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主导作用,提高探究效率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_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的科学探究只有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才能获得最大的效益。大凡效果不佳的科学课,都是由于教师没有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的探究成了“放任自流”,不能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也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现行教育背景下,如何调控和驾驭课堂,提高科学探究的效率,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并从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几点心得。
  一、制定规则,形成探究常规
  在教学初期,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制定探究、交流等活动的规则,让科学探究活动有章可循,放手而不放任,自主而不自流。如在科学课上,笔者把全班学生分成10~12个学习合作小组,每组由四名学生组成,每人的职责各不相同。具体分工是:组长负责协调全组的各项工作,主要负责纪律与卫生;材料员负责实验材料的领取、归还和整理;实验员是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主要操作人员;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的实验发现。因为有了这样的分工细则,组内每个学生都成了管理者,都是学习的主人。
  二、抓住提问,导入探究主题
  探究性学习提倡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提问,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而且还是一种最简便、易于控制的教学方式。但是,有些教师盲目地认为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从而出现了整节课让学生提问的现象。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过于频繁的提问,势必会占用大量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因此,为了真正发挥提问的作用,提高提问的质量,在学生提问题时,教师既要考虑时间、效率等因素,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一方面,教师要设计恰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进入“智力上的困窘状态”,从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探求知识的欲望;另一方面,教师应努力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使学生在认真思考的情况下,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值得探究的有价值的问题。这样一来,教师的引导就不能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具有启发性、层次性、系统性以及目的性,能将学生的思维集中到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上来。
  让学生提问的目的,在于当学生面对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时,能产生一种质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在一定的理性、逻辑、事实的基础上提出假设与猜测,并带着问题进入探究的状态。
  三、有效指导,提高探究效率
  为了摒弃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实施探究式教学,有些教师该讲的不敢讲,该指导的不敢指导,致使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讲”就是“满堂灌”,就是“填鸭式”,就是“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吗?当然不是,它们之间不能划等号。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在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上下工夫,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真正把握“要不要讲”、“讲什么”、“怎样讲”这三个问题。如在教学“怎样搭配食物”时,由于笔者没有讲清“食物金字塔”的具体分层,导致学生在制定一日三餐的食谱时出现了许多问题。有的学生把牛奶、鸡蛋、粥、蔬菜、水果、包子等制定到了早餐食谱里,虽然看上去琳琅满目、品种繁多,考虑了营养的全面性,但却忽略了“食物金字塔”的特点及食物量之间的关系。
  为了最优化地发挥教学的基本功能,既要把“以学生为主体”作为教学的基本点,又要使“以教师为主导”成为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根本保障。教师的作用就是教学生不知道的、教学生体会不到的、教学生想不到的,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使学习过程成为教师引导下富有个性的过程,促使学生上升到一个更高的认知层次,使学生真正成为科学课堂的主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马垫小学)
其他文献
不少高三的考生都会问笔者同一个问题,他们在解答政治主观题的时候,答案跟标准答案的意思差不多,但为什么得不到高分呢?原因就在于他们在答题时,喜欢与改卷老师“躲猫猫”,即回答问题时不够开门见山,总是拐弯抹角地组织答案,把能够得分的关键点隐藏起来。为了防止学生再出现类似的错误,笔者建议,要从提高学生政治主观题的答题技巧着手。  一、非选择题的构成  高考政治单科卷非选择题一般包括简答、辨析、论述三种题型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东屏中心小学从课改的实际背景出发,以课程内容与课程模式为切入点,对瓯塑渔民画课程的开发进行探索研究,希望既能有效传承非遗文化,又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瓯塑;渔民画;美术素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明确新课程标准理念下阅读教学的内涵和特征。作
处于基础教育奠基阶段的幼儿园课程建设,在运用国家、地方、园本等课程名称的同时,还出现了带有班本、师本、生本等限定词的一系列课程。分析基础教育的有关课程文件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幼儿园阶段并没有法定的国家或地方课程,各地幼儿园应该选择基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等国家意志和园本实际的创生取向,合全园之力加强“园本课程”建设,以保障国家意志的有效达成和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我国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教师预想的完全不同;有时,学生会提出超出教师能力水平的问题;有时,学生会对教师的讲解提出有理有据的质疑。总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如何处理这些“意外”事件,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恰当地处理这些“意外”不仅可以为课堂添彩、为教学增色,还能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艺术。  一、引导“意外”,回归教学主题  有时,教师在设计
悠悠古运河之畔,有一座清新、整洁、典雅而又富有现代气息的校园——江苏省扬州市培智学校。这是扬州市广陵区一所面向智障儿童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它创办于1985年,曾被评为江苏省特殊教育现代化学校、扬州市文明单位、市绿色学校……2014年成为国家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目前学校有教师17人,在校学生99人。随着国家随班就读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特殊教育学校“零拒绝”政策的实施,培智学校的教学对象发
全球经济的发展加剧了世界环境的污染。2007年震惊全国的无锡太湖蓝藻污染事件只是我国的一个污染缩影。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要从教育入手,使全国人民都树立起环保意识。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利用生物学科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既要保证教学的有效开展,又不能增加学生的负担,也不能将生物课变成环保课。所以,环
所谓“心理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作出相应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简而言之,暗示是指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等施加心理影响的过程,暗示的结果是使受暗示的人在心境、情绪、兴趣、意志方面发生变化。实践证明:积极的心理暗示带给孩子的是积极的认识和体验。与说理教育相比,暗示教育能融洽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含蓄而委婉,避免说理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压抑感和逆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和培养数感。  数感是一种主动、自觉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对数学对象、材料直接迅速、正确敏锐的感受能力。“数感”不是知识,也不是技能,它不是通过他人的传授而能够获得的,而是要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去感知、感应和感
摘要:本文通过个案研究,指出班主任不能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区分开来,批判了家长的文化程度影响家庭教育实践、学生只是家庭教育的客体这两种错误认识,提出班主任应以客观、平等的态度与家长和学生沟通,尽可能在家庭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班主任 家庭教育 作用  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同样重要的家庭教育,不仅应该得到家长的重视,而且也应该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虽然家庭教育中存在某种缺位,但我们也不能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