滞助化;三是茶为“不发”(抑制性欲)之药。故此,茶与僧侣结下了不解之缘。北宋钱易撰著的《南部新书》记载:唐时,洛阳有一个130岁的和尚,唐宣宗问他:如此高寿,有何秘诀?和尚笑道:无他,只是每天饮茶百碗而已。
僧侣的长寿和其“好劳恶逸”的良好习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早在唐代时,百丈怀海禅师在新吴(今江西奉新县)百丈山百丈寺领众修行,曾制定“禅门清规”,其中就有“行普请法”和“普请”等条。所谓“普请”,即普遍邀请僧众集体劳作,自食其力。并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口号,成为禅门规矩。当代禅宗泰斗,120岁的虚云和尚将百丈怀海禅师这一倡导奉为楷模,谱熟于胸。1953年,他率众弟子移居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军炮火损失殆尽的云居山。进山后,他视僧众之各有所长,组成农林队和建筑队,从事寺宇的修复。虚云自己也以百岁的高龄亲自参劳作。在他的带领下,农林队当年就开垦出水田60多亩,旱田10多亩,解决了僧众的口食之需。还盖成了一座二层楼的砖木结构的藏经楼,建僧寮20多间。懒散放逸在这里成了不齿之举。
僧侣长寿的原因很多,以上只是几个外在的原因。但如果要细究起来,恐怕还得牵扯到中国的哲学,包括佛、道、儒思想,与传统养生、周易等理论等。可见僧侣的长寿,是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分不开的。
戒荤茹素 饮食清淡
中国传统的养生学历来就有“食素长寿”的说法。现代医学也认为:植物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植物脂肪、植物蛋白、纤维素、维生素等,这些物质能参与细胞的新陈代谢,调节生理功能,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食之对人有益。而中国的僧侣正是以大米、豆制品、蘑菇、竹笋等为主食。可见,适当的素食有利于人体的健康。当代禅门巨匠、百岁巴蜀高僧禅庄法师在“文革”中含冤入狱,生活极为清苦,但他仍然严守戒律,坚持食素。即使难得改善一次伙食,也只不过是少得可怜的一块肉和肉汤,但是禅庄法师仍把肉和汤让给他人,自己只吃米饭。禅庄法师自觉地守戒近百年,到百岁时依然仪表端庄。
僧侣的饮食还特别强调清淡。唐代的百岁高僧神秀、当代开封大相国寺的百岁寿星净严法师等一生饮食清淡,这不仅体现了他们生活上的“淡泊”,更重要的是口味上的“清淡”,使他们的寿命在无形中也得到了延
长。
清心寡欲 吐纳养生
清心寡欲,葆精养气,可使人长寿。佛教把贪、瞋、痴视为三大烦恼之首。所谓的贪指的就是贪欲;瞋指瞋怒;痴,也叫无明,是指无知,只有认识到无知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才能使心灵解脱,长寿也自然与其有缘。西晋117岁的高僧佛图澄在晚年时,虽荣禄加身,但他从不放纵自己,而是一如既往地严守佛门戒律,每日中午之后,不再进食,也从不喝酒,日日坚持修身养性。在他年过百岁时,依然风度翩翩,老当益壮。
禅定养生是僧侣得以长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内向性意识的锻炼,增强人体自我意识的控制能力,激发和强化人的固有功能,使人的身心达到高度和谐的境界。如近代高僧虚云,享年120岁,他能深入禅定,有时入定能达半月之久。虽然道家养生重呼吸吐纳,其实佛家最早传入的修持方法有安那般那法即所谓的“数息观”,就十分重视呼吸。先秦时期杰出的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老子享年160余岁(一说200余岁)。他在运用吐纳修身时,就主张“至虚极,守静笃”。维持清净不乱的态度,以保持旺盛的生机。他认为:“口吐浊气,鼻引清气,四肢脏腑皆受其润。如山之纳云,地之受泽。若练得气之十通,则百病不生。”老子用吐纳法治病,被后人归结为养生术中的静功类,老子也由此被后人封为开创气功养生的“祖师爷”。
以茶修道 好劳恶逸
茶文化是僧侣饮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僧侣们认为:饮茶具有“三德”:一是坐禅时,可助彻夜不眠;二是腹胀时,可以消滞助化;三是茶为“不发”(抑制性欲)之药。故此,茶与僧侣结下了不解之缘。北宋钱易撰著的《南部新书》记载:唐时,洛阳有一个130岁的和尚,唐宣宗问他:如此高寿,有何秘诀?和尚笑道:无他,只是每天饮茶百碗而已。
僧侣的长寿和其“好劳恶逸”的良好习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早在唐代时,百丈怀海禅师在新吴(今江西奉新县)百丈山百丈寺领众修行,曾制定“禅门清规”,其中就有“行普请法”和“普请”等条。所谓“普请”,即普遍邀请僧众集体劳作,自食其力。并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口号,成为禅门规矩。当代禅宗泰斗,120岁的虚云和尚将百丈怀海禅师这一倡导奉为楷模,谱熟于胸。1953年,他率众弟子移居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军炮火损失殆尽的云居山。进山后,他视僧众之各有所长,组成农林队和建筑队,从事寺宇的修复。虚云自己也以百岁的高龄亲自参劳作。在他的带领下,农林队当年就开垦出水田60多亩,旱田10多亩,解决了僧众的口食之需。还盖成了一座二层楼的砖木结构的藏经楼,建僧寮20多间。懒散放逸在这里成了不齿之举。
僧侣长寿的原因很多,以上只是几个外在的原因。但如果要细究起来,恐怕还得牵扯到中国的哲学,包括佛、道、儒思想,与传统养生、周易等理论等。可见僧侣的长寿,是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