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苦孩子"出身的刘庆邦对民间人物喜怒哀乐价值判断与道德标准都了如指掌,三十年来一直坚守着以平民的立场书写底层人性的闪光点和劣根性,表现出他对国民性的极大关注。文章试从对看客的描写、对底层宗族势力的审视、对宿命论的批判以及对民间固有法则的批判四个方面来分析刘庆邦作品中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和对底层民众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