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國的古语有曰“书中自有黄金屋”。随着新课改的颁布和贯彻,作为教师的我也不得不深思:怎样尽早的引导小学生去正确面对和选择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通过有效途径来训练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来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丰富人文素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点燃其课外阅读之情,追寻智慧博雅之光,使其潜能得以充分发挥?这将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艰巨任务。
关键词:课外阅读训练 学生阅读 阅读兴趣
【分类号】G623.2
1.精选读物,激发阅读兴趣
(1)选择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读物
根据学生的学段不同,推荐书籍也要有所区别,一般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不同,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阅读兴趣,据调查统计发现:小学低中年级的学生更喜欢读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等读物,而高年级的小学生则会在此基础上,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文学性读物有着浓厚的兴趣。
(2)要选择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读物
这里所说的有益身心发展,指的是有益于培养小学生健康的情操和智力开发、语言发展等方面。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童话精读五比较合适,而中年级的学生则可适当读一些战斗故事、科幻作品;高年级学生则应加读伟人故事、中外名著、地理历史类读物。
(3)选择与现实生活较为贴近的读物
小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其知识储备还有限,视野也不够开阔,因而对距离自己生活较远的事物是没有太大兴趣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向小学生推荐读物时,一定要选择与他们的现实生活较为贴近的书籍。让小学生将书本与生活联系起来,在训练其读书兴趣的同时,从小培养他们与时俱进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该类读物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指导学生培养生活能力的读物(如安全防范方法、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书籍);二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的读物(包括家乡的地理环境等)。
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从“不爱读书”到“喜欢读书”是有一个过程的,我们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必须先重视其阅读兴趣的培养,使他们达到你不要他读,他自己找书来看的状态。
2.传授方法,指导自主读书
光向学生推荐合适的阅读书籍还不够,要想培养其阅读兴趣,有意义和收效的提升其阅读能力,还要传授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自主读书。我们常用的有效阅读方法包括:
(1)选读法
该方法是一种学以致用法。主要根据学生的课内学习或写作需要,有选择性的阅读有关书报内容。
如学生在课内学习了某位作者的文章后,教师可对该作者的其他名作或相关奇闻逸事进行推荐,鼓励学生阅读,以便更好的了解作者作品内容及其写作风格。如在课本上讲授了《草船借箭》一文后,我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并鼓励学生在课下写周记,并在班队课时让学生大谈三国志。在教材题材改变后,我则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更多的了解李白的《将进酒》、岳飞的《满江红》、苏轼的《水调歌头》等古诗词。
(2)速度法
是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在不发音的情况下对所读书报快速浏览,并进行信息处理和消化。该方法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在科学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我们的工作既要讲质量又要讲效率。这在小学生的阅读中同样适用,如果对每一本读物都字斟句酌,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学生巧妙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进行速读,将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也能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
(3)精读法
与速度法相对,要求字斟句酌的对书报上的重点文章进行精思熟读。元程端礼所说的“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就是精读三步法。这是一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基本方法。该方法适用于那些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的文章。教师在讲授中可选用这类作品当教材,让学生口、眼、心、手、读、想、写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中,养成认真阅读的好习惯。
(4)摘抄批注法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应鼓励学生将阅读中自己需要和喜欢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用标记、作注视、写评语等方式对阅读重点难点进行标注,为自己以后的作文准备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也可以将自己平时看到的报刊杂志上的好文章等剪裁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边阅读边思考边笔记,学会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内容,养成写读书随笔和读后感的好习惯。
总之将手脑并用,才能让阅读充满乐趣,收到实效。当然,不同的书籍应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教师应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阅读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并灵活运用。
3.创造环境,巩固阅读兴趣
(1)设立“图书角”
为了让学生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并创设阅读氛围,使学生投身知识海洋,我在教学中专门设立了“图书角”,将班里学生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集中起来(可捐可借),供学生放学前在校或带回家阅读。
(2)成立阅读沙龙
古语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盖须切磋相起明也。”(《礼》)。很多学生课外阅读没有成效的原因就在于缺少交流,而交流也是对课外阅读情况的一种复查,教师在训练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可根据年级特点来成立阅读沙龙,包括故事会、人物评论会、诗歌朗诵会等不同形式。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学习氛围,增进阅读交流。
(3)注意检验阅读成果
让学生有持续阅读热情的手段之一就是重视学生阅读成果的反馈。教师可利用活动课时间,通过举办小型的读书笔记展览、读书报告交流会,及在黑板报、手抄报中举办介绍名家名作比赛来检验阅读成果,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方法。像考试一样,每个期中期末进行阅读“考核”分享有意义的故事也是不错的方式。
4.聆听经典,燃起阅读热情
在教学中,我用吉姆·特利里斯读书给学生听的办法,燃起学生阅读热情。每周的课外阅读我都会抽十来分钟时间给学生讲述篇幅小的各类型数目。一次我讲《窗前的小豆豆》里的精彩片段,第二天很多孩子都买来了书,有的去图书馆借阅,还有向我借阅的。这样孩子们胸中就燃起了阅读的火苗,通过我们常一起谈论的好书和内容,现在我班多数学生都对课外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结束语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去严抓,以兴趣激发为切入点,通过正面引导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提高他们的课外阅读能力。以上是我多年抓学生课外阅读的一点浅薄做法,当然,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训练的策略不止这几种,今后还希望能跟大家一起探讨。
参考文献:
【1】戴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外阅读训练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4.
【2】徐雪珍.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之策略[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2.23-24
关键词:课外阅读训练 学生阅读 阅读兴趣
【分类号】G623.2
1.精选读物,激发阅读兴趣
(1)选择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读物
根据学生的学段不同,推荐书籍也要有所区别,一般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不同,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阅读兴趣,据调查统计发现:小学低中年级的学生更喜欢读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等读物,而高年级的小学生则会在此基础上,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文学性读物有着浓厚的兴趣。
(2)要选择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读物
这里所说的有益身心发展,指的是有益于培养小学生健康的情操和智力开发、语言发展等方面。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童话精读五比较合适,而中年级的学生则可适当读一些战斗故事、科幻作品;高年级学生则应加读伟人故事、中外名著、地理历史类读物。
(3)选择与现实生活较为贴近的读物
小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其知识储备还有限,视野也不够开阔,因而对距离自己生活较远的事物是没有太大兴趣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向小学生推荐读物时,一定要选择与他们的现实生活较为贴近的书籍。让小学生将书本与生活联系起来,在训练其读书兴趣的同时,从小培养他们与时俱进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该类读物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指导学生培养生活能力的读物(如安全防范方法、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书籍);二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的读物(包括家乡的地理环境等)。
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从“不爱读书”到“喜欢读书”是有一个过程的,我们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必须先重视其阅读兴趣的培养,使他们达到你不要他读,他自己找书来看的状态。
2.传授方法,指导自主读书
光向学生推荐合适的阅读书籍还不够,要想培养其阅读兴趣,有意义和收效的提升其阅读能力,还要传授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自主读书。我们常用的有效阅读方法包括:
(1)选读法
该方法是一种学以致用法。主要根据学生的课内学习或写作需要,有选择性的阅读有关书报内容。
如学生在课内学习了某位作者的文章后,教师可对该作者的其他名作或相关奇闻逸事进行推荐,鼓励学生阅读,以便更好的了解作者作品内容及其写作风格。如在课本上讲授了《草船借箭》一文后,我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并鼓励学生在课下写周记,并在班队课时让学生大谈三国志。在教材题材改变后,我则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更多的了解李白的《将进酒》、岳飞的《满江红》、苏轼的《水调歌头》等古诗词。
(2)速度法
是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在不发音的情况下对所读书报快速浏览,并进行信息处理和消化。该方法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在科学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我们的工作既要讲质量又要讲效率。这在小学生的阅读中同样适用,如果对每一本读物都字斟句酌,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学生巧妙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进行速读,将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也能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
(3)精读法
与速度法相对,要求字斟句酌的对书报上的重点文章进行精思熟读。元程端礼所说的“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就是精读三步法。这是一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基本方法。该方法适用于那些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的文章。教师在讲授中可选用这类作品当教材,让学生口、眼、心、手、读、想、写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中,养成认真阅读的好习惯。
(4)摘抄批注法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应鼓励学生将阅读中自己需要和喜欢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用标记、作注视、写评语等方式对阅读重点难点进行标注,为自己以后的作文准备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也可以将自己平时看到的报刊杂志上的好文章等剪裁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边阅读边思考边笔记,学会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内容,养成写读书随笔和读后感的好习惯。
总之将手脑并用,才能让阅读充满乐趣,收到实效。当然,不同的书籍应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教师应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阅读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并灵活运用。
3.创造环境,巩固阅读兴趣
(1)设立“图书角”
为了让学生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并创设阅读氛围,使学生投身知识海洋,我在教学中专门设立了“图书角”,将班里学生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集中起来(可捐可借),供学生放学前在校或带回家阅读。
(2)成立阅读沙龙
古语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盖须切磋相起明也。”(《礼》)。很多学生课外阅读没有成效的原因就在于缺少交流,而交流也是对课外阅读情况的一种复查,教师在训练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可根据年级特点来成立阅读沙龙,包括故事会、人物评论会、诗歌朗诵会等不同形式。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学习氛围,增进阅读交流。
(3)注意检验阅读成果
让学生有持续阅读热情的手段之一就是重视学生阅读成果的反馈。教师可利用活动课时间,通过举办小型的读书笔记展览、读书报告交流会,及在黑板报、手抄报中举办介绍名家名作比赛来检验阅读成果,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方法。像考试一样,每个期中期末进行阅读“考核”分享有意义的故事也是不错的方式。
4.聆听经典,燃起阅读热情
在教学中,我用吉姆·特利里斯读书给学生听的办法,燃起学生阅读热情。每周的课外阅读我都会抽十来分钟时间给学生讲述篇幅小的各类型数目。一次我讲《窗前的小豆豆》里的精彩片段,第二天很多孩子都买来了书,有的去图书馆借阅,还有向我借阅的。这样孩子们胸中就燃起了阅读的火苗,通过我们常一起谈论的好书和内容,现在我班多数学生都对课外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结束语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去严抓,以兴趣激发为切入点,通过正面引导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提高他们的课外阅读能力。以上是我多年抓学生课外阅读的一点浅薄做法,当然,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训练的策略不止这几种,今后还希望能跟大家一起探讨。
参考文献:
【1】戴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外阅读训练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4.
【2】徐雪珍.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之策略[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