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约一位90后作者写一篇关于“我与爸爸”的文章,文章发来后,发现作者把文章写成了声讨父亲的“檄文”,作者整个童年满满地充斥着父亲的漠视、高压和打骂,这种“父为子纲”式的伤与痛让人难过。但另一种存在同样让人忧心。在一个旅游景点曾看到一位爸爸被七八岁的女儿撕打啃咬着却依然讨好地哄着:“马上去买,马上去买。”这分明是“儿为父纲”。
成為父亲不难,成为一名合格的父亲很难,有人可能一辈子没想过这个问题,有的可能觉得这不需要想,只要顺其自然或随心而已。但做父亲如果只处于这样的本能或因袭传统的自发状态,不自省、不主动去认识和学习为人父的内涵及规律,孩子只能在“黑暗”中成长。因此,非常认同一位80后爸爸的感悟:“养孩子真是个系统工程!为了应对儿子成长中的各种难题,不得不去向‘老爸爸’、育儿达人们去讨教,不得不去了解教育学、心理学、营养学……”
然而,做父亲的时时反省和积极学习,最终是为了给孩子的成长以更智慧的“陪伴”。
曾读过一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纪实故事。一位父亲需长年在外地流动工作,他和儿女们联系沟通的唯一方式是书信。于是这位父亲每到一个地方就会把当地的风土人情、工作中的点滴趣事写信讲给孩子们,同时,他要求孩子们把家里和学校的大事小情写信给他。一年、 五年,十几年下来,家书装满了箱,孩子们也都健康成人。因此,作为父亲,无论工作有多么忙、事业有多辉煌、地位有多显赫,无论离家和孩子有多遥远,无论有多少现实的苦衷和无奈,只要有对孩子有深深的爱和责任,就一定有自己特别的专注和智慧“陪伴”孩子成长。
“父亲节”马上到了,本期有很多关于父教的故事。如为子女教育而辞职的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成就“影视歌剧王”王铮亮的父亲……他们做父亲的种种将会带给大家有益的启示,这也是我们送给爸爸们的一份礼物,祝愿天下父亲能和孩子共同成长。
成為父亲不难,成为一名合格的父亲很难,有人可能一辈子没想过这个问题,有的可能觉得这不需要想,只要顺其自然或随心而已。但做父亲如果只处于这样的本能或因袭传统的自发状态,不自省、不主动去认识和学习为人父的内涵及规律,孩子只能在“黑暗”中成长。因此,非常认同一位80后爸爸的感悟:“养孩子真是个系统工程!为了应对儿子成长中的各种难题,不得不去向‘老爸爸’、育儿达人们去讨教,不得不去了解教育学、心理学、营养学……”
然而,做父亲的时时反省和积极学习,最终是为了给孩子的成长以更智慧的“陪伴”。
曾读过一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纪实故事。一位父亲需长年在外地流动工作,他和儿女们联系沟通的唯一方式是书信。于是这位父亲每到一个地方就会把当地的风土人情、工作中的点滴趣事写信讲给孩子们,同时,他要求孩子们把家里和学校的大事小情写信给他。一年、 五年,十几年下来,家书装满了箱,孩子们也都健康成人。因此,作为父亲,无论工作有多么忙、事业有多辉煌、地位有多显赫,无论离家和孩子有多遥远,无论有多少现实的苦衷和无奈,只要有对孩子有深深的爱和责任,就一定有自己特别的专注和智慧“陪伴”孩子成长。
“父亲节”马上到了,本期有很多关于父教的故事。如为子女教育而辞职的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成就“影视歌剧王”王铮亮的父亲……他们做父亲的种种将会带给大家有益的启示,这也是我们送给爸爸们的一份礼物,祝愿天下父亲能和孩子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