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来治渝大风暴

来源 :决策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i23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政山城的薄熙来面对治渝这盘大棋,几经沉吟之后,一时落子如飞。从治官到治民,从唱红到打黑,无不开展得有声有色。他时尚化、亲民化的执政思路,使得仅仅两年的时间,薄熙来便成了重庆的一张名片。
  
  赴任:背负重托
  
  很多人记得薄熙来2007年11月刚刚被任命为重庆市委书记的时刻。那时,大家对这位即将到任的政治明星,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一位重庆籍华侨,得知薄熙来将履新重庆后,连夜写了8个字,送给薄熙来:鉴史、治官、解怨、富民。
  一位网友则在日志中表达期待:(希望)您重庆打造成“中国西部的花园城市”;带领我们实现“314总体部署”胡锦涛对重庆发表的一个讲话的目标;能提高执政效能并严查腐败,打造一个更加勤政廉政的政府……
  第一次“真实地”看到薄熙来的一个重庆记者,这样描述她的感受:“有些激动”,“他一身深色西装,彬彬有礼走到台上,话筒的高度似乎不够,呵呵,估计在重庆历史上,还没有遇到过身材这么高大的领导。他脱稿讲话极具煽动力……这个感性的薄熙来啊,我喜欢!”
  世界级媒体英国路透社,也对薄熙来履新表示出兴趣,他们报道说,“(重庆)这个拥有3000万人口的城市,距离发达的沿海地区约有1500公里远。尽管它是中国政府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但地缘因素和多家效益不佳的国有企业依然令重庆的发展道路层层受限……这位中国前副总理、革命老战士薄一波的儿子在重庆面临的任务可能更艰巨。”
  薄熙来没有让人失望。
  2007年11月30日,在履新大会上,他向在场的几百位重庆高级干部表示:“党政领导一定要风清气正,取信于民。我已经和开来(薄的妻子谷开来)商量好,决不允许任何亲友以及身边的任何人在重庆图方便、求特权。”“如果大家听到有谁打着我们的旗号在重庆办事情,请一定坚决制止并告诉我们。”薄熙来的话,成为第二天媒体的头条。
  
  治官:“官不聊生”
  
  一位熟悉官场的观察者用“官不聊生”这个词来形容薄熙来治下的重庆官场。
  履新后,薄熙来将重点放在了治官身上,他认为这是问题的核心。
  他主政重庆的第一把火是烧向领导和干部的——2008年3月,在他主持下,一批官员被纪委“双规”,渝中、九龙坡等7个区县一把手进行了调整,而一年前,一场大规模的调整才刚刚完成。媒体评论,薄熙来一上任便“迅速抓住了阻碍重庆大发展的关键问题”。
  重庆直辖以来,干部多为本地人提拔而成,关系盘根错节。2008年初,薄熙来在重庆基层调研,发现一些重庆干部视野狭隘、素质不高,尤其是对现代经济不熟悉。基于这种状况,薄熙来开始整肃官场。
  除去“换帅”和“双规”这两种非常规手段,为外界称道的,是他“训官”——举办“领导干部现代经济知识培训班”,学员都是各区(县)的书记、区(县)长,薄熙来亲自上课。在培训班上,薄熙来给重庆官员“泼冷水”——页数重庆与中国诸多地方发展差距,直言是“睁大眼睛看中国、看世界”的时候了!
  在薄熙来的强力推动下,2008年3月,重庆市“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领导小组成立。中国前驻法大使吴建民、江西省省长吴新雄、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等都成为重庆市的座上宾——希望他们为重庆官员传经送宝。
  让重庆市民惊讶和兴奋的是,别开生面的“开放论坛”、“青年人才论坛”以电视辩论赛的形式,让官员与群众来了个面对面。他亲自出辩论赛题目:“重庆实现新跨越的关键是政策资金还是思想思路”、“重庆发展的关键是制度创新还是科技创新”、“30年后,重庆与京津沪比肩而行的可能性是大还是小”……
  对于最基层的官员,薄熙来让他们回炉深造——2008年,重庆市人事局等下文,要求全市机关单位35岁以下、未取得大专学历的在职人员到12所在渝高校进行脱产学习,否则,一律不得提拔。
  这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一些争议。有媒体发出疑问:高素质的公务员可以速成吗?然而,在“胡萝卜”(政府给进修文凭的公务员提供补贴)加“大棒”的政策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基层官员走进课堂、捧起书本。
  薄熙来还大规模引进新鲜血——2008年,重庆市启动《重庆市农村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计划》,5年内面向全国择优选拔3万多名高校应届生,充实乡镇机关和农村。
  2009年5月,薄熙来更是将官员赶进了基层——一项名为“三进三同”(“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在重庆市轰轰烈烈展开。
  为迎接新中国60华诞,薄熙来等市领导和重庆40个区县的党政一把手聚集一堂,举办了别开生面的红歌联唱会。红歌会上,除了借红歌来祝福祖国以外,薄熙来还送给了区县干部两件特别的礼物。一份是国庆六十周年庆典首日封;另一份是市委、市政府定制,由重庆雕塑家制作的焦裕禄和王进喜的小铜像,以及一本这两个人的感人故事书。薄熙来希望“重庆多出一些焦裕禄、王进喜式的领导干部!”
  此举既让人意外,也在情理之中,它包含一种历史人文情怀和现实诉求,注重在党建的历史资源中寻觅符合重庆发展的精神资源。无疑,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王进喜和清廉勤政、改善生态的焦裕禄,正是山高路远、条件艰苦、奋发崛起的重庆人需要学习的典型。
  
  治民:“红色浪潮”
  
  治官,薄熙来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治民,薄熙来颇费了一番思量。
  2008年5月30日,儿童节来临前夕,他前往巴蜀幼儿园、巴蜀小学,和孩子们一起唱起了50年代的几首“老歌”后,他问小朋友:“《歌唱祖国》会不会?”
  “不会。”孩子们的回答,薄熙来很失望。
  临行前,他告诫随行人员:—个民族要强盛,培养年轻人昂扬、健康的精气神很重要。孩子们光念书还不行,光搞知识教育,最后可能学成个书呆子……
  不久,重庆市《关于广泛开展红色经典歌曲传唱活动的意见》下发,“唱红歌”成为各部门在重要纪念日的必要活动。《重庆日报》每天在重要版面刊载红歌;重庆卫视开辟红色经典《每日一歌》;一批文艺骨干和积极分子组成教歌小分队,向群众传授红歌……
  仅仅这些,是不够的。
  2008年国庆节前,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刘明华教授,突然接到“政治任务”:编一本小册子,口袋书的形式,内容要经典,每月一本。刘院长立即组织编选班子,很快,暂定名为“博雅文选”的小册子完成,但这不符合薄熙来的思路,因为,他们选的是古典诗词。薄熙来的思路是,一定要有“红色经典”。反复修改,3个月后,他亲自定名的《读点经典》出笼。其中,你可以读到《论语》,也可以看到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和刘伯承的《出益州》。
  在序言中,薄熙来写道:“经典应是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华、传世之作,而引领中国走向独立、富强的共产党人,也在他们书写英雄史诗之时,留下了许多催人奋进、感人至深的文化经典 ……有如多种维生素片,虽每日一粒,亦可养身。”
  现在的《读点经典》,销量已高达30多万册。全市所有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把阅读经典作为人生追求、职业责任、生活时尚
  薄熙来还鼓励人们发“红段子”——“2009年第二届红色短信创作传播大赛”,他发出首条参赛短信:“我很喜欢毛主席的几句话:‘世界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人是需要有点精神的’,这些话很精干,很实在,也很提气。”据说,薄熙来的这条“红色短信”转发已超过1600万次。
  2009年3月,“讲故事”活动在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举行。著名演员姜昆和王刚声情并茂地为台下的3000余名观众讲述了《难忘的航行》和《夜幕下的哈尔滨》,一些小朋友听得激动万分。这一切,总导演和总策划都是薄熙来。
  在一次文化宣传工作会上,他透露,自己的目标是,用红色文化来“塑造人”,“抓未来”。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首当其冲的是,“领导必须到位”,“领导干部要树立抓文化就是塑造人,就是抓发展、就是抓未来的理念”。基于这种判断,重庆市对“唱读讲传”(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提出明确意见:每个区县至少提供1个大型红歌坝坝舞广场;全市所有图书馆至少要提供一间经典阅览室;每个镇街至少设立1个“故事角”;各区县都要设置“箴言栏”……
  
  治黑:碰硬对决
  
  2009年年初的出租车“罢运”和系列腐败案中所暴露出的黑社会势力渗透的蛛丝马迹,促使薄熙来把建设“平安重庆”演变为一场持续两个多月的“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他以一种令世人惊叹的勇气,毅然与重庆积攒已久的社会弊病,展开了气势恢宏的对决。
  重庆官方公布,3万名警员,7000人参与打黑,成立了204个打黑专案组。截止8月底,14个横行多年的黑社会组织被击溃;24名黑恶团伙头目无一逃脱漏网;近200名团伙骨干成员全部被缉拿归案,其中包括67名团伙首犯;2000多名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被抓捕。另有50多名官员因贪腐入狱。
  民意井喷——“群众通过手机短信、来电来访等方式,提供线索14万多条,其中80%为实名举报”;在著名的天涯论坛上,支持的帖子、评论高达几十万条,98%的网民拥护“打黑”;重庆农民易大德自掏lO万元于10月9日在《重庆商报》刊登一个整版彩色广告,肯定政府打黑成绩;有的民营企业家为了表达感激,欲筹资1000万,发起成立全国首家“打黑基金”……
  10月12日起,重庆涉黑案件陆续开庭审理。10月21日,重庆市第一、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分别对渣霸、煤霸两个黑帮案一审判处杨天庆、刘成虎、刘钟永死刑,判处简绍坤、曾川、郑新死缓。其他罪犯分别被判处无期和有期徒刑。
  一些传媒人士对此评价:这是罕见的获得官方、普通群众、网络民意一致认可的施政行为,民意认可度之高,已经对当地经济社会建设产生正面效应,加深了老百姓对创新重庆建设的高度认同。从薄熙来“打黑除恶”的行动中,让我们看到“五种”精神:嫉恶如仇的精神、敢于碰硬的精神、执政为民的精神、与腐败不共戴天的精神、不惜与腐败分子“同归于尽”的精神。
  
  治境:载绿留白
  
  走在重庆,你会看到很多新栽的香樟或者银杏。履新不久,薄熙来就将“五个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当作治渝主线。
  对于“宜居重庆”,薄熙来则从改造旧城开始,“用3~5年时间,投入1000个亿把主城九区的危旧房全部改造”。而“森林重庆”的目标是,用lO年的时间,完成新造林1100万亩。
  “对一个城市来说,怎样做才算‘以人为本’、‘立足长远’?我看就是要种树,而且要多种、早种。现在就要组织千军万马上山种树。”薄熙来说。
  在这种思路主导下,到下面区县考察,他都要谈到绿化:“绿化城市需要提高树种的档次和质量。”“不要小看种树,树长得干净、漂亮,城市就显得有精神。”“要选择优良的树种,比如银杏、水杉、香樟等。”
  上有所呼,下有所应。
  重庆市铜梁县一年种了4000多棵大树,其中不乏香樟、银杏等优良树种,“县城显得树影婆娑,绿荫处处”;永川“短短一年,森林覆盖率增长到35%”,无论行走在城市街头,还是漫步在乡村小路,处处绿树掩映,鲜花簇拥……
  2009年8月25日,在忠县考察时,薄熙来更是让忠县县委书记朱唏颜和县长刘贵忠对着媒体的镜头举手宣誓:“一定把忠县的树种好!”
  薄熙来说,种树是积德行善的事,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毛主席有句名言:“敢教日月换新天”,讲的是革命;今天我们沿山种树,则要有“敢教山河换新貌”的气概。
  
  魅力:风采飞扬
  
  薄熙来治理重庆仅23个月,可已给重庆留下深刻烙印。
  一位熟悉他的官员说,薄熙来讲话很口语化,往老百姓的路子上靠。比如,在参加“红色短信”大赛启动仪式上,看到湖南、四川等省市的电信部门也都赶了过来,薄熙来说,好啊,来了这么多兄弟省份,都是好哥们!
  “一个如此级别的官员,‘哥们’竟然从他嘴里说出来……”这位官员坦言,他是非常惊讶。
  在“健康重庆”动员大会上,薄熙来开起了重庆官员的玩笑:“健康和长寿,是咱重庆人共同的追求,我们身边就有胡健康、王长寿嘛!”全场哄笑。胡健康是重庆市人大副主任,王长寿则是重庆市政协秘书长。
  大部分时间,“薄熙来笑眯眯的”,然而,其强硬、铁腕的一面也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重庆出租汽车司机罢工,薄熙来邀请司机代表召开座谈会。对话中,出租车司机大倒苦水,一位加气站工作人员想推托责任,被薄熙来打断:“好的,你就讲到这儿可以了,今天我主要是听司机们讲,你不要讲了。”
  “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电视辩论赛上,薄熙来是评委之一,最后的点评阶段,看到一位评委点评过分冗长。他挥挥手进行制止:“这不是做报告。”
  到下面的一个贫困县调研,书记、县长都出来接待,薄熙来听完介绍,突然笑眯眯地来了这么一句:都说你们这是贫困县,看你们这身材,像贫困县吗?
  还有一次,听基层官员汇报,这位官员把各项数字如数家珍,汇报得极为顺畅,薄熙来起了疑心,随即打断:为这汇报 你昨天背到夜里几点啊?
  今年4月,多家香港媒体到访重庆,薄熙来出面,港媒们抛出一个问题:重庆发展的最薄弱环节在什么地方?薄熙来一听,笑了,说:“你们这不是考验我的政治智慧吗?说出来,把前几任领导都给得罪光了?你们实在要问,不如换个说法,改为,我在重庆最想干哪些事,你们觉得如何?”当时参与采访的一位记者说,采访前,本来很多港媒对薄熙来充满疑虑,但是经过他那么真诚的一番回答,后来,“很多记者反而很自觉地保护起他来。”
  重庆施政600多天,薄熙来给当地官员留下的另一印象,是他对毛泽东等老一辈共产党人经典语录的熟稔——讲话时,随时可以脱稿引用,进行大段大段地背诵。一位热心网友统计发现,仅就公开见报的薄熙来讲话,引用毛泽东的语录就高达31次。为何薄熙来如此热衷在重庆推行红色文化,热衷毛泽东语录?重庆思想界的多位人士表示,这和薄熙来的家庭出身以及自身成长道路有关系,“他们那一代人受毛泽东的影响很深”,“家庭影响也很大。”
  原辽宁大学校长、和薄熙来熟识多年,被薄熙来视为师长的冯玉忠先生说,根据他的观察,薄熙来到重庆,还是“理想主义色彩过于浓厚”,追求完美。“他是所有静止社会的敌人。”冯玉忠说,但“总体上,还是越来越成熟了。”
其他文献
从立项到开拍,从选角到宣传,备受关注、争议不断、褒贬不一,这不是“新红楼”独享的境遇,而是几乎所有名著翻拍影视剧共同的命运。也许正是这份“热闹”,吸引了世界各国电影、电视人投身于名著翻拍,哪怕屡战屡败也乐此不疲。    新版红楼缺什么?    50集新版《红楼梦》,服饰不可谓不华丽,布景不可谓不讲究,俊男靓女不可谓不出众,但看着看着,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我觉得,缺的是思想,尤其是具有一定高度的思想。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雅克·迪乌夫于近期对新闻界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到年底,全球受饥饿威胁的人口总数有可能增至10亿。  迪乌夫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贸易下滑,对一些贫困国家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加上发达国家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减少了对贫困国家的援助,今年全球受饥饿威胁的人口总数有可能增加1.04亿。  他指出,近年来全球解决“饥饿”问题形势不容乐观。当前全球多个国家面临粮食安全问题,现
一、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现状    武汉城市圈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包括黄石、黄冈、鄂州、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城市组成的城市群落,又称“1 8”城市圈。其产业发展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产业基础较好,互补性强。武汉城市圈产业总量在全省占据“半壁江山”。2005年,武汉城市圈以占湖北33%的国土面积、46%的人口,提供了61%的生产总值、52%的地方财政收入、60%的固定资产
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之一的中国银行日前已经面向美国客户开放人民币交易。分析人士称,这是中国国有银行第一次在美国开展人民币交易,此举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又一标志性事件。  据《华尔街日报》12日报道,中国银行目前在美国的分支机构共有三家,即纽约的两家分行和洛杉矶的一家分行。中国银行纽约分行最近通过网站发布公告说,今后纽约分行、纽约唐人街分行和洛杉矶分行均可办理公司人民币业务。纽约分行和纽约唐人街分行可办理个
记者 当前,“公民社会”似乎成为一个颇受肯定的时髦理念。“公民社会”作为一个外来词,当拿它来判断中国社会现象时却发生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究竟中国现在有公民社会吗?有人说中国公民社会现在已经很发达了,也有人说中国没有。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争执呢?  贾西津 人们对中国是否有公民社会,中国的公民社会是发达还是欠缺,具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其中,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在完全不同的意义上指称“公民社会”。公
国家助学金发放名额增加20%  从今年9月新学期起,国家助学金发放名额将从3%增加到20%。在全国560多万大学新生中,将有超过100万的学生获得平均每人每年2000元的资助。  据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高校资助处处长周春树介绍,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目前全国各地家庭经济困难生分一般困难、困难、特别困难几个等级。国家助学金分三档:100
胡锦涛总书记在“6·25”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认为党章本身就是党的一面旗帜。    党章作为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关乎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曾参与过党章修改工作的著名党建学者叶笃初认为:“党章建设或说党章发展的一个必然规律总是不断地适应新的情况,不断地把已经成熟了的经验、经过检
2007年4月23日,名噪世界的叶利钦死于心脏衰竭。叶利钦走了,对于这个张扬在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历史舞台上的人物,人们评价说:戈尔巴乔夫治死了那个病入膏肓的病人,叶利钦签署了死亡证书;戈尔巴乔夫埋葬那个神话般的帝国,叶利钦为其举行了葬礼。有人说叶利钦的去世表明,俄罗斯“绝对民主自由时代”已经结束。在他去世后的4月25日,俄罗斯杜马的会议上,俄罗斯共产党的议员拒绝起立为叶利钦默哀。   无论是作
在家庭中女性的角色不仅是妻子,同时还是母亲,她在家庭生活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贤妻良母是对女性,特别是对东方女性的一种传统道德衡量标准。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现代化的进程给家庭以及家庭关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社会变迁、技术革命以及意识形态的变化都对家庭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女性的意识、在家庭中的角色与作用也在发生变化。2008年由日本学者落合惠美子与英国学者芭芭拉·莫罗尼编写的《亚洲新兴母亲》(Emiko
【摘要】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最难且最重要的要数作文教学了,这个令教师和学生都头疼的作文教学可以说是占据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很多老师在作文教学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是收效甚微。现在,就关于现如今中学作文教学的方法,来谈谈我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写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写作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这种兴趣的培养需要老师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