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红楼梦》对苏轼诗文的接受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r906646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的过程中,将苏轼诗文灵活地融入小说中。现将其中引用苏轼诗文的十七處以列表方式呈现出来,结合语境与文本,从人物、情节、旨意等方面分别加以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苏轼诗文在《红楼梦》中的作用。本文认为,《红楼梦》中的苏轼诗文和小说文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增添了小说的抒情色彩,而且对于展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暗示人物悲剧命运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使小说的情节结构与主旨表达更加丰富饱满。
  关键词:《红楼梦》 苏轼诗文 接受研究
  一、《红楼梦》中引用苏轼诗文统计
  《红楼梦》最大的特点之一,在于它是一部“诗化”的小说。《红楼梦》的“诗化”最明显的表现便是直接出现在小说中的诗歌,它和人物、情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情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要客观地研究苏轼诗文对《红楼梦》的影响,首先要探明苏轼诗文在《红楼梦》中的分布情况。笔者以《红楼梦大辞典》和《红楼梦鉴赏辞典》为数据来源,对《红楼梦》中所引用或化用的苏轼诗文做了初步统计分析。需要注意的是:一、为了严谨,笔者的统计对象是《红楼梦》中直接引用的苏轼诗文,或学者达成共识的化用的苏轼诗文,其他化用,若太过牵强或是有争议,不计入统计范围;二、由于将《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作为影响的接受者,笔者在进行讨论时,仅讨论前八十回文本,并不把学界有争议的《红楼梦》后四十回文本列入范围。根据统计分析,《红楼梦》中引用的苏轼诗文有十七处,详见下表:
  二、《红楼梦》对苏轼诗文的接受分析
  在《红楼梦》中,对苏轼诗文的接受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一般性的用典,以增添文本的“诗化”色彩。如第十七回清客为怡红院拟匾额“崇光泛彩”,借苏诗“东风袅袅泛崇光”之句点明海棠。但怡红院中“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颗西府海棠”,“崇光泛彩”不能兼顾蕉棠两植,故宝玉不满意。同一回中宝玉所作“红妆夜未眠”亦借此典。再如第七十回黛玉《桃花行》以织女天机所织锦被之色喻桃花之红色,和苏诗以天机云锦喻朝霞之色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更多时候,《红楼梦》对苏轼诗文的接受是和小说人物、情节、旨意有较大关联的。
  《红楼梦》背景的设置,是基于一个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开卷作者提出,全书的“根由”是女娲弃用了一块多余的补天石,将其置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女娲补天”的神话自古有之,“多余的补天石”却是化苏轼《儋耳山》诗意而来。苏轼晚年被贬海南之时,游历儋耳山,见山下之石,想象它们“尽是补天馀”,此处一语双关,补天之余实则是自嘲被朝廷遗弃到此蛮荒之地,无法成为世俗观念上的“有用”之才。而《红楼梦》中那块被弃置的石头,也有自嘲之意:“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细而品之,苏轼和《红楼梦》通过“多余石”表达的态度,明贬暗褒,除了自嘲,更有一种对世俗观念的挑战,这也奠定了《红楼梦》的创作基调。
  《好了歌注》出自《红楼梦》第一回,在全书中的地位是不可小觑的。从结构意义上讲,甄士隐的遭遇其实是贾府荣枯的预演,在全书的总结构中起着一种“引子”的作用;从内容意义上,它是对《好了歌》的注解,也是全书主旨的反映。“当年笏满床”事典出自《旧唐书·崔神庆传》:“开元中,神庆子琳等皆至大官,群从数十人,趋奏省闼。每岁时家宴,组佩辉映,以一榻置笏,重叠于其上。”形容家中达官贵人很多。而“笏满床”语典则出自苏轼 《寄诸子侄》:“他年汝曹笏满床,中夜起舞踏破瓮。”此诗作于苏轼晚年远赴儋州的途中,一生宦海沉浮的苏轼早已体悟到官职、名利、财富等东西的无常,教导子侄莫要像“痴人破瓮”典故中的人一样,因过分渴望名利而做出荒唐之事。“笏满床”这个语典背后,反映的是曹雪芹和苏轼共通的对于人生的体悟。
  《聪明累》是第五回贾宝玉梦中随警幻仙姑神游太虚幻境时,听到的《红楼梦》十四支曲之一,描写了王熙风机关算尽、枉费心机而死的命运和贾府最终一败涂地的结局。“聪明累”即“聪明反被聪明误”之意,取意苏轼《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苏诗戏谑中含着自嘲和讽刺,是经历贬谪后的无奈;曹雪芹用此意,对王熙凤惋惜中含着批判,也预示了贾府走向衰落的必然性。
  第三十七回黛玉《咏白海棠》“月窟仙人缝缟袂”,化用苏轼“月黑林间逢缟袂”。“缟袂”一词指白绢做的衣服,或指丧服,苏诗中以之喻白梅花;而黛玉诗中,“缟袂”具有双关作用,既是喻白海棠,也是指丧服。曹雪芹化苏诗中“逢”为“缝”,以“仙人缝缟袂”暗示前世为绛珠仙草的黛玉的薄命结局。
  第三十八回宝玉咏螃蟹,“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一联整体化用苏轼“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苏诗写于其被贬黄州之时,此时苏轼一腔才华抱负未能施展,只得自嘲为口腹奔忙。宝玉称苏轼为“坡仙”,又化用其诗意,可见对苏轼人生态度的肯定以及隐隐透露出自得之意。此处化用苏诗,是为紧密表现人物性格服务的。
  第五十回雪天联诗,此处以“煮芋”对“撒盐”,以苏诗中山芋之白来喻雪之白。“撒盐空中差可拟”喻雪是已有的用典之法,故是“旧谣”;“煮芋”喻雪出自黛玉之口,旧典新用,是“新赏”,也反映了黛玉在诗歌创作上不蹈故常的特点。同一回中,李纹作“冻脸有痕皆是血”句以咏红梅花,“冻脸”一词取自苏轼咏梅之句“自怜冰脸不时宜”。红梅盛开本应是乐事,李纹却联想到“血”,再加上苏诗中的“不时宜”一词,或预示李纹的悲剧命运。
  第六十三回,群芳宴上史湘云掣得海棠花签, 签上的诗句是苏轼咏海棠的名句“只恐夜深花睡去”。小说中,海棠一直是湘云的象征。咏白海棠时,湘云在宝黛钗探四人已出佳作的情况下,连写两首,别有意趣,赢得了众人的赞叹;她的丫鬟名叫翠缕,出自书中第十八回对怡红院海棠的描写“丝垂翠缕,葩吐丹砂”;花名签则更是确定了海棠花与湘云的对应关系。而苏轼与海棠也有密切的关系,苏轼的海棠诗虽然只有两首,但都是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来的海棠诗有很大的影响。第一首海棠诗《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写于苏轼初贬黄州之时,诗中的海棠幽独高洁却不被人欣赏,寄寓了诗人深深的流落之感。其中,“嫣然一笑竹篱间”“自然富贵出天姿”写出了海棠随遇而安、清新自然的特点,而湘云所作海棠诗“也宜墙角也宜盆”一句也表达了相似的意思,同时这也是湘云自身乐观旷达个性的写照。第二首海棠诗《海棠》写于苏轼被贬黄州第五年,此时诗人心境平和,诗中自然而然流露着爱花惜花之痴情。“只恐夜深花睡去”点化杨贵妃“海棠睡未足”的典故,以人喻花,写出了海棠花的娇憨妍丽,又与湘云醉卧的情节暗合。所以,第六十三回对苏轼诗句的引用,不仅仅是形成了湘云—海棠的对应关系,还隐藏了苏轼—海棠—湘云这样的对应链条。
其他文献
摘 要:《金粉世家》描述了三种不同的爱情,但都以同一种悲怆结局结尾,造成他们爱情不幸的原因正是由于他们自己所做出的选择。在探讨这些爱情究竟是苦戏还是悲剧的同时,作为金家大家族中一位不起眼的侍女小怜,在面对爱情时表现出比主人公们更加值得思考的态度,即作为一个自由个体的选择、勇气与承担意识。从这位小人物身上发掘《金粉世家》中更值得思考的自由伦理,带给当下人们对待爱情、婚姻不同的态度与行为标准。  关键
摘 要: 当赵树理带给当代文学以“文艺为政治服务、为革命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和“文艺大众化”的宝贵经验,而以更为整体性的眼光审视其文学遗产,会发现除此之外,他还为当下的主旋律叙事提供了某种重要的策略。本人从宏大主题与其日常化呈现的角度入手梳理了主旋律文学遭遇的困境,探讨了赵树理小说由介入与体验两个方面为何更好地进行主旋律叙事提供的策略。这一策略对于当下的文学创作而言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
摘 要: 戏曲作品创作的“三并举”政策提出半个世纪以来,剧目得到了极大繁荣,但传统剧目作为彰显中华文化个性、传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当今的戏曲舞台上仍占主流。由于传统剧目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其不免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糟粕性。新时代,要生产社会主义优秀传统文化作品,对传统剧目的重新审视和改编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当前蒲剧舞台上演出的传统剧目《反潼关》可以作为这方面的代表,以探讨传统剧
摘 要:曾国祥新片《少年的你》 以青春影片亚类型为依托,承载校园欺凌和原生家庭的现实社会之殇,具有社会议题的厚度。其开头结局相呼应的英语,分别呼应英国诗人、政论家弥尔顿的著作《失乐园》 《复乐园》,具有耐人寻味的寓言深意;在叙事推进上则依拉康镜像理论设置人物关系,形成命运共同体的人文观照,建构起一部少年心性的成熟与社会规制的健全双线共进的彼此认同与社会认同的成长史。  关键词:《少年的你》 镜像共
自从我有记忆开始,就与“胖”长相左右;我的同事中,胖子也不少,“吃”是我们的共同兴趣,“食物”的搜集,更是我们之间的话题。为了与“胖”为伍,我和我们同事创造不少名言,与君分享:  胖子名言录一:吃得饱饱的。才有力气减肥!  有天,我突然下了一个决心,我立志减肥,没想到,在减肥的第一天,遭受到同事的诱惑,他说:“何必减呢,吃得饱饱的,才有力气减肥!”这个言论貌似有理,读者们,您吃饱没?记得吃饱饱的,
摘 要: 在铁凝的长篇小说《玫瑰门》中,玫瑰门代表着女性之门。作者以其“第三性”视角塑造了司猗纹这一复杂形象,她从一个憧憬未来的少女到逐渐疯癫,一生都在寻求认同中度过,她不仅折磨着自己,也摧残着别人。文章主要从司猗纹爱情婚姻的失败、男权阴影的笼罩、身体欲望的压抑和融入时代的艰难四个方面分析其疯癫背后的成因。  关键词:司猗纹 疯癫 成因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逐渐发展和西方思想的
摘 要: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元散曲中的悲秋名作。而关于这支散曲的意象选择、意象排列、意象内涵却一直缺乏深入有力的分析。本文通过细读曲词,发现马致远在每句的意象选择上,往往保持感情基调的一致性;而在句与句之间又形成一种“哀—乐—哀”的情感循环,从而把曲词的情感最终指向了哀,而这种哀的情感又和马致远的生平相结合,散发出元代文人阶层浓重的失意情调。  关键词:马致远 《秋思》 意象 元散曲  中
30多年前,一个16岁的加拿大女孩认真地告诉别人:“我将来要当一名宇航员。”人们纷纷用“疯狂”“痴人说梦”这样的词汇回应她。因为在那个年代,女性当宇航员是很难想象的。十几年后,29岁的她从533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入选的4名宇航员之一。她就是加拿大航天事业的先驱人物朱莉·帕耶特,2017年秋,54岁的她成为加拿大独立以来的第二十九任总督。  “海选”出来的宇航员  1963年,帕耶特出生在加
摘 要: “象”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命题,“以象作论”更是历代诗论家、文论家经常讨论的话题,那究竟“象”为何物,“以象作论”代表了怎样的审美倾向,又蕴藏着怎样的文化内涵,本文试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象 以象作论 文学批评  一、“象”的概念  “象”字最初的意思是大象,起初的意義尚较为单纯,仅指一种动物,到了《易传》中则有了抽象的含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摘 要:自我认同常常被应用于心理学领域,而用于社会环境领域也未尝不可。在某个个体进行塑造的过程中,毫无疑问,认同是其研究对象的“核心”,并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众多文学作品中,从多种思维角度评价自我认同,可以引发诸多正面思考,探讨其人物的认同关系往往可以使作品意义更加明朗化。 《追风筝的人》 是以主人公阿米尔寻求认同为主线,当中又暗含了阿米尔个人与阿富汗种族的多重認同关系。自我认同作为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