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友基:无法改变爱国情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hu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饶友基先生(又名:饶炽烽)是一位爱国华侨,可以说他的人生经历,都深深地打着爱国的烙印。从印度尼西亚毅然回国支持祖国经济文化建设,到前往香港参与创办爱国报刊《镜报》,到带头组织创建中国人民大学香港校友会等聚力爱国团体,再到下海从商,各项贸易都以祖国的物质需要为出发点,他的所作所为,都凝聚着“爱国”两个字。他说:“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我希望中国安定繁荣、民主法制,能够做到民富国强,而这也是我们华侨最大的愿望。”
  
  【饶友基先生(又名:饶炽烽),中国人民大学香港校友会创会会长、永远名誉会长,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董事,中友(香港)有限公司董事。作为印度尼西亚华侨,他一直希望中国安定繁荣,能够做到民富国强,并为祖国的繁荣稳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身在印度尼西亚,心在祖国
  
  人这一生,最重要的是什么——也许饶友基先生从来没有停止过思索。当回首过往,抚今思昔,透过苍茫而厚重的历史积淀,一幕又一幕尘封已久的往事,伴随着一段段难以忘怀的经历,在浅唱低吟之间,执着而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的时候,他感到的是欣慰!
  他这一生都在奋斗中前进,他没有虚度年华,他的一生是有作为的。而在他一生的奋斗中,从来都是“爱国”二字当头。
  爱国,就是饶友基先生一生的感情基调。饶友基先生是印度尼西亚华侨,他在印度尼西亚出生,并在印度尼西亚长大,虽然身在国外,却从小在爱国学校接受教育,学习中华文化,接受爱国思想的熏陶。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一直对祖国有着深深的向往。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中印建交,在“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感召下,从1951年开始,在海外掀起了回国升学的热潮,华侨们特别是年轻一代,一心要投入祖国的怀抱。此时饶友基先生高中毕业,看到大批青年学生纷纷回国,他的心也飞到了遥远的祖国。
  然而往往事与愿违,由于年轻的华侨毕业生纷纷回国,印度尼西亚当地的华侨爱国学校师资力量顿时匮乏下来,这对华侨学生的中华文化教育和爱国思想的教育,无疑都是一种莫大的缺失。
  而学习成绩优秀的饶友基被学校留下任教,在教学的岗位上,传承爱国的思想,将中华文化知识播撒到华侨学生的心里。用自己爱国的心来影响和培育更多的爱国栋梁。虽然在兴教育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他对于回到祖国的向往却没有一日减弱,反而对于祖国的情感,越发深沉,越发浓厚。
  在中国人民大学,他的命运,与这样一所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神圣的大学,紧密地联繋起来。不论是求学阶段,还是留校任教阶段,当时的他,胸怀满腔的报国理想,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前往香港,参与创办《镜报》
  澹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一个留校的选择,已经充分表明了饶友基先生的人生理想——即今馆阁须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
  此时的神州大地,早已暗流汹涌,“左”和“右”的思想斗争愈演愈烈,终于演变成一场遍及全国各地的“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运动,助长了左倾思想,“左”的行动再次泛滥,持续时间更长,一场接一场的政治运动接踵而来。
  先是“四清”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1963年到1966年五月先后在部分农村和少数城市工矿企业和学校等单位开展的一次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组织的运动,使得不少基层干部受到本不应有的打击。紧接着文化大革命,导致全国大动乱局面开始形成,批林批孔的运动也是随之而来。
  在这种运动不断的形势下,饶友基先生的满腔报国热血,彷佛被当头泼了一瓢冷水。在冷酷的现实中努力地保持自己的中立,努力地保持自己不被运动所波及。不得不说,作为一名海外华侨,他是幸运的,在历次的运动中,他竟然安然度过。
  “或许我应该庆幸的,同为华侨,我比别人幸运太多。”饶友基先生回忆说。其实不仅如此,他庆幸的是,当自己向工宣队领导提出申请来港时,领导竟然满口答应,并马上通过党支部讨论,送到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去审批,结果获得批准。据他事后得知,一个在东北的朋友,也是华侨,但在提出申请回港时,却遭到了批斗。
  一样的故事,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饶友基先生无疑是幸运的。他得以顺利来到香港,但他也是落寞的,壮志未酬的无力感,在他的人生里打下了深深的印记,让他无法释怀。当回首往事,那一幕一幕的场景,总是会令他生出许许多多的感触——那一段“荒唐”的岁月!
  来到香港,饶友基先生的人生轨迹急剧转变,他在半路巧遇王纪元。饶友基先生在印度尼西亚读高中时就已经与王纪元先生有来往,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在香港,居然可以碰上。当时王纪元先生被派往香港专门负责文化工作,并且正在构思《镜报》的创办工作,因而邀请他一起参与《镜报》的筹备工作。
  现在人们了解到《镜报》,往往说《镜报》月刊是王纪元先生、爱国华侨徐四民先生等人所创办,反映爱国华侨心声的政论性月刊。殊不知,在宏大的历史事件中,哪怕仅仅是这历史的一角,也有许许多多的不为人所知的名字在发挥着作用。饶友基先生就为《镜报》的创办出了许多力,他当过总编辑,当过总经理,当过督印人,到如今依然是担任董事一职,哪怕只是挂名,也反映《镜报》现在的主事人对他的尊重。
  但曾几何时,在《镜报》这个爱国爱港的进步媒体里面,饶友基先生确确实实地寄托了自己的精神与爱国理想。
  
  发起成立人大香港校友会
  
  参与《镜报》的创办,将之打造为爱国的政论性月刊,只不过是饶友基先生人生当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发起成立中国人民大学香港校友会的经历,同样是可圈可点,并会在历史长河中大放光彩。
  其实事情的序幕还要拉到中国人民大学深港校友会。当时人大的一个校友,也是饶友基先生的一个学生,主动与他联络,表示想在深圳创办一个校友会,同时联络香港校友,希望饶友基先生能够出面。考虑到校友会致力发扬人大优良传统,为深港两地经济文化建设做贡献,饶友基先生亲自挑起重担,一个一个地联络在香港的校友,又是出访又是登报,终于促成深港校友会的创立,并被委任为副会长。
  到1995年,深港校友会已经走过了十数年,中国人民大学深港校友会香港分会也走过近十年历程。十年来,由于许多校友的热情支持和理事们的努力,校友会的会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校友之间相互往来,联络感情,相互关注,使得校友会真正成为联繋校友和母校的桥梁与纽带。
  “而由于在1995年下半年,一批香港的律师,教师及工商界的朋友报读人大与树仁学院合办的中国律师课程培训班,当他们结业后,其中有一百多人参加到校友会来,大大增加了校友会的力量,于是决定成立中国人民大学香港校友会。”饶友基先生介绍说。为了纪念香港校友会的成立,饶友基先生特别赞助资金,出版纪念成立特刊,希望人大的精神以及爱国爱港的力量永远延续下去。
  如今饶友基先生在会务上已经培养了年轻的接班人,他可以尽情地享受生活,享受亲情,享受天伦之乐。他觉得人生已经很充实,特别是想起两个孩子在社会的成就,深感欣慰。他的两个孩子,一个在台湾与妻子教授音乐,一个是德国一家大型跨国企业派驻亚洲地区的负责人。
  当时为了培养两个孩子,饶友基先生辞别《镜报》的工作,毅然下海经商,经营进出口贸易。由于在创办《镜报》期间积累起庞大的人脉资源,生意进行得十分顺利。但即便是在工作中,他也是存了一番支持祖国经济发展的心思:国家需要什么,他就进口什么,国家要出口什么,他就出口什么,在行动中直接地表达自己对国家的情感。
  饶友基先生的人生,无疑是充实的,没有因虚度年华而悔恨,没有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其实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不是名与利,名利都是身外物,最重要的是尽了自己的心力,使社会上多得自己工作的裨益,这无疑是他人生最愉快的事情。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我希望中国安定繁荣、民主法制,能够做到民富国强,而这也是我们华侨最大的愿望。”
其他文献
【本刊讯】2010年12月6日,新界社团首长联谊会庆祝圣诞联欢暨恭贺高永文医事顾问荣获2010年香港第一届感动香港十大人物及梁永强副会长荣获民政事务局颁发社会服务奖状之庆典假元朗喜尚嘉喜宴会厅隆重举行。  元朗区议会主席梁志祥MH、太平绅士,中联办新界工作部协调处副处长林伙卿,元朗民政事务处高级联络主任冯万山以及来自内地的领导、嘉宾等出席此次新界社团首长联谊会举办的圣诞联欢活动。  是次宴会,系新
期刊
王雁高先生是一位致力于教育事业,备受学生和家长推崇的教育工作者,是忧国忧民、主张教育为立国之本的热心人士。多年来,他从小学、中学、大学老师,做到副院长,为内地和香港的教育发展贡献出了激情和才智。  而加入到著名慈善机构——华夏基金会这一方更为广阔的舞台上,王雁高先生秉持着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之心,更进一步为推动国家的教育事业而奋斗着。    【王雁高先生,华夏基金会执行总干事兼总裁。此前任香港真道
期刊
侯德耕先生是缅甸归侨,现主要涉足饮食及物流两大行业,他善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不同领域灵活转换角色——身为三间餐厅的董事及总经理,他率真随性,以艺术的兴致烹制美食,力求给食客以独特的味觉享受,而对待物流服务公司,他则有着严谨理智的一面,经营近三十年,历经沧桑而始终稳如盘石。人生缤纷,他恪守端正态度,品质生活,稳步开创未来!    【侯德耕先生,缅甸华侨,1974年来到澳门创业,现拥有三间缅甸
期刊
【本刊综合报道】6月16日晚,新界社团联会(新社联)假荃湾如心海景酒店暨会议中心7楼宴会厅举行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14周年暨新界社团联会第十届常务理事就职典礼联欢晚会。  晚会主礼嘉宾有:中联办副主任王志民,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李元明,港区全国人大常委范徐丽泰,立法会主席曾钰成,行政立法两会议员、乡议局主席刘皇发,行政会议成员郑耀棠,行政会议成员梁智鸿,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劳工及福利局
期刊
【本刊讯】为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缅怀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伟大理想,加强香港与中山两地侨界的合作交流,香港侨界社团联合会于6月4、5日,组织香港侨友共1200余人,赴中山、广州两地开展“香港侨界寻访辛亥先贤足迹”活动,全方位地回顾和感受百年辛亥的发展历程,追寻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在活动启动仪式上,访问团团长、该会会长余国春致辞时表示,孙中山先生高度评价华侨为“革命之母”,百多年来,华侨为祖国的建设
期刊
飞安达先生的名字,是与慈善联繋在一起的,他担任主席主理澳门著名的慈善团体——仁慈堂,已经有十多年。存善念、有善行、救苦救难,成为澳门弘扬仁爱精神的栋梁之一。如圣人所言: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他从自己做起,奉献一份爱心,扎根于澳门,以仁慈堂为阵地,将仁慈堂四百多年中西交融的厚重历史,通过一份份爱心,通过一桩桩善举,通过一笔笔捐赠,浓墨重彩地演绎出来,让爱心与善举成为超越国界和阶层的人道之爱。
期刊
杨丕汉先生自十五年前初次从杨氏乡亲的口中听说杨衢云先烈的事迹后,便开始踏上了为其争取一个正式名份的征程。因为这段历史已经时隔近百年,被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尘埃,使得这段征程行走起来显得太过漫长,太过艰难。道路阻且长,却没能让一心要让这段已经尘封了百年、沉睡了百年的记忆重启的杨丕汉先生心生胆怯,抑或心生迟疑。十五年,整整十五年,他一直在为这个梦想四处奔走,不长不短,不偏不倚,而支撑着这个梦的是一直存留
期刊
王主帅先生是一位谦卑大度之人,耄耋之年形色平和,从容有度。缅甸的青山秀水哺育他成长,福建人的拼搏精神则流淌在血液里,与古玉形影相随的一个甲子,给予了他一生成长的养分,琢玉成器,养玉之温润含蓄性情。与外交好,与内情深,他曾为祖国和缅甸的友好往来贡献力量,默默奉献,纵使没有亲历去创造历史,却见证了历史的起起伏伏,收获了平实简单的幸福。    【王主帅先生,缅甸华侨,打磨玉器是其最享受的过程,玉是东方精
期刊
陈玉贤先生于1984年与一些股东共同创办了黄竹坑小巴服务有限公司。作为香港专线小巴的服务公司,该司主要负责鸭脷洲区内及连接湾仔的路线,其中一半为过隧道线路,一半为鸭脷洲本岛线路,为鸭脷洲本岛居民出行提供了便利。随着油价和保险费用的逐年提高,在经营上遇到一定的困难,但他一直坚持着,希望服务更多的居民。同时,他还担任了多项社会职务,尤其关注香港区潮人联会的发展,并在南区组织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社会活动
期刊
陈宙安先生是一位智慧的人。他虚怀若谷,善于经营生活,懂得享受人生;他心怀祖国和家乡,感恩亲朋与好友。他是艺术界的偏才,拥有超乎常人的能耐,自学成才、无师自通,在木刻、工艺品制作、书法、绘画、收藏、建筑力学等多个领域,拥有非同一般的领悟能力。曾把事业经营得风生水起,于当时创办威鸣工艺公司,产品远销美国、日本等国的旅游城市。他心繋家乡的建设与发展,在一段段平凡真实的人生历程中,在点点滴滴的事例中,诉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