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朝著名诗人袁枚说:“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这段话告诉我们:文章的语言要“立”在纸上,才会焕发出活泼的生命力——也就是说,文章的语言要富有表现力,有文采,才有可能广泛流传。
怎样才能使文章的语言“立”起来,使其富有表现力和文采呢?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文章的语言要“立”于纸上,学生的语言储备量自然要丰富,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我国古代关于读书和写作关系的经验之谈有许多,诸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万卷山积,一篇吟成”等俯拾皆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它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充实学生的语言库存。阅读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学生不断进行语言操练的过程,长此以往,必能厚积薄发,在关键的时刻写出富有表现力的文章来,使自己的语言也能“立”于纸上。当然,学生的阅读还是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
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要让文章的语言“立”于纸上,读当然是必要的,但是阅读也不一定能从根本上解决写作的难题。正如陆游所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鲁迅曾经说过:“文章应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由此可见,学生作文语言要富有表现力,不仅需要多读,更需要多写,两者相结合才是一条通向学好作文的成功之路。
多写就是要多练笔,心里知道跟形成文字之间毕竟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把每天读、看、思的结果用文字表述下来,以提高表达能力,这是作文水平提高的根本。因为任何技巧的形成,都是反复练习的结果,只有在反复的写作实践中,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
每个教师都有让学生练笔的方式,但无论是什么方法,大多是有两个共通之处:一是让学生放手写,大胆练,使其思路越来越顺畅,逐步提高作文水平;二是引导学生勤于动笔,不能仅仅满足于教师布置的作文,一定要加强平时的练笔,使文章越写越顺,那么,文章的语言“立”起来也就指日可待了。
三、玉不琢,不成器
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意思是(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同样道理,文章的语言如果不加以锤炼、雕琢,那便也无法“立”于纸上,其表现力也便大打折扣了。对于语言的锤炼,要做到“篇中炼句,句中炼字”。
1.炼字
文章的语言要“立”起来,首先便是炼字,不仅是炼其声、炼其形,更要炼其意。能让所炼之字,切合文章主旨,适合文章的意境,这样炼出来的字才能“立”于纸上。我们所说的炼字就是要尽量使用具体、形象、内涵丰富的词语。
法国作家福楼拜说:“我们不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表现它,惟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它运动,惟有一个动词;要得到它的性质,惟有一个形容词。”在写作中,如果我们能找到这个“惟有”之词,那么文章的语言必是能“立”起来,富有表现力的。笔者在引导学生写作时常提醒他们,要尽量重视对动词和形容词的锤炼。文章中形象的美和个性,往往是通过一连串的动词或者形容词来彰显的。
2.炼标点
文章的语言要“立”于纸上,还需要斟酌标点符号的使用。陈望道先生曾说过:“文艺作品中这类修辞上的标点往往在用来调和音节的同时,还用来刻画有关人物的语调神情;有时甚至不是用来调和,而是用来表现和显示人物的腔调情态的。”这就是说,标点符号在文学里获得最全面和最生动的采用,用它们可以刻画主人公话语的特点,可以传递作者没有明确说出来的信息,可以表达人物的心情、感受等。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写作的时候,是不能忘记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标点符号,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的。
3.炼意蕴
文章的语言要“立”起来,更要达到“文句有意蕴”的境界。要使文章的语句有意蕴,有多种方法:细腻生动的描写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能勾勒出事物的立体特征,状难言之物如在眼前,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语言内蕴丰富;引诗摘文借佳句能丰厚文章的文化底蕴,增强文章的文学韵味,使文章文采飞扬;运用蕴含哲理的语句点明文章的中心,挖掘文章深刻的立意,使文章语言跌宕有致、起伏变化,哲味盎然,增强文章的韧性和张力;交错运用各种句式,使文章语言节奏明快,如行云流水,摇曳生姿,等等。
当然,文章的语言要“立”起来,可炼之处不仅止是这三点,这三点仅是其中“一斑”而已。
古语说得好:“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为了避免更多的人像作家秦文君一样慨叹:“现在儿童语言变得越来越贫乏,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担忧。”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多读,多练笔,多锤炼文章的语言,从而能使文章的语言“立”于纸上。
怎样才能使文章的语言“立”起来,使其富有表现力和文采呢?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文章的语言要“立”于纸上,学生的语言储备量自然要丰富,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我国古代关于读书和写作关系的经验之谈有许多,诸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万卷山积,一篇吟成”等俯拾皆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它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充实学生的语言库存。阅读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学生不断进行语言操练的过程,长此以往,必能厚积薄发,在关键的时刻写出富有表现力的文章来,使自己的语言也能“立”于纸上。当然,学生的阅读还是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
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要让文章的语言“立”于纸上,读当然是必要的,但是阅读也不一定能从根本上解决写作的难题。正如陆游所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鲁迅曾经说过:“文章应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由此可见,学生作文语言要富有表现力,不仅需要多读,更需要多写,两者相结合才是一条通向学好作文的成功之路。
多写就是要多练笔,心里知道跟形成文字之间毕竟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把每天读、看、思的结果用文字表述下来,以提高表达能力,这是作文水平提高的根本。因为任何技巧的形成,都是反复练习的结果,只有在反复的写作实践中,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
每个教师都有让学生练笔的方式,但无论是什么方法,大多是有两个共通之处:一是让学生放手写,大胆练,使其思路越来越顺畅,逐步提高作文水平;二是引导学生勤于动笔,不能仅仅满足于教师布置的作文,一定要加强平时的练笔,使文章越写越顺,那么,文章的语言“立”起来也就指日可待了。
三、玉不琢,不成器
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意思是(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同样道理,文章的语言如果不加以锤炼、雕琢,那便也无法“立”于纸上,其表现力也便大打折扣了。对于语言的锤炼,要做到“篇中炼句,句中炼字”。
1.炼字
文章的语言要“立”起来,首先便是炼字,不仅是炼其声、炼其形,更要炼其意。能让所炼之字,切合文章主旨,适合文章的意境,这样炼出来的字才能“立”于纸上。我们所说的炼字就是要尽量使用具体、形象、内涵丰富的词语。
法国作家福楼拜说:“我们不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表现它,惟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它运动,惟有一个动词;要得到它的性质,惟有一个形容词。”在写作中,如果我们能找到这个“惟有”之词,那么文章的语言必是能“立”起来,富有表现力的。笔者在引导学生写作时常提醒他们,要尽量重视对动词和形容词的锤炼。文章中形象的美和个性,往往是通过一连串的动词或者形容词来彰显的。
2.炼标点
文章的语言要“立”于纸上,还需要斟酌标点符号的使用。陈望道先生曾说过:“文艺作品中这类修辞上的标点往往在用来调和音节的同时,还用来刻画有关人物的语调神情;有时甚至不是用来调和,而是用来表现和显示人物的腔调情态的。”这就是说,标点符号在文学里获得最全面和最生动的采用,用它们可以刻画主人公话语的特点,可以传递作者没有明确说出来的信息,可以表达人物的心情、感受等。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写作的时候,是不能忘记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标点符号,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的。
3.炼意蕴
文章的语言要“立”起来,更要达到“文句有意蕴”的境界。要使文章的语句有意蕴,有多种方法:细腻生动的描写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能勾勒出事物的立体特征,状难言之物如在眼前,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语言内蕴丰富;引诗摘文借佳句能丰厚文章的文化底蕴,增强文章的文学韵味,使文章文采飞扬;运用蕴含哲理的语句点明文章的中心,挖掘文章深刻的立意,使文章语言跌宕有致、起伏变化,哲味盎然,增强文章的韧性和张力;交错运用各种句式,使文章语言节奏明快,如行云流水,摇曳生姿,等等。
当然,文章的语言要“立”起来,可炼之处不仅止是这三点,这三点仅是其中“一斑”而已。
古语说得好:“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为了避免更多的人像作家秦文君一样慨叹:“现在儿童语言变得越来越贫乏,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担忧。”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多读,多练笔,多锤炼文章的语言,从而能使文章的语言“立”于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