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高二的男生,第一次来咨询时显得很不自在,刚进门十几秒就说:“我要去一趟洗手间。”他担心自己在很多方面都不如别人。和同学去唱卡拉OK,会想要是自己唱得不好怎么办,别人唱完后,觉得别人唱得也不怎样,于是斗胆一唱,得到同学的赞赏,感到很开心。踢足球时,因为自己没有踢进球而心情低落,责骂自己。有一次语文老师表扬了他,于是他信心倍增。事实上他并不是十分喜欢上这门课,还是很认真的听课、做笔记、做练习。做练习时老师从他身边走过,他感到十分紧张,后背和肩膀的肌肉僵硬,几乎没法继续写东西。
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不断困扰着他。来访者迫切希望改善这种现状,也看了一些书来帮助了解自己。但还是感到“状态比较好时,兴奋点提高,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可是兴奋点下降之后,标准却没有跟着下降,于是感到情绪十分低落,觉得自己没有办法达到自己的要求,又抗拒自己降低标准”。
经过三次咨询,我和来访者逐渐建立起了信任关系。他能初步分析自己的自动思维,但还是很难认识和理解自己的非理性想法。我决定采用图画分析的方法,让他直观了解自己的现状。他画下了自己放松之后心里自动浮现的画面。
“树上的果实还是少了点。”他自语。
“这棵树能结出这么多果子吗?”我问。
“呵呵,好像有点难。房子的右边是一丛草,上面是一朵白云。”自语。
我问:“如果把你自己画进去,你会怎么画?”于是他把自己画在了树和房子之间。
“这个人挺潇洒的,笑得很开心。”我说。
“我希望自己能够像他一样潇洒,现实中的我过得太累。这条路更像是走回去的路,我正准备回去。”自语。
“这个门是不是小了点?”我问。
“我很想打开门,但是却很难打开。”
“你现在能够走进去吗?”我问。
他笑了笑,说:“其实我更像是准备从窗子爬进去。”
“门为什么很难打开呢?你有什么担心的?”
“我怕别人看到里面的东西、不好的东西,也比较零乱。”
一般来说,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更多关注的是树的成长,而不是果实。他画了六颗果实,还嫌少了,打算画更多的果实。这说明生活中的他对自己的要求太多,希望获得更多。
房子的门和窗的比例失调。门不仅小,而且很难打开。外面的人很难进去,里面的人也很难出来。这是他的自我防御。他说,幼儿园的时候,他被几个同学欺负,当时感到很无助,现在仍然记忆深刻。他强调一定要变得更强大,那样就不怕被人欺负了。在这里,窗既是进出的地方,也是从里面观看外界环境的窗口。除了把自己包起来,他还发展出提高对己的要求、取得更好的成绩来增强自信、满足自己对强大的需求。但是这种需求已经超出了合理的范围,于是自己也成了这种需求的奴隶。
画里面本来没有人,后来加进去的人比现实的他“潇洒多了”。我问:“头是不是有点大了?”他回答:“原来我想画直杆型的人,后来画着画着就把他画得充实起来了。”这正是他的理想形象。其实他知道自己想要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这个潇洒的人正准备回家,但愿他不是爬窗进去,而是打开门,轻松地从门进去。
我认为接下来的咨询可以从增强他的自信、提高他的自尊心入手,陪他一起面对自己软弱的一面,慢慢的接受自己,让别人了解自己,也让自己了解自己。
来访者的逻辑推理往往是没有问题的,只是一开始的前提就错了,后面的推理也就跟着错了。通过不断观察自动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这个错误的前提。这里聚集着很多心理能量,要让来访者接受并且修正,除了运用认知疗法,还需要借助其他方法,如精神分析的方法。无论采用什么方式,接纳、信任、被信任都是必需的。
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不断困扰着他。来访者迫切希望改善这种现状,也看了一些书来帮助了解自己。但还是感到“状态比较好时,兴奋点提高,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可是兴奋点下降之后,标准却没有跟着下降,于是感到情绪十分低落,觉得自己没有办法达到自己的要求,又抗拒自己降低标准”。
经过三次咨询,我和来访者逐渐建立起了信任关系。他能初步分析自己的自动思维,但还是很难认识和理解自己的非理性想法。我决定采用图画分析的方法,让他直观了解自己的现状。他画下了自己放松之后心里自动浮现的画面。
“树上的果实还是少了点。”他自语。
“这棵树能结出这么多果子吗?”我问。
“呵呵,好像有点难。房子的右边是一丛草,上面是一朵白云。”自语。
我问:“如果把你自己画进去,你会怎么画?”于是他把自己画在了树和房子之间。
“这个人挺潇洒的,笑得很开心。”我说。
“我希望自己能够像他一样潇洒,现实中的我过得太累。这条路更像是走回去的路,我正准备回去。”自语。
“这个门是不是小了点?”我问。
“我很想打开门,但是却很难打开。”
“你现在能够走进去吗?”我问。
他笑了笑,说:“其实我更像是准备从窗子爬进去。”
“门为什么很难打开呢?你有什么担心的?”
“我怕别人看到里面的东西、不好的东西,也比较零乱。”
一般来说,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更多关注的是树的成长,而不是果实。他画了六颗果实,还嫌少了,打算画更多的果实。这说明生活中的他对自己的要求太多,希望获得更多。
房子的门和窗的比例失调。门不仅小,而且很难打开。外面的人很难进去,里面的人也很难出来。这是他的自我防御。他说,幼儿园的时候,他被几个同学欺负,当时感到很无助,现在仍然记忆深刻。他强调一定要变得更强大,那样就不怕被人欺负了。在这里,窗既是进出的地方,也是从里面观看外界环境的窗口。除了把自己包起来,他还发展出提高对己的要求、取得更好的成绩来增强自信、满足自己对强大的需求。但是这种需求已经超出了合理的范围,于是自己也成了这种需求的奴隶。
画里面本来没有人,后来加进去的人比现实的他“潇洒多了”。我问:“头是不是有点大了?”他回答:“原来我想画直杆型的人,后来画着画着就把他画得充实起来了。”这正是他的理想形象。其实他知道自己想要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这个潇洒的人正准备回家,但愿他不是爬窗进去,而是打开门,轻松地从门进去。
我认为接下来的咨询可以从增强他的自信、提高他的自尊心入手,陪他一起面对自己软弱的一面,慢慢的接受自己,让别人了解自己,也让自己了解自己。
来访者的逻辑推理往往是没有问题的,只是一开始的前提就错了,后面的推理也就跟着错了。通过不断观察自动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这个错误的前提。这里聚集着很多心理能量,要让来访者接受并且修正,除了运用认知疗法,还需要借助其他方法,如精神分析的方法。无论采用什么方式,接纳、信任、被信任都是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