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奥地利学派,人们就会提到哈耶克,进而提及新自由主义理论,进而又将此论囿于“自发社会秩序”和“商业周期理论”。
读韦森的《重读哈耶克》前,我基本是被上述思路控制。误导我的正是他与凯恩斯在影响深远的世界级华山经济论剑后,1944年发表的《通往奴役之路》一书。此书是哈耶克“自发社会秩序”理论的标志性著作,也被人们习惯地理解为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对立之作。
上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后,西方急于寻找新的出路,凯恩斯的《通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通论》一个最核心的论点是,要重视运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通过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来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的理论,给资本主义世界注射了一剂强心针,使之进入数十年的经济繁荣期。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坚定中央计划经济体制所获得的业绩,从另一个侧面佐证了凯恩斯理论。此时,哈耶克大声疾呼:别急着走计划经济之路,那是一条通往奴役之路!声音一发出震惊了世界,也使人们狭隘的把哈耶克的主张单纯理解为与凯恩斯的对立,既没有从理论本身进行深度的挖掘,更没有关注哈耶克尔后对其理论的完善与光大。
哈耶克一直注重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在人类社会制度变迁中的作用,他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社会自发秩序”理论,丰富人类社会秩序的渐进演化学说。
在《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三卷序言中,他已不大愿意再使用“自发秩序”这个概念,而主张用“自成长秩序”或“自组织结构”来取代。1988年出版《致命的自负》时,则更多地使用了“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基本上不再使用“自发秩序”概念。他对这一理论的最高境界认识体现在《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和历史观念新研究》中:“理性自身也是文明的一部分。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拿一个部分去应对其他部分。就连这个过程也会引发持续不断的互动。以至于在很久以后可能会改变整体。但是在这一过程的任何一个阶段,突发式或完全重新构建整体是不可能的。
哈耶克是个多产的学者,他的《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科学的反革命》《感觉的秩序》等著作,不断对其“社会自发秩序”作修正性阐述。1960年出版的《自由宪章》指出,“大凡认为一切有效率的制度都产生于深思熟虑设计的人,大凡认为任何不是有意识设计的东西都无助于人的目的的人,几乎必定是自由之敌”。1966年出版《自由社会秩序原理》,文中引用了《道德经》的诗句“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这使得一些学者误认为他主张政府无为而治。其实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中就明确:“每一个政府当然都必须有所作为,而政府的每一个行动都会干预到某些事情和方面。”
1979年的《法律方法和自由》,是他基于“二战”后英、美、德、法等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會运作的观察思考之作品,书中他对这些国家的民主政治提出诸多批评,列举了“民主政治”的四大罪状:腐败、无法律、软弱和不民主。
纵观哈耶克一生的思想轨迹,他的论辩逻辑非常明确:私有产权是个人自由的必要保障,个人选择的自由,包括择业和创业的自由,显然又是任何市场经济体系运行的必要条件;没有私有产权,消灭了市场的自由竞争,必然会导致政治上集权,从而走上一种奴役之路,也就根本谈不上民主了。但他也明确地警告世人,不能将民主奉为神灵,以为民主实现了以后,一切社会问题都自行解决了。他认定:“民主本身并不是一种终极的或绝对的价值,民主可能是达致某些目的的最佳方法,但其本身都不是目的。”
《重读哈耶克》
作者:韦森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价:32元
新书推荐
《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
作者:[美]胡素珊
出版:当代中国出版社
定价:76元
是西方学者较早对“国民党如何失去大陆政权”这一命题系统、客观研究。作者从与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关系,土地改革的措施等方面对国共两党进行比较。
《农民何谓》
作者:司徒朔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价:36元
作者与农民父母的一场深入对话。对话围绕一个普通的中国村庄和一个平凡的中国农村家庭近60年的风雨历程而展开,包括吃穿住行、婚丧嫁娶日常话。
《不妥》
作者:聂永真
出版:世纪文景
定价:39元
身为设计师的作者,通过50个挣扎、冲突、不好意思、疼痛与焦虑的故事,用绝对敏感的感观对生活提出意见。
《雪隐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
作者:格非
出版:译林出版社
定价:45元
作者重新解读和定义《金瓶梅》文学价值。
《厨房重地》
作者:胡元骏
出版:人民大学出版社
定价:40元
作者曾师从香港名厨,从底层做起,终成厨师长。他将厨房以及饭店里的精彩瞬间记录下来,便是妙趣横生的厨房里故事。
读韦森的《重读哈耶克》前,我基本是被上述思路控制。误导我的正是他与凯恩斯在影响深远的世界级华山经济论剑后,1944年发表的《通往奴役之路》一书。此书是哈耶克“自发社会秩序”理论的标志性著作,也被人们习惯地理解为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对立之作。
上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后,西方急于寻找新的出路,凯恩斯的《通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通论》一个最核心的论点是,要重视运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通过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来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的理论,给资本主义世界注射了一剂强心针,使之进入数十年的经济繁荣期。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坚定中央计划经济体制所获得的业绩,从另一个侧面佐证了凯恩斯理论。此时,哈耶克大声疾呼:别急着走计划经济之路,那是一条通往奴役之路!声音一发出震惊了世界,也使人们狭隘的把哈耶克的主张单纯理解为与凯恩斯的对立,既没有从理论本身进行深度的挖掘,更没有关注哈耶克尔后对其理论的完善与光大。
哈耶克一直注重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在人类社会制度变迁中的作用,他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社会自发秩序”理论,丰富人类社会秩序的渐进演化学说。
在《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三卷序言中,他已不大愿意再使用“自发秩序”这个概念,而主张用“自成长秩序”或“自组织结构”来取代。1988年出版《致命的自负》时,则更多地使用了“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基本上不再使用“自发秩序”概念。他对这一理论的最高境界认识体现在《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和历史观念新研究》中:“理性自身也是文明的一部分。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拿一个部分去应对其他部分。就连这个过程也会引发持续不断的互动。以至于在很久以后可能会改变整体。但是在这一过程的任何一个阶段,突发式或完全重新构建整体是不可能的。
哈耶克是个多产的学者,他的《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科学的反革命》《感觉的秩序》等著作,不断对其“社会自发秩序”作修正性阐述。1960年出版的《自由宪章》指出,“大凡认为一切有效率的制度都产生于深思熟虑设计的人,大凡认为任何不是有意识设计的东西都无助于人的目的的人,几乎必定是自由之敌”。1966年出版《自由社会秩序原理》,文中引用了《道德经》的诗句“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这使得一些学者误认为他主张政府无为而治。其实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中就明确:“每一个政府当然都必须有所作为,而政府的每一个行动都会干预到某些事情和方面。”
1979年的《法律方法和自由》,是他基于“二战”后英、美、德、法等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會运作的观察思考之作品,书中他对这些国家的民主政治提出诸多批评,列举了“民主政治”的四大罪状:腐败、无法律、软弱和不民主。
纵观哈耶克一生的思想轨迹,他的论辩逻辑非常明确:私有产权是个人自由的必要保障,个人选择的自由,包括择业和创业的自由,显然又是任何市场经济体系运行的必要条件;没有私有产权,消灭了市场的自由竞争,必然会导致政治上集权,从而走上一种奴役之路,也就根本谈不上民主了。但他也明确地警告世人,不能将民主奉为神灵,以为民主实现了以后,一切社会问题都自行解决了。他认定:“民主本身并不是一种终极的或绝对的价值,民主可能是达致某些目的的最佳方法,但其本身都不是目的。”
《重读哈耶克》
作者:韦森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价:32元
新书推荐
《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
作者:[美]胡素珊
出版:当代中国出版社
定价:76元
是西方学者较早对“国民党如何失去大陆政权”这一命题系统、客观研究。作者从与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关系,土地改革的措施等方面对国共两党进行比较。
《农民何谓》
作者:司徒朔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价:36元
作者与农民父母的一场深入对话。对话围绕一个普通的中国村庄和一个平凡的中国农村家庭近60年的风雨历程而展开,包括吃穿住行、婚丧嫁娶日常话。
《不妥》
作者:聂永真
出版:世纪文景
定价:39元
身为设计师的作者,通过50个挣扎、冲突、不好意思、疼痛与焦虑的故事,用绝对敏感的感观对生活提出意见。
《雪隐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
作者:格非
出版:译林出版社
定价:45元
作者重新解读和定义《金瓶梅》文学价值。
《厨房重地》
作者:胡元骏
出版:人民大学出版社
定价:40元
作者曾师从香港名厨,从底层做起,终成厨师长。他将厨房以及饭店里的精彩瞬间记录下来,便是妙趣横生的厨房里故事。