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民间收藏的郁达夫佚信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957447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郁达夫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革命烈士。由于研究者的努力搜集,他的书信在海内外不断被发现。2007年11月,十二卷《郁达夫全集》(以下简称《全集》),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目前收入郁达夫书信最多的文集。但是,散珠难捡,最近得知郁达夫有一封信是收藏家臧伟强先生珍藏的,《全集》未收录。
  2009年2月25日在福州市衣锦华庭尚林苑举办的“中国近现代名人历史文献手迹珍品展”展出了这封信,原件是郁达夫用毛笔写在一张240格稿纸上的,现转录如下:
  孤帆先生:
  你还在上海么?我返家后养病觉得还有点起色 创造集股的事情,千万要你帮忙。我走的时候,叫全平来会你的,不晓得现在怎样了?
  何日回汉口去?此信若接得到,请你复我一信。
  我祝你
  平安
  达夫
  十二月二日
  展览的首日,收藏家臧伟强被纷纷要求签名留念的观众围住,因而我未能当面向他求教。翌日,我再去仍未能找到臧先生,幸而,《福州晚报》编辑刘磊曾采访过臧先生,为我提供了有关信息和资料。据臧先生对刘先生说,郁达夫致孤帆先生的信是写给李孤帆的。此信是2004年臧伟强从一位朋友处购得。
  根据查阅《中国现代文学词典》散文卷、《创造社资料》等辞书,综合起来可知:李孤帆为浙江鄞县人,曾用笔名:孤帆、匀庐。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银行、招商局总管理处供职,著有《招商局三大案》(上海现代书局1933年1月出版)、《西行杂记》(桂林开明书店1942年4月初版)等。郁达夫原信未书年份。据于昀(郁达夫之子郁云)发表的《郁达夫与创造社》中所述:1925年11月,郁达夫离开武昌到上海,又为创造社的复活而奔走。他计划在“创造社出版部”建立后,编印一些文艺书籍,同时恢复《创造》和《洪水》等期刊的出版。他由于过度劳累,旧病复发,开始咳嗽、咯血,不得不在11月下旬回富阳,再去杭州住进肺结核病疗养院疗养。以此推理,这封信写于1925年。信中提到的“全平”即周全平,他1922年结识郭沫若、成仿吾等人,参加了创造社。1925年11月,周全平在《洪水》半月刊发表文章,提出“应当由读者和著作家合作出版事业”。12月,创造社在上海筹组出版部,开始招募一期股金(每股5元)。所以,郁达夫在信中说“创造集股的事情,千万要你帮忙”。
  这封信反映了疗养中的郁达夫仍为创造社出版部的事务而操劳。如有知悉此信内情者作更详细的注解,那就更好了。
  
  责任编辑 张 鑫
其他文献
研究性学习从本质来讲就是培养学生从小就能面对大自然。面对社会,学会思考.学会探索的习惯,为今后走上社会,投人激烈的社会竞争而学会生存。2000年教育部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将
率领金矿工人组成抗日联军    在东北抗日联军中,有一支以祁致中为首的金矿工人队伍。这支队伍在松花江下游的三江地区赫赫有名。它创建于1933年6月。开始仅有二三十人,到1937年底曾一度发展到1500人。在1936年抗日联军统一建制之后,先被授予独立师番号,以后又扩编为第十一军。1938年东北抗日联军遭受重大挫折之时,第十一军也损失惨重。以后在李兆麟的率领下,参加了第三路军的西征,继续活跃在小兴安
在田间不同水分条件种植下,比较了不同抗旱类型小麦品种开花期旗叶的气孔结构、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分析了该时期小麦品种的抗旱机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在正常水分处理条件下
纹枯病是河北省一种新病害,严重威胁着小麦、玉米、谷子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由于该病菌寄主范围极广,菌核产生量大、存活力强,再加上该病易侵染茎秆,引起倒伏,大大增加了研
用24.5%阿虫螨丁乳油等药剂对小菜蛾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4.5%阿虫螨丁乳油对小菜蛾有良好防治效果,田间最佳使用浓度3500倍液,防治效果可达93.0%以上,持效期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