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之我见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aoli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艺术交流的不断深入,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也日益显现。改革开放至今;现代艺术的影响和传播是我们获益的过程。在这之前,人们内心深处都是喜欢照片式的写实作品,当时的审美判断和审美水准都在这个层面,仅仅是把客观对象画像。根本无法接受画不像的作品。人们佩服的是描摹自然的技巧。虽然我们的传统文化里也有很多的抽象的元素。比如文人画里面有抽象的成分;如似与不似之间,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中国古代很多画论里都强调对精神的描写,但因传统的画论不具备严密的逻辑性。所以画家内在的知识结构必然是经验型的;缺乏完整逻辑体系的,这种知识体系是经不住推敲的;互相之间是缺少内在衔接的,所以我们的传统绘画里虽有很多不写实的成分,但自从鸦片战争后,受西方写实绘画影响,中国画家传统眼光发生了改变。很多画家开始追求对世界表象的描写,这并非坏事,对任何一种文化的借鉴和学习;起初都是外在的。因此当西方现代艺术传进中国时,真正懂的人很少,但迫于强大的舆论和现代艺术压倒性的优势,中国大部分画家都是盲目说凡高毕加索的好,那个时候是盲目的,因为根本不知道好在哪里。只到现在,有很多画家仍然持这种态度,原因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因为利益,我们这个民族是缺少真理追求的,利益就是真理。在利益面前能够不崩退的是很少的,我们的文化里面缺少信仰成分。第二是根源于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决定了中国画家无法理解现代艺术。所以为了保卫自己的利益,保卫自己所掌握的一点权力的状态下,简单的否定。只到现在为止,真正理解和喜欢现代艺术的画家是很少的。
  但我是非常肯定和喜欢现代艺术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人类文明的发展绝对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现代艺术是人类认知自然的必然产物。艺术的第一个功能便是认知功能,就是艺术家如何认识世界的。现代艺术产生之前,艺术家认识的世界是表象的,追求外表真实是人类认识大自然的第一步。艺术家在第一步上要做好,就是要画像,用自己的智慧去复制大自然,所以出现了达芬奇。通过模仿来研究自然,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第一步。
  第二,所有的古典艺术都有一个特性——强调统一性。如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文化从神性走向人性,把西方艺术从宗教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但他们的美学标准是不变的。他们要复兴古希腊的美,复兴庄重典雅和谐内涵的美。不管达芬奇亦或是米开朗基罗,都遵循了这些美学标准。画面和人物造型是严谨的,即使再狂放表现出的肌肉仍然是饱满圆润的,拉菲尔更是如此。鲁本斯是以狂放著称的,包括伦勃朗的一些作品。他们不管什么方法什么特点,古典美学的精神在他们每一个作品中都不缺少。艺术家虽然从中世纪解放出来,虽然能够表现现实生活,但对艺术作品价值的判断没有丝毫改变——崇尚古典美。直到安格尔作为一个终结性的人物,完满地实现了古典美的范本。艺术家的思想禁锢在一个版本里,美学标准没有发生变化。集体代表性的意志和审美判断必须遵守。这就意味着个体的价值不是很重要。
  而现代艺术真正反叛的就是共性,现代艺术强调的是个体的价值。个体价值的背后是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本质上是平等的观念,而统一的后面,标志着专制。统一的意志和审美、统一的意识形态本质上是专制。是一种文化轨道,脱离轨道就不被认可。
  现代艺术强调个体价值颠覆了传统的意志和传统的审美。这种颠覆的背后强调的是平等精神、自由精神。平等和自由精神只有现代文明才具备,古典文明不具备,或者说成分很少;所以肯定现代艺术是站在这个立场上,并不是说现代艺术就是随便画,现代艺术背后的价值和精神承载了当今时代的人文精神。从这个层面上讲没有理由反对现代艺术。这个问题的背后是现代人文精神,不是简单的好与坏,画像与不像的问题、这回到了艺术的本质——寻求和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否则凭什么讲画的好与坏呢?难道仅仅就是说谁画像和不像吗?看待历史的时候要把眼光放远;而不是看表面,所以追求现代艺术本质上是敬仰它背后的平等自由的现代人文精神。
  艺术的规律达到高峰的时候,就是一种观察方法一种理念的完善。比如说中国画里面的文人画,到了元朝就已经达到了高峰,在文人画里面没有人能超越黄公望、倪瓒,后面再想超越只能证明是无知。如果还能被超越那前面的就不是高峰。所以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这句话必须是在高峰没到之前继续创新。一旦高峰已经过去,所做的最多只能是重复。艺术家要对自己的东西及其坚守和自信,但自信是有条件的,就是文明发展的脚步。
  艺术有一个规律,凡是一种文化做到极致无法超越的时候,往往会重新回归生活,这符合人类永远是自然之子的道理,人类所有的灵感都来源于大自然。当无法解释现有问题的时候,只有重新回归母亲的怀抱,重新寻找和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希望从中找出新的出路。印象派毫无疑问就是做了这件事,就是重新回头,他不是为了证明或者重复古典画家的伟大或正确,而是要重新颠覆传统,找出颠覆合理性的根据。
  印象派如果按照现代艺术眼睛向内看;古典艺术眼睛向外看的判断来讲,印象派属于古典艺术。但是客观上它又不属于古典艺术,因为它画出来的作品在外在的形态上和古典关系不大。印象派是户外写生,它是研究物体在阳光下细微的色彩变化,不是用古典的法则去看世界,而是在阳光下寻找新的规则看世界。它是破坏性的也是创造性的,所以印象派是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的中转站。印象派最大的贡献一辈子的努力就是寻找阳光下的自然规律。
  西方古典艺术本质上是素描的艺术。印象派解放了西方艺术的半壁江山,就是色彩的表达。且印象派的这种色彩表达是有理性根据的,它展示了色彩的魅力。从中总结了规律性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理。到印象派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敬佩西方理性文明的分量以及创造性,这种创造来源于理性的思考。而且用一个新的高度新的眼光看待世界,没有印象派解放色彩,西方艺术仅仅靠素描进入现代艺术,就不可能创造出十九二十世纪以来的视觉盛餐!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艺术家的眼光也應该放远,尤其对于我们年轻的美术学院的学生,不应该把自己的艺术之路加上各种枷锁,应顺应艺术发展的规律,这样的艺术才有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象征是小说《公主向前走》实现寓意形象化的主要手段之一。马西娅·格拉吉在小说中通过“水”这一意象生动地描写了女主人翁维多利亚公主如何在情绪之海学习游泳从而克服恐惧,获得新生,勇敢地走上自我追寻之路,最终认知并接受了真实的自己,重拾快乐生活的信心,这体现了作者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水;象征;重生;《公主向前走》  一、美国文学中“水“的意象  《圣经》旧约故事里,水在诺亚方舟的故事里寓意毁灭和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国家形象变得非常重要,它代表着一个国家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底蕴,这要求我们对自己国家的形象有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国际文学中的中国
摘要: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沟通和对话看似简单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的讨论,实则是依托于现实的诠释,其中蕴含了各自的文化内涵和本土话语。讨论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方法论旨在获得对当下问题的总体性视野和方法。  关键词:中哲;西哲;马哲;思考  中哲、西哲与马哲之间的对话是学术界一直所关注的问题,这不仅是一个哲学问题,更是一个跨学科问题。在特定的思想语境和历史环境下,学
王尔德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家,主张艺术是高于一切的美,是纯粹的.在他看来,生活模仿艺术远甚于艺术模仿生活,主张生活艺术化.他推崇“撒谎的艺术”,渴望用自己的艺术理想去对
美是没有定论的,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来看,对于美的认识都带有主观色彩,人们对具体的形象都是一种感性的判断.美是人们欣赏的,丑则是人们所厌恶的.在很多的作品中从丑入
人类思维的这种艺术性特征不是后天形成的,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对此,人类学家指出,“任何社会的艺术表现传统,都远超过该文化中已经存在过的复杂经验”.因此,人类思维实质上
1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成为反倾销“靶子” 1992年,美国最大的弹簧垫圈生产商ITW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起诉,指控中国的11家外贸进出口公司和弹簧垫圈生产企业“以低于成
摘 要 在我国的婚姻法中夫妻财产制度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它也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2001年我国对《婚姻法》中对夫妻财产制作了较大的修订和补充,但仍是从宏观方面和制度方面进行了规定,夫妻财产制在内容上还是过于笼统,因此仍需不断完善。本文从财产制度中的约定财产制度进行分析,分析约定财产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 夫妻财产制度 约定财产制 分析  中图分类号:D92
本文以京剧中经典的《西厢记》为语料分析来源,并运用定性的方法对中文语境下的冲突性话语的启始、高潮、结束三个阶段逐一进行分析,进而了解冲突性话语的结构.首先,在启始阶
陶瓷艺术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产物,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也是民族文化的真实延续.无论是其材料特性,还是装饰纹样,都极具富有艺术内涵与魅力价值,它在现代产品中的融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