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北京市西城区西四路口偏南,斜对着西安门大街,矗立着一座砖塔,名曰万松老人塔。在周边各种新兴建筑的衬托与包围之下,砖塔颇显老迈,很难吸引世人的目光。砖塔下长眠的是金元之际的高僧、曾被一代名臣耶律楚材礼尊为师的万松野老。
砖塔的故事
耶律楚材(1189~1243年),字晋卿,号玉泉,法号湛然居士,乃契丹皇族之后。据《元史·耶律楚材传》记载,楚材3岁而孤,自幼从母杨氏学,博览群书,无所不窥,亦无所不晓。先仕金为开州同知;成吉思汗定燕,闻其名,召见之,楚材身长八尺,美髯宏声,帝伟之,委以重任。楚材先后辅佐成吉思汗和窝阔台,在朝30余年,官居中书令要职。其赞襄筹划,颇多建树,忠君爱民,后世尊之。
万松野老(1166~1246年),俗姓蔡,法号行秀,自称万松野老,世人尊称为万松老人,今河南洛阳人。他15岁在荆州出家,受戒后云游天下,寻师访友,参究禅宗修行之道。据《五灯严统》本传载,行秀于《华严经》用功最著,同时对诸子百家之学亦无不会通。他精通佛理,又长于机辩,堪称熟谙世情,彻悟三界,睿智哲思,朝野钦敬。金章宗曾召见他以询佛理,并赏锦绮僧衣一件,赐居燕京(今北京)西郊栖隐寺。耶律楚材出仕蒙元后,慕名造访,移樽就教,请授以治国之道。万松野老以“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答之,楚材啧啧称道,以为至理名言,即拜其为师。后每遇疑难,多有讨教,且和诗赠琴,过从甚密。万松野老圆寂后,后人以敬重之故,特建塔埋其骨殖于大都城内,这就是砖塔的由来。精确塔龄尚不可考,但肯定在600年以上。
砖塔为密檐塔型,八角九层,高十米余。现存之塔已非原物,据记载,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和民国十六年(1927年)皆曾重修;但原有形制相沿未改,仍保留了金元佛塔的建筑风格。
胡同的历史
砖塔北侧有一胡同,以塔而得名,曰砖塔胡同,它是北京现存胡同中唯一在元代便已存在、且名称相沿未改者,因而有“北京胡同之根”“京华胡同之祖”的美称。元代李好古所撰杂剧《张生煮海》第一折中,有张生与龙女定情后、家童与龙女的侍女梅香逗趣的情节。家童云:“梅香姐,你与我些儿什么信物?”侍女答道:“我与你把破蒲扇,拿去家里扇煤火去!”家童问:“我到哪里寻你?”侍女回曰:“你去那羊市角头砖塔儿胡同总铺门前来寻我。”足证元大都城里已有砖塔胡同。
在明代张爵《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和清代吴长元的《宸垣识略》中,砖塔胡同之名赫然见于纸上。数百年来,它饱经世事沧桑,惯看王朝更替,带有凝重的历史感,至今仍保留着诸多灰墙蓝瓦的平房院落。那些油彩班驳的敝窗旧户,饱经风霜的台阶门墩,伴着枯藤老树、古道西风,使置身其间的人有穿越时空之感,仿佛又回到了明清市井之中,从而辄发思古幽情。
鲁迅故居
笔者有幸进住这条古老的胡同,因而对胡同掌故颇为留意。笔者了解到,有两位中国现代文学巨匠曾居住于此,那就是鲁迅先生和张恨水先生。他们不仅将身影留在了这条北京城最古老的胡同里,且在此创作了诸多闻名遐迩的文学作品。
自1912年5月开始,鲁迅先生因在教育部任职而来到北京。他曾先后有过4处住所,开始暂时借住于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后与家人迁入八道湾胡同新宅。1923年,鲁迅与周作人兄弟失和,便于当年8月携妻子暂时迁至砖塔胡同61号院。
这是一个很小的院落。据记载,其中北房3间为鲁迅全家的居所。与八道湾宽敞明净的幽雅环境相比,此处条件十分简陋。鲁迅当时的境遇,堪称“贫病交加、情绪低沉”。但那段时间却是鲁迅的创作高峰期,虽前后仅在此居住9个月,他却校勘了《嵇康集》,编定了《中国小说史略》下卷,并连续完成小说名篇《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等。由于稿费收入渐多,鲁迅得以购得一处较好的住宅。1924年5月,他迁居至阜成门内西三条(今鲁迅纪念馆)。
鲁迅于砖塔胡同的故居,现在的门牌是84号。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小院现在已是面目全非。据院内居民回忆,鲁迅所居之北房在20世纪80年代初已被拆除重建,东、西厢房也非原物,由于地狭房多,院落只剩一条狭窄的过道。流连其中,难免有“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惆怅。
张恨水故居
自此西行不远,便是张恨水先生的故居。据《中央文史馆馆员传略·张恨水传》记载,先生原名张心远,祖籍安徽潜山,1895年出生于江西上饶。17岁时,以李后主《相见欢》中“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取笔名为“恨水”。1924年,发表长篇小说《春明外史》,自此声名雀起。后日寇进占北平,他辗转至重庆,以如椽之笔创作一系列“抗战小说”“国难小说”,积极宣传抗战。抗战胜利后,他回到北平,于西城购买四进大四合院一套,继续从事写作。1949年6月,由于重病缠身,他已无法继续写作,失去大笔经济来源,经常入不敷出。于是他不得不卖掉大宅院,买进砖塔胡同一小四合院(门牌号码为43号,后改为95号)。院落不大,但还算规整。北房三间,中间是客厅兼饭厅,西屋作为卧室,东屋作为书房兼卧室;另有南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供家人居住。1967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初七)清晨,张恨水先生于凄凉冷落中走完了自己的人生。
张恨水属安徽桐城古文派传人,功底深厚,才思敏捷,一生创作的百余部作品大多文笔流畅、浅显易读、情节曲折、结构严整,能带给人们阅读的快感与美感。茅盾先生曾称赞道:“运用章回体而善于扬弃,使其延续了新生命的,应首推张恨水先生。”在民国时代,张恨水拥有庞大的读者群和崇拜者,即使在当今社会,他的作品仍有巨大的生命力。
近几年,不少胡同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被夷为平地,砖塔胡同亦不能幸免。胡同西段大约五分之一已拆除完毕,张恨水的故居也在劫难逃。张恨水故居原址现已开发成地下车库。看着各色车辆进进出出,不禁令人临风无语,感慨万千。
古都的古老建筑凝结着厚重的文化,是城市的载体,是精神的依托;文化名人,则是城市的灵魂,魅力之所系。而我们当今的诸多拆毁“壮举”,到底是在“摧枯拉朽”,还是在焚琴煮鹤?不言自明!
【责任编辑】王
砖塔的故事
耶律楚材(1189~1243年),字晋卿,号玉泉,法号湛然居士,乃契丹皇族之后。据《元史·耶律楚材传》记载,楚材3岁而孤,自幼从母杨氏学,博览群书,无所不窥,亦无所不晓。先仕金为开州同知;成吉思汗定燕,闻其名,召见之,楚材身长八尺,美髯宏声,帝伟之,委以重任。楚材先后辅佐成吉思汗和窝阔台,在朝30余年,官居中书令要职。其赞襄筹划,颇多建树,忠君爱民,后世尊之。
万松野老(1166~1246年),俗姓蔡,法号行秀,自称万松野老,世人尊称为万松老人,今河南洛阳人。他15岁在荆州出家,受戒后云游天下,寻师访友,参究禅宗修行之道。据《五灯严统》本传载,行秀于《华严经》用功最著,同时对诸子百家之学亦无不会通。他精通佛理,又长于机辩,堪称熟谙世情,彻悟三界,睿智哲思,朝野钦敬。金章宗曾召见他以询佛理,并赏锦绮僧衣一件,赐居燕京(今北京)西郊栖隐寺。耶律楚材出仕蒙元后,慕名造访,移樽就教,请授以治国之道。万松野老以“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答之,楚材啧啧称道,以为至理名言,即拜其为师。后每遇疑难,多有讨教,且和诗赠琴,过从甚密。万松野老圆寂后,后人以敬重之故,特建塔埋其骨殖于大都城内,这就是砖塔的由来。精确塔龄尚不可考,但肯定在600年以上。
砖塔为密檐塔型,八角九层,高十米余。现存之塔已非原物,据记载,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和民国十六年(1927年)皆曾重修;但原有形制相沿未改,仍保留了金元佛塔的建筑风格。
胡同的历史
砖塔北侧有一胡同,以塔而得名,曰砖塔胡同,它是北京现存胡同中唯一在元代便已存在、且名称相沿未改者,因而有“北京胡同之根”“京华胡同之祖”的美称。元代李好古所撰杂剧《张生煮海》第一折中,有张生与龙女定情后、家童与龙女的侍女梅香逗趣的情节。家童云:“梅香姐,你与我些儿什么信物?”侍女答道:“我与你把破蒲扇,拿去家里扇煤火去!”家童问:“我到哪里寻你?”侍女回曰:“你去那羊市角头砖塔儿胡同总铺门前来寻我。”足证元大都城里已有砖塔胡同。
在明代张爵《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和清代吴长元的《宸垣识略》中,砖塔胡同之名赫然见于纸上。数百年来,它饱经世事沧桑,惯看王朝更替,带有凝重的历史感,至今仍保留着诸多灰墙蓝瓦的平房院落。那些油彩班驳的敝窗旧户,饱经风霜的台阶门墩,伴着枯藤老树、古道西风,使置身其间的人有穿越时空之感,仿佛又回到了明清市井之中,从而辄发思古幽情。
鲁迅故居
笔者有幸进住这条古老的胡同,因而对胡同掌故颇为留意。笔者了解到,有两位中国现代文学巨匠曾居住于此,那就是鲁迅先生和张恨水先生。他们不仅将身影留在了这条北京城最古老的胡同里,且在此创作了诸多闻名遐迩的文学作品。
自1912年5月开始,鲁迅先生因在教育部任职而来到北京。他曾先后有过4处住所,开始暂时借住于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后与家人迁入八道湾胡同新宅。1923年,鲁迅与周作人兄弟失和,便于当年8月携妻子暂时迁至砖塔胡同61号院。
这是一个很小的院落。据记载,其中北房3间为鲁迅全家的居所。与八道湾宽敞明净的幽雅环境相比,此处条件十分简陋。鲁迅当时的境遇,堪称“贫病交加、情绪低沉”。但那段时间却是鲁迅的创作高峰期,虽前后仅在此居住9个月,他却校勘了《嵇康集》,编定了《中国小说史略》下卷,并连续完成小说名篇《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等。由于稿费收入渐多,鲁迅得以购得一处较好的住宅。1924年5月,他迁居至阜成门内西三条(今鲁迅纪念馆)。
鲁迅于砖塔胡同的故居,现在的门牌是84号。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小院现在已是面目全非。据院内居民回忆,鲁迅所居之北房在20世纪80年代初已被拆除重建,东、西厢房也非原物,由于地狭房多,院落只剩一条狭窄的过道。流连其中,难免有“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惆怅。
张恨水故居
自此西行不远,便是张恨水先生的故居。据《中央文史馆馆员传略·张恨水传》记载,先生原名张心远,祖籍安徽潜山,1895年出生于江西上饶。17岁时,以李后主《相见欢》中“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取笔名为“恨水”。1924年,发表长篇小说《春明外史》,自此声名雀起。后日寇进占北平,他辗转至重庆,以如椽之笔创作一系列“抗战小说”“国难小说”,积极宣传抗战。抗战胜利后,他回到北平,于西城购买四进大四合院一套,继续从事写作。1949年6月,由于重病缠身,他已无法继续写作,失去大笔经济来源,经常入不敷出。于是他不得不卖掉大宅院,买进砖塔胡同一小四合院(门牌号码为43号,后改为95号)。院落不大,但还算规整。北房三间,中间是客厅兼饭厅,西屋作为卧室,东屋作为书房兼卧室;另有南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供家人居住。1967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初七)清晨,张恨水先生于凄凉冷落中走完了自己的人生。
张恨水属安徽桐城古文派传人,功底深厚,才思敏捷,一生创作的百余部作品大多文笔流畅、浅显易读、情节曲折、结构严整,能带给人们阅读的快感与美感。茅盾先生曾称赞道:“运用章回体而善于扬弃,使其延续了新生命的,应首推张恨水先生。”在民国时代,张恨水拥有庞大的读者群和崇拜者,即使在当今社会,他的作品仍有巨大的生命力。
近几年,不少胡同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被夷为平地,砖塔胡同亦不能幸免。胡同西段大约五分之一已拆除完毕,张恨水的故居也在劫难逃。张恨水故居原址现已开发成地下车库。看着各色车辆进进出出,不禁令人临风无语,感慨万千。
古都的古老建筑凝结着厚重的文化,是城市的载体,是精神的依托;文化名人,则是城市的灵魂,魅力之所系。而我们当今的诸多拆毁“壮举”,到底是在“摧枯拉朽”,还是在焚琴煮鹤?不言自明!
【责任编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