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做了什么?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espr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述史是一种回忆,与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回忆行为不同的是,它对记忆的召唤是不仅是有意的,而且也是强制性的,通过有备而来的采访者和各种记录设备,将记忆整理成文本,也只有通过这一系列近乎仪式的行为,回忆才变成了历史,也正是在这一仪式下,口述史和一切成文史料一样,无法避免被各种因素过滤和雕琢。
  至少有两中因素决定了口述史的这一命运:
  首先口述史很难逃离特定的叙述——记录场景下,回忆受到的引导和限定。在《雪域求法记》中,记录者是隐身出场的,通过将自己的设想与倾向编织在人物的叙述之中,对材料的编排整理以及标题所覆盖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书中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包括照片、影印件等),从中也可以看出,作为回忆者的邢肃芝老人一直是一个有很强历史意识的人,但口述史的双向互动性使记录者的兴趣与视野划定着回忆者的叙述,这部口述史没有用太多的笔墨渲染宗教情感,而是体现了明显的社会史和民俗学取向,从江南故乡拜师学佛,到人藏求法一路上的历险,再到藏地的修法、朝圣以及办学经历,都更像是一幅社会风情画卷。叙述者并没有讳言喇嘛制度的弊端,遇到问题时,无论其考虑方式还是解决途径也都近于世俗理性,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记录者的在场与记录行为本身决定了叙述者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并且渐渐形成一种运行于回忆行为之内的潜在规则。
  第二,口述史并不是完全游离于正史之外的遗文逸事,相反,在很大程度上,叙述者正是由于直接或间接地见证了正史中的事件和重要人物才得以进入记录者的视野的,而建立在主流史观基础上的社会常识和价值取向也会深深渗透到回忆者对自身经历的评价和对记忆的滤取中。《雪域求法记》中的叙述者具有大多数人所不具备的记忆宝藏。如前言中概括的:“他的一生始终处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上,是一位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大动荡年代中亲身参与了汉藏两地错综复杂的历史演变的枢纽人物。”回忆者的经历因与欧阳竟无、太虚大师、戴季陶、西藏摄政王、阿沛·阿旺晋美、蒋介石等历史舞台上的公众人物以及西藏办学、驱汉事件等公共事件相联系而获得了自身的叙事坐标。这也是口述史面临的另一种困境:它在力图复原历史的此在感时,仍然无法摒弃,甚至更加依赖文献历史的宏观叙事。
  事实上回忆本身并不是对事实的简单复制,而是一种选择与建构,在这个意义上,也许可以说口述史面临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的:人们对它投注的眼光因期待过度而不免虚妄。正如回忆不一定能提供更为准确的个人知识一样,口述史也并不能提供一种更贴近事实的历史。
  那么口述史做了什么?
  在这里正可以用书中的一则趣事作比:
  每年到了慕朗青波的时候,三大寺的喇嘛都要去拉萨念经,……两万多个喇嘛把个大昭寺挤得满满堂堂。如果实在坐不下了,铁棒喇嘛的手下就走上前去用他那一丈多长的铁棒朝着一个地方一棒打过去,那边的人四下一躲闪就腾出了一块地方,这样一来又可以挤下几十人(第182页)。这颇有些赫胥黎之桶的意味——有限的物理空间偏偏能装下无限的事物。但很长时间以来历史空间因为被同一的话语材料填充而显得日益拥挤甚至饱和,而口述史在正之外构筑了一片叙事空间。在《雪域求法记》中,可以看到从容舒缓的故乡童年生活的回忆,人藏求法沿途的经历见闻,藏地的奇异风俗和神秘的圣物,喇嘛制度以及相关的种种社会现象,以及颇有雅典学园之风的喇嘛生活,其中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穿插在以个人经历为主导的时间线索中。这一切提供的是一个新的视角,它虽然无法脱离主流史学意识的笼罩,但独立的操作过程和不同的语汇系统,使它并不和前者发生直接关系,‘也不作为前者的论证。在这样一种回忆仪式中,一些可能湮灭不存的叙事空间才得以被开采挖掘。
  (《雪城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邢肃芝(洛桑珍珠)口述,张健飞、杨念群笔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1月版34.00元)
其他文献
礼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世代相承的主要形态。历代圣君贤臣都将礼作为安邦定国、励精图治的主要手段。从礼的起源,到有周一代形成成熟的礼制,再经过整个封建社会的传承沿革,形成中华几千年礼仪文明发展的历史,使中华民族赢得了礼义之邦的美誉。 然而在中国现代史学史上,礼制礼学史的研究一直是个弱项。尤其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礼制礼学史研究在大陆学术界近乎停顿。应该说:清代以
期刊
2003年3月8日至3月19日,美国日裔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携其著名的“历史终结论”,完成了对华十天的学术交流活动。这让人想起,一年半之前,另一位同样由西方而来并且同样享有世界声誉的哲学家德里达的中国之行。两位学界巨人,几乎沿着同样的轨迹,巡游于中国京沪宁三地学界,带来的却是关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截然不同的两种声音:解构学与中心论。  基于迥异的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审视姿态,两位学者十年前就围绕“历
期刊
1990年5月18日,中国美术家协会在北京召开座谈会,祝贺和纪念蔡若虹先生八十寿辰和从艺六十周年。当时的文化部代部长、中宣部副部长贺敬之,中国文联党组书记林默涵,蔡先生的老朋友古元、刘开渠、邵宇、罗工柳、许幸之、冯法祀等首都文艺界一百五十余人参加了会议。大家对蔡先生这位当代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美术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新中国美术奠基人之一、担任中国美协副主席四十余年的老前辈表达了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
期刊
雷海宗先生学贯中西,汇通古今,在中国史和世界史方面都有许多创见。这里谨就学习他的世界史学定观体系方面,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雷先生治学宏通博识,注重理论思考,反对烦琐考证,认为“历史的了解是了解者整个人格与时代精神的一种表现,并非专由乱纸堆中所能找出的一种知识”(雷海宗,《伯伦论学集》,中华书局2002,213页)。他在世界史学科中很早就反对西欧中心论。1928年,他刚从美国留学归来,在评论韦尔斯
期刊
自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1902年发表(新史学),提出编纂“中国通史”的问题后,在二十世纪的一百年中,中国史学家纷纷致力于中国通史的研究和编纂,先后出版了一批“中国通史”著作。它们的历史观点、内容详略、编纂形式各有不同,但确有一些中国通史著作具有鲜明的特色,至今仍有参考价值。霄海宗先生编纂的(中国通史选读),即是其中之一。  《中国通史选读》是雷海宗先生在清华大学讲授中国通史课时编写
期刊
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几年,是中国又一个文化学、文化史研究的兴盛期。学者们从文化的广泛层面反思自我的主体性,比较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文化特征。“从内部看其他世界,从外部来看自己的世界,或者将内部与外部世界加以比较研究,区分彼此的普通性和独特性,并描述各种不同文化的特征及其所特有的稳定、变异、发展的各个过程”([美]C.恩伯、M.恩伯著,杜杉杉译:《文化的变异一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
期刊
春日一晚,忽接到从纽约打来的长途电话。对方一报大名,虽说不是雷轰耳际,也是电闪远方——“我是毕汝协…”.”啊!是他,那个在“文革”的红色年月里写灰色小说《九级浪)的毕汝协!是他,这个少年时代前中宜部大院的邻居,而且是同住在大院最北端的新北楼。新北楼是中宜部大院最北端的一座新楼。老北楼(也叫幼儿园楼)则与它一墙之隔,不过墙上早已开了一扇大门,造成新旧合一的局面。 ’  这个大院本是旧北大红楼向北的
期刊
中国艺术理论如孤云舒卷,轻烟飘渺,韵味无穷却让人难以捉摸。读朱良志先生的近作《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就给人这种兴味悠然,意犹未尽之感。  中国传统艺术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如空谷幽兰,暗香浮动,氤氲流荡,难以把捉,它需要人去体验,去把玩;而在其基础上形成的理论也是如此,具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表面上看,它没有系统的理论构架,没有严密的逻辑推演,大多是诗晶画跋、园艺书议,随意零散,三言两语,点到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出版的《新美科坚帝国〉一书,是社科院学者跟踪研究美国的最 新成果。该书以翔实的论据,剖析了“新帝国和义”思潮及实践对美国和整个世界格局带 来的深远影响,出版后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好评。本刊特约《新美科坚帝国》一书 作者、社科院新闻所研究员张西明博土,从“帝国化”背景下的美国内外政策等角度介绍 该书的主要观点:  一 “新帝国主义”已经从美国的精英 思潮演变成国家行
期刊
发轫于十九世纪中期的国际科学教育 学,到今天已成浩荡洪流,不仅冲击了传统 教育的方法和模式,而且涤荡传统的教育 观念和教育思想,确立了教育的新的范式 和评价标准。但与国际科学教育研究的蓬 勃发展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我国的科学教 育研究还相当薄弱。在这样的背景下,丁邦 平博士的新著《国际科学教育导论》由山西 教育出版社出版,可谓恰逢其时。  科学课程在学校的开设,曾经历过一个艰难的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