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孩子的公德心,有助他们将来成为负责任的公民。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公德心呢?请大家先看一些实例,然后我们再共同探讨行动策略。
刚上幼儿园小班的明明,在家擤鼻涕常用餐巾纸,果皮纸屑总能扔到垃圾桶里。他到幼儿园和其他公共场所,也能做到这些。同班的军军习惯可大不一样,擤鼻涕拇指食指一捏,袖子一擦便完事,果皮纸屑随处扔,甚至小便都乱拉。原来明明的爸妈都是非常注意卫生的医生;而军军和爸妈暂住在一个公共环境非常恶劣的廉价出租房里,为生活奔波忙碌的父母根本不注意这些细节和习惯。结果,军军受到了影响,好多孩子因为军军“太不卫生”,而不愿意和他做朋友。可是,这些天老师发现明明也老是用粗话骂人,嗓门还大得吓人。和家长联系,共同分析原因,最后还是爸爸找到了原因:最近送儿子来园的街道在修路,一些行人和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抢道的、逆行的……平时温文尔雅的明明爸爸这时也患上了“开车狂躁症”,遇长时间堵车时大嗓门骂人:“有没有长眼睛呀?”“你瞎了眼啦!找死啊!”“知不知先来后到!”……想不到坐在车上的儿子很快学会了这些不文明用语,而且活学活用来对付看不顺眼的小朋友。爸爸真是后悔不已。
行动策略之一:树立榜样助模仿
父母做榜样。弗洛伊德认为,3~6岁的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能逐渐将父母的道德观和行为准则加以内化,从而形成自身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虽然社会现状不是以个人一己之力就可以改变的,但是为了孩子,父母要随时随地成为孩子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的第一个学习榜样,否则孩子难免近墨者黑。
师长做榜样。在公共场合里,老师和其他长辈很容易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模仿的对象。如老师总是换鞋子进入塑胶活动场地,幼儿也绝对不允许穿着尖细高跟鞋的妈妈入内。公共汽车上,阿姨把自己的座位让给老爷爷,幼儿也会学着要把自己的座位让给白发苍苍的老奶奶。
影视书画做榜样。幼儿爱听故事,爱看影视,常常也爱模仿影视故事剧中各类角色的语言、行动。所以幼儿接触的童话、影视剧一定要爱憎分明,正面教育为主,让其中的主人翁成为幼儿遵守公德的榜样。如前面提到的军军不能很好遵守公德,幼儿园老师给军军讲了个《花脸虎的喷嚏》,从此军军也像花脸虎一样,打喷嚏捂嘴巴啦!
花脸虎从来不生病,这一回它感冒了。鼻子塞得好难受,要是能打个喷嚏,该有多好啊。
它找来胡椒粉,放在鼻子底下轻轻一吸,鼻子痒痒的,“啊,啊嚏——”一个憋了好久的喷嚏打了出来,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花脸虎的喷嚏打得真痛快,一个比一个有威力。
花脸虎和小熊一起划船。
“啊,啊嚏——”一个憋足了劲的喷嚏把小熊打进了河里。
花脸虎走过小猴的果园,小猴正在树上采果子。
花脸虎刚张嘴,“啊啊嚏——”打招呼变成打喷嚏,小猴被喷嚏震得摔了下来,果子撒了一地。
更加严重的是,花脸虎把鸟妈妈的鸟窝也打走了,小鸟摔伤了翅膀。
花脸虎一边走一边踢着石子生自己的气。突然,它听到大伙在一起议论这事。
小熊先说:“花脸虎打喷嚏,不捂住嘴巴,太不应该了。”
“对,对对,不能再发生这样可怕的事情了。”鸟妈妈抱着小鸟说。
最后小猴说:“那我们分头行动,想想办法吧。”
“原来,它们在想办法对付我。”花脸虎很生气。
到了傍晚,花脸虎打喷嚏打得下巴都酸了。
“花脸虎在家吗?”小熊在敲门。
真的来了!花脸虎大声说:“如果你们进来,我就咬你们。”
“好,好,我们不进来,我们给你送一点东西来,就放在门口。”大家说完,就走了。
花脸虎打开门,咦?门口放着一碗药和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这是小猴果园里的梨、小熊的蜂蜜,还有鸟妈妈采来的草药熬出来的药,专治打喷嚏。不过,今后再打喷嚏,请你捂住嘴巴。”
啊,花脸虎的脸涨得红红的。
喝了这碗药,花脸虎的感冒慢慢地好了,不再打喷嚏了。就算再打喷嚏,花脸虎也知道要捂住嘴巴了。
特别提醒:家长千万别有意无意“教唆”幼儿不守公德、投机取巧,这样会给孩子树立一个“坏榜样”,造成他的油滑和霸道。
如幼儿园的盥洗室只有几个抽水马桶,老师教育小朋友要排队等候,因为是公用的,大小便一定要稍稍提前,不要等到急得不行时,惹出“麻烦”来。可是老师发现班里的小梅,常常不用排队就能轻轻松松地搞定。原来她老肚子疼,所以别的小朋友总是乖乖地让她先上。是真的肚子疼吗?老师急得想要带小梅上医院检查,说老这样可不对劲,是不是生病了?小梅只好告诉老师,去儿童公园玩,公共厕所好多人排队,妈妈就对别的阿姨说:“我家宝宝肚子疼了,让我们先上!”是妈妈告诉自己人多时就要“机灵”的!
道德的内化需要有阶段性的过程,当孩子在认知上还无法跟上行为的发展时,教育孩子遵守公德,其实已经在为孩子日后的品德培养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幼儿还是未成年人,他们更多是处于家庭、幼儿园等“小社会”之中,虽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但是这绝对会影响幼儿将来的亲社会行为,促成他日后成为遵守公德的公民。
行动策略之二:创设体验促内化
家庭是孩子接触最多的“小社会”,因此家长要把家庭生活变成公德体验的“演练场”,有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私德”,为社会性公德修养奠定基础。
如参加聚餐,许多幼儿家长常常遇到孩子“独霸餐桌”的尴尬,稍加批评还又哭又闹的,大煞风景。腾腾家长却从来不用担心,因为平时家庭用餐时,他们没有把孩子当作小皇帝,而是逐渐让他学点公共餐桌礼仪,不抢吃,不独占,好东西要分享,长辈给好吃的,学说道谢,不挑拣,不含着饭菜说话。
幼儿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真实小社会。幼儿园的生活要尽可能与大社会接轨,做到模拟社会化。如幼儿倒开水设1米线,按次序排队取用;上下楼梯右行礼让;进老师办公室敲门,经同意才入内;设斑马线、小脚丫、节约用水、禁止触摸空气开关等提示(警示)标记。
幼儿园和家庭都可以引导孩子进行生动的社会情景——角色游戏,相似的情境体验可以迁移到日后真实的社会生活中。
如最近开通了宁波到福州的动车组,幼儿园马上就有了孩子们和老师共同制作的“和谐号”动车,大家每天兴高采烈地玩游戏,在游戏中慢慢地习得了乘动车应该遵守的公德:买车票要排队,上车前要安检,车上不大声喧哗,垃圾不随便扔。
如在家玩角色情景游戏“看戏”。精彩的大戏开始了,小林和妈妈按时找到了座位,可是爸爸迟到了,挤来挤去找座位,尤其是屁股对着已经入座的妈妈和小林,真是让人很不舒服。小林说我只看到了迟到爸爸的屁股,没看到白雪公主!
这个情境体验,让小林知道看戏不可以随便迟到,否则会影响别人,迟到了,要有礼貌地面对邻座找到自己的座位。
如果真的遇到特殊情况迟到了,怎么办?接下来妈妈来扮演另一个迟到的观众阿姨。只见她静静地等在一边,等到一幕结束后再去就座,小林还发现她是面朝已经就座的自己,微倾身子并且轻轻道歉。这是国外看戏剧的规矩,我们知道和做到的可不多。
最后,看戏时,爸爸和妈妈表演不文明观众,坐在小林旁边一会儿大声说话,一会儿吃东西,吵闹的声音让小林听不清白雪公主的话。通过这个情景体验,小林知道:看戏不能随便说话,也不能吃东西,否则会妨碍别人。
特别建议:积极创造条件,来一次真实版的徒步“远行”、超市独立购物、参加“你丢我捡”、“爱绿护绿”等社会活动。家长可以一起参与,看孩子能否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日本家长就流行让小孩独立到超市购物,锻炼孩子自理能力、理财能力和公德意识。
行动策略之三:明晰道理助自律
由于大环境影响,幼儿难免存在着混沌不明的价值观。随着他们的成长,如果适时教给一些道理,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更有利于孩子行为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化。
如明天要去动物园春游,东东打算买许多食品,装在大塑料袋里,还想给小动物们带好多好吃的。老师告诉孩子:“白色污染”危害巨大,小小一个塑料袋,把它埋入地下,200年仍不会分解。所以要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更不可随意乱丢危害公共环境。
老师又带小朋友看了几幅图画:图画一:哎哟!动物园的梅花鹿为什么要动手术啦?原来它不小心把小朋友扔下的塑料袋和食物,一块儿吃到肚子里啦!还有好多动物为什么都生病啦?因为今天它们吃了太多小朋友喂的食物,肚子都快撑破啦!图画二:小朋友随意丢弃果皮,引来苍蝇,真脏!苍蝇身上带着很多细菌又飞到人们吃的食物上。这会让我们人类得病的!图画三:哎呀不好,有个老奶奶踩着孩子们扔的香蕉皮滑倒了!
老师又趁热打铁,春游前幼儿园举行“亲子创意环保袋DIY大奖赛”,你瞧,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环保袋,经妈妈和孩子巧手装扮,上面有了漂亮的图案,还有了环保口号,这下小朋友喜欢得不得了!最有创意的是小女孩穿过的漂亮背带花裙,小男孩穿过的坚实背带牛仔裤,现在妈妈经过剪剪缝缝,这些不用了的旧裤裙变成了一个个漂亮的环保布袋!
在明理的基础上,小朋友高兴地背上自制环保袋,自觉不乱丢果皮纸屑,不随便向动物喂食,都成了文明、环保的小游客。
行动策略之四:监督检查促强化
幼儿的公德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以足够的耐心来培育。成人的监督和检查,幼儿的自我检查和约束,可以强化他们良好公德的养成。
我们可以把幼儿应该遵守的公德分一分类,画张表格来检查达标。做得好,挂个“:)”夸一夸;做得不好,挂个“:(”羞一羞。如果来个《家庭约法三章》,把爸爸不开车闯红灯、不酒后驾车、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在公共场所粗口……和幼儿的不闯红灯、走路右行、不打人骂人、不乱丢垃圾、不在公共场所喧哗、不采摘花朵、给有困难的人让座等公德行为来个大比拼,互相监督,加强家长的自律和对幼儿的监督,效果会更好。
特别提醒:对于幼儿暂时做得不好的行为,家长可以批评教育,但应该来点幽默,加强正确做法的引导,或者先讲明道理,监督别人同时学着做,这样更容易强化幼儿的正确行为。
如妈妈发现明明经常乱扔果皮纸屑。幼儿园要去秋游,妈妈教明明一首小学生哥哥写的诗歌《阿姨,你掉东西了》:“公园金黄的草地上,我们团团围坐在一起。红叶飘飘,黄叶飘飘,秋天风景多美丽;马路宽宽,楼房高高,家乡风光多美丽;我们,唱歌跳舞做游戏,欢乐的笑声一浪高一浪。这时,走来一个阿姨,穿着打扮很漂亮,像一朵彩云飘过来,阿姨丢下橘皮继续走。我们都想叫住她,捡起橘皮你再走。老师挥挥手,告诉我们一个好办法。我们一起大声喊:阿姨,你掉东西了!阿姨转过身,看看没东西,抬脚正要走,眼光落在橘皮上,顿时,脸红得像烤熟的大龙虾。”这下,明明不仅自己能做到不乱丢果皮纸屑,而且还监督小朋友、大人不乱丢呢!
刚上幼儿园小班的明明,在家擤鼻涕常用餐巾纸,果皮纸屑总能扔到垃圾桶里。他到幼儿园和其他公共场所,也能做到这些。同班的军军习惯可大不一样,擤鼻涕拇指食指一捏,袖子一擦便完事,果皮纸屑随处扔,甚至小便都乱拉。原来明明的爸妈都是非常注意卫生的医生;而军军和爸妈暂住在一个公共环境非常恶劣的廉价出租房里,为生活奔波忙碌的父母根本不注意这些细节和习惯。结果,军军受到了影响,好多孩子因为军军“太不卫生”,而不愿意和他做朋友。可是,这些天老师发现明明也老是用粗话骂人,嗓门还大得吓人。和家长联系,共同分析原因,最后还是爸爸找到了原因:最近送儿子来园的街道在修路,一些行人和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抢道的、逆行的……平时温文尔雅的明明爸爸这时也患上了“开车狂躁症”,遇长时间堵车时大嗓门骂人:“有没有长眼睛呀?”“你瞎了眼啦!找死啊!”“知不知先来后到!”……想不到坐在车上的儿子很快学会了这些不文明用语,而且活学活用来对付看不顺眼的小朋友。爸爸真是后悔不已。
行动策略之一:树立榜样助模仿
父母做榜样。弗洛伊德认为,3~6岁的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能逐渐将父母的道德观和行为准则加以内化,从而形成自身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虽然社会现状不是以个人一己之力就可以改变的,但是为了孩子,父母要随时随地成为孩子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的第一个学习榜样,否则孩子难免近墨者黑。
师长做榜样。在公共场合里,老师和其他长辈很容易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模仿的对象。如老师总是换鞋子进入塑胶活动场地,幼儿也绝对不允许穿着尖细高跟鞋的妈妈入内。公共汽车上,阿姨把自己的座位让给老爷爷,幼儿也会学着要把自己的座位让给白发苍苍的老奶奶。
影视书画做榜样。幼儿爱听故事,爱看影视,常常也爱模仿影视故事剧中各类角色的语言、行动。所以幼儿接触的童话、影视剧一定要爱憎分明,正面教育为主,让其中的主人翁成为幼儿遵守公德的榜样。如前面提到的军军不能很好遵守公德,幼儿园老师给军军讲了个《花脸虎的喷嚏》,从此军军也像花脸虎一样,打喷嚏捂嘴巴啦!
花脸虎从来不生病,这一回它感冒了。鼻子塞得好难受,要是能打个喷嚏,该有多好啊。
它找来胡椒粉,放在鼻子底下轻轻一吸,鼻子痒痒的,“啊,啊嚏——”一个憋了好久的喷嚏打了出来,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花脸虎的喷嚏打得真痛快,一个比一个有威力。
花脸虎和小熊一起划船。
“啊,啊嚏——”一个憋足了劲的喷嚏把小熊打进了河里。
花脸虎走过小猴的果园,小猴正在树上采果子。
花脸虎刚张嘴,“啊啊嚏——”打招呼变成打喷嚏,小猴被喷嚏震得摔了下来,果子撒了一地。
更加严重的是,花脸虎把鸟妈妈的鸟窝也打走了,小鸟摔伤了翅膀。
花脸虎一边走一边踢着石子生自己的气。突然,它听到大伙在一起议论这事。
小熊先说:“花脸虎打喷嚏,不捂住嘴巴,太不应该了。”
“对,对对,不能再发生这样可怕的事情了。”鸟妈妈抱着小鸟说。
最后小猴说:“那我们分头行动,想想办法吧。”
“原来,它们在想办法对付我。”花脸虎很生气。
到了傍晚,花脸虎打喷嚏打得下巴都酸了。
“花脸虎在家吗?”小熊在敲门。
真的来了!花脸虎大声说:“如果你们进来,我就咬你们。”
“好,好,我们不进来,我们给你送一点东西来,就放在门口。”大家说完,就走了。
花脸虎打开门,咦?门口放着一碗药和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这是小猴果园里的梨、小熊的蜂蜜,还有鸟妈妈采来的草药熬出来的药,专治打喷嚏。不过,今后再打喷嚏,请你捂住嘴巴。”
啊,花脸虎的脸涨得红红的。
喝了这碗药,花脸虎的感冒慢慢地好了,不再打喷嚏了。就算再打喷嚏,花脸虎也知道要捂住嘴巴了。
特别提醒:家长千万别有意无意“教唆”幼儿不守公德、投机取巧,这样会给孩子树立一个“坏榜样”,造成他的油滑和霸道。
如幼儿园的盥洗室只有几个抽水马桶,老师教育小朋友要排队等候,因为是公用的,大小便一定要稍稍提前,不要等到急得不行时,惹出“麻烦”来。可是老师发现班里的小梅,常常不用排队就能轻轻松松地搞定。原来她老肚子疼,所以别的小朋友总是乖乖地让她先上。是真的肚子疼吗?老师急得想要带小梅上医院检查,说老这样可不对劲,是不是生病了?小梅只好告诉老师,去儿童公园玩,公共厕所好多人排队,妈妈就对别的阿姨说:“我家宝宝肚子疼了,让我们先上!”是妈妈告诉自己人多时就要“机灵”的!
道德的内化需要有阶段性的过程,当孩子在认知上还无法跟上行为的发展时,教育孩子遵守公德,其实已经在为孩子日后的品德培养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幼儿还是未成年人,他们更多是处于家庭、幼儿园等“小社会”之中,虽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但是这绝对会影响幼儿将来的亲社会行为,促成他日后成为遵守公德的公民。
行动策略之二:创设体验促内化
家庭是孩子接触最多的“小社会”,因此家长要把家庭生活变成公德体验的“演练场”,有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私德”,为社会性公德修养奠定基础。
如参加聚餐,许多幼儿家长常常遇到孩子“独霸餐桌”的尴尬,稍加批评还又哭又闹的,大煞风景。腾腾家长却从来不用担心,因为平时家庭用餐时,他们没有把孩子当作小皇帝,而是逐渐让他学点公共餐桌礼仪,不抢吃,不独占,好东西要分享,长辈给好吃的,学说道谢,不挑拣,不含着饭菜说话。
幼儿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真实小社会。幼儿园的生活要尽可能与大社会接轨,做到模拟社会化。如幼儿倒开水设1米线,按次序排队取用;上下楼梯右行礼让;进老师办公室敲门,经同意才入内;设斑马线、小脚丫、节约用水、禁止触摸空气开关等提示(警示)标记。
幼儿园和家庭都可以引导孩子进行生动的社会情景——角色游戏,相似的情境体验可以迁移到日后真实的社会生活中。
如最近开通了宁波到福州的动车组,幼儿园马上就有了孩子们和老师共同制作的“和谐号”动车,大家每天兴高采烈地玩游戏,在游戏中慢慢地习得了乘动车应该遵守的公德:买车票要排队,上车前要安检,车上不大声喧哗,垃圾不随便扔。
如在家玩角色情景游戏“看戏”。精彩的大戏开始了,小林和妈妈按时找到了座位,可是爸爸迟到了,挤来挤去找座位,尤其是屁股对着已经入座的妈妈和小林,真是让人很不舒服。小林说我只看到了迟到爸爸的屁股,没看到白雪公主!
这个情境体验,让小林知道看戏不可以随便迟到,否则会影响别人,迟到了,要有礼貌地面对邻座找到自己的座位。
如果真的遇到特殊情况迟到了,怎么办?接下来妈妈来扮演另一个迟到的观众阿姨。只见她静静地等在一边,等到一幕结束后再去就座,小林还发现她是面朝已经就座的自己,微倾身子并且轻轻道歉。这是国外看戏剧的规矩,我们知道和做到的可不多。
最后,看戏时,爸爸和妈妈表演不文明观众,坐在小林旁边一会儿大声说话,一会儿吃东西,吵闹的声音让小林听不清白雪公主的话。通过这个情景体验,小林知道:看戏不能随便说话,也不能吃东西,否则会妨碍别人。
特别建议:积极创造条件,来一次真实版的徒步“远行”、超市独立购物、参加“你丢我捡”、“爱绿护绿”等社会活动。家长可以一起参与,看孩子能否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日本家长就流行让小孩独立到超市购物,锻炼孩子自理能力、理财能力和公德意识。
行动策略之三:明晰道理助自律
由于大环境影响,幼儿难免存在着混沌不明的价值观。随着他们的成长,如果适时教给一些道理,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更有利于孩子行为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化。
如明天要去动物园春游,东东打算买许多食品,装在大塑料袋里,还想给小动物们带好多好吃的。老师告诉孩子:“白色污染”危害巨大,小小一个塑料袋,把它埋入地下,200年仍不会分解。所以要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更不可随意乱丢危害公共环境。
老师又带小朋友看了几幅图画:图画一:哎哟!动物园的梅花鹿为什么要动手术啦?原来它不小心把小朋友扔下的塑料袋和食物,一块儿吃到肚子里啦!还有好多动物为什么都生病啦?因为今天它们吃了太多小朋友喂的食物,肚子都快撑破啦!图画二:小朋友随意丢弃果皮,引来苍蝇,真脏!苍蝇身上带着很多细菌又飞到人们吃的食物上。这会让我们人类得病的!图画三:哎呀不好,有个老奶奶踩着孩子们扔的香蕉皮滑倒了!
老师又趁热打铁,春游前幼儿园举行“亲子创意环保袋DIY大奖赛”,你瞧,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环保袋,经妈妈和孩子巧手装扮,上面有了漂亮的图案,还有了环保口号,这下小朋友喜欢得不得了!最有创意的是小女孩穿过的漂亮背带花裙,小男孩穿过的坚实背带牛仔裤,现在妈妈经过剪剪缝缝,这些不用了的旧裤裙变成了一个个漂亮的环保布袋!
在明理的基础上,小朋友高兴地背上自制环保袋,自觉不乱丢果皮纸屑,不随便向动物喂食,都成了文明、环保的小游客。
行动策略之四:监督检查促强化
幼儿的公德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以足够的耐心来培育。成人的监督和检查,幼儿的自我检查和约束,可以强化他们良好公德的养成。
我们可以把幼儿应该遵守的公德分一分类,画张表格来检查达标。做得好,挂个“:)”夸一夸;做得不好,挂个“:(”羞一羞。如果来个《家庭约法三章》,把爸爸不开车闯红灯、不酒后驾车、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在公共场所粗口……和幼儿的不闯红灯、走路右行、不打人骂人、不乱丢垃圾、不在公共场所喧哗、不采摘花朵、给有困难的人让座等公德行为来个大比拼,互相监督,加强家长的自律和对幼儿的监督,效果会更好。
特别提醒:对于幼儿暂时做得不好的行为,家长可以批评教育,但应该来点幽默,加强正确做法的引导,或者先讲明道理,监督别人同时学着做,这样更容易强化幼儿的正确行为。
如妈妈发现明明经常乱扔果皮纸屑。幼儿园要去秋游,妈妈教明明一首小学生哥哥写的诗歌《阿姨,你掉东西了》:“公园金黄的草地上,我们团团围坐在一起。红叶飘飘,黄叶飘飘,秋天风景多美丽;马路宽宽,楼房高高,家乡风光多美丽;我们,唱歌跳舞做游戏,欢乐的笑声一浪高一浪。这时,走来一个阿姨,穿着打扮很漂亮,像一朵彩云飘过来,阿姨丢下橘皮继续走。我们都想叫住她,捡起橘皮你再走。老师挥挥手,告诉我们一个好办法。我们一起大声喊:阿姨,你掉东西了!阿姨转过身,看看没东西,抬脚正要走,眼光落在橘皮上,顿时,脸红得像烤熟的大龙虾。”这下,明明不仅自己能做到不乱丢果皮纸屑,而且还监督小朋友、大人不乱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