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的科学探究只有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才能获得最大的效益。大凡效果不佳的科学课,都是由于教师没有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的探究成了“放任自流”,不能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也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现行教育背景下,如何调控和驾驭课堂,提高科学探究的效率,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并从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几点心得。
一、制定规则,形成探究常规
在教学初期,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制定探究、交流等活动的规则,让科学探究活动有章可循,放手而不放任,自主而不自流。如在科学课上,笔者把全班学生分成10~12个学习合作小组,每组由四名学生组成,每人的职责各不相同。具体分工是:组长负责协调全组的各项工作,主要负责纪律与卫生;材料员负责实验材料的领取、归还和整理;实验员是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主要操作人员;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的实验发现。因为有了这样的分工细则,组内每个学生都成了管理者,都是学习的主人。
二、抓住提问,导入探究主题
探究性学习提倡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提问,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而且还是一种最简便、易于控制的教学方式。但是,有些教师盲目地认为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从而出现了整节课让学生提问的现象。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过于频繁的提问,势必会占用大量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因此,为了真正发挥提问的作用,提高提问的质量,在学生提问题时,教师既要考虑时间、效率等因素,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一方面,教师要设计恰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进入“智力上的困窘状态”,从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探求知识的欲望;另一方面,教师应努力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使学生在认真思考的情况下,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值得探究的有价值的问题。这样一来,教师的引导就不能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具有启发性、层次性、系统性以及目的性,能将学生的思维集中到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上来。
让学生提问的目的,在于当学生面对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时,能产生一种质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在一定的理性、逻辑、事实的基础上提出假设与猜测,并带着问题进入探究的状态。
三、有效指导,提高探究效率
为了摒弃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实施探究式教学,有些教师该讲的不敢讲,该指导的不敢指导,致使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讲”就是“满堂灌”,就是“填鸭式”,就是“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吗?当然不是,它们之间不能划等号。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在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上下工夫,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真正把握“要不要讲”、“讲什么”、“怎样讲”这三个问题。如在教学“怎样搭配食物”时,由于笔者没有讲清“食物金字塔”的具体分层,导致学生在制定一日三餐的食谱时出现了许多问题。有的学生把牛奶、鸡蛋、粥、蔬菜、水果、包子等制定到了早餐食谱里,虽然看上去琳琅满目、品种繁多,考虑了营养的全面性,但却忽略了“食物金字塔”的特点及食物量之间的关系。
为了最优化地发挥教学的基本功能,既要把“以学生为主体”作为教学的基本点,又要使“以教师为主导”成为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根本保障。教师的作用就是教学生不知道的、教学生体会不到的、教学生想不到的,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使学习过程成为教师引导下富有个性的过程,促使学生上升到一个更高的认知层次,使学生真正成为科学课堂的主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马垫小学)
一、制定规则,形成探究常规
在教学初期,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制定探究、交流等活动的规则,让科学探究活动有章可循,放手而不放任,自主而不自流。如在科学课上,笔者把全班学生分成10~12个学习合作小组,每组由四名学生组成,每人的职责各不相同。具体分工是:组长负责协调全组的各项工作,主要负责纪律与卫生;材料员负责实验材料的领取、归还和整理;实验员是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主要操作人员;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的实验发现。因为有了这样的分工细则,组内每个学生都成了管理者,都是学习的主人。
二、抓住提问,导入探究主题
探究性学习提倡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提问,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而且还是一种最简便、易于控制的教学方式。但是,有些教师盲目地认为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从而出现了整节课让学生提问的现象。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过于频繁的提问,势必会占用大量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因此,为了真正发挥提问的作用,提高提问的质量,在学生提问题时,教师既要考虑时间、效率等因素,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一方面,教师要设计恰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进入“智力上的困窘状态”,从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探求知识的欲望;另一方面,教师应努力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使学生在认真思考的情况下,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值得探究的有价值的问题。这样一来,教师的引导就不能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具有启发性、层次性、系统性以及目的性,能将学生的思维集中到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上来。
让学生提问的目的,在于当学生面对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时,能产生一种质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在一定的理性、逻辑、事实的基础上提出假设与猜测,并带着问题进入探究的状态。
三、有效指导,提高探究效率
为了摒弃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实施探究式教学,有些教师该讲的不敢讲,该指导的不敢指导,致使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讲”就是“满堂灌”,就是“填鸭式”,就是“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吗?当然不是,它们之间不能划等号。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在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上下工夫,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真正把握“要不要讲”、“讲什么”、“怎样讲”这三个问题。如在教学“怎样搭配食物”时,由于笔者没有讲清“食物金字塔”的具体分层,导致学生在制定一日三餐的食谱时出现了许多问题。有的学生把牛奶、鸡蛋、粥、蔬菜、水果、包子等制定到了早餐食谱里,虽然看上去琳琅满目、品种繁多,考虑了营养的全面性,但却忽略了“食物金字塔”的特点及食物量之间的关系。
为了最优化地发挥教学的基本功能,既要把“以学生为主体”作为教学的基本点,又要使“以教师为主导”成为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根本保障。教师的作用就是教学生不知道的、教学生体会不到的、教学生想不到的,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使学习过程成为教师引导下富有个性的过程,促使学生上升到一个更高的认知层次,使学生真正成为科学课堂的主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马垫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