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罐由你自己管

来源 :莫愁·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l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岁的乐乐很爱吃糖。妈妈担心吃糖多会伤害身体,规定每天只能吃两颗,并把糖罐放到乐乐够不着的柜子里。乐乐答应了。
  可是有一天,妈妈发现糖在急速减少。再仔细观察,发现柜子前多了一个凳子,糖罐也挪了位。这让妈妈大吃一惊,本意是要乐乐学会自我控制,少吃些糖。可乐乐自控力非但没有培养出来,还学会了弄虚作假。
  妈妈没有马上批评孩子,而是反思自己的做法。她真诚地对孩子说:“以后乐乐自己管糖罐,想什么时间吃糖就自己去拿,好不好?”乐乐一听,当然高兴。
  妈妈接着说:“糖罐你自己管着。不过,妈妈还是希望你少吃糖,你每天还是吃两块,好吗?”乐乐既兴奋又吃惊。
  妈妈打开糖罐和孩子一起数,还有20块糖。妈妈说:“这些糖还够吃10天,到时候妈妈再买新的。”然后放心地把糖罐交给乐乐。过了几天,妈妈悄悄去数糖罐里的糖,发现孩子真的一块都没有多吃。
  乐乐妈妈只是改变了一下方法,就达到了几种教育效果:一是控制了孩子吃糖的数量,二是培养了孩子的自控力,三是防止了孩子弄虚作假的行为。
  乐乐妈妈的教育方法耐人寻味,小事情引发出一个大问题:孩子自控力的培养,是靠大人控制、约束,还是通过引导孩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来实现?这实质是让孩子成为父母的乖宝宝,还是让孩子做自己主人的问题。
  心理学家陈会昌对208个孩子从2岁开始跟踪研究,一直到他们成年。研究得出结论:每一个孩子心中都有“自控力”和“主动性”这两颗种子,孩子成长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两颗种子都饱满,而且和谐平衡地发展。
  父母企图依靠控制、约束来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这是养育孩子中的普遍现象。
  这种现象存在的思想根源在于,“孩子是父母养育的,孩子必须一切听父母的”“小孩子是无知的”“父母是全能的”。父母错把控制当成教育,却不知每一种控制,都是一条或粗或细的绳索,束缚着孩子的成长。正如法国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卢梭所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中。
  父母控制孩子的做法,其实是否认孩子是有思想、有自尊的个体,否认孩子自我教育能力。这种做法埋没了孩子内在的独立自主欲望,压抑了孩子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家长退出监督者和控制者的角色,把信任还给孩子,让孩子获得自我管理的权利。这必然会唤起孩子内在的自尊心和责任感,有效地激发潜能。
  “童心比黄金更珍贵,比玻璃更易碎。”每个孩子都继承了人类几百万年进化的成果,都有着巨大的可塑性,但又有着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每个孩子怎么发展,取决于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要转变教育观念,摆正与孩子的关系,把老掉牙的“孩子是父母养育的,孩子必须一切听父母的”“小孩子是无知的”“父母是全能的”等陈腐观念抛到太平洋里去,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
  一個没有机会进行自我掌控的孩子,不可能学会自我掌控;一个没有自由的孩子就谈不上自觉,就不可能有主动性、能动性;一个没有得到尊重、信任的孩子,就不可能自控、自制,有效的自我教育。
  相信你的孩子,保护好孩子比黄金还珍贵的童心,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使其天赋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他将来就会在一定领域成为有作为的人。
  编辑 王淑娟 623358414@qq.com
其他文献
“双减”时代,如何加强对孩子的学习指导,笔者提出如下三堂课,供家长朋友参考,并求教于大方之家。第一课:提高生活能力  学习问题,首先是生活问题。从日常生活入手,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自主决策和自我管理能力,这是无数学霸成功的第一条经验。  我的朋友张老师,在儿子七岁时,从外省落户苏州生活。节假日里,张老师总带儿子坐公交车满城闲逛,熟悉姑苏城里城外。一两年后,他让儿子骑自行车出行,穿行于苏州的大街小巷
期刊
有人以为,“双减”后学生负担减轻,家长也可以“躺平”了;还有人以为,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孩子的家庭作业都在学校完成了,家长就可以对孩子不闻不问,从此心安理得地做一个甩手掌柜。如果这样理解,那就真的错了。  “双减”之下,这些事家长不能减:示范  在这里,需要大家厘清一个概念:没有书面家庭作业≠没有家庭作业。老师们通常会布置一些口头作业,比如,读读课文,看看课外书,背背古诗文。这些都是很弹性的学习任务
期刊
軒轩:  爸爸人在外地,心里很牵挂你。  从你妈妈口中得知,“双减”政策实施后,你们的家庭作业少了、考试少了,在学校完成作业后,回家你就看电视、玩手机,奶奶和妈妈劝你,你根本不听。你的学习状态让爸爸忧心不已,思考再三以这种方式跟你沟通一二。  也许在你眼中,学习是辛苦的,有背不完的书,做不完的作业,学不完的知识。不可否认,学习确实很辛苦,但是爸爸作为过来人告诉你,不学习的人生更苦。  也许你会用“
期刊
订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要想杜绝孩子沉迷手机,就要制订手机使用规则,规范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长、浏览内容等。需要提醒的是,规则要全家人一起讨论形成,尊重孩子的意见,这样孩子就愿意去遵守,并能学会通过协商解决问题。  规则里要明确规定手机使用的时间和次数,如吃饭、写作业、走路、睡觉前等时间点上不可以使用手机,节假日玩手机不超过1个小时等;规定手机使用的地点,设立家庭“停机场”,上网课也要在“停
期刊
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  对孩子来说,父母是最亲密的人。但,越亲密越控制,孩子往往更容易成为家暴的受害者。为人父母,当然希望全力教育好孩子。但父母拥有爱的本能,并不代表知道如何去爱孩子。  我们特别刊发本文,让更多人认识到语言暴力的危害,对语言暴力说“不”,让孩子在安全、宽容、充满爱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美国著名儿童学家阿黛尔法伯说过,永远不要低估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是的,语言是
期刊
在地铁5号线上,我遇到了这样一对母女。  母女两人都戴着口罩,看不出具体年龄,但母亲年龄应该不小了,染过的头发底层是一绺一绺白发,她胸前抱着一个大双肩包;女儿坐在座位上,一个小双肩包放在双腿上,拿着手机的手放在包上。  车刚开,就听母亲一直在和女儿大声地说话,讲的是外地话。女儿连说两句:“你听我说!”声音很急促。母亲并没有听她说,只回答:“回去再说。”突然,女儿用手机啪啪啪地拍着腿上的小包,尖利地
期刊
1  我小时候,家里的中堂上写着“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两句话。每年春节前夕,父亲都要忙中偷闲写春联,这两句也是必写的内容。  有一天,父亲喝了二两酒,我趁着父亲高兴的时候问他:“你是啥时候学会写毛笔字的呢?”父亲说:“12岁那年。”当时家里很穷,但祖父知道读书识字的重要性,以一年4斗小麦的代价,把父亲送进了私塾。可是父亲在外面疯玩惯了,他学习不用功,还常常逃学。  祖父说:“你不想上学,就跟我
期刊
Q 我家女儿今年上五年级,性格开始逆反,母女之间经常因为小事发生激烈冲突。我知道不该冲孩子发火,可就是控制不住。请问我该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让亲子关系更加和谐?  A 情绪管理是为人父母特别重要的一课,也是父母需要终身学习、不断修炼的重要内容。分享一件前段时间我和儿子之间发生的一件事,你会看到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尊重是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  当我接到班主任让我和煦儿参加省里“亲子朗诵选
期刊
朋友圈里,微信群里,孩子們脱口而出的那些话语,常常让我眼前一亮,心头一热。  童言,在我们的语言习惯里,都与“无忌”搭配。童言只是没有忌讳吗?童言的世界,绚烂多彩,不是那么简单、直接和粗暴。无邪  奶奶陪幼儿园中班的孙子在小区里转悠,路遇两年没见的邻居。  奶奶:宝宝喊人,叫“奶奶”。  宝宝:奶奶好。我旁边是我的亲奶奶,你有孩子吗?  邻居:有,在很远的地方。  奶奶:在美国。  宝宝:为什么不
期刊
女儿八个月大的时候,右手大拇指根处做了手术,如今已过去多年,手术留下的伤疤依然醒目。  女儿常问我,大拇指上长的是什么。我不忍心直视那块伤疤,只好笨拙地应道:“那里烂掉了,過几天就好了。”  后来,女儿上了幼儿园。很长时间,我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中,我时常担心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会嘲笑她手上的疤痕。  一日,我下班刚回到家,女儿就欢快地跑来,迫不及待地向我展示在幼儿园学到的手指操。看着她灵活自如的双手,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