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着重对中国民族舞的概念,中国民族舞旋转蕴含的哲学意蕴,民族特色、地域特征等几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刻的论述。希望能从独特的角度看待中国古典舞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中国民族舞;来源;发展;地域性;表现形式
1 民族舞的历史来源与发展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艺术之母’,它体现的是自然,是对人生命意识的最原始、最自然、最强烈的呼唤的表露。”舞蹈早在先前时期,祖先们就用手舞足蹈的形式来表达他们内心的喜悦。尤其是各族劳动人民,其实他们是民族舞蹈的先驱者,他们是一个舞蹈的载体,他们高兴了便起舞,即便是田埂间也能集体欢歌。这种方式体现在人民的劳动生产、经济发展中,它渗透在人类的整个活动中。由于我国地势复杂,民族众多、每个民族的发展与它的历史来源及宗教信仰和地理环境、生活方式都不同,所以它的形成也具有自己独特的个风格,因此也造成了舞蹈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态。
但是民族舞蹈又在社会生产中广泛流传,因为它产生于人民劳动间,而且代代相傳,人们经过不断的发展,使它成为了一个不可缺少的生活载体。民族舞蹈的发展使得各个民族、各个时代在历史的进步中更具有文化底蕴,从古至今带给人们许多值得珍藏的艺术瑰宝,引领着人们不断进步,创造了更多社会财富。现在来说,舞蹈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也促进了各民族乃至各国的友好发展。
2 民族舞的地域性
2.1 民族舞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
每个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都在该民族的形式、内容上与其他民族舞蹈具有共同特性。从形式上看,舞蹈作为行为艺术的文化,他的每个体态、动作都体现了每个民族的风格特征。构成这些不同民族的特色主要是由于不同动作的构成。
体态:分为静止的动作造型与运动的动态舞姿。由于民族风格构成不同,两种姿态的呈现方式风格也不同。从朝鲜族舞蹈姿态来说,脚的状态一般为勾脚,但勾脚的方式与汉族舞蹈勾脚方式有所不同;鲜族舞蹈腿的状态一般是曲膝的;稍微扣含胸;上肢呈圆,而不是笔直的状态;食指微微上翘,保持自然松弛。朝鲜族舞蹈整个身体的状态为:小腹呈现出“弓”的表现形式,腰部则以“撑”表现形式,中断作为上下连接点,是整个气息在纵向上保持一个源远流长、停止不息的贯穿感。将朝鲜族舞蹈与傣族舞蹈相对比,那么你会发现,傣族舞蹈在姿态上与朝鲜族舞蹈有很多不同之处。
动律:每个民族舞蹈都有自己运动的动律,他的运动方式和运动规律由不同的部分关节所导致,因而发力点都是不一样的。如:以腿部为动力点的运动过程是傣族舞蹈比较突出的运动方式,膝盖部分在运动过程中不停屈直来产生动力。而贯穿鲜族舞蹈的中心就是流畅、延绵不绝的呼吸,在呼吸的带动下,上身通过与腿部的贯穿呼吸运动形成的。
2.2 民族地域性风格的形成
不是不同的民族它的地域性就不同,而是同一民族由于不同地域的形成而具备了各自独特的地域风格。
某个民族舞蹈的地域风格相对于其他不同地域的民族舞蹈有着自己独特的本民族风格,是因为各地方文化历史来源的形成不同,它们都有自己存在的独特价值,而且人们在本民族的劳动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都有着自己的历史发展。当然,流传的这些文化相同,那么它们民族舞蹈的风格也就有共同特征。
3 民族舞的表现形式
“我国幅员辽阔,众多民族瑰丽的文化构成了中国文明的灵魂和精髓。各个民族用不同的表现方式阐述着一个文明的特征。”[1]从各民族不同的审美角度呈现出包含自己民族文化的特征。正因为这些绚丽多姿的表现,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民间的艺术魅力。我们必须通过对个民族代表性的民族舞蹈进行探索、发现、研究,才能真正领悟每个民间舞的自身特征。
民族舞是一种广受舞蹈爱好者们喜爱的一种舞蹈类别,因为民族舞是一种早期发展下来就很自由的表现形式,他没有禁锢的思想,反而在它的基础上可以带给其他舞种很多灵感,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美的形式,可见民族舞的重要性。民族舞源远流长的历史伴随着人们生活,它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不断积累总结而产生的。它的形成与特色都与每一个地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每个民族舞都深受一个地区民众的生活习惯所影响,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民族都有着不同风格的舞蹈。
民族舞最大的特点就是气氛很活跃,节奏感强,非常的轻松活泼,一般民族舞在跳的同时会伴有歌声的辅助,这种边唱边跳的表现形式比单一的舞蹈表演更加深入人在美妙的歌声、优美的舞姿中领悟情感。此外,在中国的民族舞蹈中,通常会运用一些道具的表演形式,其实这个道具有很多个意义,或许它就是舞者想要传达的情,或者它就是舞者想要表现的某个物,只是借用它,有了更明显的物景传达,更形象。常见的有扇子、伞、纱巾等其他一些道具,也就是说,这些道具都是民族舞蹈表现形式的一个载体,通过这些载体更能够抒发舞者内心的情怀,从而使得整个的表演过程更加的生动形象,美妙动人。
3.1 民族舞的表演风格
从各个民族形成风格来看,它舞蹈的表演风格也有着不同。民族舞蹈的动作本来就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通过对民族最具有象征性地物或者是形态来塑造更加具体的形象,呈现出不同民族的舞蹈表演风格。我们不仅要从动作特点上来模仿,更要通过民族的内在涵养、气质风貌与之融为一体。例如:藏族民间舞中,由于定时的形成,导致人们的生活环境都是在高海拔、高压下劳动生产,当舞蹈贯穿这些生活细节时,表演者就必须运用它特有的舞蹈体态,结合当地民族的情感来演绎舞蹈。而且藏族舞蹈的托步动作则更是提现了民族的风韵,它要求在舞蹈中沉稳、流畅的走线,同时也是舞者心灵必须修养的过程,你若是浮躁不看,则不能“托”出它的韵味。所以这些不同的民族舞蹈体态形成了各民族舞蹈不同的表演风格 。通过了各民族外在形的了解,表演者则能清晰地进入舞蹈的表演风格,这是塑造人物、情景很重要的一点。根据民族形成,表演风格呈现出多样化,从人数的角度看,单、双、三的表演形式与群舞的表演形式又有着不同。人数的多少对于舞蹈的环境塑造,人物情感抒发有着很大差异。因此民族舞的表演风格在舞蹈中对某个民族都有很重要的情景表现。
3.2 民族舞动作与音乐的关系
“早在古时候就有:‘舞为乐之容’和‘乐之在耳曰声,在目者曰容’的说法。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说:‘音乐是舞蹈的内容,舞蹈就是音乐的外观形式’。” [2]音乐与舞蹈具有息息相关二者不可分离的关系。我们会发现在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的关系中,音乐起着主导的作用,因为没有舞蹈的音乐是可以独立存在的,而没有音乐的舞蹈则是很少有的。但是不论怎么样,将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分开进行研究必然是不全面的。在历史的进程中,随着娱乐功能的逐步发展,音乐和舞蹈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各民族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信仰造就了各民族形成的不同音乐和舞蹈文化。作为民族舞蹈课题的研究,怎么能够对它的音乐视而不见,避而不谈呢。再后来舞蹈和音乐被划分,它们都有了各自相对独立的发展的步伐,也各自朝着自己的特点突出发展。舞蹈,成为时间、空间和视觉的艺术;而音乐则成为时间和听觉的艺术。虽然,二者有了自己艺术发展方向,但他们内在本质的联系却从未分离,甚至更加紧密。对舞蹈来说,常常会有这种现象存在,也就是没有好的音乐就不会有好的舞蹈。
参考文献:
[1] 蔡享丽.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音乐的特点分析及课堂运用[J].黄河之声,2009(6).
[2] 陈铭.略谈民族舞旋转技巧的基础训练[J].四川戏剧,2001(6).
关键词:中国民族舞;来源;发展;地域性;表现形式
1 民族舞的历史来源与发展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艺术之母’,它体现的是自然,是对人生命意识的最原始、最自然、最强烈的呼唤的表露。”舞蹈早在先前时期,祖先们就用手舞足蹈的形式来表达他们内心的喜悦。尤其是各族劳动人民,其实他们是民族舞蹈的先驱者,他们是一个舞蹈的载体,他们高兴了便起舞,即便是田埂间也能集体欢歌。这种方式体现在人民的劳动生产、经济发展中,它渗透在人类的整个活动中。由于我国地势复杂,民族众多、每个民族的发展与它的历史来源及宗教信仰和地理环境、生活方式都不同,所以它的形成也具有自己独特的个风格,因此也造成了舞蹈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态。
但是民族舞蹈又在社会生产中广泛流传,因为它产生于人民劳动间,而且代代相傳,人们经过不断的发展,使它成为了一个不可缺少的生活载体。民族舞蹈的发展使得各个民族、各个时代在历史的进步中更具有文化底蕴,从古至今带给人们许多值得珍藏的艺术瑰宝,引领着人们不断进步,创造了更多社会财富。现在来说,舞蹈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也促进了各民族乃至各国的友好发展。
2 民族舞的地域性
2.1 民族舞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
每个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都在该民族的形式、内容上与其他民族舞蹈具有共同特性。从形式上看,舞蹈作为行为艺术的文化,他的每个体态、动作都体现了每个民族的风格特征。构成这些不同民族的特色主要是由于不同动作的构成。
体态:分为静止的动作造型与运动的动态舞姿。由于民族风格构成不同,两种姿态的呈现方式风格也不同。从朝鲜族舞蹈姿态来说,脚的状态一般为勾脚,但勾脚的方式与汉族舞蹈勾脚方式有所不同;鲜族舞蹈腿的状态一般是曲膝的;稍微扣含胸;上肢呈圆,而不是笔直的状态;食指微微上翘,保持自然松弛。朝鲜族舞蹈整个身体的状态为:小腹呈现出“弓”的表现形式,腰部则以“撑”表现形式,中断作为上下连接点,是整个气息在纵向上保持一个源远流长、停止不息的贯穿感。将朝鲜族舞蹈与傣族舞蹈相对比,那么你会发现,傣族舞蹈在姿态上与朝鲜族舞蹈有很多不同之处。
动律:每个民族舞蹈都有自己运动的动律,他的运动方式和运动规律由不同的部分关节所导致,因而发力点都是不一样的。如:以腿部为动力点的运动过程是傣族舞蹈比较突出的运动方式,膝盖部分在运动过程中不停屈直来产生动力。而贯穿鲜族舞蹈的中心就是流畅、延绵不绝的呼吸,在呼吸的带动下,上身通过与腿部的贯穿呼吸运动形成的。
2.2 民族地域性风格的形成
不是不同的民族它的地域性就不同,而是同一民族由于不同地域的形成而具备了各自独特的地域风格。
某个民族舞蹈的地域风格相对于其他不同地域的民族舞蹈有着自己独特的本民族风格,是因为各地方文化历史来源的形成不同,它们都有自己存在的独特价值,而且人们在本民族的劳动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都有着自己的历史发展。当然,流传的这些文化相同,那么它们民族舞蹈的风格也就有共同特征。
3 民族舞的表现形式
“我国幅员辽阔,众多民族瑰丽的文化构成了中国文明的灵魂和精髓。各个民族用不同的表现方式阐述着一个文明的特征。”[1]从各民族不同的审美角度呈现出包含自己民族文化的特征。正因为这些绚丽多姿的表现,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民间的艺术魅力。我们必须通过对个民族代表性的民族舞蹈进行探索、发现、研究,才能真正领悟每个民间舞的自身特征。
民族舞是一种广受舞蹈爱好者们喜爱的一种舞蹈类别,因为民族舞是一种早期发展下来就很自由的表现形式,他没有禁锢的思想,反而在它的基础上可以带给其他舞种很多灵感,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美的形式,可见民族舞的重要性。民族舞源远流长的历史伴随着人们生活,它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不断积累总结而产生的。它的形成与特色都与每一个地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每个民族舞都深受一个地区民众的生活习惯所影响,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民族都有着不同风格的舞蹈。
民族舞最大的特点就是气氛很活跃,节奏感强,非常的轻松活泼,一般民族舞在跳的同时会伴有歌声的辅助,这种边唱边跳的表现形式比单一的舞蹈表演更加深入人在美妙的歌声、优美的舞姿中领悟情感。此外,在中国的民族舞蹈中,通常会运用一些道具的表演形式,其实这个道具有很多个意义,或许它就是舞者想要传达的情,或者它就是舞者想要表现的某个物,只是借用它,有了更明显的物景传达,更形象。常见的有扇子、伞、纱巾等其他一些道具,也就是说,这些道具都是民族舞蹈表现形式的一个载体,通过这些载体更能够抒发舞者内心的情怀,从而使得整个的表演过程更加的生动形象,美妙动人。
3.1 民族舞的表演风格
从各个民族形成风格来看,它舞蹈的表演风格也有着不同。民族舞蹈的动作本来就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通过对民族最具有象征性地物或者是形态来塑造更加具体的形象,呈现出不同民族的舞蹈表演风格。我们不仅要从动作特点上来模仿,更要通过民族的内在涵养、气质风貌与之融为一体。例如:藏族民间舞中,由于定时的形成,导致人们的生活环境都是在高海拔、高压下劳动生产,当舞蹈贯穿这些生活细节时,表演者就必须运用它特有的舞蹈体态,结合当地民族的情感来演绎舞蹈。而且藏族舞蹈的托步动作则更是提现了民族的风韵,它要求在舞蹈中沉稳、流畅的走线,同时也是舞者心灵必须修养的过程,你若是浮躁不看,则不能“托”出它的韵味。所以这些不同的民族舞蹈体态形成了各民族舞蹈不同的表演风格 。通过了各民族外在形的了解,表演者则能清晰地进入舞蹈的表演风格,这是塑造人物、情景很重要的一点。根据民族形成,表演风格呈现出多样化,从人数的角度看,单、双、三的表演形式与群舞的表演形式又有着不同。人数的多少对于舞蹈的环境塑造,人物情感抒发有着很大差异。因此民族舞的表演风格在舞蹈中对某个民族都有很重要的情景表现。
3.2 民族舞动作与音乐的关系
“早在古时候就有:‘舞为乐之容’和‘乐之在耳曰声,在目者曰容’的说法。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说:‘音乐是舞蹈的内容,舞蹈就是音乐的外观形式’。” [2]音乐与舞蹈具有息息相关二者不可分离的关系。我们会发现在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的关系中,音乐起着主导的作用,因为没有舞蹈的音乐是可以独立存在的,而没有音乐的舞蹈则是很少有的。但是不论怎么样,将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分开进行研究必然是不全面的。在历史的进程中,随着娱乐功能的逐步发展,音乐和舞蹈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各民族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信仰造就了各民族形成的不同音乐和舞蹈文化。作为民族舞蹈课题的研究,怎么能够对它的音乐视而不见,避而不谈呢。再后来舞蹈和音乐被划分,它们都有了各自相对独立的发展的步伐,也各自朝着自己的特点突出发展。舞蹈,成为时间、空间和视觉的艺术;而音乐则成为时间和听觉的艺术。虽然,二者有了自己艺术发展方向,但他们内在本质的联系却从未分离,甚至更加紧密。对舞蹈来说,常常会有这种现象存在,也就是没有好的音乐就不会有好的舞蹈。
参考文献:
[1] 蔡享丽.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音乐的特点分析及课堂运用[J].黄河之声,2009(6).
[2] 陈铭.略谈民族舞旋转技巧的基础训练[J].四川戏剧,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