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炳根有一双如雷达般敏锐的眼。闲散时,他总是微弓着背,收起周身锐气,温和自在,但那一双眼,精光闪闪,仿佛时刻都在搜寻“好东西”。看见别致的,身子立马一正,目光一闪:呀!这种先天的敏锐与细致,加上后天的磨练与厚积,使得他在收藏与古艺研究上,如鱼得水。从河姆渡新石器时代的朱漆木碗,到楚汉漆文化的繁荣,直至明清达到顶峰,中国漆艺绵延传承,走过了7000年漫长又辉煌的历程。作为一种传统,漆器艺术曾经是中国人观照自然,器以载道的载体。然而,随着生产方式、文化取向与现代艺术观念的转变,古老的漆艺面临着如何重建现代价值的新命题。作为一名漆艺的传承者和古物收藏者,王炳根深切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紧张与抗衡,感受到传统文脉、民族手工艺面临的巨大生存压力。他说,他不想自己沦陷于工艺,他要在这门古老的艺术中,找到自己的语言。
观 照
在大学里,王炳根学的是美术教育,研究生时期又攻读了平面设计专业。毕业后,成了一名艺术专业的老师。“一直都很喜欢绘画和收藏。尤其是收藏,看见好东西、老东西,就迈不开腿。”王炳根说,作为传统文化与工艺的爱好者,收藏和见识的东西越多,就越觉得,我们对古人和古艺的了解真是太少、太浅薄。“甚至可以这么说,很多人搞收藏,但他其实并不真正了解所收之物的工艺、材质,当然还有背后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有三大媒介,除了水墨、陶瓷之外,便是漆器。它与景泰蓝、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漆器的历史可追溯到7000多年前的余姚河姆渡文化。”收藏名家马未都也曾说,中华文化的进程中,有两种树产生过比较大的影响,第一是茶树,第二是漆树。漆本是漆树受伤以后分泌出来的黏稠树脂。它有两个功能,一防腐,二装饰。但古人一开始使用漆的时候,先想到的是防腐,在防腐的基础上,装饰功能才逐渐产生,并发展为一门艺术。这门艺术,就是漆艺。
“生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同时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可以说,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凭着对漆艺的钻研和热爱,王炳根无师自通学会了古琴修复,由他修复的古琴曾出现在国内顶级的古董拍卖会上。
传 承
真正让王炳根与漆器结下不解之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深入接触了江浙民间传统漆器手工艺人之后。“传统的手工艺匠人,继承了延续几千年的古老工艺,但是由于缺乏现代的审美和创新意识,已经与市场大为脱节。可以说,传统的漆器和漆艺,已走到穷途末路。如何在当下的市场环境及文化语境下,走出一条新路子,已经不是上一代人能独立完成的使命。”看着老艺人的漆器作坊日益难以迎合市场,王炳根觉得有必要运用自己所学所见,将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并赋予其更多的意义。
“漆器的贵重,很大程度上在于其考究繁复的制作工艺。”王炳根说,古代漆器向来讲究“百里千刀一两漆”。也就是说,要走100里路,在漆树上割1000刀,才能得到一两生漆。而对于漆器制作来说,必须经历制胎、裱蔴、刮灰、打磨、装饰、髹面漆、推光等上百道工序,稍有疏忽,就前功尽弃。漆器以其工艺繁琐称雄于世:制成一个文杯,要经百人之手;制成一张屏风,要费万人之功。漆器制作工艺的繁琐,从选料、塑胎、髹饰至成品,大的工序有二十几道,细分有百来道工序。制作和阴干的过程更是费时,故一器之成往往少则半年,多则两三年。王炳根对这些繁复工艺的学习,跳脱了传统工艺的“家承”制。他远赴福建、江苏等漆艺发源地观摩学习。凭着天生的灵气及后天的美学训练,他像一块海绵掉进水,肆意而畅快地吸收着民间的养分。“那几年,只要有空,我就去各地的漆器作坊,与那些传统漆艺师傅交流学习。我教他们造型审美,他们教我古老的漆艺技法。我们各取所需,相处融洽。”
2008年,王炳根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纸胎夹纻”漆器成型工艺成为他第一个攻克成果,如今已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专利。所谓“脱胎漆器”,是指用天然生漆将丝绸、麻布等织物糊贴在内胎上,裱贴若干层后,形成外胎,再去除内胎;经过上灰、涂漆、打磨、装饰等上百道工序制成的器物。“夹纻漆器的方法是传统漆工艺中内胎骨架构成方式之一,最晚在公元四世纪时其制作技术就已经成熟。夹纻之兴,与六朝以来佛教造像有着极密切的关系。”王炳根说,由于以夹纻作像其质轻便,利于携运,因此,夹纻之法也随之广泛应用。此外,他还将纸胎夹纻漆器成型工艺与现代科学联系在一起,用传统的技法表现现代思想。他说,传统漆艺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早已渗入国人的文化生活中,作为当代的传承者,可以在东方古韵基础上创新和拓展,将其独特的工艺和韵味同现代工艺结合在一起,使这一古老的手工业成为极具东方文化神韵的现代造型艺术。在研究古老漆艺的过程中,王炳根还恢复了失传300多年的“漆沙砚”,这种漆砚细而不滑,可与端、歙二砚媲美,尤具宿墨不冻、不吸水、发墨快、不伤毫、携带便利的优点。
载 道
参观王炳根的漆艺作品,不难发现他用了大量的犀皮工艺。犀皮,又称虎皮漆、波罗漆等,系在涂有凹凸不平的稠厚色漆的器物上,以各种对比鲜明的色彩分层涂漆,形成色层丰富的漆层,最后用磨炭打磨,因漆层高低不同,故打磨后显出不同的斑纹。“漆艺有很多技法,但有些我没去钻研,比如螺钿。很漂亮,但更多的是一种工艺技术层面。我不想自己太沉陷于工艺,工匠味太浓。同时,也不想自我的思想太受工艺的制约。”说起自己的作品及运用的工艺,王炳根说自己能从事漆艺,并坚持下来,也是件水到渠成的事。专业绘画让他有了美学底子、造型能力、色彩敏感性,而平面设计让他对构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古物收藏与修复又让他接触学习了很多传统的手工艺技术。所有这些,都成了他从事漆艺艺术的竖实基础。“我希望漆艺成为一种自我表达,我熟练运用它,成为我自己的一种艺术语言。”王炳根说,从事漆艺这些年,古老漆器艺术传达的那种含蓄、内敛、深邃的东方文化,让他深深着迷。“每次只要一进工作室,跟这些漆器面对面,我就特别安静。好像一瞬间,就只剩天地和自己,我特别享受这种安静。”
在古代,漆器多为皇亲贵族所用,是真正的奢侈品。王炳根说,他很想以漆艺材料的自然美和制作工艺的手段来重新将其展示为一种当代艺术,通过色彩、光泽、肌理、质感等多种视觉语言,表达一种视觉的愉悦和艺术的美感。有了这样的想法后,王炳根先后开发了家居、办公和茶道系列的漆器,工艺遵循古法,造型和设计风格、色彩图案完全来自现代审美。其中,由他设计制作的休闲系列深受市场认可,手镯、葫芦等各种装饰物因为工艺精美、价格合适,收到了不少商业订单。此外,他又在研究新的漆艺——金缮艺术,用大漆来修补古代的陶瓷、玉器、杂件等残缺艺术珍品,用大漆和描金的方式让残缺艺术珍品焕如新生。凭着对传統材质和传统美学的新理解,以及对现代生活的思考和设计,王炳根赋予了传统漆艺新的生命力。
观 照
在大学里,王炳根学的是美术教育,研究生时期又攻读了平面设计专业。毕业后,成了一名艺术专业的老师。“一直都很喜欢绘画和收藏。尤其是收藏,看见好东西、老东西,就迈不开腿。”王炳根说,作为传统文化与工艺的爱好者,收藏和见识的东西越多,就越觉得,我们对古人和古艺的了解真是太少、太浅薄。“甚至可以这么说,很多人搞收藏,但他其实并不真正了解所收之物的工艺、材质,当然还有背后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有三大媒介,除了水墨、陶瓷之外,便是漆器。它与景泰蓝、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漆器的历史可追溯到7000多年前的余姚河姆渡文化。”收藏名家马未都也曾说,中华文化的进程中,有两种树产生过比较大的影响,第一是茶树,第二是漆树。漆本是漆树受伤以后分泌出来的黏稠树脂。它有两个功能,一防腐,二装饰。但古人一开始使用漆的时候,先想到的是防腐,在防腐的基础上,装饰功能才逐渐产生,并发展为一门艺术。这门艺术,就是漆艺。
“生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同时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可以说,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凭着对漆艺的钻研和热爱,王炳根无师自通学会了古琴修复,由他修复的古琴曾出现在国内顶级的古董拍卖会上。
传 承
真正让王炳根与漆器结下不解之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深入接触了江浙民间传统漆器手工艺人之后。“传统的手工艺匠人,继承了延续几千年的古老工艺,但是由于缺乏现代的审美和创新意识,已经与市场大为脱节。可以说,传统的漆器和漆艺,已走到穷途末路。如何在当下的市场环境及文化语境下,走出一条新路子,已经不是上一代人能独立完成的使命。”看着老艺人的漆器作坊日益难以迎合市场,王炳根觉得有必要运用自己所学所见,将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并赋予其更多的意义。
“漆器的贵重,很大程度上在于其考究繁复的制作工艺。”王炳根说,古代漆器向来讲究“百里千刀一两漆”。也就是说,要走100里路,在漆树上割1000刀,才能得到一两生漆。而对于漆器制作来说,必须经历制胎、裱蔴、刮灰、打磨、装饰、髹面漆、推光等上百道工序,稍有疏忽,就前功尽弃。漆器以其工艺繁琐称雄于世:制成一个文杯,要经百人之手;制成一张屏风,要费万人之功。漆器制作工艺的繁琐,从选料、塑胎、髹饰至成品,大的工序有二十几道,细分有百来道工序。制作和阴干的过程更是费时,故一器之成往往少则半年,多则两三年。王炳根对这些繁复工艺的学习,跳脱了传统工艺的“家承”制。他远赴福建、江苏等漆艺发源地观摩学习。凭着天生的灵气及后天的美学训练,他像一块海绵掉进水,肆意而畅快地吸收着民间的养分。“那几年,只要有空,我就去各地的漆器作坊,与那些传统漆艺师傅交流学习。我教他们造型审美,他们教我古老的漆艺技法。我们各取所需,相处融洽。”
2008年,王炳根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纸胎夹纻”漆器成型工艺成为他第一个攻克成果,如今已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专利。所谓“脱胎漆器”,是指用天然生漆将丝绸、麻布等织物糊贴在内胎上,裱贴若干层后,形成外胎,再去除内胎;经过上灰、涂漆、打磨、装饰等上百道工序制成的器物。“夹纻漆器的方法是传统漆工艺中内胎骨架构成方式之一,最晚在公元四世纪时其制作技术就已经成熟。夹纻之兴,与六朝以来佛教造像有着极密切的关系。”王炳根说,由于以夹纻作像其质轻便,利于携运,因此,夹纻之法也随之广泛应用。此外,他还将纸胎夹纻漆器成型工艺与现代科学联系在一起,用传统的技法表现现代思想。他说,传统漆艺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早已渗入国人的文化生活中,作为当代的传承者,可以在东方古韵基础上创新和拓展,将其独特的工艺和韵味同现代工艺结合在一起,使这一古老的手工业成为极具东方文化神韵的现代造型艺术。在研究古老漆艺的过程中,王炳根还恢复了失传300多年的“漆沙砚”,这种漆砚细而不滑,可与端、歙二砚媲美,尤具宿墨不冻、不吸水、发墨快、不伤毫、携带便利的优点。
载 道
参观王炳根的漆艺作品,不难发现他用了大量的犀皮工艺。犀皮,又称虎皮漆、波罗漆等,系在涂有凹凸不平的稠厚色漆的器物上,以各种对比鲜明的色彩分层涂漆,形成色层丰富的漆层,最后用磨炭打磨,因漆层高低不同,故打磨后显出不同的斑纹。“漆艺有很多技法,但有些我没去钻研,比如螺钿。很漂亮,但更多的是一种工艺技术层面。我不想自己太沉陷于工艺,工匠味太浓。同时,也不想自我的思想太受工艺的制约。”说起自己的作品及运用的工艺,王炳根说自己能从事漆艺,并坚持下来,也是件水到渠成的事。专业绘画让他有了美学底子、造型能力、色彩敏感性,而平面设计让他对构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古物收藏与修复又让他接触学习了很多传统的手工艺技术。所有这些,都成了他从事漆艺艺术的竖实基础。“我希望漆艺成为一种自我表达,我熟练运用它,成为我自己的一种艺术语言。”王炳根说,从事漆艺这些年,古老漆器艺术传达的那种含蓄、内敛、深邃的东方文化,让他深深着迷。“每次只要一进工作室,跟这些漆器面对面,我就特别安静。好像一瞬间,就只剩天地和自己,我特别享受这种安静。”
在古代,漆器多为皇亲贵族所用,是真正的奢侈品。王炳根说,他很想以漆艺材料的自然美和制作工艺的手段来重新将其展示为一种当代艺术,通过色彩、光泽、肌理、质感等多种视觉语言,表达一种视觉的愉悦和艺术的美感。有了这样的想法后,王炳根先后开发了家居、办公和茶道系列的漆器,工艺遵循古法,造型和设计风格、色彩图案完全来自现代审美。其中,由他设计制作的休闲系列深受市场认可,手镯、葫芦等各种装饰物因为工艺精美、价格合适,收到了不少商业订单。此外,他又在研究新的漆艺——金缮艺术,用大漆来修补古代的陶瓷、玉器、杂件等残缺艺术珍品,用大漆和描金的方式让残缺艺术珍品焕如新生。凭着对传統材质和传统美学的新理解,以及对现代生活的思考和设计,王炳根赋予了传统漆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